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驱动的高校精准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2022-05-10代海涛赵良中

绿色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满意度教学效果精准

代海涛,赵良中

(1.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 吉林 132101; 2.吉林医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1 引言

大数据驱动下的精准教学模式就是以大数据技术为手段,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信息进行采集、分析、诊断与预测[1],教师以此为依据对教学的目标、内容、策略、评价方式等进行精准化设计,对学生学习的行为、表现、结果进行精准化监测、干预和评估。大数据驱动下的精准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学目标模糊化、内容宽泛化、评价主观化的现象,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精准化、过程可控化、结果可量化,能够精准识别每一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方式与特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2]。《微观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笔者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平台,开展了《微观经济学》精准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应用,为了解精准教学模式实践应用的效果,对授课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调查进行详细分析如下[3]。

2 调查对象与问卷设计

2.1 调查对象

此次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模式改革的课程为《微观经济学》,授课班级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的2019级财务管理本科4班、5班和6班,以及201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1班和2班,共计178名学生。通过“问卷星”,采取无记名调查方式发布问卷,共收回问卷153份,其中有效问卷153份,占全部学生的85.96%。

2.2 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主要包含两部分。一部分为学生对精准教学模式的认知情况分析,主要包括学生对精准教学理念的认知情况、学生对智慧教学平台的接受情况以及学生对影响精准教学学习效果的因素的认知情况3个方面;另一部分为学生对精准教学模式满意度分析,主要包括学生对精准教学模式总体满意度,对精准教学效果的具体认知情况、教学环节,以及考核方式满意度4个方面[4]。

3 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模式满意度分析

3.1 学生对精准教学模式的认知情况

3.1.1 学生对精准教学理念的认知情况

学生对精准教学理念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直接决定了精准教学模式开展的成效。通过对授课班级学生的问卷调查,有34名同学回答对精准教学模式非常熟悉,占比22.22%,有44名同学回答熟悉,占比28.76%,有45名同学回答熟悉程度一般,占比29.41%。可见,对精准教学理念基本熟悉的同学合计占比已经达到80.39%。此外,仍有15.03%的学生对精准教学模式不太熟悉,有4.58%的学生对精准教学模式完全陌生。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对精准教学模式已经比较熟悉(表1)[5]。

3.1.2 学生对智慧教学平台的认知情况

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模式实施的前提是对学生学习数据的采集,学生学习数据的采集必须借助智慧教学平台,目前比较常用的智慧教学平台有“雨课堂”“学习通”“微助教”“课堂派”等[6]。学生对智慧教学平台的认知情况是精准教学实施的保障与前提。调查针对学生喜欢的平台进行调研,结明表明:87.58%的学生选择了“学习通”,62.75%的学生选择了“雨课堂”,30.07%的学生选择了“课堂派”,37.91%的同学选择了“微助教”,3.27%的同学选择了其他平台。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普遍认为“学习通”和“雨课堂”2个智慧教学平台使用体验较好(表2)[7]。目前,《微观经济学》精准教学模式改革主要依托于“雨课堂”智慧教学平台,“雨课堂”对教室电脑设备的要求较高,由于学校部分教室设备比较陈旧,使得教学效果受到了一定影响。今后应该结合线下终端设备的实际情况,适当考虑采用“学习通”等智慧教学平台,降低教学平台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表1 学生对精准教学模式的熟悉程度

表2 学生对智慧教学平台的认知情况

3.1.3 学生对精准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认知情况

调查针对学生对精准教学效果影响因素进行调研,结果表明:84.31%学生选择了“网络速度与学习环境”,41.18%的学生选择了“自律意识、自学能力”,16.99%的学生选择了“教学内容”。从调查结果分析,“网络速度与学习环境”属于不可抗因素,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学能力”以及“教学内容”的改革是今后教学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另外,需要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整合课程内容,调整授课方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表3)。

