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药食两用调和大补羹加减调治亚健康的效果观察

2022-05-14张群芳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2期
关键词:调治药食亚健康

张群芳 杜 薇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江西南昌 330006

亚健康主要是指机体未患疾病, 但生理机能减退、代谢水平降低,表现为健忘、头疼以及胸闷等[1]。统计发现[2],我国城市工薪阶层处于亚健康比例约为76%,同时约有60%为过劳状态。亚健康状态可转为健康或疾病状态, 将其转化为健康状态可显著预防机体疾病,且可节省医疗资源。在对亚健康状态调治期间,中医药有明显优势,不仅需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还包含中医养生指导、睡眠卫生指导以及运动疗法等非药物干预。在对亚健康者进行调理时,主要采用饮食、心理以及运动等方式调理, 以此改善机体不适症状,且通过心理调理减轻精神压力。中医药防治方法主要有推拿、针灸以及中药等,其中中药有多种剂型,如胶囊、颗粒、散、膏等,多数剂型治疗方法为口服,其次为外敷治疗。 临床在对药物研究期间,需由专业医师进行制定,药食两用组方相对较少。 研究发现[3],药食两用调和大补羹加减具有提神、助眠之功效,可显著发挥重要治疗作用。本研究对102 例亚健康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探讨药食两用调和大补羹加减调治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2 例亚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1 例。 对照组中,男26 例,女25 例;年龄30~45 岁,平均(37.55±5.21)岁。观察组中,男27 例,女24 例;年龄29~45 岁,平均(37.20±5.13)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对象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诊断标准

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4]对体质类型进行有效判断,具有脾虚表现,如纳少腹胀、便溏、舌胖有齿痕苔白或舌中凹陷等。 符合《亚健康的中医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中亚健康的标准者,若出现以下情况则提示为亚健康:3 个月出现机体不适或适应能力降低,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心理正常,无长期负面情绪;出现非重大器质性疾病患者可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同时不受机体症状的影响。机体不适表现为:出现疲劳感、肌肉酸痛、乏力,睡眠质量降低;生活中易出现心烦急躁情绪、心虚胆怯、抑郁孤僻、记忆力有明显降低;社交能力降低。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亚健康的中医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中亚健康的标准者;②均无需采取治疗方案;③年龄18~50 岁。排除标准:①受试者体格壮实、舌质紫黯有明显血瘀征象者;②已接受其他可能影响本研究效应指标观察的治疗者;③对本研究试验产品成分过敏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4 方法

对照组采用体质干预方案实施调理: 包含饮食、生活起居调理以及运动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调和大补羹加减方:山药、莲子肉、茯苓、薏苡仁、芡实、佛手各100 g、生山楂50 g。 制备方法:以大米500 g 和上药入锅小火共炒制至药成淡黄色,去米将药研粉,放凉装瓶备用。每日晨起取25 g,开水调成羹,空腹服食1 次。 以28 d 为1 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 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的血脂、肾功能、肝功能及有效率。①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 ②肝功能:包括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 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 ③肾功能:包括尿素、尿酸(uric acid,UA)、肌酐(creatinine,Cr)。 ④总有效率: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进行判定,临床症状与体征未再次出现, 机体恢复正常, 疗效指数>70%为显效;症状有明显消退,但偶尔出现相关症状,疗效指数30%~70%为有效;症状与体征持续发生,未出现消失,部分症状有明显加重,疗效指数<30%为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TC、TG、LDL-C、HDL-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的TC、TG、LDL-C 低于治疗前,HDL-C 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C、TG、LDL-C 低于对照组,HDL-C 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的比较(mmol/L,±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的比较(mmol/L,±s)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组别 TC治疗前 治疗后TG治疗前 治疗后LDL-C治疗前 治疗后HDL-C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1)观察组(n=51)t 值P 值5.49±0.68 5.27±0.75 1.552 0.124 5.41±0.71a 4.18±0.60a 9.449<0.001 1.81±0.14 1.85±0.14 1.443 0.152 1.76±0.73a 0.77±0.12a 9.557<0.001 3.27±0.82 3.36±0.41 0.701 0.485 3.18±0.60a 2.32±0.37a 8.713<0.001 0.84±0.10 0.87±0.12 1.372 0.173 0.89±0.12a 1.94±0.14a 40.666<0.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尿素、UA、C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尿素、UA、Cr 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尿素、UA、Cr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的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的比较(±s)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UA:尿酸;Cr:肌酐

组别 尿素(mmol/L)治疗前 治疗后UA(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Cr(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1)观察组(n=51)t 值P 值5.86±0.95 5.97±0.46 0.744 0.458 5.55±0.92a 3.77±0.37a 12.819<0.001 386.84±23.53 383.86±17.51 0.726 0.470 275.42±24.68a 264.98±16.94a 2.491 0.014 88.98±11.02 88.31±8.95 0.337 0.737 87.78±8.20a 79.23±7.42a 5.521<0.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ALT、AST、AL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ALT、AST 低于治疗前,ALP 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LT、AST 低于对照组,ALP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的比较(U/L,±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的比较(U/L,±s)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P:碱性磷酸酶

