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管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生理指标变化及意义

2022-05-11王文重董晓昕贾英会张俊霞宋晓萌

医学信息 2022年9期
关键词:国药准字生理食管癌

王文重,伊 扬,董晓昕,贾英会,张俊霞,宋晓萌

(北京市朝阳区桓兴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北京 100123)

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 年全球最新癌症相关数据,全球食管癌发病率在所有肿瘤中居第8 位,死亡率居第6 位[1,2]。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年发病21万人次,男性发病率居第5 位,死亡率居第4 位[3,4]。根据食管癌分期,可以采取手术、放化疗、靶向及免疫等多种治疗手段,但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于肿瘤中晚期,总体治疗效果欠佳。研究显示,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联合手术对比手术联合术后化疗预后生存期明显延长[5],具有降低肿瘤原发灶手术难度、减少淋巴结及血液微转移、可根据术后病理肿瘤消退情况选择术后治疗方案等优势[6]。然而,目前尚缺乏NAC 对食管癌患者机体炎症、抗体和肿瘤标志物影响的相关研究。因此,本研究利用北京桓兴肿瘤医院收治的104 例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接受NAC 的病理消退情况及其常规生理指标进行比较,以期为NAC 对食管癌患者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北京市朝阳区桓兴肿瘤医院2017 年1 月-2020 年2 月诊断为Ⅱ/Ⅲ期食管癌并行NAC 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满足上述条件的患者123 例,排除住院期间缺乏相关信息的患者3 例,NAC 治疗后没有在本院进行复诊的患者16例,最终纳入104 例。其中男88 例,女16 例;年龄28~77 岁,平均年龄(61.56±8.00)岁。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病理诊断确诊的食管癌患者;②符合肿瘤临床分期[7]标准:Ⅱ期食管癌:肿瘤浸润肌层,伴0~2 个区域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外膜,不伴区域淋巴结转移。Ⅲ期食管癌:肿瘤浸润粘膜层、肌层或外膜任一层,伴有3~6 个区域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外膜,伴1~2 个区域淋巴结转移。根据超声内镜及螺旋CT 等确定分期为Ⅱ/Ⅲ期;③年龄≥20 岁;④无放化疗及手术禁忌证。排除标准:①自动退出或拒绝治疗;②发生化疗药物严重过敏反应;③治疗过程中出现了急性不可控的情况而无法继续治疗。本研究所有受试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1.3.1 标本采集及生理指标检测 受试者均在空腹状态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相关生理指标的检测,所采集血液标本由桓兴肿瘤医院检验科参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分析。检测和汇总的主要生理指标有:①血清营养学指标: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白蛋白(albumin,ALB)、总蛋白(total protein,TP);②血清炎性指标: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③血清免疫学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④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糖链抗原CA724、糖链抗原CA242、组织多肽特异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TPS);⑤其他指标: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

1.3.2 治疗方案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American Pharmaceutical Part,国药准字H20130650,规格:100 mg)+铂类[注射用顺铂(江苏豪森药业,国药准字H20040813,规格:30 mg);注射用奈达铂(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4294,规格:10 mg);注射用卡铂(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180,规格:100 mg)]、紫杉醇注射液(北京协和药厂,国药准字H10980069,规格:30 mg)+注射用顺铂(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356,规格:30 mg)、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南京绿叶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357,规格:30 mg)+铂类和其他种类,所有药品按说明书使用。

1.4 观察指标 比较研究对象在接受NAC 前后血清营养学指标、血清炎性指标、血清免疫学指标、肿瘤标志物、RBC、ALP 及LDH 水平变化情况。

1.5 评价标准 术后病理肿瘤消退分级(TRG 分级):TRG0:完全消退,无肿瘤细胞残存;TRG1:中度消退,单个或小灶肿瘤细胞残留;TRG2:轻度消退,肿瘤残留,并见大量纤维化间质;TRG3:无肿瘤消退,广泛肿瘤残留,无或少量肿瘤细胞坏死。根据NAC后将术后病理肿瘤消退分级分为:完全/中度消退、轻度消退和无消退。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 和R Studio 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采用Lilliefos 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差异性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并以()表示结果;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评估不同治疗组的血清生理指标差值的差异,结果用[M(P25~P75)]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n)和(%)表示。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食管癌患者NAC 前后主要生理指标比较 NAC后患者HB、ALB、TP、WBC、NLR、OLR、TPS 水平均低于NAC 前,CA242、ALP 及LDH 水平高于NAC前(P<0.05),见表1。

