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旗袍袖的演变与创新

2022-05-15张颖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袖子演变旗袍

摘要:旗袍之所以能成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服装,根本上是因为它承载了我国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本文从旗袍袖入手,总结了旗袍袖的发展历程,提出了现代旗袍袖创新的一些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并希望对旗袍的复兴有所帮助。

关键词:旗袍;袖子;演变;结构

旗袍,中国最辉煌的传统服装杰作之一,经历了清代满族特有的旗袍和民国新式旗袍以及当代旗袍的发展变化。虽然这些时期旗袍变化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旗袍袖在每个时期都有很大的变化。作为旗袍的重要组成部分,旗袍袖也有多种款式,正如项圈一样,旗袍袖子是视线的敏感区域,对于整体服装的美感影响很大。下面将就旗袍袖的发展、变化及原因,当代旗袍袖的创新点进行阐述。

1清朝时期的旗袍袖子发展变化

1.1紧窄的连身箭袖

清朝的统治者是女真族(努尔哈赤入关后改名为满族)。在进入山口之前,他们一直生活在寒冷的北部和东北部。满族善于骑射,对于一个骑射民族来说,所有的服装都要整齐划一,有利于马上跑。因此,传统旗袍作为满族人所穿的服装,其设计符合其生活方式:下摆宽,前后左右四向流苏,前后流苏长,左右流苏短,方便上下马。此外,满族旗袍最显著的特点是其细箭袖。它来自长期的狩猎生活,特别适应北方冬季的旅行和骑马。盖上手背的箭套,保护手背不受冻,方便双手交叉在袖子上保暖。这也是北方民族抗击严寒天气的创造[1]。

1.2宽松的连身大袖

入关后,满族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骑射生活已淡出日常生活。此外,由于汉族服饰的不断影响,旗袍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下摆由宽变为收敛,袖口由窄变为胖。箭袖只保留在清朝官服或有地位的人身上,成为地位和地位的象征。晚清时,袍袖比清朝中期宽,袖上的装饰和修整也越来越多,在咸丰、同治年间达到奢华的高峰[2]。

从满人入关前到清末,旗袍的造型和装饰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袖子逐渐变宽,然后从狭窄的袖子变宽。然而,不变的是它与身体切割在一起。袖子磨损后,腋下有更多不能分散的余量,形成褶皱,影响舒适和美观。

2民国时期的旗袍袖子的发展变化

2.1中长袖

20世纪初,中国政局跌宕起伏。最早接受西方思潮的中国人不知所措。旗袍也变得中西不分[3]。20世纪10年代基本上已经没有了穿旗袍的女性,女生穿学生装,上流社会或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女性穿西式礼服和礼服。20年代初,在“文明新衣”的影响下,旗袍开始以“倒大袖”的风格出现。倒大袖”仍沿袭清代旗袍的袖形,袖长不逾肘,袖口呈喇叭形,七分袖显出一片玉腕,但中国人深受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而且他们讲究含蓄的中庸,因此在30年代之前,女装多表现为封闭的宽长袖,旗袍的装饰开始简化,袖饰也舍弃了晚清丰富繁琐的图案,弱化了镶嵌、滚压的工艺,获得了新的装饰技法,如用波浪形花边装饰的窄袖和垂下手腕的泡袖、荷叶袖、开缝袖等,20世纪40年代后推出了西式袖,使佩戴者的肩膀由平展变为立体,旗袍袖子更符合女性手臂的造型,女性肩膀更挺拔,肩膀和腋窝更融合,更能展现女性的魅力。

2.2短袖

旗袍在20世紀30年代到了黄金时代,这也是中国现代女装最辉煌的时期。旗袍虽然脱胎于轻骑女袍,但与旧制不同,成为兼具中西服饰特征的现代中国女性的标准服饰。“改良旗袍”的外观在切割方式和制作上更加西化。此时袖形细窄,比肘短。在此期间,旗袍袖起短也是特色之一,面料也因此变得时尚。人们提倡“旧衣运动”。旗袍被认为具有经济、方便活动等实用功能,削弱了袖口和袖子的装饰,只采用简单的包裹处理。这一时期的旗袍造型修长,与此时流行于欧洲的女装轮廓一致[4]。此时的旗袍已完全跳出旗娘袍的局限,是一种“中西合璧”的新式。

