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对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2022-05-14王鑫欣王法利韩迎春刘洋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2期
关键词:骨伤内服颈椎病

王鑫欣 王法利 孙 洁 韩迎春 刘洋

1.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骨科,北京 100031;2.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推拿科,北京 100031;3.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科,北京 100031;4.北京月坛白云中医骨科诊所中医骨伤,北京 100031;5.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脊柱关节科,北京 100031

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颈椎病主要是由患者的颈枕部随着年龄增长以及颈椎长期使用超负荷,修复能力降低,发生慢性或急性软组织损伤,进而导致其椎基底动脉无法有效供血所引发[1]。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压力及工作压力的逐渐增大,颈椎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不断上升, 患者多表现为颈椎疼痛、间断性眩晕等。 该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2-3],并致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 同时,颈椎病对患者产生的各种症状, 会致使患者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如抑郁、焦虑等,患者由于自身并不了解病情的发展,将会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为更加深入研究中医疗法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和金融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70 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和金融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70 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 例。 对照组中,男25 例,女10 例;年龄29~62 岁,平均(49.78±5.34)岁;病程1~3年,平均(1.85±0.16)年。观察组中,男22 例,女13 例;年龄30~63 岁,平均(49.26±5.35)岁;病程1~2年,平均(1.42±0.07)年。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参与研究者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经诊断均为颈椎病患者[4];②研究对象在展开此研究之前未应用相关的治疗药物。排除标准:①对治疗药物过敏者;②具有其他严重躯体器质性病变者;③拒绝手法治疗或对手法治疗有抵触情绪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中药内服医治措施。药物主要组成为天麻、钩藤、黄芩、牛膝、茯苓、赤芍、葛根、当归、川芎、栀子、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炙甘草,并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加减,伴有耳鸣者加僵蚕;伴有头痛者加黄芪、白芷;肌肉痉挛明显者加虎杖、鸡血藤;疼痛明显者加桂枝、三七;痰湿症状明显者加大半夏、竹茹。 具体药物的用量需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决定,以上药物为中药颗粒剂冲服,每日1 剂,可分为早晚2次内服,需进行持续15 d 的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骨伤手法。 中医骨伤手法主要为对患者的颈部、肩背部等部位, 应用推拿手法使其肌肉放松, 依次先由肩-下颈椎-中颈椎-上颈椎-枕底,行推拿按摩手法。在枕底部循经持续5 min 点揉风池穴,以刺激枕骨大孔内穿行的椎基底动脉,以缓解血管痉挛,促进血流加速;指导患者选择俯卧,确保其肩背部充分暴露,推按患者的脊柱两侧,注意由上至下,保持均匀的力量,需反复实行7~8 次,肩颈部配合捏拿揉按点按缺盆、中府、肩井等穴为主,以使骨正筋顺、气血通畅,并施以空拳叩击震荡以达到整理放松的目的[5];最后在颜面部加以推摩抚揉和顺肌通经,采取仰卧位由印堂-百会(开天门)-缵竹-前额-眉弓(抹双柳)-太阳-睛明-眼球-听宫-耳廓-素廖-迎香-颧廖-颊车-地仓-承浆-下颌以缓解紧张精神状态,调和脏腑;并依据患者的体重,进行颈椎牵引,其治疗时间应维持在1 min,随后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实施相应的被动颈部旋转、前后伸展等,以诸骨和筋,通达血脉而术毕。整个手法可使患者放松,气血易流通,筋骨易柔顺,尤其适用于治疗以眩晕头痛和失眠焦虑为主要症状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本手法特点有三: 一是卧位便于患者筋肉关节放松,减轻血流阻力和重力;二是将传统肩颈部手法延伸到头面部,不仅改善颈部血流,还可以调整颅内血流,缓解眩晕和失眠;三是头面部健脑醒神手法不仅能改善头面和颅内血流状态,而且通过十二对脑神经的有效刺激,可缓解焦虑、失眠和眩晕等症状。以上所述手法应隔日1 次。 同期施行中药内服治疗,其治疗措施与对照组一致,需进行持续15 d 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和焦虑抑郁情绪评分。①治疗总有效率。依据《中医病症诊断与疗效标准》[7]将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且患者的工作能力及劳动力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且患者的工作能力及劳动力与一定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并未得到缓解,且患者的工作能力及劳动力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生活质量评分。依据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eneral assessment of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74,GQOL-74)[8]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主要包括生理功能、精神活力、躯体运动、情感职能等方面,总分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③抑郁、焦虑评分。依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9]对患者抑郁情绪进行评分,依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10]对患者焦虑情绪进行评分。HAMD 评分标准:无抑郁症状(<8 分)、可能有抑郁(8~20 分)、肯定有抑郁症状(>20~35 分)、严重抑郁症状(>35 分);HAMA 评分标准:无焦虑症状(<7分)、可能有焦虑(7~13 分)、肯定有焦虑(>13~20 分)、有明显焦虑(>20~28 分)、严重焦虑(>28 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对照组(n=35)观察组(n=35)t 值P 值68.95±5.31 68.76±5.29 0.150 0.881 77.64±4.17 85.49±4.23 7.819<0.001 7.615 14.613<0.001<0.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焦虑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焦虑评分的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焦虑评分的比较(分,±s)

?

3 讨论

颈椎病患者伴有疼痛、 肌肉痉挛、 视物昏花、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生理功能,进而影响生活质量,在此情况下须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改善自身病情[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学认为颈椎病为正气不足、外卫不固所致,患者因遭受风寒湿邪,引发经络痹阻,导致其气血无法顺畅运行、筋脉失养、肌肉痉挛,从而致使其发生颈、肩、背疼痛等情况[12]。 在中医治疗的措施中中医骨伤手法能够有效地放松患者的颈背部肌肉,进一步改善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 明显改善其椎动脉痉挛,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浆黏稠度,以达到改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效果。 同期加以中药内服治疗措施,其药方内的多种药物均能够有效达到止痛消炎、 活血补血、疏经通络的作用[13-14],两种措施联合使用,效果比单一使用中药内服更佳, 能够进一步提升整体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可能是中医治疗方法相对温和,通过正骨疗法可使患者感到舒适,中药物治疗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机体内环境,改善其生理状态,联合应用后患者颈椎痛感明显减轻,日常活动也逐渐正常,对其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产生正向影响。疼痛得到了相应的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等情绪也会随之得到一定的缓解,且经过治疗之后,患者更加了解病情的状况以及治疗的过程,治疗依从性有所提升,其心理状况也随之逐渐转变为积极的状态,这与戴丽娟等[15-17]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针对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采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医治措施, 其效果较佳,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情绪,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骨伤内服颈椎病
颈椎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中药内服加熏洗对手外伤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研究
中医适宜技术在骨伤中后期患者社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影响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风油精内服最多4~6滴
内服外敷方治面部色斑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效果观察
中医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骨伤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分析
钛项圈治颈椎病有科学依据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