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手机应用协助支气管哮喘健康管理研究

2022-05-13孙俊生姚丁烨黄向辉麦桂汕李郁绍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0期
关键词:流速呼气支气管

孙俊生 姚丁烨 黄向辉 麦桂汕 李郁绍

1.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广东深圳 518116;2.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新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深圳518116;3.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南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深圳 518116

支气管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之一[1],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3],急性发作影响生活、工作,甚至危及生命,慢性持续则会对患者躯体、心理以及社会造成不同程度影响,经济负担重,研究显示,目前我国20 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已达4.2%,有4570 万哮喘患者[4],2017年调查显示控制率为28.5%[5],加强包括健康教育在内等诊后管理方法是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控制率、改善生命质量的重要举措,既往多位学者[6-7]使用不同方法对此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但使用智能手机应用协助支气管哮喘健康管理的研究不多。本研究选取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就诊的成人稳定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智能手机应用协助的健康管理,以探讨对支气管哮喘控制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至10月就诊于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门诊的稳定期支气管哮喘患者92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管理组(46例)与手机应用组(46 例)。常规管理组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18~59 岁,平均(39.17±10.84)岁;体重指数20.1~35.6 kg/m2,平均(25.33±3.53)kg/m2;病程1~36年,平均(7.90±7.54)年;合并变应性鼻炎12 例,其他过敏性疾病8 例,合并非过敏性疾病25 例。手机应用组中,男24 例,女22 例;年龄18~61 岁,平均(37.87±11.08)岁;体重指数18.3~35.4 kg/m2,平均(24.0±3.6)kg/m2;病程0.5~34年,平均(7.95±6.80)年;合并变应性鼻炎16 例,其他过敏性疾病6 例,合并非过敏性疾病2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得到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知情同意。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基层诊疗指南[8]标准,包括①处于慢性持续期(指患者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②患者虽处于急性发作期,但经评估属于轻度、中度[9];③患者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年龄<15 岁或年龄>65 岁,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慢阻肺重叠、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孕妇等。

1.2 方法

常规管理组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信必可)160 μg/4.5 μg,每日2 次吸入;复方甲氧那明胶囊2 粒,3 次/d,应用5 d,演示吸入气雾剂吸入方法直到患者完全掌握,告知注意事项,强调需规律使用信必可,按时复诊(就诊后1、3、6 个月);发放峰流速仪,演示使用方法及数据记录方法(3 次/d 测试)。

手机应用组在常规管理组的基础上,邀请患者智能手机微信关注“杏仁医生”互联网医疗咨询平台,和医生建立直接的联系,杏仁医生app 医生端设置,具体如下:①督促随访:就诊后1、3、6 个月分别发送信息督促患者复诊;②推送科普信息,频率为每月1 篇,内容包括:支气管哮喘科普知识及吸入剂使用方法、峰流速仪使用视频;③提醒患者关注科室科普公众号,阅读支气管哮喘科普知识。

两组患者复诊时需均在线填写哮喘控制问卷(asthma control test,ACT),莱切斯特咳嗽问卷(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LCQ),标准化哮喘生命质量问卷(asthma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AQLQ),呼气峰值流速记录表,测试问卷及记录表均采用电子版番茄表单,便于收集数据及统计。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哮喘控制测试、莱切斯特咳嗽问卷、标准化哮喘生命质量问卷、呼气峰值流速变异率及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急诊就诊及非计划住院人次。其评价标准如下:①ACT 评分[10-11]:由既往4 周内哮喘控制程度的5 个题目组成测试表,分数5~25 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控制程度越好。②LCQ[12]:评估患者咳嗽程度,共19 题,分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区域,每个区域分数1~7 分,总分数21 分,得分高表明患者健康状况好。③AQLQ[13-14]:分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状况、对刺激源的反应四部分,共35 题,每题1~7 分,共245 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生命质量越好。④呼气峰值流量变异率(peak expiratory flow variability,PEFV)[15-16]:评估患者气流受限指标,该指标与第1 秒用力呼吸量有较好的相关性,使用呼气流量峰速仪(科卡成人款PEF-3),3 次/d(6:00、12:00、20:00)记录其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每次重复测试3下,取最高值作为当次PEF 值,按如下公式计算当日呼气峰值流速变异率,PEFV=2(PEFmax-PEFmin)/(PEFmax+PEFmin)×100%,连续7 d 取其平均值作为呼气峰值流速日变异率,数值越高,则气流受限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管理前后及组间ACT、LCQ、AQLQ 评分及PEFV 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ACT、LCQ、AQLQ 评分及PEFV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ACT、LCQ、AQLQ 评分高于干预前,PEFV 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机应用组干预后的ACT、LCQ、AQLQ 评分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机应用组干预后的PEFV 低于常规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ACT、LCQ、AQLQ 评分及PEFV 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ACT、LCQ、AQLQ 评分及PEFV 比较(±s)

