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德育促教育

2022-05-05井治清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语文教育德育教育渗透

井治清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改革,也给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要求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将德育教育重视起来,要在“立德树人”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并将德育教育的知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利用德育的知识来促进语文的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德育素养。而本文就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德育教育  初中语文  语文教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3-0028-03

初中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阶段,不但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形成重要品格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中,学生的身心发育得还不是非常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同时他们又处于叛逆期,想要获得更多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误入歧途。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对他们德育的教育,帮助他们形成良好、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推动他们更加健康地成长。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就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来说,老师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还在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过度重视写作背景等基础知识的讲解。而且在整个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将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发挥出来,导致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失去了兴趣。而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将德育教育的知识渗透进去是非常困难的,即使强行渗透,也不会有非常好的效果,不但浪费了时间,还增加了学生的反感。因此,想要实现利用德育教育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是非常困难的。

(二)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大部分老师还都比较重视成绩,认为成绩才是王道,也才是检测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再加上初中学生会面临中考的压力,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给学生带来非常多的练习题和试卷,让学生每天都生活在题海中,这样枯燥、无趣的语文课堂并不是学生渴望、喜欢的课堂,导致学生无法提高学习兴趣。此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会有很多文言文的知识,文言文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所以老师会将文言文作为教学的重点,却忽略了德育教育的渗透,忘记了文言文和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这些问题的出现,足以说明语文老师对德育教育的不重视,反而会更加注重对语文教材的讲解,这种本末倒置的教育方法,是无法让学生受到良好德育教育的,最终影响到学生德育品格的形成[1]。

(三)老师自身的素质能力差

老师自身素质能力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另一个是自身。很多语文老师因为自身能力有限,导致对很多语文教材的知识了解得不够深入,所以就无法将德育的相关知识与语文教材的知识结合起来。此外,老师也没有对备课准备得很充足,缺乏对教材的深入挖掘,过度重视表面含义,这样的德育教育渗透会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还有一方面的问题是自身。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使他们可以成为有思想、有道德的人。众所周知,老师是教育者,应该具备非常良好的德育能力才能教育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但是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很多老师的言行举止并不是一个老师应该有的言行,而初中学生模仿能力强,叛逆心理又比较重,所以他们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最终影响德育水平的提高。这也是阻碍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存在的问题。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作用分析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第一,能够促进学生德育品质的提高。在新时期下,我国已经步入了素质教育时代,而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初中教育体系中,语文学科是非常重要的学科,更是培养学生德育的关键学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很多关于德育的知识和内容,能够给教师带来更多德育素材,进而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和品质。第二,能够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將德育教育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够在深入挖掘语文知识的同时,对语文课文内容有正确、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文章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果。第三,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思想观念的一种行为表现,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而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能够在德育教育的影响下,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三、以德育促教育——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

想要利用德育教育知识对初中学生进行教育,促进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做好学生的榜样,循序渐进地渗透德育教育

在新课改下,要求老师需要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来展开教学,因此老师一定要加强和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将德育教育的知识内容渗透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和能力,并要给学生做好榜样的作用,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初中语文老师需要知道,汉语文字是我国特有的文化魅力,只有老师的能力水平提高了,才能将我国汉语文字的魅力真实表现出来,学生才会理解得更透彻。此外,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还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将外面的不好情绪带到课堂中,这不但无法渗透德育教育,甚至还会阻碍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反面教材。例如,语文老师在上课之前被教务处主任批评了,所以他在上语文课的时候,非常烦躁和气愤。在讲解语文课文内容的时候,语气也不是很好,就连学生提出问题都会被训斥一番。那么请问,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会好好学习吗?能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吗?相信不用我多说,你们也知道是不现实的。不但不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还会增加学生对老师的反感和叛逆心理,导致后面的语文课堂变得混乱不堪。但是如果在上课之前,老师将自己的负面情绪调整好,在上语文课的时候,面带笑容,用积极温柔的态度去给学生讲解语文知识,完成德育教育工作,又会呈现出不一样的课堂景象,当然,也可以将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作为德育教育素材,培养学生尊重人的美好品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老师带给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老师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二)对语文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渗透德育教育

