APP下载

新时代“双减”治理的任务聚焦与实现路径

2022-05-16龙海涛

基础教育参考 2022年4期
关键词:课后服务家校沟通双减

龙海涛

[摘   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在宏观层面为“双减”政策的落实提出了全面、系统、科学、精准的治理措施。政府、学校、家长、校外培训机构是“双减”政策执行的直接责任者。对此,政府应抓好顶层设计,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并加强对“双减”治理工作的监管;学校需激发教师活力,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家长要转变育儿观念,科学开展家庭教育,加强家校沟通;校外培训机构须体现公益属性,合法经营,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各方需明确主体责任、聚焦关键任务、完善实现路径,协同推进“双减”政策落实落细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双减”政策;教学质量;课后服务;家校沟通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宏观层面为“双减”治理提出了全面、系统、科学、精准的实施措施。政府、学校、家长、校外培训机构是“双减”政策执行的直接责任者,其能否真正科学精准地落实《意见》要求,对于“双减”工作的落实落细落地并取得成效至关重要。各方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协同推进“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地。

一、政府:抓好顶层设计,强化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和“双减”治理监管

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不足和不均,是造成当前学生减负工作陷入两难困境的源头因素。公共性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属性,[1]只有优质教育更为公平、更加均衡,总体上能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才能从源头上破解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难题。此外,教育评价是教育“指挥棒”,是影响学生减负的根本因素。而以往的减负政策零散、不成体系,责任不清晰、监管存漏洞、问责不到位,导致治理成效不太明显。[2]

1.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政府应持续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完善教育经费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推进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实施更为公平的教育政策,提供均衡化的优质教育服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加大向农村、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以及弱势群体的倾斜力度,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的教育差距。

二是推进优秀教师轮岗交流制度。一方面可以对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强化对其教育理念和专业素养的培养,全面提升其教学水平和综合才能。另一方面可以施行教师轮岗交流制度,推进教师跨校、跨区间流动,促进教师人力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大力解决当前优质教师的结构性短缺难题,扶持师资力量较弱的学校,缩小城乡学校教育水平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三是做强互联网在线学习服务。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方式变革,加强支撑保障能力建设,搭建优质互联网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网络在线优秀教育资源,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免费传递给基础教育薄弱地区的学校和学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共用。

2.改革教育教学评价标准

一是改革对政府和学校的评价。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发展教育放在优先位置,不给学校和教师下达升学任务,不将升学率与教育资源分配及考核评优挂钩。学校不再追求升学率和学校排名,而要以生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大改革力度,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做到“减负增质”。

二是改革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对教师不以“帽子”定级别、定待遇、定位置,要以师德师风作为评价首要标准,把教育教学的实际成绩作为评先评优和绩效奖励的重要依据。对学生不以“唯分数”论英雄,要以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基本评价依据,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变革并形成多元化评价的中高考制度。

三是改革社会选人用人的评价。全社会要树立科学选人用人理念,用人单位不能“唯资历”“唯学歷”“唯名校”,不应过分关注“名校”“出身”和“第一学历”等标签,选拔和任用人才要以品德、能力、知识、业绩等多方面综合因素为衡量标准,改变当前社会人才过度“高消费”的现状。

3.健全多方联动和监管机制

一是加强对“双减”工作的组织领导。全面加强党对“双减”治理工作的绝对领导,充分发挥党委和政府的政治领导功能,把“双减”治理工作列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并计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需重点建设和突破的硬性任务,强化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安排,确保“双减”治理工作落地生根。

二是健全多方联动协调机制。促进多部门联动,统筹形成包括政府、学校、家庭、校外培训机构、社会等多方联动机制。设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统筹负责多部门之间的联合行动和管理,促进各部门间的信息和资源共享。政府不同部门间联合开展的专项治理行动,需明确推进任务要求和时间安排,确定责任人及其对应的权责,凝聚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三是健全责任落实和追究机制。对各执行主体职责进行明晰,做到责权对应、不推卸责任、不相互扯皮。将“双减”治理的实际成效纳入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定期考核来促进“双减”落地。建立追究机制,对执行不得力、成效不明显和消极怠工者,要进行严肃查处。

