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栋楼宇改建传染病收治点“三区两通道”快速设置和防护物品管理经验

2022-05-13赵小婕周增丁王正廷陈嘉仪梁晓虹曹伟伟项晓刚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年2期
关键词:缓冲区防护用品质子

赵小婕, 周增丁, 郭 颖, 王正廷, 陈嘉仪, 梁晓虹, 曹伟伟, 项晓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a. 心外科;b. 肿瘤质子中心院感小组;c. 烧伤科;d. 甲状腺血管外科;e. 消化科;f. 眼科;g. 急诊科;h. 老年科;i. 感染科,上海 200025)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突变株奥密克戎(Omicron)感染疫情形势严峻,奥密克戎变种较其早期病毒传播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奥密克戎变种毒株潜伏期短, 传播能力是德尔塔(Delta)变种的2.8 倍,再感染的风险是德尔塔变种的6 倍,传播速度极快。 另外,由于国内新冠疫苗接种等原因,奥密克戎变种毒株毒力减弱,目前感染人群以轻症为主,症状不明显,容易造成隐匿性传播。以上海为例,从今年3 月至今,奥密克戎变种毒株感染人数已接近30 万, 远远超出上海市所有医院的收治能力,紧急新建方舱医院,一般医院改建成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医院,甚至将城市内场馆如体育馆、游泳馆、学校、空置楼宇等改造为临时患者隔离点是应对此类突发公共事件行之有效的措施。

对隔离点进行合理规划布局是医院感染防控中的重要环节[1],更是评估楼宇能否达到新冠患者收治要求不可或缺的指标。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染病应急医疗设施设计标准》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救治设施设计导则(试行)》的要求[2-3],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以下简称质子楼)的独栋楼宇建筑形态特点,对该楼宇进行了新的区域划分与布局, 使其符合呼吸道传染病病房的单元设置要求,实现了“三区两通道”及各区域的使用功能。 改造过程对其他医院内整栋楼改建成隔离病房或者市区内独栋楼房改建为临时隔离点均具有借鉴意义。

楼宇总体布局设计

传染病病房的特点是按洁污原则分设通道式布局、交通路线分区域等模式,在建筑布局和流线组织上实现医患分流、洁污分流,以切断传染源,控制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根据传染病病房的分区要求,将质子楼宇整体划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3 个分区。对医师、患者及物品、标本均有区分清洁及污染专用通道和/或电梯, 以方便对不同类型人员及物品的分流(见图1)。

一、污染区

确诊患者院前出入停留区域、收治病区,包括病房内走廊、护士站、出入院电梯、标本转运及医疗废物(医废)电梯,以及工作人员脱隔离服区域均属于污染区。 标本转运及医废电梯为双开门,下至一层与外界相通。 将原楼面电梯4 部进行分离,划分为工作人员清洁电梯、入院患者电梯、出院患者电梯和工作人员污染电梯。 后台设置电梯停靠楼层,工作人员清洁电梯与其他3 部电梯之间用隔板进行隔断。 患者入院由东门进入,在护士引导下乘坐入院电梯进入相应楼层。 出院患者乘坐出院电梯到达1 楼后, 在北门更衣点处更换自己的洁净衣服,1 000 mg/L 含氯溶液喷洒全身后, 由护士引导从北门进入转运车辆离院。工作人员乘坐污染区专用电梯进入南门缓冲区域,按流程脱卸防护用品后从南门进入清洁区。污染区使用物流机器人进行防护物资、餐饮、快递等物资转运,由物流机器人工程师进行先期调试、设定路线。 医院感染(院感)小组做好机器人消毒采样。 减少人力,降低交叉感染风险(见图 1)。

二、半污染区

为避免医护人员成为交叉感染源的传播者,利用楼宇连廊长度和宽度设置清洁缓冲区,该区域使用3 扇门,1 部工作人员清洁电梯隔开。 在楼宇南侧门设置污染缓冲一区、二区及三区,该区域使用5 扇门,1 部工作人员污染电梯隔开。 ① 1 门,进入缓冲一区门前,手消毒后敲门,确定无人后进入。②2 门,按流程脱卸外层防护用品,一次性面屏或护目镜、外层隔离衣及外层手套、鞋套,一次性防护服及内层手套后打开3 门,进入第二缓冲区。③4 门,手消毒后敲门,确定无人后进入,按脱卸流程脱卸内层防护用品,一次性内层鞋套、N95 防护口罩、一次性帽子,更换清洁一次性口罩及帽子后打开5 门,进入第三缓冲区。④在第三缓冲区内更换清洁洗手衫裤,使用流动水进行手消毒,进入清洁区。

三、清洁区

清洁区泛指未被病毒及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即图1 中蓝色斜杠覆盖区域。 返回清洁区道路位于质子楼宇南侧。 清洁区包括简易厕所、集装箱工勤休息区、集装箱医师办公室、餐饮区、休息区及穿戴区。按照质子楼现有连廊条件在图1 标识工作人员通道的另一侧设计工作人员休息区及就餐区等功能区域,其中靠墙放置连排规范化人员分类更衣柜,以方便工作人员衣物收纳。休息、就餐区域以及更衣柜按照工作人员工种如医师区、 护士区、保安区、保洁区等予以分开安置。

