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对自然杀伤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

2022-05-13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0期
关键词:终末期亚群腹膜

杨 波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新城医院透析科,辽宁辽阳 111000

近年来,随着外界诱发因素的不断增多,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临床工作中对于该病的重视也日益增强[1]。目前,针对终末期肾病的治疗仍然以肾脏移植为主,但由于我国医疗机构中器官资源较少,所花费用也较高,加之病情不稳定等因素,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实现器官移植治疗[2]。本病临床中多以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治疗为主,被认为是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其作用机制在于利用不同的透析原理,尽可能地将患者体内的毒素清除,达到缓解疾病进展的目的,从而取得更好的疗效。但有关报道指出,不论是何种血液透析治疗方法均容易导致免疫功能的降低[3]。本研究就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对自然杀伤(nature killer,NK)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展开探讨及分析,旨在选择更好的血液透析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新城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20 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膜透析组与血液透析组,每组各60 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新城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研究者均知情同意。纳入标准:①全部患者均在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新城医院行临床症状及体征检查后确诊为终末期肾病;②肾小球滤过率<15 ml/min;③年龄>18 岁。排除标准:①存在腹部手术史者;②急性肾功能不全者;③近期内服用过免疫调节剂者;④合并良恶性肿瘤疾病者;⑤合并精神状态、认知功能障碍者;⑥依从性较差者。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压、降糖、纠正钙磷代谢紊乱、纠正贫血等常规治疗[4]。①血液透析组方法:采用德国费森尤斯公司生产的血液透析治疗仪治疗,一次性聚砜膜透析器型号为Fresenius 4008S,透析液选择碳酸氢盐[上海玉瑞生物科技(安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90411],透析器膜的面积为1.4~1.6 m2,透析液流量为每分钟500 ml,透析液钙浓度为1.5 mmol/L,血流量控制在250 ml/min,每次透析时间为4 h,每周进行2~3 次透析。②腹膜透析组方法:采用非卧床的方式,选择1.5%~2.5%的葡萄糖腹膜透析液(广州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90315),透析液每日交换4 次,每次透析2000 ml。两组均给予连续6 个月透析。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行不同方法治疗后自然杀伤细胞(NK 细胞比例、NK 细胞活性)和T 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变化。测量方法:在清晨空腹状态抽取患者静脉血5 ml,给予离心处理,离心速度为每分钟3000 转,共离心10 min,提取血清后,放置在零下70℃环境中保存,使用流式细胞计数仪对上述指标进行测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频数或百分率(%)表示,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取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然杀伤细胞水平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NK 细胞比例、NK 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NK 细胞比例、NK 细胞活性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腹膜透析组治疗后的NK 细胞比例、NK 细胞活性高于血液透析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K 细胞水平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K 细胞水平的比较(±s)

注 NK 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组别例数NK 细胞比例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NK 细胞活性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血液透析组腹膜透析组t 值P 值60 60 11.52±1.35 11.47±1.37 0.201 0.420 6.45±0.56 8.98±0.85 19.253<0.001 26.870 11.963<0.001<0.001 76.51±5.33 77.40±6.12 0.850 0.199 45.28±3.15 57.90±3.96 19.319<0.001 39.072 20.721<0.001<0.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 细胞亚群水平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CD3+、CD4+、CD8+、CD4/CD8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CD3+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CD4+及CD4/CD8 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腹膜透析组治疗后的CD8+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组治疗后的CD3+水平低于血液透析组治疗后,CD4+、CD8+及CD4/CD8 水平高于血液透析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 细胞亚群水平的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 细胞亚群水平的比较(±s)

