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模态视角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

2022-04-29孔荷花

校园英语·上旬 2022年3期
关键词:多模态高职英语课程思政

摘 要:课程思政主要是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中,这样能够做到专业课与思政教育同步进行,有效地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从而落实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多模态视角下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是根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采用多种途径、创设多种情境来进行教学活动,在多元互动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使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关键词:多模态;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孔荷花(1979.06-),女,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

在当代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的道德品质、政治素养等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在此情况下高职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重视思政教育的融入,从课程思政的角度以创新化、综合化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对其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以此实现对学生专业素养及思政素质进行提升的目的。

一、高职英语教学中多模态的理论内容分析

多模态主要是指以符号及信息表现出来的形象及物体,其可以用于辅助人们的理解及记忆,使人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或信息有更为深入的掌握。英语教学中的多模态主要包括图像、图表、空间、声音、影响、文本等。而传统英语教学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进行知识的展现,虽然这种模态为学生提供了进行记忆的途径,但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对于学生来说,英语非母语的状况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汉语语言思维的影响,再加上语言学习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乏味性,而长时间接触单一模态的知识内容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并在学习中表现出注意力无法集中的问题。在多模态视角下开展教学活动则可以对此类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建立起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特征的多维互动体系,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

二、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度不足

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来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强调了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及专业素质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多数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给予重视,思政教育是以大课的形式来开展,课时所占比例极低,并且高职院校的学生以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為目的进行学习,因此存有不重视思政教育的情况。但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才面临着更高的标准要求,并且在“育人”先“育德”的理念下,人才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及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更为优秀的素养,因此课程思政成为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需重视的内容。

(二)思政教育与英语教学缺乏联系

英语课程主要是以丰富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目的来进行各项教学活动,在此情况下英语课程不会融入思政教育来占用其有限的教学时间。在英语课程的设置中,思政教育与英语教学之间处于割裂的状态,主要是由于人们将二者视为不同的教育部分。英语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缺乏联系主要是受传统教育理念及课程体系的影响,因此要结合高职英语教学情况来进行课程思政的推行,以此来加强对学生英语素养及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效果较差

课程思政能够使学生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对英语知识进行掌握的同时,对自身所具备的情感、态度、观念等进行更好的内化,学生对自我能力及价值会产生相应的自觉意识,并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及正确的政治观念。但在实际的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受传统教学理念、模式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未能及时地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活动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不够充分,再加上对课程思政的研究不够深入,使课程思政仅停留在表面,无法使思政教育深入渗透到英语课堂中,进而影响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质量。

三、多模态视角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措施

(一)坚持生本的教育原则

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中,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是保证人才素养培养效果的重要措施,以课程思政的角度来看,围绕学生来进行教学活动,充分地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可以使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为此在多模态视角下,教师应对学生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学习能力、发展需求及兴趣方向等,在此基础上结合英语课程思政内容来选择适合的模态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英语知识及思政内容的学习,在多模态理论的指导下来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进行优化,合理融合课程思政理念,从而使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二)进行教学的总体规划

英语课程思政对英语课程原有的教学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此情况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结构的调整,结合多模态理论来进行教学总体规划,保证教学设计满足课程思政要求的同时具备可行性。在教学规划中对于多模态的英语学习需求,从英语教学特征及思政教育内容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如何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确保在英语课程中充分地融入思政教育,实现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效统一。在教学规划中可以选择多模态综合应用的方式来增强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保证在此教学模式的应用中能够使思政教育实质性融入学生的成长及发展过程中,以此来增强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三)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

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思政的理念及要求,对于英语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依据英语教学大纲及课程要求来进行确认,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对人才英语素养进行培养的要求,以此为基础合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高职英语教学要求、教学范围、教学大纲来确定具体教学内容,使英语课程核心内容及思政教育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并且考虑到多模态理论的特点,应注意采用不同的模态来突出体现课程重点内容,使学生在多种模态信息的传递下对所学知识进行充分理解,从而使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得到有效串联,以此来保证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合理地选择模态形式

