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原因及预防方法

2022-05-14李劭

关键词:预防方法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and Prevention Methods of Operation Accidents in Confined Spaces

LI Shao

(Shijiazhuang Changfeng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摘  要】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的空间,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都非常狭窄,不属于固定工作场所,通风效果不理想,极易出现毒害物质与易燃易爆物质堆积或者氧气含量不足的情况。当前,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发生概率逐年提高,而且危害程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在损害群众利益的同时,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所以在有限空间作业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事故原因的分析与总结,在此基础上探究事故预防的有效方法,保证安全作业。因此,论文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了介绍,分析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主要特点和原因,深入研究事故的预防方法,以供参考。

【Abstract】Confined spaces are enclosed or partially enclosed spaces. Both their inlet and outlet  are very narrow, they do not belong to a fixed workplace, the ventilation effect is not ideal. It is very easy to accumulate toxic substances and flammable and explosive substances or lack of oxygen content. At present, the probability of operation accidents in confined space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nd the degree of harm shows an obvious upward trend, which not only damages the interests of the masses, but also affects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refore, in the operation process in confined spaces, we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accident reasons, and explore effective prevention methods of accidents on this basis to ensure safe opera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of operation in confined spaces, analyz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reasons of operation accidents in confined spaces, and deeply studies the prevention methods of accidents, for reference.

【关键词】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原因;预防方法

【Keywords】confined spaces; operation accidents; reasons; preventive methods

【中图分类号】X928.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673-1069(2022)03-0163-03

1 引言

有限空间作业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高,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空间受限明显,大量毒害气体不能散发出去,氧气不足,通风不畅,其中包含一定的易燃易爆物质,同时,工作人员得不到新鲜空气的补充,如果没有做好一系列的防护措施,极易出现安全事故。根据这种情况,为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的有序展开,创造更加优质的作业环境,首先应该从此前的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当中吸取经验教训;其次分析有限空间作业发展现状与事故发生的主要特征,总结事故出现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预防方法和问题解决方案,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2 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现状

为研究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原因与预防方法,必须了解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对众多有限空间作业单位的实际运营发展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根据得到的信息调整后续的工作方案。

第一,管理方式方面。有限空间的管理方式主要可以分为3种,具体来说包括自主管理、委托专业公司管理、自主管理和委托管理相结合。委托管理和自主管理所占比重较大,兼具两种管理方式的情况相对较少。

第二,管理制度与应急预案制定方面。在对有关的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约有八成的单位构建了针对有限空间安全管理的制度,并编制了应急预案,不过也有近两成的单位并没有在管理制度建设和救援预案建设方面有所投入。很多单位虽然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及应急预案,但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设定的救援预案内容,都不具备良好的针对性与操作性,因而无法对有限空间作业实施安全指导。

第三,教育培训方面。虽然大部分参与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会对作业人员开展教育培训,但是在培训内容的设置方面表现得不够专业,主要体现在培训内容并没有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未针对中毒、缺氧窒息等重点问题进行知识培训和技能指导。

第四,报警和应急救援设备配备方面。目前,部分有限空间作业单位没有配备关于气体检测报警的仪器,也没有做好应急救援设备的配备,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预防以及应急救援效果,无法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以及单位的利益。从整体角度分析,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状况并不乐观,无论是思想还是行动都表现得较为滞后,这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有序推进较为不利。

3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主要特点

有限空间作业是一项事故发生率很高的工作,在对诸多事故的案例进行总结分析后可以得到这类事故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

第一,从事故致因角度分析,急性中毒以及缺氧窒息是最为主要直接的原因。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有限空间当中的空气流通性差,极易出现高浓度毒害物质聚集的问题,为人体带来的伤害极大,甚至带来致命危险。

第二,从事故发生时间角度分析,夏季属于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高发期。夏季不仅温度高,而且雨水比较充沛进而增加了湿度,各种有害气体聚集和挥发的程度比较低,污水井、下水道等有限空间当中的有毒气体浓度要远高于其他时间,因而会增加有限空间中毒窒息问题的发生率。

第三,从事故发生地点角度分析,事故地点表现出多样化特征,例如,地下室、沼气池、船舱、管道、污水池、下水道、地窖等。

第四,从事故救援角度进行分析,在发生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之后,盲目施救的情况较多,而且因为盲目救援造成事故扩大,增加了人员和经济上的损失,也为后续的事故救援提供了经验与教训。

