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中的效果

2022-05-13陈苗苗张江义田利红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0期
关键词:普罗胺碘酮组间

陈苗苗 张江义 田利红

1.北京市中关村医院急诊内科,北京 100024;2.北京市顺义区空港医院呼吸心内科,北京 101318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的节律、频率、起源部位等发生异常,根据心律失常发作过程中,患者自身的心室率,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快速型心律失常,另一种为缓慢性心律失常[1]。在临床急诊科快速型心律失常属于常见病与多发病,患者大多出现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性早搏等症状[2]。由于心室为提供血液循环动力的主要场所,因此心室心律失常后,更容易引发低血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使猝死风险提高[3]。目前临床上在对快速型心律失常进行治疗时,复律治疗为主要方式,其中又以药物复律应用率最高,不仅可使患者经济负担减轻,同时可保障复律效果。胺碘酮为常用复律药物,具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等优点[4]。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分析,证实胺碘酮对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的效果确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市中关村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72 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与观察组(n=36)。对照组中,男20 例,女16 例,年龄34~75 岁,平均(50.26±3.68)岁;病程0.5~3.0 h,平均(1.08±0.26)h;原发病类型:高血压13 例,肺源性心脏病4 例,心肌炎1 例,冠状动脉硬化12 例,风湿性心脏病5 例,扩张型心肌病1 例。观察组中,男18 例,女18 例;年龄32~75 岁,平均(50.38±4.11)岁,病程0.5~3.0 h,平均(1.10±0.29)h;原发病类型:高血压14 例,肺源性心脏病3 例,心肌炎1 例,冠状动脉硬化10例,风湿性心脏病6 例,扩张型心肌病2 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符合快速型心律失常诊断标准[5];②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心、肝、肾功能明显异常患者;②精神障碍患者;③认知功能异常患者;④甲状腺功能、药物中毒或电解质紊乱导致心律失常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468,生产批号:181635,规格:35mg/支)治疗,采用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70 mg与葡萄糖溶液100 ml 混合后,静推10~15 min,后以0.5~1.0 mg/min 维持静滴。在复律成功后,为患者应用盐酸普罗帕酮片(河北瑞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0272,生产批号:180547,规格:50 mg/片)口服治疗,每次150 mg,每天3 次。

观察组应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珠海润都民彤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108,生产批号:170635,规格:3 ml∶0.15 g),采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150 mg与葡萄糖溶液100 ml 混合后,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若效果不佳,则每隔15~30 min 用药1 次,后以1.0 mg/min 维持静滴,6 h 后调整为0.5 mg/min,24 h药物应用总剂量不超过2.0 g。复律成功后,为患者应用盐酸胺碘酮片(辽宁绿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0779,生产批号:180411,规格:0.2 g/片)口服治疗,每次200 mg,每天3 次。两组患者均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疗效判定: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疾病症状(胸闷、心悸等)与体征基本消失,心率恢复至正常范围,心电图检查显示期前收缩完全消失或较治疗前减少超过90%,则为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疾病症状与体征减轻,心率改善,心电图检查显示期前收缩完全消失或较治疗前减少50%~90%,则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则为无效[6];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eart rate,HR)、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BP)、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P-R 间期与QT 间期,应用上海科欣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心电图仪进行检查;④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窦性心动过缓、低血压、消化道不适、房室传导阻滞。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与血压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HR、DBP、SB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R、DBP、SBP 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HR、DBP、SBP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与血压水平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与血压水平的比较(±s)

注 HR:心率;DBP:舒张压;SBP:收缩压;1 mmHg=0.133 kPa

组别HR(次/min)DBP(mmHg)SBP(mmHg)对照组(n=36)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观察组(n=36)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152.50±10.28 122.36±9.56 12.882 0.001 84.36±8.63 77.54±7.20 3.641 0.001 139.68±11.57 118.52±10.76 8.035 0.001 t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P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t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P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151.85±10.41 92.50±8.46 26.547 0.001 0.267 0.791 14.034 0.001 84.20±8.77 69.85±6.23 8.004 0.001 0.078 0.938 4.846 0.001 138.98±12.54 101.23±10.39 13.908 0.001 0.246 0.806 6.936 0.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P-R 间期和QT 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R 间期与QT 间期长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的比较(ms,±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的比较(ms,±s)

组别P-R 间期QT 间期对照组(n=36)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观察组(n=36)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133.68±15.82 142.62±13.52 2.578 0.012 38.11±4.52 40.32±3.85 2.233 0.029 t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P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t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P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133.20±15.07 154.38±16.48 5.691 0.001 0.132 0.896 3.310 0.002 38.16±4.29 42.35±3.91 4.331 0.001 0.048 0.962 2.220 0.030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快速型心律失常会降低机体心功能,并可能诱发心血管不良事件,甚至导致心源性猝死[7]。目前临床上在对快速型心律失常进行治疗时,主要是促使窦性心律转变或是心室率降低为主,其可避免血流动力学出现剧烈改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药物治疗为主要方法,选择合适的药物,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对于患者疾病预后改善具有积极意义[8-10]。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HR、DBP、SBP 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的HR、DBP、SBP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R 间期与QT 间期长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P-R 间期与QT 间期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对快速型心律失常进行治疗时,胺碘酮的应用效果优于普罗帕酮,可使患者的血压、心率得到更为有效降低,并改善心肌功能,与曹钰等[11]报道的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后,心率、舒张压与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结果相符。分析原因,胺碘酮进入机体后,可使心肌钾通道受到抑制,达到非竞争性β 受体阻滞的功效,使心脏电位时间增加,避免出现心脏颤动,阻断房室传导,将心律失常减轻[12]。且药物可对冠脉平滑肌产生作用,使冠脉血流量增加,使心肌耗氧量降低[13-14]。在采用胺碘酮治疗的过程中,将静脉推注与滴注方法联合应用,可使血药浓度保持稳定,通过静脉给药,可使药物作用快速起效,将药物半衰期缩短,在急诊治疗的过程中,可快速达到药物发挥理想作用的血药浓度,结合口服给药,可进一步维持血药浓度,发挥更为突出的治疗效果[15]。但也有研究报道,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具备相似效果,仅胺碘酮的使用安全性优于普罗帕酮[16]。考虑到相关研究与本研究选取的样本量较小,对于两种药物在心律失常复律中的应用效果,后续还需开展更大样本量的多中心对照研究。在用药过程中,胺碘酮导致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窦性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主要是由于胺碘酮会扩张机体外周血管,弱化心脏作用,同时可降低心肌耗氧量,通过缓慢静脉推注,可使心动过缓减轻,该现象可能和药物非竞争性阻断存在关联,因此在用药过程中,要避免过度注射[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胺碘酮用药安全性高于普罗帕酮。

综上所述,胺碘酮对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的效果确切,可使患者心率保持稳定,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普罗胺碘酮组间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盐酸胺碘酮辅助治疗对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优化课堂展示操作 促进有效生成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印邦长拍女记者脸惹众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