为了保证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在其教学体系的建立中应根據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来选择适合的模态形式,以此来保证课堂信息能够有效地进行传递,使学生在不同的模态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记忆。例如,动态模态是利用视频给予学生视觉感官刺激,文字模态是通过课本、板书、课件中的文字内容进行教学,声音模态是通过多样的声音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如音乐、配音等。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多模态应用的创新。网络中有大量教学资源可以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及服务,网络所提供的信息化、符号化内容符合多模态理论下人们对信息进行理解及记忆的特征,人们对多种模态加以汇总,从而在英语课程思政中有效地进行辅助教学。

四、多模态视角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一)课程案例

以“Meeting My Idol, Alex Wong”的教学为例,教学目标主要从多模态视角进行设定,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三观”,将思政教育元素、高职英语课程进行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高职英语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价值。本文将口语模态作为重要基础,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若单纯的应用口语模态,则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实现教学目标,还需要与其他模态进行深度融合。PPT便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综合媒介,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种比较常用的工具,可以为口语模态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支持,所以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应当结合实际教学内容选取恰当的模态。

(二)引入课程

把文字作为辅助,列出具体的背景信息、数据,将口语、文字等一系列内容作为重要模态,利用提问的方式明确教学重点,通过对话的形式进一步强化课堂的吸引力。例如,在上课前,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如“每一个人均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如学者、历史学家、歌星、科学家等,你的偶像具备哪些优点?”然后将一些名人偶像的图片通过PPT加以展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分组讨论,指出为何喜欢他/她。同时,还要让学生体会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偶像与过去人们的偶像有何差异。

(三)重点展现

偶像是值得我们尊敬、崇拜的人,他们在某一个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口语模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形式,学生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分组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并从不同视角进行探析,进而从更深入、全面的维度认识自己的偶像。首先,在班级内部找出与自己拥有共同偶像的人;其次,明确问题答案,如偶像的年龄、偶像的优秀品质、偶像的代表作品等,通过PPT展示一些词语,让学生通过这些词语来对偶像进行表述,并由此阐述与之相关的事件。

(四)互动讨论

此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学生说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小组长通过PPT、影像、图片等展现本小组的调研成果,向其他同学分享自己偶像的事迹,以此来进一步加强班级内部的核心凝聚力,讨论主题可以围绕下列两个方向展开:1. Who is your idol? 2. Tell us a story about your idol.。

(五)教学小结

本教学案例利用口语与文字这两种模态作为课堂中的重点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学生通过对文字信息的获取并进行口语表达来对英语知识进行掌握及应用,并且在复习重点知识的同时,学生在口语表达中进行偶像故事的分享,帮助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了正向的教育引导,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防止学生出现盲目崇拜,应当积极学习偶像身上的闪光点,坚定理想信念,产生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六)教学反思

在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模态会随着教学的推进而产生转移及变化,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对不同模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并结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容及要求来动态化地运用不同模态,这样可以使不同模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信息互补,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对不同模态之间所存在的协同关系进行调配,运用合理化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在以口语为核心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选取其他模态作为一种补充,引入一些PPT、音频资料等,有效提升不同模态所具备的突出优势。另外,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不同模态下的教学效果进行剖析,明确模态的基本类型以及与实际教学内容的契合度,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不管是运用多模态教学方法,还是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教师均应当通过人际交流来提升教学质量,营造活泼、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强化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通过各种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关注教学内容。总而言之,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与高职英语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并把口语与文字、PPT等进行结合,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取更多知识。

五、结语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融入能够使立德树人目标更好地落实,在此情况下需要对英语课程内容及教学特点进行研究,结合其学科情况来探讨课程思政融入的内容、方法、形式及要求,从而使思政教育与英语课程同向同行。从多模态视角来看,通过不同模态与学生进行互动可以使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在多模态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创新,可以有效地改变单一化、固定化的教学形式,实现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福英.多模态话语视域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2):93-95.

[2]孙娜崴.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听说教学模式构建——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J].海外英语,2011(9):192-193.

[3]刘荣君.多媒体条件下的单模态与多模态听力效果初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0):133,135.

[4]冯德正.数字技术与多模态语篇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2-17.

猜你喜欢

多模态高职英语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多模态交互式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