4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原因

第一,单位负责人的安全管理意识不足。长期以来,有限空间作业单位的负责人员并没有把作业安全放在一个重要位置,在思想上不够重视,甚至一些单位不具备有限空间概念。虽然绝大多数的企业负责人了解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危险以及事故发生之后会带来的严重后果,但无论是在制度、设备设施还是在教育培训方面都缺少配套方案。在一系列调查研究后发现,如今市场上还存在临时人员投入有限空间作业的情况,而这些临时人员并没有经过严格专业的培训,也没有相关工作的经验,无疑会增加事故风险和加剧事故后果。这种情况主要反映出单位管理人员并没有重视有限空间作业会带来的危害,这也体现出很多作业人员没有认清作业的特殊性和高危性特征。

第二,法律法规未落实,安全培训形式化。部分企业未结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制度建设,安全作业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甚至完全缺失,没有为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提供各类安全防护的设备与用品,在实际作业操作当中,没有严格落实检测与作业相结合的准则,这是很多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存在的普遍情况,导致作业管理不够规范。另外,虽然很多单位在内部组织开展了安全教育培训活动,但是很多培训都存在形式化的问题,并没有获得应有的效果,仍然无法确保作业人员对有关安全知识的全面了解,不能确保安全上岗。

第三,缺少完备的应急救援预案,欠缺完善专业的设备设施。在分析一系列调研结果后发现,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内容不够合理,虽然篇幅大,但是没有突出重点。例如,把日常作业安全管理的相关信息纳入应急预案当中进行说明,这无疑是不恰当的;内容的针对性不足,主要表现为很多应急预案是针对管道疏通等工程问题的处理,并没有针对有限空间窒息中毒等事故确定应急救援预案。大多数单位虽然配置了呼吸防护方面的物品,不过类别不合适或数量不足的情况较为常见,设备设施不适合在作业以及事故救援当中应用。例如,企业只配备过滤防毒面具,并不能够在缺氧环境当中使用;正压式呼吸器的操作不够便捷,在有限空间中使用的效果不理想。

第四,作业人员不具备良好的安全技能。一些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工作人员不具备良好的安全技能,也无法按照规范方式运用各类防护设备,从而为作业埋下了很大的隐患。例如,作业人员不了解气体检测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在检测工作当中无法准确找到检测位置,选用不正确的检查方法,不能把握正确的检测时机。此外,部分作业人员在防护用品的使用方面不够熟练和规范,而一旦出现佩戴不完善或者佩戴錯误的情况,极易出现致命风险。

5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预防方法

5.1 贯彻标准规范,强化主体责任

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应该具备较高的责任感,主动承担作为责任主体的职责,保障参与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为确保这一目标的顺利达成,单位需要构建并且完善有关的管理制度。同时,为一线班组配备空气检测、通风等与安全防护相关的设备以及设施,以便通过发挥硬件条件的作用,确保作业安全有序运转。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的教育培训,在培训过程当中应该尽可能完善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要求,最大限度地拓展培训内容,把理论和实操技巧有机结合,让作业人员在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的同时,能够在行动当中应用各项安全操作方法。专业操作技能培训与安全培训应该实现常态化,并对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进行定时更新,从而与时代接轨。制定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并且定期开展专门的演练活动,大幅度提升应急处置水平。结合有限空间作业的具体特征和规范,构建与本单位作业操作相适应的工作程序,同时,完善监督制度,在实际操作当中坚决落实。针对有限空间作业承发包工作,必须加大管理与规范力度,对安全生产协议的内容和具体的实践方法进行严格把握,保证安全管理责任的落实。

5.2 强化监督检查,推进专项整治

安全监管部门应该把监督管理落到实处,针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进行定期检查与持续性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则要求其立即整改,将事故管理转化成为预防管理。具体来说,在实际工作当中结合有限空间作业的实际特征,定期组织检查工作,在事故的高发阶段进行专项整治,将日常管理和关键时间段的管理有机结合,打造长效机制。在实际的检查与综合整治工作当中,应该对重点环节进行全面监督,其中包括的重点环节涉及作业现场安全监管、安全器具与防护用品配备和规范使用情况、承发包作业的安全管理、事故应急救援情况、特种作业的有关资质资历。