表1 食管癌患者NAC 前后主要生理指标比较()

表1 食管癌患者NAC 前后主要生理指标比较()

2.2 食管癌患者NAC 前后不同疗效主要生理指标比较 NAC 后不同疗效组中HB、WBC 均低于NAC 前(P<0.05);在中度/完全消退组中,NAC 后BMI、TPS低于NAC 前(P<0.05),见表2。

表2 食管癌患者NAC 不同疗效主要生理指标变化情况()

表2 食管癌患者NAC 不同疗效主要生理指标变化情况()

注:*相同疗效治疗前后比较,P<0.05

2.3 食管癌患者NAC 不同方案治疗前后主要生理指标比较 NAC 后,不同治疗方案中IgG、IgA 均低于治疗前(P<0.05);NAC 后CEA、CA242 均低于治疗前(P<0.05),见表3。

表3 食管癌患者NAC 不同治疗方案主要生理指标差值的比较[M(P25~P75)]

3 讨论

食管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特殊的饮食习惯,我国的食管癌病例约占全球新发病例的50%[2,3,8]。食管癌患者的不同治疗方式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NAC 是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案,是指在实施局部治疗(如手术或放疗)前所做的全身化疗,能够缩小或尽早杀灭肿瘤细胞,为后续的手术、放疗等治疗提供有利条件。NAC 在食管癌中晚期患者中应用广泛,但当前关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接受NAC 治疗前后的常见生理指标临床变化特征仍不明确。本研究探讨了NAC 治疗前后的病理消退及其常规生理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患者接受NAC 治疗后血清营养指标明显降低。化疗引起的营养和机体蛋白消耗可能与临床不良预后有关。有报道显示[9],较低的机体营养水平与患者术后并发症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关注食管癌患者化疗后的营养状况,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另有报道显示,食管癌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对于维持患者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可改善患者恢复情况[10],甚至延长生存时间[11]。

研究发现,患者NAC 治疗后血清炎性指标明显降低,这可能与NAC 影响患者机体抗炎及免疫功能有关。食管癌患者炎性指标反映机体感染和免疫水平,炎性指标降低可能与炎性细胞活性下降有关,是化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宋春洋等[12]研究认为,炎性指标可能是食管癌预后重要的影响因素。食管癌患者NLR 等炎性指标是作为NAC 治疗后临床预后情况的独立预测因素[13-15],因此应注重中晚食管癌患者NAC 后的炎性指标变化情况,尽早开展抗炎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在接受NAC 后,不同疗效组中HB、WBC 水平明显降低,提示NAC 对于中晚期患者的机体消耗和炎性指标影响的普遍性[16],NAC 对于患者,尤其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可能会影响下一步手术治疗预后效果,也间接影响着NAC 治疗周期和治疗后手术时机的选择策略。中晚期食管癌患者NAC 后,不同治疗方案组中血清免疫学指标IgG、IgA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这可能与NAC 治疗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产生影响有关。王胜等[17]认为这种影响具有暂时性,可在NAC 治疗后恢复,并不会对患者免疫功能造成危害。同时也应关注患者接受NAC 治疗后IgG、IgA 水平的短期变化,以确定下一阶段的治疗方式和时机。

综上所述,经过NAC 治疗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血清营养指标、炎性指标等指标水平明显下降,提示NAC 具有潜在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可能的副作用,临床应积极关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在接受NAC 治疗后营养水平和感染发生情况。本研究为自身前后对照描述研究,关联结果不能体现因果关系,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国药准字生理食管癌
打破生理“平衡”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更 正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DIY式”小创新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中的应用
VEGF、COX-2 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