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教学课堂的“温馨提示”

2022-05-01包剑雄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酒精灯温馨科学

包剑雄

在公开课上常会看到一种现象:每一个分组实验开始前,开课教师的课件都会出示一个相应的“温馨提示”,甚至是使用了密密麻麻文字的“温馨提示”。在这样的示范作用下,许多普通教师将出示“温馨提示”作为保障学生实验探究(分组实验)的一个必要步骤,认为这个步骤可以突出探究活动的重难点,确保探究实验的高效进行,是人性关怀的体现,从而“逢实验必温馨提示”。

小学科学课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将探究活动作为小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去了解科学探究的具体方法和技能,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探究的教学目标涉及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結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这8个要素。而其中的搜集证据(即学生分组实验)这一要素,是最不受教师控制的要素。这是因为影响这一要素进程的因素很多,如:实验器材的结构性、合理性;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小学生的实践经验积累;小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等等,它们复杂地影响搜集证据(即学生分组实验)要素的探究进程。

因此,搜集证据(即学生分组实验)这一要素常常是教师课堂实验教学心理焦虑点,也是可能出现的教学失控点。

“逢实验必出现”的“温馨提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发展和被重视的。“温馨提示”的内容大致包含以下几类信息:提示学生实验的步骤和方法;提示实验的特殊注意事项;实验安全方面的提醒;时间长短、分工合作、及时记录、收拾器材等实验习惯的要求。

确实,合理使用“温馨提示”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更顺利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确保学生的探究实验能在教师可控的范围内进行,减少开课教师的心理焦虑和出现的教学失控。

通过观察,笔者认为“温馨提示”固然在科学探究活动可以发挥作用,特别是小学低中年级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出示的必要性、方式性、数量上还有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什么时候使用“温馨提示”

在《空气的热胀冷缩》一课中,当学生准备用套在平底烧瓶上气球研究“空气受冷或受热会怎样”时,大屏幕上出示温馨提示:保持纪律,注意安全;分工合作,细心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听到音乐,停止实验,收拾器材。

笔者认为并不是每个实验都需要“温馨提示”的,要看实验内容和学生情况。如果实验难度不大,是没有必要强调的,学生设计上也比较完善的,就不需要提示。简简单单的实验,要你提示什么?学生都知道的,还要你提示什么?而上面《空气的热胀冷缩》一课中的“温馨提示”,所提示的都是平常课堂的常规要求,是每个实验都必须做到的。笔者想问一句:难道每个实验都要通过这样的“温馨提示”来提醒,教师才能放心地让学生做实验吗?

如果你在平时抓好了常规的实验教学,学生已形成实验的“规范”,那么使用“温馨提示”的目的只有以下两点:一是和平常的实验确有不同之处,确实要给予重点强调和提醒的;二是根据学生的实验设计情况确实要进行必要的补充。

以上《空气的热胀冷缩》一课中,学生往平底烧瓶口上套气球时,烧瓶口容易划破气球,而且要两人配合才能完成。这个方面就可以提醒一下,其他的提醒就是多余的。

二、“温馨提示”的方式有什么讲究

笔者所见到的公开课上,“温馨提示”的提出方式基本上这样的:教师在上课前预先设置好,以文字的形式打在PPT上。课堂上请一位学生(或全班同学)诵读(或齐读)一遍。听了许多公开课,从来没有见过教师听从学生的建议去更改预先设置的“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都必须由教师以这种预设的方式提出来吗?难道就不能学生自己提吗?预设好的“温馨提示”内容可以更改吗?