2.3无袖

30世纪的尽头,上海充满了富裕与贫穷,动荡的局势加深了人们的无助感和无助感。旗袍的改进设计成为人们向往美好现代生活的寄托,从而创造了旗袍曾经辉煌的发展史。海派旗袍随潮流而生。张爱玲写道: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变化是废除袖子[5]。1936年,在西方狭义服饰文化的影响下,旗袍袖缩至肩下2英寸,几乎是无袖的。在夏季,袖子会被取消,衣领减少,妇女的玉臂充分暴露,这明显暴露了身体曲线。无袖旗袍是中国服装史上最突出的尝试,标志着女性地位的上升开始。同时,中华民国旗袍由纵向传承向横向融合的转变,也体现了传统服饰文化的稳定性和包容性。

3当代旗袍袖子的创新

3.1旗袍创新的必要性

“服装与历史,服装与文化”。旗袍是一种闻旧知新的古典文化。它取代了传统的含蓄晦涩的审美意识,体现了女性曲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符号。民国时期可视为旗袍改良的鼎盛时期。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宽容,旗袍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老话说得好,“世事不同,时而变,时而变”,因此,在当前新的社会背景下,旗袍必须不断吸收现代元素,以满足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需求。

3.2创新方法

旗袍袖的创新实施,在于款式的不断更新和各种服装精华的融合,面料的合理使用,装饰图案和饰品的巧妙点缀。目前,我们主要从款式、面料和图案三个方面进行创新设计。

(1)风格以当代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为基础。个人认为应该增加旗袍的休闲设计,将生活的创意与古典元素融合在一起。例如,袖子可以指便服中的蝙蝠袖子类型。袖口设计要更加宽松,适当降低袖山的高度,使袖孔更适合现代人工作或玩耍时人体和身体漂浮所需的舒适性。

(2)不同的面料会使设计风格所表达的视觉效果有所不同。在现代旗袍设计中,旗袍的不同成分可以与不同的面料组合。我们可以从西方人的旗袍设计和材料选择中学习。根据形体美的规律,我们可以使用对比技术,并结合面料特征和服装风格来开发设计。例如,如果长袍体是厚织物,那么袖体可以与轻薄织物进行比较,例如欧根纱,雪纺,提花棉等。

(3)图案旗袍上的图案最能体现创新和时尚。当然,旗袍袖子的图案也可以与长袍的身体有所不同,以增加旗袍的亮点。当代艺术风格不同,各种风格的图案都可供本人使用,如大胆新颖的流行风格、随意涂鸦,或清新典雅的图案,也可加入山水画等中国元素。袖子上的图案也变得越来越精致,要么使用织物本身的图案,要么单独镶嵌图案,要么使用从其他织物上切下的图案,要么使用袖子与长袍身体在明度、纯度或色调上的视觉对比。

结语

中国旗袍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格、巧妙的意境和精湛的结构,成为民族文化理念的代表。但是,在特色的当代社会,要求我们把自己的民族特色与国际流行趋势、文化氛围结合起来,投入更多的人文关怀,让旗袍更符合现代社会的生活习惯。目前,国外不少设计大师都以旗袍为灵感,不断创新旗袍袖子,推出具有国际风味的旗袍。而不是仅仅作为特定场合或特定行业的服装,而旗袍的设计,还原中国人对旗袍的喜爱和穿着,是未来需要更加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范康宁.浅析旗袍的发展与演变[J].美术大观.2010(10).

[2]杨再丽.论清末民初西方文化对中国女子服饰的影响——以近代上海女子服饰变迁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1(06).

[3]邢声远.旗袍的起源与发展[J].浙江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4]盛羽.旗袍的历史演变及社会价值初探.宁波大学学报,2003(3).

[5]张爱玲.更衣记.张爱玲精典作品选[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207.

作者简介:张颖(1994.01-),女,汉,山东济宁市人,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上海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研究实习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行政。

猜你喜欢

袖子演变旗袍
袖子的窗口
袖子的窗口
我来说说旗袍美
旗袍找不同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
再也不怕打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