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蜡梅叶颗粒用于“二孩家庭”幼儿感冒预防的效果评价及成本-效益分析

2022-05-14徐灵均袁玲凤迟克强徐南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2期
关键词:颗粒效益研究组

徐灵均 李 青 袁玲凤 迟克强 徐南平▲

1.江西省儿童医院急诊科,江西南昌 330006;2.江西省儿童医院功能科,江西南昌 330006

感冒即急性上呼道感染,以发热、咽痛、咳嗽、鼻塞、流涕及喷嚏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以病毒感染居多[1],在儿科门诊较为常见,成为目前就医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研究指出,由于免疫系统和呼吸系统生理结构的不完善,儿童较易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其主要的病原体为病毒感染[2]。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增添新成员,成为“二孩家庭”。在临床工作中,其中一个孩子感冒后,另外一个可能存在感冒接触史的儿童一般不采用预防措施。小儿免疫力一般较成人差,家庭中有存在交叉感染的环境,如不使用任何预防的措施,另一个可能存在感冒接触史的儿童容易患感冒而前来医院就诊,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及增加家庭负担。目前国内尚无标准的儿童感冒的预防方法,因此,探索一种预防方法成为必要。山蜡梅叶的制剂为临床上常见治疗感冒的药物,民间素有用山蜡梅叶泡茶来预防及治疗感冒的习俗。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山蜡梅叶含有的多种生理活性物质有抗菌、 抗病毒、镇咳、祛痰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山蜡梅叶颗粒用于二孩家庭中另一个可能存在感冒接触史的儿童的感冒预防效果并分析其成本效益,旨在达到节省医疗资源及节约家庭医疗成本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于江西省儿童医院急诊就诊的112 例感冒患儿的“二孩家庭”中另一个可能存在感冒接触史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抽签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 例。 两组研究对象均无新生儿,均有小于1 岁的婴儿。 研究组与对照组各有1 例加用奥司他韦颗粒预防流行性感冒。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儿符合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感冒诊断标准[3]以及《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 版[4]中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②患儿年龄≤6 岁;③属于“二孩家庭”。排除标准:①病程>5 d,两个孩子不再一起生活及依从性差者; ②有呼道感染症状的下呼吸感染、慢性鼻炎鼻窦炎、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以及反复呼吸道感染、 急性传染病及急性阑尾炎等非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③合并其他疾病、精神状态异常、不能配合治疗及疗效评估过程者。 患儿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表1 两组一般情况的比较(例)

1.2 方法

研究组采用山蜡梅叶颗粒口服, 如该家庭中就诊患儿为流行性感冒则同时加用奥司他韦颗粒口服。 对照组不做干预,如该家庭中就诊患儿为流行性感冒则采用奥司他韦颗粒口服。 就诊患儿均予以山蜡梅叶颗粒口服及其他对症治疗。 山蜡梅叶颗粒(江西佑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7113;生产批号:2009078;规格:10 g/袋,10 袋/盒)温水冲服,3 次/d,<1 岁者每次1/3 包,1~3 岁每次1/2 包,>3 岁每次1包,疗程为1 周。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763;生产批号:0372001008;规格:15 mg/袋,10 袋/盒)温水冲服,<10 kg 者15 mg/次,10~<15 kg 者30 mg/次,15~<23 kg者45 mg/次,23~40 kg 者60 mg/次,>40 kg 者75 mg/次,1 次/d,温水冲服,疗程为1 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研究对象1 周内感冒的发生率、 总成本、人均成本及不患感冒的百分率,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采用电话随访或者上门随访、门诊观察等形式对患儿感冒治疗的缓解情况、两组研究对象感冒的发生情况及成本进行观察记录。 ①感冒缓解标准:药物治疗3 d 后判断感冒是否缓解,具体方法参照2002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的疗效判断标准[5],按照该标准显效和有效均视为感冒缓解。患儿热退,咳嗽、鼻塞和流涕等呼吸道症状明显减轻,精神食欲好转及无其他不适症状。②成本效益分析参照药物经济学计算成本[6],治疗的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包括药费、检查费。间接成本是指因患病带来的生产力减少所损失的成本,比如患儿家属耽误工作造成的工资损失、照顾患儿的误工费等。效益指两组研究对象不患感冒的百分率。 成本效益比表示每单位效果的成本值,比值越大,说明效益越差,比值越小,说明效益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 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情况

所有患儿予以山蜡梅叶颗粒及对症治疗,其中两例患儿为流行性感冒,加用奥司他韦颗粒治疗,经过治疗后感冒缓解率为81.25%(91/112),无重症病例及不良反应的出现。

2.2 研究组与对照组1 周内感冒发生率的比较

研究组感冒的发生率为10.71%(6/56),对照组感冒的发生率37.50%(21/56), 研究组的感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0,P<0.05)。两组研究对象发生的感冒均为一般感冒,经过积极治疗后均得到控制,未见重症病例。

2.3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成本-效益情况

研究组的人均成本=(4362.53+1350.00)/56=102.01,不患感冒的百分率=50/56=89.29%,成本效益比=102.01/89.29%=114.25。对照组的人均成本=(9494.99+4010.00)/56=241.16,不患感冒的百分率=35/56=62.50%,成本效益比=241.16/62.50%=385.86。研究组的C/E 低于对照组(表2)。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成本-效益情况

