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娩镇痛联合体位护理对产妇产程及镇痛效果的影响

2022-05-11

医学信息 2022年9期
关键词:联合体体位产程

杨 莹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辽宁 大连 116000)

女性分娩的疼痛程度极为剧烈,部分产妇难以忍受,然而剧烈疼痛容易出现不良应激反应,增加分娩风险,造成不良分娩结局,严重威胁母婴安全[1,2]。因此,减轻产妇疼痛,预防或减少疼痛不良应激反应,对提高分娩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3]。随着近年来分娩质量的不断提高,镇痛分娩方式应运而生。硬膜外镇痛分娩具有镇痛效果显著、起效快等优势,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4]。但是分娩镇痛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而体位护理以不同产程胎位变化为基础,指导产妇配合以相应的体位,以促进产程顺利进展[5]。研究显示[6],分娩镇痛基础上联合体位护理可使产妇有利因素变为主动,通过相应的体位干预,促进产程进展,减轻分娩疼痛。但是具体的应用效果如何,仍需要临床大样本数据研究证实[7]。本研究结合我院分娩的92 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观察分娩镇痛联合体位护理对产妇镇痛效果及产程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4 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娩的92 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 例。对照组年龄23~45 岁,平均年龄(27.34±1.70)岁;孕期38~42 周,平均孕期(38.65±1.02)周;观察组年龄25~46 岁,平均年龄(26.98±1.44)岁;孕期36~41 周,平均孕期(38.10±0.56)周。两组产妇的年龄、孕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行。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产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产前检查无顺产禁忌证[8,9];②无麻醉阻止禁忌[10];③随访资料完善。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心脑血管系统等严重疾病者;②依从性较差,不能配合护理干预者;③原发性或继发性宫缩乏力和产程进展缓慢者。

1.3 方法 两组均由麻醉医师给予分娩镇痛处理:产妇规律宫缩,宫口开大2~3 cm 时进行硬膜外穿刺麻醉,穿刺点为L2~3或L3~4间隙,回抽无血无脑脊液,给予1%利多卡因(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071,规格:20 ml∶0.4 g)3 ml,5 min 后无局麻药毒性反应,无全脊髓麻醉,给予0.1%罗哌卡因(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63,规格:10 ml∶75 mg)+0.3 μg/ml 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2,规格:2 ml∶100 μg)5 ml,连接镇痛泵。镇痛泵配药:罗哌卡因100 mg,舒芬太尼30 μg,用生理盐水溶成100 ml。设置:总量100 ml,泵率为5~7 ml/h,患者自控镇痛(PCA)剂量5 ml,锁定时间15 min,PCA 速度持续或30 ml/h,极限量30 ml。待宫口开至9 cm,停止给药[11]。

1.3.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①给予产妇关心,体贴的照顾,观察子宫收缩、宫口扩张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②子宫口开全后,指导产妇用力,正确保护会阴,胎头娩出后,配合医生使胎儿娩出;③详细检查胎盘娩出、出血情况,无异常后送回病房。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体位护理:①向产妇讲解体位护理的重要性,取得产妇的积极配合,并告知自由体位的用力技巧与相关知识;②助产护理人员指导产妇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应用分娩球减轻产妇疼痛。同时指导产妇正确呼吸、放松,轻揉下腹等,以减轻其疼痛感。依据产妇具体情况进行指导,胎儿属于枕后位,指导产妇取与胎儿脊柱的对侧卧位,若胎儿胎心异常,采取半卧位。助产护士主导产妇采取自由舒适体位,自由交替选择。在该基础上鼓励产妇多走动,也可垂直坐于床边或分娩球上适度晃动、摇摆;③产程进入活跃期后进行硬膜外麻醉,麻醉方法同对照组。麻醉期间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心电图、胎心变化情况,如果发生异常,及时停止麻醉;④产妇宫口开全后,抬高床头45°,取半卧位及膀胱截石位,两腿平放且稍微分开。同时依据胎心调整体位,如果胎心异常,指导产妇半卧,待宫口全开后再变换体位。观察胎头拔露之后,选择膀胱截石位,双侧髋膝关节屈曲外展体位,双脚用力蹬在支架上;⑤若在娩出过程存在骨骼状态异常,且孕妇在力度应用上存在缺陷的,要立刻对孕妇进行指导,必要时进行剖宫产。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程时间、疼痛有效率、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 评分、产妇(出血、尿潴留、宫缩乏力)、新生儿(窒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1.4.1 镇痛效果[12]①显效:轻度或无疼痛感,产妇可忍受,睡眠正常;②有效:疼痛明显,但可忍受,睡眠受到轻微影响;③无效:疼痛剧烈,无法忍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 新生儿Apgar 评分[13]8~10 分为正常新生儿,4~7 分为新生儿轻度窒息,0~3 分为新生儿重度窒息。

