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夫茶”和武术有关系吗?

2022-05-09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文房四宝工夫茶绒花

事实上,“功夫茶”跟武术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就连“功夫”这两个字的写法都充满争议,许多学者认为写成“工夫茶”更地道。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在今天的福建和广东潮汕地区最盛行。“工夫”在潮州话中是讲究的意思,传统潮州茶艺的冲泡步骤就有十几步。看来有闲工夫才能喝上工夫茶!而“功夫”在潮州话中是“功底”“功劳”的意思,很容易被大家误解为和武术有关。这两种写法在词典里都是正确的哟!

对称的剪纸是剪纸中最基本的样式,它呈现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折叠的次数与角度。而不对称剪纸就需要相对复杂的手法了,包括阴刻、阳刻、阴阳结合及刺孔等不同手法。制作者可以先在纸上绘制线条,用剪子、刻刀、手撕等方式将事先画好的图案一丝不苟地“抠”出来,这一步需要有十足的耐心才能完成。

“文房四宝”是指我国古代书房中常备的文具———笔、墨、纸、砚。“文房”一词出现在南北朝,是掌管国家典籍文献的地方。唐代,“文房”的含义引申为文人书房。宋代苏易简撰写了《文房四谱》一书,是第一部提到“文房四宝”一词的典籍。另外,安徽宣城是我国文房四宝最正宗的产地,是世界驰名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

古代山水画非常讲究章法和布局,最典型的是北宋画家郭熙在其山水画论著《林泉高致》中提出的“三远法”。这是一种极特殊的透视法,能让你在同一幅画中看到多种透视视角,分别是:高远、平远和深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即仰视;“自近山而望遠山,谓之平远”,即平视;“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即俯视。

这件器物的全称叫“竹雕回纹活环提梁卣”。在商周时期,卣是一种常见的青铜酒器,口小腹大,有盖和提梁,形制丰富,有圆形、椭圆形、鸟兽形等。而这件器物是清代乾隆年间的匠人仿商周青铜卣形制制造的,特点是长颈、鼓腹、矮圈足,颈部雕活环双耳,周身布满纹饰。它不仅可以作为实用的酒器,也能作为精美的装饰摆件。当然,现在它只能待在博物馆里老老实实当文物了!

取“荣华”谐音的绒花深受古代女性的喜爱,连皇后也不例外。据《清史稿》记载,富察皇后常常“平居冠通草绒花,不御珠玉”。绒花在唐代是皇家贡品,直到明末清初流入民间,老百姓才能在“花市大街”上买到各式各样的头戴花和装饰花。当时的女性喜欢在发髻上别一朵绒花,而男性也可以在衣服上佩戴绒花作为装饰!

(摘自《艺术启蒙》2019年第3期、2021年第7-8期)

猜你喜欢

文房四宝工夫茶绒花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文房四宝
走近文房四宝
绒花
文房四宝
“扬州绒花”
雪花
河北省首届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开幕
宜红工夫茶加工工艺及设备的改进
道至简 慢品茶 喝一杯潮州工夫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