组别 ALT治疗前 治疗后AST治疗前 治疗后ALP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1)观察组(n=51)t 值P 值44.72±9.74 44.99±6.52 0.165 0.870 42.40±5.83a 19.42±5.95a 19.701<0.001 44.95±6.36 44.66±8.98 0.188 0.851 43.56±4.01a 18.78±6.74a 22.564<0.001 66.04±9.36 66.88±9.11 0.459 0.647 67.05±9.21a 70.93±10.25a 2.011 0.047

2.4 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n(%)]

3 讨论

亚健康主要是机体处于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一种状态,机体可出现相应症状,虽无需治疗,但很难达到健康标准,机体活动有明显降低,同时机体功能与适应能力有明显减退,又未达到临床诊断标准。 临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机体症状,如疼痛、睡眠质量降低、机体疲劳感等;其次为精神状态,如焦虑、抑郁情绪,注意力及记忆力降低;最后表现在人际交往方面,与他人关系交往频率减少,且社会适应能力降低。亚健康状态主要呈现出免疫力及生理功能降低,且适应能力减退,但是机体未出现器质性病变,对患者心理及生理状况造成一定影响。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为不良饮食、 生活压力大以及年龄等,若改变此种状态极易出现相关疾病[7]。 若患者出现压力过大,可服用含维生素C 较多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芝麻等,适当服用维生素C 片。若患者出现疲劳感时,可服用坚果,如瓜子、花生、松子以及核桃等,具有增强记忆、健脑之功效,主要是因坚果主要成分为脂肪酸、卵磷脂、胆碱,较其他食物相比滋补效果更高[8]。若患者机体出现精疲力尽状态,可食用杏仁、花生以及胡桃等,方可在短时间内恢复体力,主要是因此干果中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植物性脂肪以及钙等[9]。

亚健康状态主要分为躯体亚健康、 心理亚健康、社会适应亚健康,患者表现为疲劳、失眠、焦虑、疼痛、健忘、抑郁、便秘,中医体质类型主要有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 研究结果发现,在三分类中主要以心理亚健康为主,七分类以疲劳、失眠、疼痛为主,病理体质以阳虚质、气虚质为主[10-11]。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逐渐增加,较多群体机体处于的过劳状态,导致元气消耗量相对较大,同时因日常饮食不规律,且处于过度疲劳状态,使脾胃功能受到严重损伤[12-13]。

由于亚健康在临床中不属于疾病范围,无需进行系统治疗,是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中间状态,临床在通过西医检查期间若未发现机体异常,通过中医检查可能发现体质较之前有一定减弱,主要是从平和向偏颇体质转变。所以,临床在对亚健康者进行治疗时,需根据具体机体情况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实现平和气血、调整体质等治疗效果。 若出现亚健康者由于心理因素出现临床症状, 在治疗期间应确保心态平衡,避免情绪过度起伏,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加睡眠时间与运动时间。

中医学认为,“胃气弱则百病生, 脾阴足而万邪息。 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戒饮食,乃却病之良方”, 在对亚健康者保健时, 主要以脾胃功能保护为主,如《济世全书》中记载“理气健脾丸”,提出人常服之,可保无虞;《鲁府禁方·内伤》中记载调和大补羹食疗方:大米、小米、糯米、薏苡仁、莲子肉、芡实、山药、白茯苓各等分,白糖少许,上炒熟黄色为末,每日空心白滚汤,和羹食之,此方均为药食两用之品,性味平和,可长期食用,久服可“调脾健胃、固本还元”[14-19]。对亚健康状态调治主要以脾胃为主,其中脾胃为后天之本,有助于机体修复。 在对亚健康状态采用调和大补羹进行加减调治,可起到较好的调治效果,对预防相关疾病发挥重要作用[20]。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TC、TG、LDL-C、 尿素、UA、Cr、ALT、AST 低于对照组,HDL-C、ALP 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调和大补羹加减调治对机体肾功能及肝功能有较好的改善效果,且可明显改善血脂指标。

综上所述,采用药食两用调和大补羹对亚健康者进行调治,治疗期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增强机体健康状态,改善肝肾功能,对机体健康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调治药食亚健康
药食同源 药膳产品成就养生新风潮
山西恩予:打造药食同源新业态
论Ⅱ型糖尿病的形成与调治
龙年生人四之气运气养生
蛇年生人四之气运气养生
党员“亚健康”,咋办?——咸阳探索“党性体检”
跟踪导练(一)
跟踪导练(一)
药食两相宜的桑科和锦葵科等药用植物
“药食两用”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