1.4.3 满意度[14]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90 分以上为满意,60~90 分为基本满意,60 分以下为不满意,满分为100 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 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min)

表1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min)

2.2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 观察组疼痛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n(%)]

2.3 两组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 评分比较 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 评分比较[n(%),]

表3 两组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 评分比较[n(%),]

2.4 两组母婴结局比较 观察组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母婴结局比较[n(%)]

2.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分娩镇痛可避免对产程、器械助产率、非自然分娩率造成重大影响,一定程度减轻分娩疼痛,促进正常分娩,减少或规避分娩疼痛造成的生产风险。在整个分娩过程中,不同产程胎位会发生相应变化[15,16],合理的体位护理可促进产妇胎位调整,减少对产道、胎儿的影响,尤其是异常胎位,通过体位护理干预,可得到及时纠正,以促进产程顺利进展,为阴道试产提供条件[17]。分娩镇痛联合体位护理是一种新护理方式,是将镇痛与体位护理有效结合的模式,在镇痛的相应阶段,配合相应的体位护理,以促进分娩的顺利进行[18]。但是当前关于分娩镇痛与体位护理联合应用的护理相关研究较少,具体对镇痛效果、分娩结局等的影响尚未完全明确。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分娩镇痛联合体位护理可促进第一和第二产程进展,缩短期产程时间,进一步缩短总产程时间,该结论与徐美芳[19]的报道基本一致。分娩镇痛可减轻产妇疼痛,促进其积极配合分娩。体位护理可使不同产程得到针对性的体位配合,从而可有效促进产程进展,进而缩短产程时间。观察组疼痛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该护理干预方案可实现理想的镇痛效果,提高镇痛总有效率。联合体位护理符合分娩生理需求体位,可增强镇痛效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分娩镇痛联合体位护理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新生儿分娩质量。分析认为,分娩镇痛可有效减轻疼痛度,配合体位的护理干预,可促进宫颈扩张加速,胎头加速下降,预防因产程延长造成的剖宫产。同时体位护理依据产妇实际情况着重调整体位,可减少产道对胎儿的限制,进一步促进阴道分娩,从而避免新生儿发生窒息、呛咳。因此,分娩镇痛联合体位护理可促进顺产,降低剖宫产,提高新生新生儿Apgar 评分。此外,观察组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应用该护理干预方式可预防母婴并发症,提高母婴安全性,改善母婴妊娠结局。分析认为,在分娩过程中体位护理的干预,不仅可减少产道阻力,而且可改善胎盘血液循环,增加胎儿血供,进一步预防新生儿并发症。此外,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分娩镇痛联合体位护理可促进和谐护患关系建立,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分娩镇痛联合体位护理对产程和镇痛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可缩短第一和第二产程时间,增强镇痛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新生儿出生质量,降低母婴并发症和剖宫产率,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护理方案。

猜你喜欢

联合体体位产程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手脚不听话”体位训练来帮忙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创新思维——打造智库联合体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
工程联合体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