5.3 合理運用分级分类管理方法

为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有序实施,提高事故预防的有效性,必须对管理模式进行科学探索与恰当应用。为顺利实现有限空间的安全作业,保证安全监管的效果,可以积极推广应用分类分级管理模式,找到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确保重点工作高效完成,突出监管的效率、效果。例如,对有限空间作业单位的具体作业开展方式展开分类研究,针对由单位自身开展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把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放在安全设备和设施条件的配备与具体应用上,同时,注重在作业现场进行严格监管。针对自身开展有限空间作业较少的单位,或者直接把这类作业外包给其他专业机构的单位,应将安全监管的工作重点放在监管发包对象和单位自身安全监管履职情况上,督促责任单位积极履行自身责任。

5.4 落实许可制度,改进安全准入

毋庸置疑,有限空间作业具备极高的专业度,所以要完成此类专业工作,就必须由专业队伍完成,而且专业队伍应该配备与作业相关的完善化设备以及专业素养高的工作人员。现如今,一些城市将部分安全监护人员归入特种作业人员当中,从人员上开展资质化以及专业化探究,在未来构建有关标准,针对企业资质与人员资质给出更加明确规范的规定和要求。恰当应用有效的双资质管理手段,完善执业资质准入策略,指出只有获得许可且拥有专门资质的专业化单位,才能肩负有限空间作业的责任,这有利于让有限空间作业真正步入专业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5.5 加强先进技术的运用及研究

有限空间作业当中包括很多危险因素,需要实施完善化的安全保障措施,维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先进的技术手段是维护作业安全的保障,特别是在高风险的有限空间作业当中,常规方法是无法实现实时监控和严格监管的,而有了现代科技手段的加持,则能够解决这种问题。例如,运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做到作业操作过程的实时监控以及动态化监管,在出现风险问题之后,立即发出预警,提示有关人员,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如果出现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在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支持之下,能够让救援工作更加有效。总而言之,运用科技手段能够杜绝没有得到审批同意和没有配备特种作业资质的监护人员参与有限空间作业,为这一行业的稳定长效发展提供支持。

5.6 设置有限空间作业操作要求

针对容易出现中毒窒息事故的场所,应该针对作业操作给出规范且明确的要求:

第一,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需要落实充分通风换气的相关处理策略,禁止利用纯氧通风换气。如果有限空间当中无法运用通风换气方法,或者受到作业环境的影响,不能确保通风的充分性,那么每个操作人员只有使用隔离性的呼吸保护器具才能投入工作。

第二,在进入极易出现中毒窒息问题的场所,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应该先规定联络信号,如果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报警信号,则要立刻停止危险作业,并且要求工作人员快速离开现场。

6 结语

有限空间属于受限或者密闭性空间,因为空间存在部分或者完全封闭的情况,其出口和进口又非常狭窄,自然无法确保有效通风,一旦有毒害物质或者容易发生燃烧爆炸的物质大量堆积在空间当中,氧气含量不足,极易在作业实施过程中出现一系列安全事故。通常情况下,有限空间作业本身并不是复杂烦琐的,但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常常会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所以相关人员在研究有限空间作业的过程中应该把事故原因分析和预防作为重中之重,根据调查得到的现实情况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让有限空间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大幅下降。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杨艳春.“受限空间”作业不能忽略“施救不当”[J].安全,2009,30(1):23-25.

【2】张新立.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分析与对策[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8(12):16-17.

【3】靳腾,陈才文.安全进入受限空间[J].现代职业安全,2010(4):96-98.

【4】臧铁柱,张礼敬,张丽,等.有限空间作业意外伤亡事故的成因及其对策[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03-106.

【5】马彬,陈立道,姜敏.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9):112-116+4.

【作者简介】李劭(1992-),男,湖北荆州人,从事安全工程研究。

猜你喜欢

预防方法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
园林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国内外企业管理人员违纪违规预防方法研究
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探讨
牛传染性角膜炎的治疗方法
略谈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
企业劳动合同纠纷的预防方法
论员工教育在预防媒体危机事件中的重要性
浅谈几种安全不良心理和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