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浇好“第一桶”丰收水

2022-04-27欧甸丘刘诗平刘智强

党员生活·中 2022年4期
关键词:漳河用水农田

欧甸丘 刘诗平 刘智强

春天过半,农田灌溉相继迎来高潮。大江南北,水网汩汩作响,缓缓流入充满希望的田野。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040处大中型灌区开始春灌,累计灌溉6170万亩,供水超过79亿立方米。农村水网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引水:万千水网入良田

糧食生产的关键之一,在于耕地灌溉面积。在占全国耕地面积54%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全国总量75%的粮食。

拓展灌溉面积,水利设施建设先行。

站在乌蒙山区纳雍县六冲河畔,只见一道大坝横亘河上,水流蓄积形成一座大型水库。水库之下,648公里输水管网由西蜿蜒向东,给干渴的乌蒙山区带来新的生机。这是夹岩水利枢纽工程,贵州历史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公司有关负责人谢金才说,这个工程构建起以大型水利枢纽为支撑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将从根本上解决黔西北地区工程性缺水问题,为附近90万亩耕地、267万人口提供水源保障。

湖北枣阳市曾是有名的“旱包子”。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去年全线通水,丹江口水库的水沿着干渠,顺着畅通的农田水网,流进了数百万亩农田。去年,枣阳市种粮大户张心海的500亩地,第一次为他带来30多万元收入。“水有了稳定保障,今年小麦亩产应该比去年高点。”张心海说。

另一些地方,通过渠道疏浚、设施维修,扩充了耕地有效灌溉面积。

“我有12亩地,过去水从河里流到地里得20分钟,浇一遍得五六个小时,现在两三个小时就能完成!”近日,正在麦田进行春灌的河南省原阳县太平镇陈庄村村民陈怀勋高兴地说。

为确保农民春灌河渠顺畅,原阳县清淤疏浚河道26条400余公里。陈庄村党支部书记陈国军说,从干渠到支渠再到斗渠,全部都进行了硬化,河渠淤堵阻水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近年来,甘肃疏勒河灌区改造干支渠507公里、配套渠系建筑物1576座,渠道总衬砌率98%以上,形成了蓄、调、灌、排完善的灌溉系统。

“斗渠实现硬化、支渠被改造成直径1.5米管道,极大改善了渠道跑冒渗漏、淤堵现象。”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河东镇六道沟村党总支书记焦扬说,冬灌已经用上疏勒河水,全村1.4万亩耕地用水不再紧张。

水利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我国耕地灌溉面积由9.37亿亩增加到2020年底的10.37亿亩。与此同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18万亿斤增加到2020年的1.34万亿斤。

节水:一滴水当成两滴用

近30年来,我国农业灌溉年均用水量基本维持在约3400亿立方米,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56%左右。在灌溉面积扩大、粮食总产量稳步增加的情况下,农业用水总量基本维持稳定,节水灌溉功不可没。

从大水漫灌到刷卡取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贵州省龙里县湾滩河灌区已成现实。看到灌溉条件改善,湾滩河镇湾寨社区居民刘志海立即拓展水稻种植面积,从10亩增加到了40亩。

“田边有水桩,要用多少水,就放多少水,有智能设备精准计量。”刘志海说,以前农田用水不稳定,亩产稻谷最多800斤,如今智能灌溉,节约了30%的水,降低了用水成本,而且亩产达到了1200斤。

水利信息化建设在湖北漳河灌区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沿着漳河灌区总干渠渠道行走,几步之遥就有许多测、视、控一体化设备。正是这些设备对每一条渠道、每一片农田精准“把脉”,对水资源实现在线监测、动态模拟、合理调配管理。

“以前得在各个村组跑,安排灌溉用水,通过信息化改造后,开闸放水可以用手机或者电脑远程控制。”湖北省漳河工程管理局工作人员杨长宇说,通过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漳河水更迅速、低耗、高效地输送给漳河灌区260万亩农田。

不少地区还将节约用水与节约用工、用肥一体推进。

在河南省部分小麦种植区,冬小麦目前进入返青拔节期。辉县市新乡五丰农业专业合作社引入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该合作社负责人孙绍臣刚把流转的200亩小麦浇完。“以前一人一天最多浇4亩到5亩地,自从用了滴灌技术,只用5天就能全部浇完。节水超25%,节肥超20%。”孙绍臣说。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甘肃的饮马农场。“过去冬季大水漫灌,一亩田平均需要灌溉350立方米水,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饮马农场副场长赵富强说。

近年来,饮马农场先后建设了12个高效节水项目,高效节水农田面积已超过7万亩。“高效节水膜下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后,与过去大水漫灌相比,可节水40%到50%,水肥利用率由以往40%提升至90%,小麦亩均产量提升120公斤左右。”赵富强说。

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严格实行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健全节水奖惩机制,形成节水政策激励倒逼机制。同时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强计量设施建设,推进灌溉信息化建设,持续提高了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据水利部统计,2012年以来,我国节水灌溉面积已由4.68亿亩增加到2020年的5.67亿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由2.12亿亩增加到2020年的3.48亿亩,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516提高到2021年的0.568。

猜你喜欢

漳河用水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艾条不要用水熄灭
登铜雀台
GB 50335—2016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汪岗镇三万亩农田改造工程启动
提升渔船检验水平构建漳河平安渔业
曾经的守望
黑板像农田
漳河来水来沙对下游防洪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