表3 学生对精准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认知情况

3.2 学生对精准教学模式满意度

3.2.1 精准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学习效果对比

精准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精准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认为教学效果“好很多”的学生有32.41%,认为“好”的学生有28.49%,意味着有60.90%的学生对精准教学模式是满意的[8]。需要注意的是,有9.80%的学生认为精准教学比传统教学效果要差一些,甚至有3.27%的学生认为差很多,需要和学生进一步沟通,了解影响精准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尽最大可能改善现有的精准教学模式(表4)。

表4 精准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学习效果对比分析

3.2.2 精准教学下学生学习态度

调查中,精准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29.41%的学生认为“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了”,有22.88%学生认为“课业压力更重,学习动力更足了”,有21.57%的学生认为“学习目标更明确了”,有13.73%的学生认为“上课时注意力更集中了”,有12.42%的学生认为“上课时参与讨论的意愿更强了”。可见,精准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的态度,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动力更足,学习意愿更强了(表5)[9]。

表5 精准教学使学生学习态度发生的改变

3.2.3 学生对精准教学各教学环节的满意度

调查针对学生对精准教学各教学环节的满意度进行调研,有71.9%的学生选择了“重点讲解,精准讲授”环节[10],有54.25%的学生选择了“课前预习,习题检测”环节,有47.06%的学生选择了“课后练习、单元测试”环节,有41.18%的学生选择了“教学视频、案例讨论”环节(表6)。

表6 学生对精准教学各环节的满意度分析

3.2.4 学生对精准教学考核方式的满意度

精准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传统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考核。为了适应精准教学模式的特点,强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微观经济学》进行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改革后,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平时成绩主要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包括到课率、课堂讨论、课后巩固练习、单元测试、经济学报告、思维导图、经济学名词编写等[11]。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后,经过问卷调查,有98.69%的学生认为对这种考核方式比较满意(表7)。

表7 学生对精准教学的考核方式满意度

4 建议

4.1 精准教学内容的设计

与传统教学相比,大数据下的精准教学更加强调教学内容的精准性。精准的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接受方式、学习痛点进行设计。通过课前对学生学习数据的采集、分析及诊断,确立学生学习的痛点,学习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而在课堂讲授中改变以往泛泛讲授的方式,选择有重点的讲解和答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2]。

4.2 精准学习数据采集方式的设计

精准教学模式的起点应该是学生课前学习数据的采集,而学生课前的学习方式决定了学生学习数据的质量,进而决定了精准教学的效果[13]。《微观经济学》设计了2种学生课前学习方式,一是线上“慕课”视频学习和自我检测的方式;二是“雨课堂”预习课件、教师语音讲解和自我检测相结合的方式。经过实践证明,第一种方式的效果较好,能够准确地抓住学生学习的痛点,学生也比较喜欢第一种方式。学生课前学习数据的采集方式没有统一模式,应该结合课程特点、学生接受程度因地制宜进行设计[14]。

4.3 精准学习资源的建设

精准的学习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消化理解课堂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每名学生的学习习惯、接受能力、兴趣偏好不同,喜欢的学习资源也不同。精准教学模式可以结合历年教学大数据的分析结果,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方式将学生划分群组,面向不同的学生群组推送不同形式的学习资源,如学习基础较好的学习群组,可以推送有一定挑战性、高阶性的学习资料,而对于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群组,可以推送相对简单、基础性的学习资料。通过差异化学习资料的推送,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15]。

5 结论与讨论

教育信息化加速了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步伐,特别是大数据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高校精准教学改革的进程。大数据背景下,通过精准教学内容的设计,精准学习数据的采集、诊断与预测,精准学习资源的建设,可以实现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精准化推进,良性循环,互为反馈。通过《微观经济学》精准教学模式的实践表明,精准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教与学脱离,信息不对称现象,能够提高教师的洞察力和优化教学能力,可以根据学生个体化差异,实现定制化教学,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猜你喜欢

满意度教学效果精准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德育教学效果——立足曾国藩修身齐家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外宣媒体该如何精准发力
“洞”察脱贫——“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录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