对初中语文教材内容来说,都是通过精挑细选后才被编入到教材中的,由此也可以说明,教材中的知识内容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所以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将语文教材重视和利用起来,并通过深入挖掘,来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例如,在学习《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这篇课文时,老师就可以将德育教育知识渗透进去。老师可以先让学生从字面意思上来分析“说和做”的关系,然后再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文。在学生对课文并不是完全理解的时候,老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解说和做的关系,并告诉学生,说到就要做到,如果做不到就不要说,说了不做就会让人觉得你在撒谎,以后便不再和你成为朋友或者共事了。以此来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美好品德。而学生也可以在真正理解说和做关系的同时,去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来提高理解和学习能力,最终实现以德育促教育的教学目标。

(三)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渗透德育教育

在新时期下,会更加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老师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的方法,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还能给学生带来新的语文课堂,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有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也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2]。同时,还要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三观教育。为了实现德育教育促进语文教育的目标,语文教师还需要组织多样化的语文活动,展开对学生的三观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例如,在学习《背影》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就可以给学生分组,并让学生讨论课文中所讲内容的含义。随后,再由老师仔细讲解“背影”的含义,以及为何要用“背影”来命题,当然也可以提出问题“看到‘背影’你想到了什么”“‘背影’的含义对你意味着什么”。此外,还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将父母对子女的爱进行很好的诠释。最后,让学生回家后仔细观察父母的背影,并写一篇作文。这样一来不但将德育教育的知识进行了渗透,还提高了学生的德育水平,更让学生理解了父母。当然学生会将一些细微的感情变化写进作文中,而老师就可以通过作文的内容掌握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水平,最终完成以德育促教育的教学。再如,在进行节选朗读活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教师就可以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并在朗读过程中揣摩主人公的信念,加深对主人公的正确认识和了解。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组织成语接龙、手抄报、演讲等活动,都是可以增加教学实效性的。

(四)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德育情感体验

在新时期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了,所以我们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情境教学模式法的应用不但能活跃课堂的氛围,还能给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我们要知道,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文章感染性是非常强的,教学内容也包含着非常多的德育知识,如果采用平常的教学方法,是不会有非常好的效果的,但是通过情境教学,就能给学生带来更深层次的感受,所以我们一定要将其重视起来[3]。例如,在学习《孔乙己》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将多媒体教学利用起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的观看,感受一下孔乙己的悲惨生活,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生会萌生出很大的同情心,让他们更加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样一来,通过情境教学,不但能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还在教学情境中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最终通过德育知识的渗透,帮助学生更好、更准确地理解语文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五)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是《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很明显这篇课文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也是促进语文教学水平提高的有效路径。对于这篇课文来说,文章开头语言是相对比较严肃的,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在我国刚成立的时候,我国的发展现状是什么样的。接下来文章又应用“花朵”來比喻对我国的期望,强调我国在未来的发展中,一定会变得非常强大的。整篇文章的重点主要是向学生展示我国朝气蓬勃的发展动态。在文章的最后,荡气回肠的生动语言,又让人内心澎湃。为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文章中比较重要的线索,然后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知识,使其可以融入到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以此来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还能实现知识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提高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培养他们真正成为一个爱国、有道德、有素养的中国人。

(六)将德育内容渗透在朗读中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大部分的文章都是具有深邃思想并且情感丰富的,不但有精美的语言,结构还非常严谨,也就是说,在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有独到之处的。从不同角度都能发现文章的美,如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和心灵美等。而鉴赏美也是德育品质的一种,为此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站在美学教育的观点上教学,将语文课文中的景物美、人物美、事物美全部都展示出来,以此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并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而朗读教学就是一种美的感受和享受,无论是别人的朗读还是自己朗读,都能伴随着朗读者的语调去融入到相应的语境中,从而提高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也会进一步体会文章中的感情色彩,更加深入地去理解课文内涵,从而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的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一定要重视和加强学生德育知识的培养,并要将其渗透在各个学科中,尤其是语文教学中,以此来推动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并要在德育教育的渗透下,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帮助学生成为高品质、高素质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斌,罗海霞.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进行德育渗透[J].华夏教师,2019(20):18-18.

[2]周龙强.让德育之花处处绽放——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读与写(教师),2020(5):268-268.

[3]陈德银.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策略探讨[J].人文之友,2019(20):270-270.

猜你喜欢

语文教育德育教育渗透
语文教育教学要做到“文道美统一”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穷其本然,化为践履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