其实,教师上课前的预先设置,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灌”的方式,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观点。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不是自己想到实验“应该这样做”,实验“应该注意这些方面”。而只是服从地按照“老师要我们这样做”来实验。请问,何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笔者认为,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案确实要进行补充时,建议让学生小组讨论或全班交流的方式自己说说实验时要注意什么。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只是在学生有困难时,才靠上去,适当做一些引导和点拨工作。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开放性的训练,实验设计能力才能提高,对实验可能出现的状况才能更好地主动预估。

下面的教学中,教师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在《声音的变化》一课中,开课教师在和学生设计“研究尺子的振动幅度和声音的强弱关系”时,不是直接出示有关注意事项的“温馨提示”,而是让学生思考实验中要注意什么。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的形式得出:1.两次实验尺子伸出的长度要一样;2.尺子和桌子的不撞击;3.安全上要注意小心割伤……在学生汇报后,教师也不用播放现成制作好的PPT,而是按学生的汇报,将注意事项中的重点词语写在黑板上,如:长度一样、不撞击、小心割伤等。

三、“温馨提示”内容上数量上应注意什么

一位教师在《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中,在使用酒精灯对清水和盐水进行液滴加热实验时,出示了如下的“温馨提示”。

1.两支滴管分开使用,不能混合使用;

2.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进行加热;

3.蒸发皿内的液滴快要完全蒸发时停止加热;

4.实验结束时,盖灭酒精灯火焰;

5.观察蒸发皿上留下的痕迹;

6.填写实验记录单;

7.实验时小心烫伤。

分析:对于急着做实验的小学生来说,他们会认真地看完满满一屏幕的提示吗?答案不言而喻。在这么多条提示中,第2点和第4点是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在四年级已学过;第5点和第6点是面对实验记录单就能会到的常规要求;第7点,是用明火的常规安全要求。笔者认为,对小学生来说,真正要引起注意的是第1点和第3点。这两点要求与平时的其他实验不一样,学生容易忽视。而忽视会造成实验的失败,甚至安全事故的发生。

笔者认为,“温馨提示”的内容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可提可不提的尽量不提,数量尽量不能超过三至四点。面对密密麻麻的文字,面对那么多的要求,就算是大人也记不住,更何况小学生呢!如果怕学生忘记酒精灯的使用,可以先进行简单的复习。而且,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不必用太多文字的形式出示,口头讲解,最多写上几个关键字。对一些常规的要求来说,平时就已多次这样做了,就不必每次实验再啰啰唆唆一遍。因此这个实验前的“温馨提示”为:1.两支滴管分开使用;2.快要完全蒸发时停止加热。只要将这两项重点的提示板书在黑板上就行了。

在《声音的变化》一课中所提示的“长度一样、不撞击、小心割伤”,就体现了“少而精”的原则。

四、“温馨提示”和实验方案有什么区别

有些教师对“温馨提示”“友情提醒”和实验方案(方法或步骤)区分不清。体现为:在“温馨提示”“友情提醒”中加入了实验方案内容;或在实验方案中过多地使用了“温馨提示”的内容。

设计实验方案(方法或步骤)是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一个环节,是我国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它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对设计实验的要求是这样描述的: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在新课标征求意见稿中,对实验设计也有如下总要求:需要经过尝试和预测设计研究方案。具体要求有三条:1.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已确定的研究问题提出预测;2.能设计合理的观察研究方案;3.能设计较规范的单变量实验方案(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对比实验)。它是属于科学探究的范畴。

而“温馨提示”“友情提醒”仅仅是对设计实验方案的一种补充,它是对即将进行的实验方案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可能遇到危险的提醒。属于人性关怀、安全实验的范畴。

因此,无论从课标来看,还是从学生未来科学素质的养成来看,培养学生的实验方案设计能力都是一个最重要的教学目标。设计实验方案是“主角”,提出“温馨提示”是“配角”。要让学生在實验方案设计环节上多花时间和精力,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明白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教师不能越俎代庖,用“温馨提示”代替学生的设计实验。

“温馨提示”可以用、应该用、必须用。但在提示的内容上要“少而精”,形式上要“多而活”,真正地提示实验探究的“关键点”和“困难点”,展示出既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一面,又体现教师的辅助作用一面的特点。 同时,课堂上就算再合理的预设,有时也要结合课堂的意外生成进行必要的动态调整。“温馨提示”不应仅仅是教师的备课预设,更应让学生人人参与“温馨提示”的课堂生成。

猜你喜欢

酒精灯温馨科学
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点击科学
温馨的一家
科学大爆炸
高效节能两用酒精灯
科学拔牙
温馨提示
探讨酒精灯安全使用的方法及预防喷燃发生的措施
高效节能酒精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