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筹学中思政元素的探索与融入

2022-05-15徐文君狄卫民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运筹学思政元素课程教学

徐文君 狄卫民

基金项目:郑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20103)。

作者简介:徐文君(1995-),女,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狄卫民(1970-),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物流系统优化。

摘 要:为响应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号召,本着立德树人、成效驱动的理念,提炼运筹学课程中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政元素,探寻适合课程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思政元素融入方式,研究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思政元素教学方法,在学以致用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生素养。

关键词:课程教学;运筹学;思政元素;融入方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2.057

0 引言

“课程思政”源于2014年,是上海市一些高校为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脱节问题而提出的。这一探索激发了很多高校的兴趣,引发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课程思政”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目前,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各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焦点。

运筹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技术科学,已经形成从问题提出、模型构建、模型求解到方案实施的一整套严密科学方法。其应用非常广泛,小到民众的生活点滴,大到国家的经济建设,都离不开“合理安排”或“统筹优化”问题,都要用到运筹学的理论方法。运筹学是应用数学、经济管理、自动化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核心课程,其受众群体多、应用面广及密切联系生产生活的特点使之能够成为思政教育的良好载体。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专业课程则主要致力于专业知识的讲解和应用,这种状况导致两类课程之间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实现有机融合,不利于产生协同育人效应。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思政”,它是围绕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或寓于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中而展开的教育实践活动,其侧重点在于怎样合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和通识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功能。思政元素相对于具体课程而言存在着一种依托关系,课程思政是依托或借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通识课等课程而展开的。本文将探索运筹学中的思政元素,优化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力求在学以致用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专业课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方面具有自身优势,其实施课程思政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到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这些元素与该课程有机融合。为此,首先在梳理运筹学课程知识点的基础上挖掘该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然后再思考将其有效融入课堂教学的方法。

1 运筹学中的思政元素

(1)从我国的朴素运筹思想中厚植民族文化自信。在我国,很早就已经利用运筹思想解决现实问题,如沈括运粮、田忌赛马、丁渭修皇宫等,都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利用并讲好中国故事,让学生在中国故事中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光彩夺目和源远流长。

(2)从运筹思想的传播中感悟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历史使命。运筹学产生于二战时期,主要用于解决军事上的战略战术问题。上世纪50年代中期钱学森、徐国志等爱国志士历经千难万险将运筹学由西方引入中国,并结合我国国情在国内推广应用。他们携同仁在全国各地筹建各种运筹学会或运筹学专业组,在多所理工科大学开设运筹学课程,大力推广运筹学。从这些历史中可以看到先辈为了国家发展忘我工作、甘做人梯的奉献精神以及对我国科技振兴的巨大期望。借此可以培養学生的爱国精神,增进学生的责任担当,激励学生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3)从线性规划的图解法中领悟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线性规划图解法的中心思想是把代表目标函数的直线沿法线方向平移到可行域的边界点(或边界线),该边界点(或边界线)对应了问题的最优解。目标函数值在移动过程中一直处于量变阶段,当量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质的变化,从而找到最优解。

(4)结合影子价格的含义体会我国经济形式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当约束条件中的常数项(即某种资源的数量)增加一个单位时,最优目标函数值增加的数量称为影子价格。影子价格给出了劳动产品、自然资源、劳动力等的最优使用效果,反映了经济组织对资源的利用效率。资源的高利用率是高质量资源配置及高质量生产过程的一种表现,也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之一。授课时可以结合具体案例说明这个问题。

(5)结合原问题与对偶问题的内在联系领悟唯物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尽管原问题与对偶问题具有一定的对立性,但当单纯形表中原问题(或对偶问题)不对应基可行解而对偶问题(或原问题)对应基可行解时,却能够以对应基可行解的问题为主导,利用对偶单纯形法(或单纯形中)获得原问题和对偶问题的最优解。由此可见,原问题和对偶问题虽是矛盾双方,但它们在求解过程中具有“同一性”与“斗争性”,共同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6)结合指派问题的匹配结果强化学生的“四个意识”。指派问题是整数规划中的经典问题,其主要任务是为了使整体成本最小化(或整体收益最大化),如何给选中的人员分派合适的工作。计算结果必然是能使整体目标最好的人员与工作的匹配集合。因此,对于个体而言,要在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前提下,努力把个人特长融入整体目标,在成就个人的同时促进整体发展。对于那些未被选中的人员,应以大局为重,及时查找原因,学习榜样,发奋图强,争取未来的入选机会。借此可以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引导和激励学生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融入学习工作中。