二、学校:激发教师活力,

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

学生成长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是“双减”的治本之策。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所在,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和激发教师积极性是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一直以来,我国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方面存在缺失,学校要主动承担课后服务政策落实的主体责任,正视课后服务的价值和功能,开展多形式、丰富多彩的课后教育活动,以满足学生差异化的课后需求。

1.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是完善学校课程制度。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制度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强调知识传授忽视全面发展、注重书本知识忽视兴趣培养的弊端。[3]一些学校“因考而教”,课程安排严重挤压了德育、体育、艺术等升学非考课程以及学生的课余生活和休闲娱乐时间。[4]对此,需进一步贯彻国家基础教育的课程标准,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完善学校现有的课程制度,真正达到“以学定教”和“应教尽教”。

二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要从供给侧优化教育教学改革,创建情景化的教学环境,打造高效率课堂,改革教学过程,创新教学设计,健全教学流程,推进个性化和多元化教育。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适当的作业,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学习效率。

三是加强作业科学指导。将作业设计纳入现有的教研内容,提高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升作业管理的精度,提高作业布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控制数量、提高质量”。[5]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差异化布置作业,不搞“一刀切”。同时,应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避免或减少学生将作业负担转向校外的情况。

2.提高课后服务水平

一是创新课后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传统文化、心理健康、学科辅导、课外阅读、体育艺术、劳动生活、科普网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尽力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降低家长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依赖。同时,对个别学生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免费课后辅导,以解决其学业上的困难。

二是构建课后服务常态建设机制。学校需转变课后服务理念,认清主体责任,充分利用师资力量、图书资料、体育设施、文化氛围等资源,发挥课后服务主力军和主渠道作用。要构建课后服务的长效机制,因校制宜地形成特色化的课后服务举措,做到精细化管理,确保安全科学有效。同时,强化校内监督,防止课后服务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补课。

三是强化支撑配置保障服务质量。加大对学校课后服务的资金投入力度,建立相关经费保障制度。提升教师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合理引入相关社会资源,聘请专业人员或与有资质的机构合作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创建校内校外一体化、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同时,加强课后服务人员的岗位培训,做到规范化管理。

3.充分激发教师活力

一是增强教师责任感使命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高水平、创新型教师培训力度,促使教师顺应时代要求,更新教育理念,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和职业观。组织教师加强对“双减”政策的学习,理解其内涵,把“双减”的精神和内容融入具体教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守住教育初心,为教育提质赋能。

二是创新教师绩效评价机制。改革当前主要以教学任务完成和升学率提升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在师德师风、教学改革、专业素养、创新成果等方面探索制定并形成多维评价制度。将“双减”工作成效作为教师绩效和评奖评优的重要指标,向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提供适当报酬。针对教师在校工作时间较长的问题,可尝试弹性工作制。

三是完善教师轮岗交流机制。教育部门和学校应秉承“以人为本”原则,人性化地制定教师轮岗交流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及相关配套措施,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使教师能够安心教学,获得自我提升,实现社会价值。例如,在职称评审、选拔晋升、工资绩效、薪酬奖励、岗位聘任、评优评先等方面向轮岗交流教师倾斜,切实维护教师切身利益,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家长:转变育儿观念,

开展科学家庭教育并加强家校沟通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基础和起点,具有终身性和示范性。因此,家长要及时转变家庭教育理念,树立终身教育观念,拒绝教育内卷,克服教育焦虑。家长要深刻领会“双减”政策精神,真正认识到过重课业负担对孩子身心健康所造成的危害。同时,进一步加强家校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明晰家庭教育的定位和功能,让家庭教育回归科学和理性。

1.更新现代教育观念

一是树立终身教育发展理念。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社会,教育应贯穿个体的一生。因此,家长要树立终身教育发展理念,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认识到超前、超纲、超编学习无异于揠苗助长,弊大于利。

二是理性看待孩子发展预期。个体的发展存在差异,家长要承认、尊重并正确对待差异,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适合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培养计划,用赞许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扬长避短,使其个性得到发展。

三是不攀比追求升学名利。家长应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和就业观,视孩子的分数为体现其学习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但非全部指标,特别是在选拔性考试存在弊端的情况下,高分数不是优秀的必然标准,更不是唯一标准。孩子的成长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相互攀比,要发现孩子的特点和优势,不盲目跟风。

2.实施科学的家庭教育

一是营造民主和谐包容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带头树立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构建良好家风,用言传身教激励、鞭策和感染孩子。要积极营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形成健康的成长环境。