1. 行进路线:闭环工作人员乘指定班车到达院区工作人员活动区域内,进入连廊休息区,入门前使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2 000 mg/L 含氯溶液浸泡鞋底。将私人物品按工种(医师、护士、保洁、保安、物流、医废等)存放于清洁区规范化人员分类更衣柜中。 着清洁手术衫裤,去除一切饰品及个人私人物品后方可进入穿戴区。穿戴区位于进入隔离病房前清洁区内(见图1),内设置有多个穿戴镜,每个穿戴镜间隔1 m,在左右穿戴镜之间设置有标准化防护服穿戴桌面区域及流程图。工作人员按穿戴流程正确着二级防护用品后进入半污染区。进入任意功能区均应随手关门,时刻保持通道的门为单向开启。穿戴防护服完毕后由院感小组成员进行气密性检查,检查无误后方可进入半污染区。 进入半污染区前,应先敲门,确定无人后开门进入,随手关门,进入污染区,避免清洁穿戴区和半污染区的门同时开启, 造成空气对流导致潜在病毒传播风险。进入污染区后,工作人员乘坐工作人员上行专用电梯进入所在病区工作。

图1 独栋楼宇紧急改传染病收治点大体格局示意图

2. 清洁区内部设置:在定点楼宇周围使用围栏进行区别, 外围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围栏区域内,物资交接由外围工作人员穿一级防护用品后送至围栏处,污染区工作人员在围栏内接应。 在楼宇周围距离楼宇的安全空旷地带设置集装箱休息及办公区域,分别为工勤休息区、医师办公室和移动厕所。在背风处设置针对突发意外的应急隔离点。沿步梯进入连廊清洁区,根据东西连廊长度,将东侧尽头约5 m 距离作第一拦截, 用于医护餐饮及休息区域,将餐饮区向西侧约5 m 距离作第二拦截,用于清洁穿戴区域。将清洁穿戴区向西侧约5 m 距离作第三拦截,用于半污染区。 将半污染区向西至连廊尽头作为污染区, 连接清洁区至污染区行进路线。并利用连廊的宽度,将连廊清洁区一分为二,北侧为物资转运通道,南侧为医护餐饮及休息区、清洁穿戴区。所有清洁区物资可通过连廊转运通道进入清洁区,避免人力步梯搬运,节约人力及物力。整体连廊区域、工勤休息区、医师办公室、应急隔离点、第一缓冲区、第二缓冲区、第三缓冲区均设置紫外线灯带,分区域开启,1 天 2 次,每次照射 1 h。 清洁区域应对室外开门或开窗,加强空气流通。 集装箱区域使用分体独立单机空调系统通风,空调滤网应每天使用1 000 mg/L 有效氯溶液喷洒消毒。

防护物品管理

外围物资人员着一级防护每天通过物资运送通道运送防疫物资至清洁穿戴区。院感小组成员做好物资对接、清点、管理、检查及补充工作。 对新申领的防护用品应检查其是否符合防疫使用要求,必要时做透光检查、渗透实验等确保防护用品的有效性。 穿戴防护用品前均需做好检查,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由专人每天完成“三区”物资补充工作,清洁区内设有进入隔离病房防控衣物穿戴区(见图2),穿戴区可设计独立的标准化防护服穿戴桌面,保障同一桌面可以快速配齐所有防护物品,节省穿戴时间,减少人员流动。此外,为应对炎热高温天气出现工作人员中暑、昏迷、呕吐等异常可能,在“三区”及应急隔离点处均放置应急处置箱应对以上突发情况。在清洁区域均备有藿香正气液、清凉油、花露水等防暑物品。楼层内防护物品由各楼层护士长负责申领、清点、管理、检查及补充工作。 院感小组成员不定期进行楼层防护物品使用的抽查和监督工作。根据改建条件,在由流动水区域均使用1 000 mg/L含氯溶液进行喷洒消毒+紫外线照射+季胺盐消毒湿巾擦拭。在无流动水区域使用75%酒精进行喷洒消毒+紫外线照射+季胺盐消毒湿巾擦拭。

图2 瑞金医院质子楼连廊清洁区及标准化防护用品穿戴桌面示意图

瑞金医院北部院区作为综合性医院设定为定点医院,质子楼宇做为北部院区附属独栋楼宇临时改建作为新冠患者隔离病房,尽管原基础结构并不能满足标准化传染病病房的需要,但在紧急情况下充分利用其原有物理结构的基础上,短时间内完成质子楼独栋楼宇的改造,实现了“三区两通道”功能分区,达到了传染病医院区域划分要求,为更好地保护医护人员为收治确诊及无症状患者,落实“动态清零”的中央方针提供了有力保障;更为疫情大流行环境下其他医院及市区拟改建新隔离点满足新冠患者收治要求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缓冲区防护用品质子
基于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自动曝光控制降低CT检查中受检者辐射剂量的研究
《工作场所粉尘危害防控检查要点
——工会参与尘肺病预防实用指南》—— 检查要点20 为劳动者提供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确保正确使用和良好维护(连载六)
对部分子碎裂为质子的碎裂函数的研究
几种盐溶液中质子守恒的推导及其应用
缓冲区溢出漏洞攻击及其对策探析
物质构成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我国合格劳动防护用品路线图正式实施
初涉缓冲区
本期导读
Linux系统下缓冲区溢出漏洞攻击的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