(7)结合目标规划概念培养学生分清主次矛盾,科学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目标规划主要解决多个目标共存时的决策问题。虽然目标众多,但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各个目标的地位和作用有所不同,处理这些目标时也应有轻重缓急之分。在企业运营管理中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问题,例如经济效益、环境污染、社会责任、公众形象等。管理者应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清主次矛盾,明确工作重点,统筹解决方案,这与目标规划思想相符。

(8)结合动态规划原理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多阶段决策过程的特点是在每个阶段都要进行决策,最优策略是由若干相继进行的阶段决策构成的决策序列。由于前阶段的终止状态即是后阶段的初始状态,因此在确定阶段决策时不能只从本阶段的效应出发,必须通盘考虑,整体规划。例如在最短路问题中,若在每个阶段均把距离当前节点最近的节点作为该阶段的决策结果,由此得到的路径未必是最短的。类似地,若将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都看成能否尽快实现人生目标的分叉点,那么根据眼前利益做出的决策,常会因小失大。

2 思政元素的课堂教学融入方法

2.1 运筹学中思政元素的授课切入点

课程思政的难点不是课程也不是思政,而是为了实现不同寻常的育人效果,如何做好两者的融合。只有分析清楚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找准思政元素的授课切入点,才能摆脱课程和思政两张皮的现象。运筹学的传统教学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理论、方法和应用。其中,理论和方法部分是基础,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这两部分内容联系紧密,自成体系。应用部分常以案例形式体现,通过案例应用可以巩固基础知识,锻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部分内容选用灵活,延展性强。理论和方法部分蕴含着大量的科学观、方法论等思政元素,合适的应用案例也可开阔学生眼界,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虽然在三大结构中均能融入思政元素,但是对于学生而言,理论和方法部分均属新鲜事物,且数学表达式多,不易理解消化,如果此时融入思政元素将会加大他们的课程学习难度。这有悖于课程思政的初衷——在讲好课程的基础上发挥专业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通常情况下,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贴近生产生活的应用案例,若在案例部分合理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升华基础内容的观点和方法,也能让学生产生更好地情景带入感,这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因此,建议把知识应用部分作为思政元素的主要授课切入点(如图1)。

2.2 使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

确定思政元素的授课切入点后,接下来就要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或手段才会起到锦上添花的授课功效。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取决于任课教师,教师的德育意识与能力直接影响到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众所周知,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中掌握了知识、改善了认知,才算达到了教学目的。同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课堂中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运筹学课程的授课对象是本科生或研究生,他们大多处于青年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已全面接近或已经达到成年水平,在认知、情感、个性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也已得到较大发展。考虑授课对象的共性特征,结合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建议以下教学方式。

一是要贴近学生生活,寓教于乐。例如在讲授“运筹”一词的含义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讲出自己对该词的理解,然后再作总结和补充,并明确该词的出处“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绝大多数同学应该熟悉这句话,甚至对于爱好手游的同学来讲,提到这句话时脑袋里可能回荡着游戏角色诸葛亮的语音。但是,这句话其实是《史记·高祖本纪》中刘邦对张良的评价。采用引导式学习方法,辅以学生熟悉并且感兴趣的案例,再加以转折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互动积极性,也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是要结合时事热点,增進现实感受。例如在讲授运输问题时,可以通过相关视频熟悉防疫物资、抗洪物资的调度与运输流程,感悟产销平衡的重要性,这也有利于学生理解车辆路径规划、应急物流管理等方面的运筹优化问题。此外,播放视频比单纯的语言表述更生动、更具体、更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更能从中感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友爱精神。

除了以上两种方式,教师也可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应用情景灵活采用其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总之,应通过合理的课堂设计和恰当的案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主动感悟正确的价值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3 结束语

本文探索了运筹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讨论了能有效融入思政元素且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思政元素授课切入点和教学方式。文中力求通过合理且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并在课程教学中自然渗透正确价值观念。这些工作有利于学生在无形或有形中感悟运筹学课程中蕴含的科学观、方法论、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有助于教书育人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韩伯棠.管理运筹学(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赵继伟.“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9,17(02):114-119.

[3]吴汉洪,徐国兴.影子价格两种定义的统一性及其经济学含义[J].当代经济管理,2007,(01):9-12+21.

[4]郭栋.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路径探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0,41(08):36-40.

[5]王颖,邵桂芳,陶继平,等.运筹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探索[J].高教学刊,2021,7(16):172-176.

[6]王文秀,贾向军,孙鲁青,等.以现职干部运筹素养培养促课程思政建设[J].教育观察,2021,10(10):104-106.

[7]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28-29.

[8]刘润喆,肖婷婷,吴玲,等.后疫情时代下运筹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2):51-55.

猜你喜欢

运筹学思政元素课程教学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问题研究
浅谈对运筹学专业教育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