二是加强兴趣、性格和习惯培养。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家长要积极构建良好的亲子沟通模式,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孩子的情绪和身心健康。家长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安排适当的家务劳动,指导孩子合理规划时间,保持适度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个性,锻炼孩子的意志,努力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独立自主、自信自强的品质。

三是进行必要的课后辅导和交流。“双减”政策对课后作业提出了严格的限制和要求,但并不意味着家长完全不需要关心孩子的学习。课后交流可以使家长更确切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可进行必要的辅导。家长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高质量亲子陪伴的一种方式,也是提升亲子关系的重要途径。

3.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与合作

一是提升家校合作意识与能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应相互促进、协同统一,父母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教育和成长,孩子在家庭的生活情况也需要及时反馈给学校。家长要掌握家校合作的渠道與方法,了解互动沟通的有效方式,积极主动地投入家校合作。

二是丰富家校合作内容。除学习成绩外,孩子的身心健康、性格特征、道德品格、交往能力、爱好特长等也是家长和学校沟通的重要内容。通过制定合理的家校合作管理制度,家长可深度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三是创新家校沟通途径。家委会和家长会是当前最常见的两种家校沟通方式,要发挥其在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地制宜地研究和制订有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利用现代化通讯手段,创新家委会和家长会的沟通形式,确保沟通及时有效。

四、校外培训机构:体现公益属性,

合法经营成为学校教育有益补充

适宜的校外培训可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展特长、拓展综合素质以及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其复杂性和营利性也可能会使其走向“应试”目的,破坏良好的“教育生态”,损害教育和社会公平,影响学生身心健康。[6]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政策方针。校外培训虽是企业在办教育,但其教育初心与公办教育应完全一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依然应是其根本遵循。校外培训机构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拥护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特别是在课程建设、教材选用、人员聘用等方面把好政治关。

二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校外培训机构应树立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主体责任,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焦育人模式的创新,强化培训课程体系建设和培训内容的优化,拓展课后服务内容,聚集社会课程资源,全面服务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与丰富,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贡献力量。

三是深入领会“双减”政策精神。要认真学习“双减”政策要求,深刻领会其内在精神和育人价值,全面落实“双减”的重点环节,对标对表严格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2.加快转型,成为有益补充

一是健全制度,大力提升教学水平。校外培训机构应切实加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制度优势和组织优势,为自身的创新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应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法律法规,形成科学的决策、监督和运行机制,组建相应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等,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应加强行业自律,合法合规诚信经营,遵守物价政策要求,杜绝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准入门槛,强化教师业务培训,保持师资稳定,确保教学质量。

二是充分体现教育的公益性。校外培训机构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自觉承担社会育人的应尽责任和义务,避免成为资本逐利的工具,回归教育的公益属性。只有自觉维护行业生态,得到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认可,获得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支持,校外培训机构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空间,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三是转型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校外培训机构可在助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教育科技以及乡村教育振兴等方面贡献更多力量。例如,为校内的社团、课后延时服务提供支持,向广大家长提供育儿理念、家校沟通等方面的咨询服务等,助力学校与家庭科学育人。

参考文献

[1]余晖.“双减”时代基础教育的公共性回归与公平性隐忧[J]. 南京社会科学, 2021(12): 145-153+170.

[2]刘健. 新中国70年中小学减负政策的历史变迁与反思[D]. 天津: 天津师范大学, 2020:53.

[3]项贤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何从理念转化为行动——基于我国70年中小学课程改革历史的回顾与分析[J]. 课程·教材·教法, 2019, 39(10):41-51.

[4]王策三. 恢复全面发展教育的权威——三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 当代教师教育, 2017, 10(01): 6-28.

[5]郑东辉. 融入作业过程 提高作业质量[J]. 人民教育, 2021(Z1): 31-33.

[6]陆道坤, 王超, 丁春云. 论校外培训机构对基础教育的侵越与干扰[J]. 中国教育学刊, 2019(01): 79-84+101.

(责任编辑 姚力宁   校對 郭向和)

猜你喜欢

课后服务家校沟通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发挥学校优势 做好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之我见
“课后服务”:亟待研究的一些问题
如果可以,我愿做你的眼
寻找家校沟通中的润滑剂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