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预防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价值研究

2022-05-13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0期
关键词:异位血栓下肢

徐 莉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西抚州 344000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的一种妇科急腹症,也称宫外孕,异位妊娠一经发现需及时治疗,疾病发展会导致患者流产,输卵管破裂,严重者发生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1]。异位妊娠患者一旦任由疾病发展,可能导致生殖器官破裂而产生大出血,患者往往会因为失血过多,血压降低而导致失血性休克,需要及时进行手术与止血,并补血措施进行治疗,术后患者的身体状况十分虚弱。由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接受深度麻醉,并且术后需要长期的卧床休息,不能站立移动,由于长时间得不到运动,患者下的肢静脉回心血流速度下降,静脉血流缓慢,并且在大量失血后要接受输血治疗,患者的下肢静脉容易形成血栓,患者预后可能因下肢深静脉血栓而再度入院接受治疗[2]。有文献报道,在术后对患者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因长期卧床而导致的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选取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 例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术后下肢运动功能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提升妇产科护理的深度与广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 例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 例)和对照组(60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39 岁,平均(30.21±3.14)岁;发病时间5~20 h,平均(12.78±1.31)h;休克指数1.0~2.0,平均(1.48±0.17)。观察组患者,年龄21~40 岁,平均(30.08±3.01)岁;发病时间5~21 h,平均(13.74±1.45)h;休克指数1.0~2.2,平均(1.53±0.18)。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均已确诊为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均在进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相同。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肝肾功能疾病者;患有严重精神疾病和认知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基本生命体征观察、药物干预、健康宣讲及心理干预等。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集束化护理模式。集束化护理措施主要包括:高危患者风险评估,及时标记下肢周径;心理干预,争取患者对集束化护理措施的最大支持;保持卧床休息的同时将患肢适当抬高,积极开展下肢被动运动;保护静脉输液管路,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和伤害;鼓励身体条件允许的患者下床行走,观察下肢皮肤与疼痛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下肢运动功能;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

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根据Fugl-Mcyer 下肢运动功能评定表进行评估,总分为34 分。其中,Ⅰ级:患者的Fugl-Mcyer 下肢运动功能评分<17 分,且伴有严重的运动障碍;Ⅱ级:患者的Fugl-Mcyer 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为17~27 分,其运动功能伴有明显障碍;Ⅲ级:患者的Fugl-Mcyer 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为28~30 分,其运动功能伴有中度障碍;Ⅳ级:患者的Fugl-Mcyer 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为31~33 分,其运动功能伴有轻度障碍;Ⅴ级:患者的Fugl-Mcyer 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为34分,运动功能无障碍[4]。

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判断标准: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下肢进行检查,记录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护理工作满意度运用护理工作评分表进行评价,通过医院的自制评分表,从关心与爱护、服务与技术、环境与指导3 个方面进行评分,每个方面80 分,总分范围0~240 分。自制评分表的信度系数为0.68,自制评分表发放60 份,回收60 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时间的比较(d,±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时间的比较(d,±s)

组别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时间观察组(n=60)对照组(n=60)t 值P 值2.31±0.22 3.35±0.34 14.693<0.05 6.32±0.62 9.30±0.92 15.430<0.05 5.42±0.32 7.93±0.42 15.634<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下肢运动功能的比较

护理后,两组均无下肢运动功能Ⅰ级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下肢运动功能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比较

对照组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1.67%(13/60),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33%(5/60),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3,P<0.05)。

2.4 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关心与爱护、服务与技术、环境与指导、总分方面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的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关心与爱护 服务与技术 环境与指导总分观察组(n=60)对照组(n=60)t 值P 值52.69±6.29 41.14±5.57 6.853<0.05 58.61±5.54 35.43±4.41 9.301<0.05 57.83±6.59 32.42±4.38 8.649<0.05 118.23±13.24 98.49±9.57 7.468<0.05

3 讨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育龄期妇女在怀孕过程中,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为1%~2%,该病是一种急性重症疾病[5]。异位妊娠常导致严重的腹腔出血和大出血,发病急,病情重,患者很容易发生失血性休克,生命安全也会受到威胁。由异位妊娠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卧床静养,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一些由下肢深静脉血栓所造成的疾病,往往会导致患者需要二次治疗,既增加了患者的医疗成本,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过度占用,对医患关系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该病发现不及时还会危及患者的性命。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血液在深静脉血管内不正常凝结的疾病,该病会导致静脉内回心血流速度变慢,静脉内血液淤积,形成血栓,引起多种并发症。该疾病多发于经历过大手术或严重创伤后,需要长期卧床,肢体得不到充分运动的患者,根据该疾病的病程可将其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5]。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急性期发作往往表现为水肿,同时伴有下肢疼痛,患肢下垂时疼痛加剧,抬高时则缓解,病情严重者会出现下肢青肿,称为股青肿,一旦出现,表明疾病十分严重。一般在急性期6 个月后,疾病进展为慢性期,慢性期会有血栓形成,容易产生各种血栓后并发症,血栓脱落随着血流进入肺动脉,导致肺动脉高压,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肺动脉栓塞,严重的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导致患者猝死[5]。

2001年,集束化护理的概念首先在美国健康促进研究所的一名监护医生在为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被提出,该医生希望为患者减少疾病预后并发症,从而制定开发了一套护理干预措施[7]。集束化护理的概念传入我国后,在医疗保健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患者鼻饲液返流和误吸以及预防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等方面广受青睐[8]。随着集束化护理这一概念的不断渗透扩散,针对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也得到了诸多实践,但是由于相关案例少等原因,现有的集束化护理对预防血栓形成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根据现有的案例,总结经验,科学地将护理措施联合,形成适用于临床的、有效预防血栓形成的集束化护理方案,对患者和医生都有长远的意义[9]。

运用集束化护理措施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这在国内是有先例的。李叶红[10]在骨科患者进行手术后,在给予患者正常护理的基础上,加以针对预防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总结为集束化护理策略。集束化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评估患者发生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概率,对于高风险的患者予以密切监测,及时的抗凝治疗能够改善高风险患者的手术预后。其次,必要的心理辅导疏通能够缓解患者术后紧张、焦虑的心情,有助于其病情的康复。而后,要对术后患者加以康复治疗,尽早回复患肢的运动功能,减少卧床时间,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同时辅以物理治疗措施,包括周期性充气加压系统、压力抗栓泵等等。最后,对于检有明显下肢凝血功能异常的而患者,根据医嘱给予抗凝治疗。侯淑娟等[2]以接受髋关节置换的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集束化护理对于患者预后以及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集束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预防骨科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尤其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显著的效果。王升英等[11-13]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得到的研究结果一致。不仅在骨科,在其他诸如妇产科、神经外科等科室,也有学者针对因不同原因而肢体制动的患者进行对应的集束化护理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均证实比常规护理能更有效的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14-1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关心与爱护、服务与技术、环境与指导、总分方面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集束化护理是一种改进护理过程和提高患者临床预后的结构化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在术后的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同时还能改善医患关系[18-20]。

综上所述,对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适合学习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异位血栓下肢
正确使用异位妊娠专业名词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下肢最怕“凉、麻、痛”
分清“红血栓”与“白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