组别例数CD3+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CD4+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血液透析组腹膜透析组t 值P 值60 60 57.11±4.25 58.10±4.43 1.249 0.107 66.02±4.85 60.32±4.45 6.708<0.001 10.703 2.739<0.001 0.004 29.56±3.41 29.88±2.75 0.566 0.286 18.65±1.85 25.33±2.61 16.174<0.001 21.783 9.296<0.001<0.001组别例数CD8+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CD4/CD8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血液透析组腹膜透析组t 值P 值60 60 23.25±2.20 23.66±2.15 1.032 0.152 23.96±2.41 24.78±2.50 4.060<0.001 1.685 4.980 0.095 0.004 1.35±0.36 1.36±0.41 0.142 0.444 1.06±0.20 1.15±0.31 2.100 0.019 5.643 3.165<0.001<0.001

3 讨论

近年来,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逐渐被认为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但结合当前研究经验发现,因透析治疗所引发的各类慢性并发症也会对治疗效果及预后造成不利影响,其中感染被认为是终末期肾病治疗工作中一类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而导致终末期肾病感染的主要主原因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5]。分析导致终末期患者免疫力降低的原因为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导致的各类尿毒症因素不断蓄积、潴留等,加之这类患者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及各类不良的病理改变,如代谢性酸中毒、未炎症状态等,也进一步对患者免疫功能造成了威胁[6-7]。

临床资料显示,终末期肾病患者相较于健康成年人而言,在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例如T 淋巴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比例异常降低等[8]。其中T 淋巴细胞主要来源于位于骨髓的淋巴样干细胞,在正常状态下,于胸腺中不断发育而形成初始的T 细胞,在成熟之后可移动至脾白髓小动脉周围及淋巴组织[9];而T 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为能够组成不同功能的异质性淋巴细胞,其中各个亚群之间相互协调并保持动态平衡,以发挥较强的细胞免疫及调节免疫功能,同时还可发挥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作用[10]。在T 淋巴细胞中,较为常见的细胞亚群为CD3+、CD4+,而CD8+通常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当CD8+水平升高时则代表具有一定的毒性,提示已经对机体造成了损伤,可以认为CD4/CD8 比值的降低,代表机体免疫功能的降低[11-12]。NK 细胞主要通过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被认为是一种第三类的淋巴细胞,其作用机制在于具有自发细胞毒性作用,能够达到直接杀死病毒以及肿瘤细胞的目的[13]。因此,可以认为NK 细胞在免疫调节、抗肿瘤以及抗感染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本研究中,无论是采用腹膜透析还是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均会对患者的免疫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两组治疗前的NK 细胞比例、NK 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NK 细胞比例、NK 细胞活性低于本组治疗前,腹膜透析组治疗后的NK 细胞比例、NK 细胞活性高于血液透析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血液透析治疗方法均对患者的免疫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分析原因如下。①透析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循环中的淋巴细胞抑制物水平,尽可能地清除留在患者体内的各毒素;②两种透析方式的应用均一定程度地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如肾性贫血、钙磷代谢紊乱,这些均对患者的免疫功能造成影响。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的CD3+、CD4+、CD8+、CD4/CD8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CD3+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CD4+及CD4/CD8 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腹膜透析组治疗后的CD8+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组治疗后的CD3+水平低于血液透析组治疗后,CD4+、CD8+及CD4/CD8 水平高于血液透析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膜透析对患者免疫功能的不良影响相对较少,原因可能与腹膜透析持续进行有关,其不仅能够尽可能地清除中分子毒素,同时还可保护残余的肾功能,与既往研究报道基本一致[14-15]。

综上所述,采用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均能够对患者的自然杀伤细胞和T细胞亚群产生较强的调节作用,且对细胞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较小,前者与后者相比作用效果更加突出。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扩大研究样本量及观察指标,以更好地探讨腹膜透析治疗的临床优势性。

猜你喜欢

终末期亚群腹膜
肺腺癌中成纤维细胞亚群临床及免疫特征的生物信息学分析①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营养护理干预对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α-平滑肌肌动蛋白、上皮钙黏素在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国内首个腹膜假黏液瘤治疗规范发布
入侵云南草地贪夜蛾的分子鉴定
人类的内脏是简单堆在肚子里的吗?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临床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