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使用镇痛药的效果分析*

2022-05-14张华梁爱华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镇痛药使用量疼痛感

张华,梁爱华

(1.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创伤医学科,河南 新乡 453003;2.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护理部,河南 新乡 453003)

骨科手术会使患者产生一定的疼痛和切口,容易在生理上、心理上产生不良反应,影响术后恢复[1]。对于术后的疼痛一般会选择镇痛药进行镇痛,但是镇痛药止痛的同时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如呕吐恶心等[2]。而术后给予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改善心理状态,促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3],但常规护理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满足患者临床需要。基于此,该研究主要探讨护理干预对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40例骨科术后患者使用镇痛药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40例骨科术后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骨科术后的相关诊断标准[4];②患者的精神状态及依从性良好,能够配合完成该研究;③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④年龄20~70岁。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障碍者;②存在精神障碍,依从性较差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0,采用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70,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干预组男38例、女32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3.37±0.43)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24例、肱骨骨折患者有15例、桡骨骨折患者有19例、锁骨骨折患者有12例。对照组男37例、女33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3.35±0.41)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24例、肱骨骨折患者有15例、桡骨骨折患者有20例、锁骨骨折患者有11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讲解手术的原理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减轻患者术后的紧张、焦虑的心情;为患者营造舒适、干净的病房环境;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①健康宣教:帮助患者了解进行手术的原因、术后的注意事项、术后疼痛的原因、镇痛药的成分、功效、不良反应、依赖使用的危害,促使患者了解骨科手术从而减轻其焦虑紧张的心情,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术后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②体位护理:根据患者手术的类型、受伤的位置帮助患者采取较为舒适的体位放置方式,告知患者不能乱动,从而减轻疼痛感。同时需要为患者进行翻身,防止压迫的一侧出现血栓或者由于长时间压迫出现不适感。③心理护理:患者手术后精神紧张,容易出现负面情绪,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认真倾听患者所担忧的方面,对患者的疑虑进行答复,并给予患者一定的鼓励和安慰,使其积极乐观地面对。④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干净的环境,勤换床单和病服,减少噪音和强烈的光线,使得患者能够安心地休息。⑤转移患者注意力:可以为患者播放较为轻柔的音乐或者为其播放喜欢的电视,或者鼓励患者与家人、病友进行交流,转移患者对于疼痛感的注意力。⑥功能锻炼:为患者进行体位的变换,从而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从而减少患侧的疼痛和压迫一侧的不适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术后疼痛程度、焦虑情绪状态、睡眠质量、术后疼痛认知、疼痛持续时间、镇痛药物使用量、出院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①护理满意度:满意为患者的症状得到很大程度的好转;一般为患者的症状基本得到好转;不满意为患者的症状没有好转,甚至恶化;护理满意度为满意率与一般率之和[5]。②术后疼痛程度:采用VAS量表,得分越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越低。③焦虑情绪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得分越低患者状态越好。④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得分越低患者睡眠质量越好。⑤术后疼痛认知:得分100分满分,得分与术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干预前后术后疼痛程度、焦虑情绪状态、睡眠质量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术后疼痛程度、焦虑情绪状态、睡眠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术后疼痛程度、焦虑情绪状态、睡眠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术后疼痛程度、焦虑情绪状态、睡眠质量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术后疼痛程度 焦虑情绪状态 睡眠质量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干预组 70 6.23±2.11 1.23±0.12 65.04±5.53 32.02±1.54 26.30±0.24 7.31±0.22对照组 70 6.01±2.22 3.03±1.24 65.90±5.14 45.90±2.11 26.37±0.24 14.33±0.12 t值 0.601 12.089 0.953 44.456 1.729 234.372 P值 0.549 <0.001 0.342 <0.001 0.087 <0.001

2.3 两组术后疼痛认知、疼痛持续时间、镇痛药物使用量、出院时间比较

干预组术后疼痛认知、疼痛持续时间、镇痛药物使用量、出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疼痛认知、疼痛持续时间、镇痛药物使用量、出院时间比较(±s)

表3 两组术后疼痛认知、疼痛持续时间、镇痛药物使用量、出院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术后疼痛认知(分) 疼痛持续时间(d) 镇痛药物使用量(mg) 出院时间(d)对照组 70 82.50±1.42 5.53±2.62 32.63±1.21 7.42±2.55干预组 70 94.41±4.70 3.40±1.50 16.62±2.57 5.52±1.60 t值 20.295 5.903 47.155 5.281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2.4 两组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比较

干预组术后使用镇痛药2例,占比2.9%;对照组术后使用镇痛药12例,占比17.1%;干预组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37,P=0.005)。

3 结论

3.1 骨科术后疼痛对患者的影响及护理必要性分析

随着人们知识的提高,对于术后疼痛有了更深的了解。术后疼痛不仅可对患者生理、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而术后镇痛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患者更好地恢复,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6]。临床术后镇痛一般采用镇痛药,虽然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然而也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若要保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又要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需要采取一定的护理干预[7]。

3.2 护理干预后对护理满意度、术后疼痛程度、焦虑情绪状态、睡眠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中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护理干预使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干预组干预后术后疼痛程度、焦虑情绪状态、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与吴群[8]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感、焦虑状态和睡眠质量,有利于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分析原因为通过体位护理可以使患者保持一个舒适的固定体位,避免患者移动对伤口造成损伤,通过为患者翻身可以不压迫患者的患处,促进血液流动;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可以使患者更加放松,减少对于疼痛感紧张不安的情绪[9]。

3.3 护理干预后疼痛认知、疼痛持续时间、镇痛药物使用量、出院时间

干预组术后疼痛认知、疼痛持续时间、镇痛药物使用量、出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与徐慧萍等[10]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表明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术后对于疼痛的认知,减少疼痛的持续时间及镇痛药物的使用量,进而减少出院时间,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分析原因为,护理干预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一定的评估,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从而使得患者的出院时间提前,患者的疼痛认知提高[11]。

3.4 护理干预后对术后镇痛药使用率的作用

干预组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小于对照组(P<0.05),与黄晓玲等[12]的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表明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对于镇痛药的使用,可以减轻肝肾负担和患者的经济负担。通过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等方式可以减少镇痛药的使用,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提高骨科术后患者满意度,减轻术后疼痛程度,缓解焦虑情绪状态,提高睡眠质量,减少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但本研究未对患者使用镇痛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深入性的研究,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深入对不良反应的研究,为临床骨科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镇痛药使用量疼痛感
减少#1炉再热器减温水使用量
2020年 宽带订户月使用量将创新高
服镇痛药六误区
老人常用镇痛药,须知5大危害
服用镇痛药的六大误区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胃痛,不能乱用镇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