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脚编辑”与“皇二子”

2022-04-27张昌华

党员生活·中 2022年4期
关键词:小报神州袁世凯

张昌华

《晶报》 的创始人余大雄是安徽人,曾留学日本。他点子多,嘴甜、手快、脚勤,终日奔走于市井坊间与名人雅士之林,能获取他人莫及的好稿子,上海滩报业同行送他一个雅号—— “脚编辑”。

1919年,不经意间冒出的小 《晶报》最初是夹在 《神州日报》 中的附页赠送品。初创时的社长、主编、编辑均由余大雄一人担当。

《神州日报》 是民国元老于右任创办的,旨在宣传革命。其后几经易手辗转为余大雄接棒,由宣传革命易帜为纯商业性报纸,日发行量不足千份,岌岌可危。余大雄锐意改革寻求突破,想出一个随大报送小报的办法,为 《神州日报》 打开销路。《晶报》 内容是“内幕新闻”和“文艺杂碎”,以消闲文字为主打,充作市民茶余饭后的谈资,并满足市民读者猎奇的心理。试刊后,大受读者欢迎。当 《晶报》 发刊之日,《神州日报》 销量就会陡升,如十五大潮;反之,潮落滩出。余大雄“舍本求末”,他把 《神州日报》 的编辑事务委托给编辑部主任吴瑞业统管,自己一心打理小报,并将 《晶报》 从母体分离,自立门户独立发行。这一“变法”,使 《晶报》 脱颖而出,成为上海滩林立小报中一枝独秀的奇葩。

余大雄办 《晶报》 的诀窍是人弃我取,坚持三个原则:一、凡各大报所不敢登的文章,《晶报》登;二、凡各大报不屑登的,《晶报》 亦愿提供版面;三、凡各大报不便登的,《晶报》 无忌。台湾学者杨炼评论说 《晶报》 的立场是:“不畏强暴,不弃细流,不徇情面。”

袁克文是袁世凯次子,生母系朝鲜金氏,生于汉城。袁世凯称帝之后,按前清惯例,赐封他为“皇二子”。他一边钟情与文友们对酒當歌悦心,一边醉心于裙钗胭脂娱身,飘零京、津、沪,落足于烟馆、牌桌、古董铺以至烟花柳巷。

余大雄认为袁克文的名字,就是一张金名片,决意傍这位“皇二子”为 《晶报》 撑台子,不吝礼数,大展脚功夫,跑断腿,磨破嘴,亲躬叩访,殷勤趋奉,“钓”住了袁克文这条大鱼。

因袁克文目睹身历家国沧桑事,余大雄邀约袁克文撰文揭秘。袁氏应诺写 《辛丙秘苑》10万字,报载毕结集出书。“辛丙”即从辛亥(1911年) 到丙辰 (1915年) 间,以揭秘方式,描写这五年间袁世凯与北洋政府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诸如暗杀宋教仁、赵秉钧之死、北京兵变、谋筹帝制、蔡锷出京、熊希龄取宝、拯救黎元洪等等。从以后的成文看,应承认这里面有不少是独家秘闻,颇具史料价值;也有袁克文“子为父讳”、为袁世凯辩言,歪曲历史的文字。

袁克文是瘾君子,嗜鸦片如命,终日缠榻卧吸,吞云吐雾。袁克文晚饭后过了鸦片瘾,精神十足。是时,寓所“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侃大山。余大雄为了拉稿子,常混迹其间。袁氏写字,余为其研磨抻纸;袁氏吸烟,余为其点火奉茶;袁氏聊天,余陪他扯山海经,鞍前马后一如侍仆。袁氏高兴时写几段,时断时续。余大雄往往枯坐一两小时,那坐等取稿之窘,一如捧鸡屁股等鸡下蛋。一俟袁氏在文末画上句号,余大雄马上叫黄包车赶回报馆发排。

《辛丙秘苑》 一见报,顿时吊起读者的胃口,《晶报》 的发行量节节攀升,余大雄甚是兴奋。

猜你喜欢

小报神州袁世凯
Should I Go on a Diet?
走进数学
二月二
包公
等候袁世凯
袁世凯五姨太一语成谶
脑筋急转弯
居高临下的祝福
神州谜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