3 讨论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人口问题日益突出,国家的生育政策也随之改变,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是我国生育政策中的一次重大变革。从开始实行的“双独二孩”到后来的“单独二孩”,其背后展示的是我国经济和人口结构的重大变化。二孩的出生为家庭带来活力与乐趣的同时,也为家庭带来了挑战。在临床发现,因感冒就诊患儿多,绝大部分“二孩家庭”其中一个孩子生病后,另一个不加任何预防措施,往往另外一个可能存在感冒接触史的儿童容易感冒而前来医院就诊,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及给家庭加重了负担。目前西医对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有明确使用奥司他韦口服的方案,但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该药的耐药率也逐渐增高[7]。中医药对儿童流感可进行辨证施治,在缩短病程、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等方面有突出优点[8]。普通感冒的预防目前尚无明确的西药方案,且西药的使用有一定的适应症及局限性。 庄长兴等[9]通过对改良的十香丸中药香囊在小儿体虚感冒预防作用的研究,得出中药对感冒预防具有简便、实用、安全及经济等优点。 研究表明,中药成分的防感香囊对流感发病和其临床症状均有潜在的预防效果,持续应用2 个月后效果更加明显[10]。 中药治疗及预防感冒品种多,覆盖的人群广泛,临床用药选择的空间大,在本病的干预中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11]。

感冒是中医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称谓,通常起病较急,大多数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临床常症状主要是咽痛、喷嚏、鼻塞、流涕以及发热、恶寒、咳嗽等一系列表现。 中医理论认为,感冒是由于时行疫毒或感受风邪,出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发热及恶寒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外感性疾病,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邪感冒、时疫感冒证本病辨证为4 大主证[12]。 其中,风邪经皮毛口鼻而入,引起肺卫失调而患感冒,且以夹热夹寒的不同分为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暑邪感冒,其的特点为夏季闷热及湿度大, 感受风寒之邪所致。时行疫毒多因时行不正之气经口鼻而入,肺失宣发以致患病,称之为时疫感冒。此外,人体在疲劳体虚时抵抗力差,易时行疫毒或外感六淫之邪入侵,导致肺卫调节功能的失常而发感冒,称之为体虚感冒。 小儿容易反复感冒的原因是小儿正气的不足, 抵抗力不足时,外邪较易乘虚侵入而成感冒,在冷热失常、气候变化及调护不当时易多次出现本病[13]。有研究表明[14],感冒后的咳嗽症状往往时间漫长,给患儿的工作、学习及生活带来困扰,而中医对感冒后咳嗽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及独特的优势,遵循“三因制宜”的原则,灵活加减,认真辨识,往往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同时,中医研究指出,儿童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原则主要以疏风解表为基本原则,在对症治疗的同时,理应循序渐进改善患儿的体质,提高抵抗力[15]。

山蜡梅为我国特有的蜡梅科及蜡梅属植物,干燥叶为其药用部位,中国药典记载“山蜡梅叶”及“山蜡梅茶”,具有清热解毒、祛风解表、祛痰、镇痛及止咳等功效,主要可用于防治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目前,山蜡梅叶被制做各种不同的剂型, 包括如山蜡梅叶片、山蜡梅叶口服液及山蜡梅叶颗粒等。 山蜡梅叶含有清热、止咳化痰、镇痛及抗病毒作用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民间有用山蜡梅叶泡茶来治疗感冒的习惯,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16]。 刘婧等[17]通过对山蜡梅叶进行了理化鉴别,结果显示山蜡梅叶中含有黄酮和生物碱类化合物,黄酮和生物碱类化合物有解热、抗炎及调节免疫的作用。山蜡梅叶在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疗效肯定,能够迅速减轻患儿的症状,缩短患儿临床治愈的时间,且具有不良反应少和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临床予以推广使用[18]。 既往的研究指出,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中医证型主要包括风热证、风寒证、暑热证及时疫证,并有夹滞、夹痰及夹惊等兼证,其中主要是以风热证居多[19]。彭坤[20]对流感的中医证型做统计学分析后指出,该类患儿亦以风热证最多。 山蜡梅叶颗粒主要针对风热证进行有效治疗,具有清热解毒、祛风解表之功效。 此外,山蜡梅叶的醋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较好的镇咳效果[21],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或预防感冒出现的咳嗽症状。 本研究中,纳入研究的就诊患儿感冒总缓解率为81.25%, 证实了其临床治疗效果确切且无不良反应出现。

山蜡梅叶的提取液除了能直接抑制及杀灭病毒外,还能提高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对病毒、细菌的吞噬能力,从而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22]。有研究指出[23],山蜡梅叶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 注射液雾化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儿的症状,缩短住院的时间,同时可增加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及减少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 的含量,从而改善免疫功能。山蜡梅叶颗粒联合蒲地蓝口服液可以有效治疗小儿流行性上呼吸道感染,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患儿免疫功能,且用药安全性较高[24]。 此外,伍庆华等[25]研究发现,山蜡梅的提取物通过抑制流感病毒在细胞内的生物合成,从而发挥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本研究中,研究组感冒的发生率为10.71%,对照组感冒的发生率为37.5%, 研究组的感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当可能存在感冒接触史的儿童处在相对病原体增多的环境下,通过口服山蜡梅叶颗粒可以起到抑制或杀灭病原体及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感冒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的成本效益比低于对照组,提示山蜡梅叶颗对于“二孩家庭”中可能存在感冒接触史的儿童感冒的预防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有效减轻了家庭的负担,且山蜡梅叶颗粒口服依从性高,使用简便,体现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本研究中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月龄、性别及是否营养不良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为临床推广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山蜡梅叶颗粒对于“二孩家庭”中幼儿感冒具有较好的预防价值及成本效益,可达到节省医疗资源及节约家庭医疗成本的目的,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颗粒效益研究组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错季土豆 种出好效益
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的颗粒换热模拟
染色石膏颗粒一维压缩破碎与形状演化
颗粒浓度对半计数法颗粒尺寸校准结果的影响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优化管理模式 提高管理效益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