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一单元·素养测评

2022-04-28

关键词:张良儒家天地

一、现代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①工业文明在带给我们日益富庶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如何谋求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这二者的和谐统一,成为当前关乎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和价值导向,能够为我们当前建设生态文明提供诸多有益的借鉴。

②古代“天人合一”中的“天”即自然,“天人合一”即是人与自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理念代表了我国先贤圣哲对人与自然关系最朴素、也是最本质的价值认知。“天人合一”思想源于传统农耕文明,也构造了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坚实根基,正如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所言:“中华文化特质,可以‘一天人,合内外’六字尽之。”“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并非二元对立,而是一元统一;进一步说,世间万物也并非彼此割裂,而是紧密联系,同源而生,各就其位,各司其职,也各自拥有独立自主的地位和不容剥夺的存在价值。这也可以看出,“天人合一”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自然观的本真表述,也是古人赖以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

③《周易·序卦》中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认为世间万物都源于天地,同时“有万物然后有男女”,人也是天地滋养而生,是天地之子、自然之子,人与自然是同脉相连的有机统一整体,因此要“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即告诫我们天地人需和合共生,人与自然需和谐相处。

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对“天人合一”思想也有着自成体系的阐释。儒家圣贤孔子传承天地人“三才”思想,认为人之于自然并非被动消极,而是可以通过自我调适来契合天地之道,即“人知天”。孟子则提出“上下与天地同流”“万物皆备于我矣”,同样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诠释和增益。后世如汉代董仲舒提出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等观点也都如此,表现了古人不断探寻自然规律、追求天人和合的思想高度。

⑤道家同样对“天人合一”思想作出精辟论断,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所信奉的圭臬,认为人的主观活动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唯道是从”才能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可见,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已经作出过质朴而凝练的阐述,深入探究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敬告人类活动要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⑥现代社会,全球生态问题得到人类的广泛关注,我们要立足于更高远的视域,思考、设计和实践人类继续发展的路径。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同我国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一脉相承,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性指导和现实借鉴。我们要自觉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价值,用以指导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美丽中国建设。

(摘编自武晓立《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材料二①诗歌传统中,和谐世界是诗人们从来追求的境界,人与人的和谐,人与人的自然和谐,成为诗歌创作中重要的题材,同时,又是诗歌美学中的重要的理论支柱。

②在我们中华文化的思想寶库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重要的精神财富,也是诗人从事诗歌创作重要的理论源头。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万物具体形态的原始物质是“气”,万物都是禀赋了“道”而成了自然本性“德”,又禀赋了“气”而成了形态好形体之“形”。《老子·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以自然为法的精神影响了历史的中国诗人,而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则在许多优秀诗人的笔下,成为他们表现人生和世界最高的境界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

(摘编自叶延滨《亲近自然和谐——也谈如何享受诗歌》)

材料三①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如何实现此种理想?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实质上不过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处理人与物之关系的延伸表达而已。不过,在先秦儒家看来,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别的。这种有区别的爱源于儒家的差等之爱理念。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一仁民一爱物”的路径递减。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

②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呢?他们的做法是: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而动物“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不过他并不主张对动物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而是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而用,即“杀伐以时”。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鳇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从实践层面讲,这种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时代。

(摘编自王云岭《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

1.下列对“天人合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人合一”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发源于古代农耕文明,儒释道对其皆有阐述。

B.“天人合一”是一种宇宙观,也是一种朴素的自然观,还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思维方法。

C.《周易》认为,人和万物一样,都是秉承天地大德而生的,人与自然同脉相连。

D.“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儒家古贤对自然的不断探索下,得到了更多的诠释和增益。

2.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天人合一”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人是自然产物,存在于自然之中,服从自然的法则,不能超越自然。

B.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

c.“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D.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3.下列诗句中不是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3分)

A.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东坡)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4.以上三则材料都谈到了天人合一,但侧重点不一样,请做简要概括。(6分)

5.在对待动物的态度上,人类一方面提倡施与仁爱,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食用动物,对此,儒家是如何处理的?请结合材料三,做简要分析。(6分)

二、文言文阅读(2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①沛公之从雒阳①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晓下军,良说日:“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②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叛,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日:“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

②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注】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

①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②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③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②,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④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⑤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⑥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选自苏轼《留侯论》)

【注】①子房:张良,字子房。因佐刘邦建立汉朝有功,封留侯。②贲、育:孟贲、夏育,战国时著名的勇士。③一击:指张良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的行为。④淮阴:指淮阴侯韩信。

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

B.若属皆且为所虏/且其意不在书

C.为五万人具食/不为伊尹、太公之谋

D.常以身翼蔽沛公/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

7.用“/”给文中画浪线的部分断句。(6分)

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认为圯上老人是高明的隐者,他授给张良兵书是为了警示张良,让他不要再做刺杀秦王这类逞匹夫之勇的事。

B.作者引用了郑伯肉袒迎楚、勾践卧薪尝胆等善于隐忍的正面典型,充分肯定了他们能忍的品德。

C.两篇文章多次运用对比的手法,比如张良与韩信,项羽和刘邦,张良前后所为,在对比中体现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D.苏轼写张良状貌如女子,是为了进一步衬托张良外柔内刚,胸怀大度,是外表之魁梧奇伟远不能所及的,可谓神来一笔。

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1分)

(1)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先行,为五万人具食。(5分)

(2)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日:“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6分)

10.苏轼认为“非子房其谁全之”。请结合以上文本,简要分析张良是如何成全刘邦的。(6分)

猜你喜欢

张良儒家天地
儒家“礼乐教化”与新时代设计人才培养
张良受书
张良拾鞋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张良拾鞋
茶道
会员天地
交友天地
会员天地
舜帝——儒家道德理想的人格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