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护理在高速涡轮钻联合超声骨刀拔除复杂下颌阻生智齿患者中的应用

2022-05-13任爱华孙秀兰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下颌依从性发生率

任爱华 孙秀兰

大连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辽宁大连 116021

复杂下颌阻生智齿为临床常见口腔科疾病,主要特征为邻牙挤压疼痛、易发生牙周炎性疾病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尽早予以手术拔除,以改善患者口腔质量[1]。该病常规手术治疗方案为劈冠法为主,但此种手术治疗方案对患者创伤较大,术后神经损伤、肿胀发生率相对较高[2]。随临床医学发展,超声骨刀、高速涡轮钻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应用频率逐渐增加,可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手术损伤。但在手术治疗中,器械操作时骨传导噪音会增加患者紧张情绪,同时复杂下颌阻生齿手术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以致进一步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影响预后,因此需加强护理[3-4]。个性化护理指通过满足患者个性化护理需求,以保持其情绪稳定、提升其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执行质量的护理方法。本研究选取于大连市口腔医院接受复杂下颌阻生齿拔除的84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高速涡轮钻联合超声骨刀拔除复杂下颌阻生智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大连市口腔医院接受复杂下颌阻生齿拔除的84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 例。对照组中,男25 例,女17 例;年龄18~42 岁,平均(34.85±3.10)岁;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9例,高中及中专21 例,大专及以上12 例。观察组中,男23 例,女19 例;年龄18~43 岁,平均(35.01±4.26)岁;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11 例,高中及中专20 例,大专及以上11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经牙周检查、X 线片检查,确认患者属于复杂下颌阻生齿标准;②患者均接受高速涡轮钻联合超声骨刀治疗;③患者精神状态正常,可配合完成治疗;④患者、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心肝肾等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②凝血功能障碍者;③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④合并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应用高速涡轮钻联合超声骨刀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

1.2.1 对照组 术前常规健康宣教,包括介绍手术办法、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等;术中指导患者体位摆放,帮助其准备漱口水;术后告知患者进餐时间、口腔自我护理办法等。

1.2.2 观察组(1)术前。①心理护理:牙科恐惧感为患者术前常见心理状态,可能会增加其术中生理应激反应,影响手术质量;术前护理中,与患者一对一沟通,了解其负面情绪来源,并实施个性化心理疏导,包括介绍微创技术可减少患者手术创伤、保持良好情绪状态可避免发生口腔黏膜感染、良好护理依从性可减少手术创伤并促进术后康复,以保持患者围术期情绪状态稳定性;②健康教育:结合患者X 线片拍摄结果介绍医师治疗方案,在健康教育讲解中,结合患者文化水平、理解能力等实施教育讲解,重点介绍超声刀、高速涡轮钻工作原理,提升患者对手术治疗客观理解能力。(2)术中。①优质护理: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六手操作”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有序传递器械,传递器械时传递高度控制在患者上胸、颏下之间;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内唾液及血液,医师启用超声刀时保持冷却0.9%氯化钠溶液持续供应,以保证局部降温质量;启动快速涡轮时,协助医师拉开口角,保护患者舌头,避免发生误伤;②应激反应管理:手术开始前,综合评估患者情绪变化,若患者高度紧张,无法明显缓解等情况时,术中1 名护士全程陪同,通过牵手、上肢按摩等情况,增强患者术中情感支持,术中操作前均对患者轻声提醒,避免其出现生理应激反应;术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若患者出现口唇发绀、心跳加速、面色发白等情况,及时告知医师停止操作,同时搀扶患者从旁休息,加强情感支持,待患者情绪稳定后再次实施手术治疗。(3)术后。手术完成后,将牙椅调整为半卧位,患者休息片刻无不适感后,嘱其缓慢起身;结合患者理解能力指导其术后抗生素用药办法,指导患者可通过肌肉放松缓解其疼痛感受,若疼痛严重则口服镇痛药物干预。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情况。①手术用时起始时间为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终止时间为切口缝合完成。②并发症:术后随访至术后5~7 d 拆线时,统计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包括张口障碍、疼痛、下牙槽神经损伤、干槽症;③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 h、拆线时的疼痛程度,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5]表示,评分范围0~10 分,分数高表示疼痛感受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疼痛程度的比较

术后6 h、拆线时观察组患者的VAS 评分分别为(6.24±1.02)、(1.21±0.38)分,低于对照组的(5.43±1.23)、(0.76±0.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5、6.791,P=0.002、<0.001)。

3 讨论

复杂下颌阻生智齿为临床常见症状,主要特征为牙根重叠、牙根宽度比<1、水平阻生、存在牙冠阻挡、牙周膜消失等情况,手术治疗难度较大。常规手术劈冠治疗中,可能会损伤牙周组织,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随微创医学发展,在对复杂下颌阻生齿治疗中,通过高速涡轮钻形成人工骨面缺损、形成骨瓣后,利用超声骨刀可强化治疗期间冷却质量,减少单纯应用高速涡轮机治疗中水雾、强气流对治疗效果影响,可轻松对牙齿切割,最大程度上减轻口腔黏膜损伤[6]。两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后,可将两种治疗方式有机结合,以保证手术治疗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8]。但受患者牙科恐惧感、手术器械噪音影响,患者围术期易存在明显应激情绪,影响其手术配合能力,出现手术时间延长、手术精准性下降等情况,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9]。因此需加强护理。

常规牙科护理期间,主要护理方法以强调护患配合、妥善完成基础护理内容等为主。但常规护理办法对患者情感需求关注较少,难以满足患者围术期心理护理需求,因此护理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10]。尽管在常规护理中,同样实施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术后口腔护理办法等护理干预,但护理多具普及性,仍难以满足患者个性化护理需求,因此难以满足患者护理需求[11]。

个性化护理指在护理期间结合不同患者实际护理需求,以全面性降低患者的应激情绪,满足患者多重护理需求,以提升护理质量[12]。在对复杂下颌阻生齿患者手术治疗中,因患者整体接受护理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如何能在有效护理时间内充分完成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为临床研究热点。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8%,低于对照组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 h、拆线时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原因为,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观察组在术前即接受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以全面性缓解患者不同原因引发的负面情绪,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理解能力实施健康教育,可满足不同认知程度、不同健康教育需求患者认知干预,减少其对手术治疗未知性恐慌情绪,使其保持较为客观情绪状态接受手术治疗,保持其术中心理功能稳定性[13];术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并实施个性化应激反应管理,可帮助患者在手术期间最大程度上保持其生理机能稳定性,包括操作前轻声提醒、放松管理、术中紧张情绪管理等,可进一步提升患者心理功能及生理功能稳定性,提升患者护理治疗依从性,保证手术质量,降低术后牙槽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风险[14-15];同时护理依从性的提升,可保证手术流程顺畅性,以缩短手术用时、降低干槽症发生风险;术后护理中,协助患者完成体位调整,在个性化指导用药同时,指导患者疼痛缓解办法,可提升患者术后自我护理管理能力,避免因术后疼痛影响其术后饮食依从性,保持其术后营养状态稳定性,促进其病灶功能修复,在减少患者疼痛感受基础上,改善其口腔功能及颌面部运动能力,以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18]。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考虑原因与患者情绪状态稳定后疼痛敏感性降低有关,且患者术中治疗护理依从性提升,可减少其手术损伤相关疼痛,进而可缩短患者疼痛周期,缓解术后疼痛。

综上所述,与单纯实施常规护理相比,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疼痛,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下颌依从性发生率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迷人的下巴
迷人的下巴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