注 ACT:哮喘控制问卷;LCQ:莱切斯特咳嗽问卷;AQLQ:标准化哮喘生命质量问卷;PEFV%:呼气峰值流量变异率

组别ACT(分)LCQ(分)AQLQ(分)PEFV(%)手机应用组(n=46)干预前干预后t 值P 值常规管理组(n=46)干预前干预后t 值P 值17.00±2.74 21.76±2.38 15.867<0.001 14.04±3.20 18.22±2.34 17.292<0.001 175.87±11.38 191.13±11.77 68.457<0.001 13.61±2.24 7.63±2.24 275.000<0.001 t 干预前组间比较值P 干预前组间比较值t 干预后组间比较值P 干预后组间比较值17.72±2.54 20.70±2.50 137.000<0.001 1.301 0.197 2.093 0.039 13.63±2.13 16.00±2.18 11.446<0.001 0.728 0.469 4.705<0.001 173.20±12.00 183.13±12.15 38.092<0.001 1.097 0.276 3.208 0.002 13.89±2.09 8.52±1.94 13.859<0.001 0.626 0.533 2.037 0.045

2.3 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急诊就医及非计划住院人次的比较

两组患者急诊就医人次、住院人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急诊就医及非计划住院的比较[n(%)]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之一,急性发作影响患者工作、生活,甚至生命,慢性肺功能损害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心理健康、以及生命质量。有研究探讨稳定期支气管哮喘的管理以改善哮喘患者的控制及并发症的发生[17],但由于支气管哮喘的异质性,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经济及可及性等多种因素,支气管哮喘总体控制率低于50%、管理率因依从性、可及性等多种原因仍较低[3,18]。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6 个月后,手机应用组患者ACT、LCQ、AQLQ 评分高于常规管理组,PEFV 低于常规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使用智能手机应用协助的支气管哮喘管理,可以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手机应用在督促随访及增强患者主动获取科普知识方面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19-20]。这些发现与Cook 等[21]使用智能手机应用管理哮喘患者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这些结果进一步支持了先前国外的一些研究[22],基于网络的哮喘自我管理系统可以改善哮喘患者的生命质量、患者通过网络报告哮喘症状、肺功能数据、医生及时予以干预,从而减少哮喘症状或恶化,量表测试也显示出基于网络的管理能提高哮喘控制测试分数的作用,基于移动终端的有关哮喘的研究可以巩固治疗效果及增加患者依从性,并能减少花费,这为建立互联网+医疗的支气管哮喘管理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季燕等[23]的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有差异时间(干预后12 个月)略晚于本研究,但结论一致。

本研究中这些结果似乎与患者获取科普知识的能动性提高有关,首先,患者不仅可以获得定时推送的支气管哮喘科普知识,而且患者可自科室微信公众号随意提取所需相关科普知识,反复观看吸入气雾剂及峰流速仪使用视频,方便校正自己的使用方法。从患者被动接受宣教,到患者主动学习,能动性的不同使教育效果得到提高。其次,应用软件提醒随访及方便的电子版问卷填写也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医生只需在数据回收异常时进行电话联系确认,这与国内学者秦玉梅等[24]的研究结果一致,极大地提高了管理医生的管理效率。

综上所述,智能手机应用协助支气管哮喘健康管理可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支气管哮喘控制率,改善生命质量。尽管取得了这些有益的结果,但手机应用设置过程相对繁琐及患者使用手机习惯在不同年龄段炯异,将会限制此种方法的推广,需要在随后开发对接医院诊疗系统且操作更为简便的智能手机应用。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如纳入管理的患者数量有限,管理时间短,未使用电子化的峰流速仪等,这将在随后的管理及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流速呼气支气管
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HRCT支气管壁厚度的相关性
如果你很生气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保护母亲河
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流体压强与流速
晨起关键5分钟,健康轻松一整天
爱虚张声势的水
哪一个呼气口可以继续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