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除湿消浊汤治疗2 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观察及其对糖脂代谢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2022-05-07周君君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达标率脾虚病程

何 瑛,周君君

(余姚市中医医院内科·浙江 余姚 315400)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以2型糖尿病(T2DM)为主,占糖尿病人群的90%以上[1],经济发达地区发病率较高。T2DM患者由于胰岛素作用不足、胰岛素抵抗导致血脂产生过多和清除缺陷,其血脂异常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以混合型血脂紊乱多见,是T2DM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2]。 及时进行有效干预,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3]。目前临床常规给予生活方式干预、降糖、调脂治疗,但达标率仍不甚理想,且他汀类降脂药存在诱发糖尿病、肌肉及肝损伤、神经损伤等副作用,降低了患者获益[4]。中医中药在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应用也日益广泛,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协同增效。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发生中医认为其主要为脾虚不健,湿浊内蕴,脂浊留滞。笔者依据此法,拟方健脾除湿消浊汤联合西药治疗,观察其对血糖、血脂的调节作用及对微炎症状态的改善效果,旨在寻求更为有效的适合国人的有效治疗方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纳入病例为本院收治的80 例2 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病例收集时间为2019 年1月—2021年1 月。简单随机分组(入组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7~70岁,平均年龄(61.75±7.39)岁;糖尿病病程6~17年,平均糖尿病病程为(9.96±3.17)年,高脂血症病程1~6 年,平均高脂血症病程(3.72±1.42)年。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61.17±7.05)岁;糖尿病病程6~18年,平均糖尿病病程为(10.10±3.35)年;高脂血症病程0.5~6 年,平均高脂血症病程(3.81±1.4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2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西医诊断标准[5-6];2)中医辨证为脾虚痰湿证[7];3)年龄45~75 岁;4)患者对治疗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或2 型糖尿病出现其他合并症者;2)合并其他脏器严重疾病者;3)妊娠、哺乳期女性;4)精神疾病及认知障碍者;5)1 个月内接受过其他相关药物治疗者;6)对药物过敏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遵医嘱接受生活方式干预,包括:①低糖、低脂、低盐饮食;②科学运动;③规律作息;④控制体质量;⑤戒烟限酒。对照组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河北山姆士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024)吞服,开始剂量0.5 g,日1 次,晚餐时服用,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单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 g;阿托伐他汀钙(辉瑞制药,国药准字H20051408)10 mg/次,每天1次,晚餐时服用,根据血脂水平调整剂量,最大剂量单日不超过80 mg。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辅以自拟健脾除湿消浊汤(白术、黄芪各20 g,苍术、山药、茯苓、绞股蓝各15 g,泽泻、荷叶、玉米须各12 g,丹参、山楂各10 g),日1 剂,水煎取200 mL,分早晚两次口服。用药12 周后评定疗效。

2.2 观察指标

2.2.1 血糖、血脂达标率 血糖达标判定标准为HbA1c<7.0%[5];血脂代谢达标标准为TC≤5.2 mmol/L,TG≤1.7 mmol/L,LDL-C<1.8 mmol/L[6]。

2.2.2 脾虚痰湿证症状评分 包括形体肥胖、身体困重、体倦乏力、食少腹胀,每项分值根据严重程度分别计为0、2、4、6分,分值越高提示病情越严重。

2.2.3 血糖和血脂检测 采用罗氏Cobas C2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FBG、2 hPG、HbA1c及TC、TG、LDL、HDL。

2.2.4 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检测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试剂盒由武汉申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血糖和血脂达标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血脂达标率比较[例(%)]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比较分)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水平比较 见表3~表4。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4 讨论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血脂谱以混合型血脂紊乱多见。中医属“消渴”“痰证”“瘀证”等范畴,由于饮食不节,过食厚味,伤及脾胃,脾失运化,不能升清降浊,脾不散精,继生痰湿瘀浊,成本虚标实之证。脾虚湿困之证主要表现为形体肥胖、身体困重、体倦乏力、食少腹胀、或见呕恶脘满,舌胖苔白润或腻,脉濡缓或弦滑。治应健脾化湿、祛浊降脂。自拟健脾除湿消浊汤方中白术、黄芪健脾益气,白术为健脾第一要药,且能燥湿利水,黄芪为补中益气之要药,兼能升发脾阳以助散精布津;苍术性温,长于祛湿浊,燥湿健脾;山药补益脾肾之气,先后天同补;茯苓行湿祛痰、健脾宁心;绞股蓝益气健脾;泽泻、荷叶祛浊降脂;玉米须渗湿利尿;丹参、山楂降脂化瘀消积;上药中山药、绞股蓝、山楂、丹参均具有降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作用,泽泻具有降低三酰甘油作用,山楂、荷叶具有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用,山楂还可升高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8]。临床观察治疗12 周后,应用健脾除湿消浊汤观察组患者血糖和血脂达标率分别为95.0%、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65.0%(均P<0.05);脾虚湿困症状(形体肥胖、身体困重、体倦乏力、食少腹胀)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0.05);血糖(FBG、2 hPG、HbA1c)及血脂(TC、TG、LDL)指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疗后明显降低(均P<0.05)。

hs-CRP为急性时相炎症反应蛋白,其水平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CRP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9]。IL-6 为炎症反应始发因子,由活化的单核细胞产生,糖尿病患者因高血糖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IL-6,IL-6 又能加快胰岛β细胞凋亡;IL-6 水平可以影响血糖、血脂代谢,使血糖升高[10]。研究显示T2DM 患者 TNF-α呈高表达,TNF-α 通过改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胰岛素抵抗,促进 T2DM 发生发展[11]。IL-8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T2DM 导致IL-8分泌升高,IL-8 通过促进炎症反应,促进 T2DM 及其并发症的进展[12]。 血脂异常与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呈正相关[13]。本文结果显示,应用健脾除湿消浊汤观察组患者治疗12 周后,上述微炎症指标明显下降,效果明显于对照组(均P<0.05)。

综上,自拟健脾除湿消浊汤辅助二甲双胍、阿托伐他汀治疗2 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脾虚湿困证患者,可显著提高血糖、血脂达标率,减轻脾虚湿困症状,改善血糖、血脂异常,抑制和减轻微炎症状态。

猜你喜欢

达标率脾虚病程
联用建中和胃汤与温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畏寒型价值研究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脾虚表现的五大症状不可不知
卷烟企业调入烟叶的等级质量探讨
卷烟企业调入烟叶的等级质量探讨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脉冲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2014年乘用车企平均油耗公布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