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补助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2022-05-12宋美萱

经济师 2022年5期
关键词:主营业务传统产业战略性

●宋美萱 耿 玮

一、引言

2021 年3 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特别强调“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的战略目标。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东北地区传统行业面临产业过剩压力等一系列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在扶持、补助企业时避免政策偏差,新一轮东北振兴才能开创新局面。政府补助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求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但如果一味依托政府补助的直接“输血”,会使其自主造血能力下降,主营产品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那么,政府补助是否存在政策偏差,能否助力东北老工业基地各企业提高盈利能力及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呢?本文旨在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补助的企业绩效进行研究,以期为新一轮的东北振兴提供政策参考。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

(一)政府补助与盈利能力

参考资源基础理论,政府补助通常具有无偿性的特征,能够带来外部资源,从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对企业盈利能力具有积极影响[1-2]。陈涛等(2020)[3]认为财政补贴有助于直接帮助企业增加自有资金,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偿还债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加企业盈利。王维等(2017)[4]也通过实证验证了政府补助对企业经营绩效发挥的积极影响。基于此提出假设:

假设1:政府补助对企业盈利能力具有正向影响。

(二)政府补助与主营业务

对于企业主营业务而言,由于政府补助可能导致政治关联等问题破坏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受补助的企业生产效率低下,主营业务发展较差,同时也可能会使企业过分依靠政府的扶持而降低努力程度,致使主营业务失去竞争力[5]。Harris(2009)[6]研究同样得知,政府对企业资金扶持的积极影响无法有效发挥。

假设2:政府补助对企业主营业务具有负向影响。

(三)政府补助与社会责任

政府补助不仅有利于帮助企业在发展中减负,而且有助于协助企业更好地扮演经济主体之外的角色。李四海等(2012)[7]认为经济效益较差的上市公司在获得政府补助后会提高企业社会绩效。孔东民等(2014)[8]研究表明,随着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有利于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3:政府补助对企业社会责任有显著正向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Wind 数据库中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的地域分类为依托,选取并汇总了2016—2020 年东北老工业基地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过滤掉存在数据缺失的企业,最终得到132 家企业,共660 个有效样本。数据来源于Wind、和讯网等,数据处理使用Stata 和Excel 软件。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本文企业绩效从盈利能力、主营业务和社会责任三方面进行衡量。其中盈利能力使用总资产报酬率(Roa)衡量;主营业务使用主营业务比率(Grow)衡量;社会责任(Emp)参考和讯网公布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公布的评分。

2.解释变量。政府补助(Sub)的衡量考虑到我国目前政府补助形式多样,因此,以Wind 中披露的上市公司政府补助金额的衡量标准。

3.控制变量。控制变量的选择考虑到上市公司存在规模、发展水平、行业等方面的差异,选择企业规模、销售净利率、行业分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省份共五个控制变量。企业规模(Size)采用上市公司总资产金额的自然对数;销售净利率Npm=(净利润/销售收入)×100%;行业分类(Ind)使用证监会行业分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New)通过查询上市公司所属的Wind 数据库概念板块是否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型判断;省份(Pro)根据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设置虚拟变量。

(三)模型构建

结合本文研究假设,构建如下模型:

其中Roa、Grow、Emp 分别为被解释变量,代表盈利能力、主营业务和社会责任,Sub 代表解释变量,Size、Npm、Ind、New、Pro分别为控制变量,β为系数,ε 为随机误差项。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通过表1 可知,Sub的标准差为63.043,说明政府对于东三省各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同、补助金额差距较大,这或许与他们所属的不同行业特性有关,之后会进一步分析。相关性分析中政府补助与盈利能力之间无相关性,但具体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回归检验。通过观察VIF值发现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二)实证结果分析

使用FGLS 模型在数据标准化后对模型依次回归,由表2可知,列(1)中政府补助系数为0.025,5%水平上显著,假设1得到验证;列(2)中政府补助的回归系数为-0.065,1%水平上显著,假设2 得到验证;列(3)中政府补助系数为0.056,1%水平上显著,假设3 得到验证。通过回归分析可知假设1、2、3 均得到了证明。

表2 回归结果

(三)进一步分析

根据Wind 数据库概念类划分出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战略性新兴产业190 个有效样本、传统产业470 个有效样本。分组回归结果如表3 所示,可知政府补助对于东北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企业绩效具有一定差异。总体而言,政府补助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绩效无明显效果,对于传统产业的企业盈利能力和社会绩效提升效果较好,对企业主营业务则具有负面效果。

表3 进一步分析表

通过对比列(1)和列(4)可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组中政府补助对盈利能力无显著影响,但在传统产业分组中则是正向影响,表明政府补助对于传统产业盈利能力提升效果较好,但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盈利能力提升不够明显。通过对比列(2)和列(4)可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组中政府补助对主营业务无显著影响,但对于传统产业具有负向显著影响,表明政府补助不能有效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主营业务的发展,甚至干扰传统产业的企业主营业务发展。对比列(3)和列(6)可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组中政府补助对于社会责任无显著影响,但在传统产业分组中具有正向影响。表明政府补助有助于提升传统产业的企业社会责任。

五、结论与启示

政府补助对盈利能力有正向影响,但对主营业务有负向影响。虽然政府对于东北地区企业的补助提高了盈利能力,但主营业务也没有得到显著改善。部分企业借助于政府补助掩盖真实财务状态,没能将补助用在“刀刃上”,导致政府补助对主营业务发展的激励作用无法有效发挥。因此,政府在针对补助发放与审核时,应扮演好监督者的角色,做好政府补助资金流向的追踪,重点考核企业主营业务和核心业务的发展状态,鼓励企业将补助投向创新与研发领域,实现政府补助的高效率配置,促进东北地区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政府补助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具有正向影响。表明东北地区企业在获得政府补助后,资金压力得到缓解的同时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重视就业社会效应。政府应继续发挥政策指引作用和补助激励作用,规范市场交易秩序、缓解市场过度竞争,增强企业投资信心,通过加强政府补助资金流向管理、建立政府补助动态考核机制等措施引导东北地区企业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政府补助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绩效三个维度均无显著影响,对于传统产业的企业盈利能力和社会绩效提升效果较好,对企业主营业务则具有负面效果。考虑到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企业相比沿海地区企业,其技术水平、研发实力等相对落后,同时受到外部环境和营商状况的影响,当前政府补助对于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企业的激励效果有限,无法切实有效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快速成长和发展。政府补助对于传统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社会责任虽然具有积极影响,但当前东北地区的传统企业已经步入成熟阶段,急需从主营业务方面实现转型升级。政府一方面应该加大研发补助的力度,鼓励战略性新兴企业创新投入意愿,并健全研发补助审查机制,设立不同级别的资助标准,有效识别“僵尸企业”,对审查未达标的企业采取减少或收回研发补助的措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另一方面,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工业积累优势,通过发挥政府补助的资金支持,减轻企业赋税负担,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引领措施,促使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目标实现。

猜你喜欢

主营业务传统产业战略性
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2017年1-7月塑料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5.82%
我国将24种矿产确定为战略性矿产
再造战略性大单品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2015年5月我国自行车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情况
丘区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
专家开方:传统产业创新互动做强做大
传统产业
为传统产业注入创新活力——浅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