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在育龄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2022-05-14张海金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2期
关键词:宫颈癌筛查满意度

黄 园 张海金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西景德镇 333000

研究显示[1],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易对女性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和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例如性行为、分娩次数、病毒感染、行为因素、生物学因素等,相比于其他人体器官,宫颈的检查和暴露十分明显。在宫颈癌早期,其无显著的体征或者症状,部分患者易发生误诊或者漏诊情况,而随着疾病进展,其具有较长的癌变病变期,若癌前病变得到早期诊断和发现,能显著改善女性患者的预后,从而降低宫颈癌的死亡率。 通过采用严格的筛查制度,能显著提高女性的筛查正确率。 临床对于宫颈癌的筛查方式较多,其中阴道镜检查是临床常用筛查方式,在宫颈癌的筛查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由于患者对上述筛查方式存在认知不足等情况,因此需加强其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和配合度[2]。因此,本研究选取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40 例行宫颈癌筛查的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和分析微信在育龄妇女宫颈癌筛查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40 例行宫颈癌筛查的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 例。 观察组妇女,年龄24~44 岁,平均(34.25±3.52)岁;学历:初中40 例,高中50 例,本科30 例。 对照组妇女,年龄25~44 岁,平均(34.52±3.78)岁;学历:初中41 例,高中49 例,本科30 例。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同意,患者均知晓本研究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均为女性患者;②认知功能良好患者。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患者;②伴有其他严重疾病患者。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宫颈癌筛查,具体包括: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阴道镜、宫颈活检、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常规双合诊、必要情况下进行手术行病理学检查,将上述检查结果详细记录于宫颈癌的体检表内,并将其输入电脑内进行留档,有利于调阅查询[3]。

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具体内容:门诊常规诊疗下进行口头、图片、单页、视频讲座宣教宫颈癌知识和筛查方式,介绍宫颈癌的病因、主要症状、主要危害、预防要点和检查手段等。

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 具体内容:邀请患者加入微信群中,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和信息互动,每日在微信群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在社区内每月至少开展2 次公益讲座,讲座内容主要以宫颈癌的健康教育和防治知识为主,并开展免费咨询服务,告知宫颈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筛查结果呈阳性患者由院内宫颈癌诊治专家建立个人档案,对筛查结果信息以及基本资料进行记录,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一份针对性的诊治计划,将患者的个人档案反馈至社区服务中心内,由社区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跟踪及督促[4]。

两组均干预6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和护理总满意度。

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分为完全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其中,完全掌握是指患者经干预后,对疾病知识有充分了解,比如疾病的发生机制、治疗方法等;部分掌握是指患者对疾病的上述相关知识仅有2/3 的了解;未掌握是指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不了解[5]。健康知识知晓率=(完全掌握+部分掌握)例数/总例数×100%。 给予患者发放自制的健康知识掌握度调查量表,信度系数(Cronbach′s α)=0.89,一共发放240 份,回收240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0%。

心理状态使用SAS、SDS 评分[6-7]进行评定,主要由2 个分量表14 个项目组成,每个条项目使用0~3分进行评定。 SAS、SDS 评分<7 分,表示正常;SAS、SDS评分7~17 分表示可能有抑郁或焦虑症;SAS、SDS 评分17~24 分, 表示肯定有抑郁或焦虑症;SAS、SDS 评分>24 分,表示具有严重抑郁症或焦虑症。

护理满意度采用满意度调查表[6]进行考察,内容包括工作满意度在内的11 个部分,共71 条,根据11个部分中的不同条目数,分别扩大相应的倍数,得到每个部分满分为100 分,使测得不同部分的数值具有可比性,根据满意度调查表[8]标准,>60 分为非常满意、40~60 分为较满意、<40 分为不满意。 总满意=非常满意+较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率的比较(例)

2.2 两组SAS、SDS 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的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SAS、SDS 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SAS、SDS 评分的比较(分,±s)

注 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

组别 例数 SAS 评分 SDS 评分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120 120 26.68±1.03 48.52±1.33 9.2617<0.001 28.96±1.32 49.75±1.13 7.1429<0.001

2.3 两组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例)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宫颈癌是由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而发展的恶性疾病,而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能显著提高宫颈癌患者的治愈率,宫颈癌是临床上十分常见恶性肿瘤,原位癌高发年龄一般在30~35 岁,而浸润癌高发年龄在45~55 岁[9]。 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宫颈细胞筛查普遍应用,使癌前病变和宫颈癌能早期治疗和发现,能显著降低宫颈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10]。

宫颈癌属于我国十分常见的女性疾病, 为恶性肿瘤类型,该疾病具有病死率高、发病率高等特点,给临床治疗增加了困难。 由于宫颈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确诊时已为晚期。因此,需指导患者进行早期筛查,尽早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随着社交软件的兴起[11-12],微信平台也逐渐被开发利用,临床用于管理患者中,尤其对于体检人群,能够产生较好的效果[13-14]。在体检人群中,宫颈疾病十分常见,且该类人群被认为是引起宫颈癌的重要疾病, 若干预不及时,易导致发展为晚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15-16]。

门诊联合微信群平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地补充现有健康教育的不足,提高了妇女对宫颈癌筛查知识的认知水平和自我效能,促进主动筛查行为的转变, 提高育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的主动性和依从性,更有效的保证了妇女健康。 健康干预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为有关宫颈癌的健康教育,通过采用社区讲座的方式告知患者宫颈癌的相关知识, 如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注意事项以及预后情况等,使其能够对疾病的了解度得到提高,及时筛查宫颈癌,提高其就诊和随访的依从性,由此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提高护理满意度[17-18]。除此之外,健康干预还能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使其负面情绪得到缓解,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多种手段以达到预防疾病、普及疾病知识的目的,使人能够自觉采纳健康行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以往健康教育一般通过口头、健康讲座、视频等方式进行,而本研究更新了以往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选择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微信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互联网技术,能够发视频、图片、语音,能够对体检人群的提问进行针对性解答,实现个性化健康教育,由此提高体检人员的健康意识以及自我管理能力[1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AS、SDS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赵文玲[20]在研究中,选取宫颈癌筛查的1800 例妇女,分析常规门诊健康教育与微信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微信健康教育组的各项得分高于常规教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和本次研究相似,由此证明,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育龄妇女的各项知识。

综上所述,微信在育龄妇女宫颈癌筛查健康教育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能够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猜你喜欢

宫颈癌筛查满意度
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筛查与干预
高危型HPV筛查与TCT联合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中国首个宫颈癌疫苗厦门诞生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如何选择不同效价的宫颈癌疫苗?
你所不知的宫颈癌筛查小秘密
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22例近期疗效分析
VEGF在宫颈癌术后放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