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旅融合背景下高速公路主题服务区建设研究
——以坪田服务区为例

2022-04-25史珂珂郑炎

重庆建筑 2022年4期
关键词:服务区高速公路旅游

史珂珂,郑炎

(1 华南理工大学 建筑学院,广东广州 510641;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41)

0 引言

自上世纪80 年代我国开始大力兴建高速公路以来,经过30 余年的发展,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公路交通系统。与此同时,为游客提供休息、如厕、加油等需求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也在数量上呈几何级增长。然而,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和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提供基础服务的传统服务区已难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无论从经营业态、运营模式还是整体颜值上,服务区都面临升级转型。

2017 年,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国家铁路局等六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结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增设休憩娱乐、物流、票务、旅游信息和特色产品售卖等服务功能,设置房车车位、加气站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设施,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向交通、生态、旅游、消费等复合功能型服务区转型升级,建成一批特色主题服务区。 ”[1]2019 年9 月,国务院颁布《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旨在将中国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 其中指出要推进出行服务快速化、便捷化,加速道路建设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目前,在大力倡导交旅融合的背景下,一些服务区运营管理单位抓住机遇,对新建的服务区运营模式、整体形象进行了转型升级,从外观设计到内部空间设计进行大变身,从而打造服务区独具特色的旅游主题,有目的地发展旅游产业。本文以雄信高速公路坪田服务区为例,提出主题服务区设计新思路,以期为交旅融合背景下的服务区设计提供借鉴,推动“旅游+交通”融合模式发展。

1 主题服务区概述

1.1 主题服务区定义

主题服务区是指在基本型服务区的基础上,依据自身资源和发展潜力,与驻地产业紧密结合,围绕旅游、物流、商贸等主题,拓展经营业态的服务区[2]。一般来说,主题服务区先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设定一个特有的主题,并沿着这个主题塑造服务区内所有的建筑造型、景观环境、娱乐设施、道路交通设施以及其他辅助设施等,并加以整合及运营,使服务区成为具有统一的风格、鲜明的特点和地域性特色的服务于人和车辆的高速公路服务场所[3]。

1.2 主题服务区优势

一方面,服务区“主题”元素的融入,改善了原有单一的基础服务功能,新增服务功能与新型业态能够满足人们对新型消费的物质需求。同时,主题服务区很大程度提高了高速公路和其自身周边环境的品质。

另一方面,主题服务区常结合当地富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生态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等,打造出具有吸引力的IP 主题文化,推动了当地对建筑文化、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的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驻足停留,从而有效带动服务区自身以及周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2 主题服务区设计原则

2.1 加强交通组织

对服务区进行场地布局时, 既要确保场地交通流线的合理性、便捷性,还要充分考虑经营业态的商业性。 一方面,主题服务区应根据其功能布局特点进行科学分区,科学诱导车流,提高停车高峰期停车位的利用率,确保服务区交通组织更加完善。 另一方面,服务区在功能布局上应充分考虑服务距离和底层业态展示界面的商业性。

2.2 具有标识性

服务区是发展旅游文化的窗口, 是外地游客从高速路进入一个城市看到的第一张名片,其标识形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3 体现地域性

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受自然环境、地理、历史、人文等方面的影响, 不同的城市形成了具有明显区域特性的地域文化,这种文化不仅体现在民俗风化上,同时体现在建筑风格上。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服务区作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第一窗口,更有必要彰显地域文化[4]。

2.4 突出主题性

打造“主题性”是服务区吸引眼球的重要方式。 当高速公路服务区被赋予IP 主题,就不再只是满足旅客基本需求的设施集合,而是让旅客可以在停留中体验无限惊喜的“沉浸式”乐园,而旅客们也愿意为这类场景消费买单。

2.5 拓展新功能

主题服务区有别于传统服务区的重要特征就是其功能的多样化。 除传统的如厕、加油、休息等功能外,主题服务区还应充分了解游客新的需求,结合现有资源进行多功能拓展,主动适应大众消费升级的发展,积极引领体验经济时代大潮,在趋同的服务区中进行差异化发展,多元融合,提升效益[5]。

3 主题服务区设计策略

3.1 区位分析

信丰(省界)至南雄高速公路(下文简称“雄信高速”)属于广东省高速公路网,位于广东韶关以北,是南雄至乐昌高速公路重要组成部分。 该高速起于粤赣界南雄市界址镇寨背以北(接雄信高速赣境段),终于韶赣高速珠玑互通以北约5km(鹅颈坡北侧)。路线全长41.37km,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速度120km/h。 在该高速沿线靠近坪田镇地段设置一处服务区,即坪田服务区(图1)。

图1 区位分析

雄信高速沿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遍布旅游资源,文物古迹甚多,如梅关古道、珠玑古巷、三影古塔、恐龙化石群遗址、古银杏群等(图2)。 坪田服务区位于雄信高速的核心地段,占据优越的旅游资源。

图2 雄信高速沿线文化分析

3.2 总体布局

坪田服务区地处低缓丘陵间洼地地貌区, 此处主要为耕地、林地等,地形起伏较大,地面绝对标高约149~199m。 服务区在场地设计上,合理规划用地,顺应地势,利用高差将场地分为两个台地,两个台地实行分区管理。 总体采用分离式停车场布局方式,两侧服务区以车道连接,实现潮汐停车,以解决停车高峰期车位紧张的问题。 每侧停车场根据车型分为两个,一个布置在外侧低标高台地上,远离高速公路,一个设置在内侧高标高台地上,靠近高速公路。 服务区综合楼位于两个停车场之间,能够用较短的流线服务游客(图3、表1)。

表1 坪田服务区场地布局分析

图3 坪田服务区总平面图

3.3 标志性设计——光之塔

南雄又称“古雄州”,市内保留古塔众多,被誉为古塔之乡。 位于南雄市永康路的三影塔是广东省重要的文物保护建筑,是北宋早期的砖塔。 三影塔塔身造型端庄、挺拔秀美、卓然不群,自古以来便是南雄的标志。

坪田服务区借鉴三影塔的意象,在方案中引入古塔元素,用一座通体白色、造型独特的光塔作为服务区的标志(图4)。 塔顶为直角锥型玻璃,内置灯光照明系统,塔身底部刻有镂空装饰纹样,纹样内容源自当地百家姓,体现了客家的姓氏文化。 白天,塔身优美且挺拔高耸,可作为景观塔吸引旅客驻足停留。 夜晚,塔底灯光斑驳,将百家姓照映在广场及绿地中;塔顶灯光闪耀,犹如海岸矗立的灯塔,为远行的旅客指引方向。服务区旅游导向塔不仅具有景观性,还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成为服务区独具特色的形象标志。

图4 标志性分析

3.4 地域特色——珠玑古巷

珠玑古巷位于南雄市北9km,是全国三大寻根地之一,也是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古驿道上的一个重要商镇,被誉为“广东第一巷”,因此珠玑古巷是南雄市最有代表性的地域象征。 珠玑古巷杂糅了三种文化:一是寻根文化:二是姓氏文化;三是客家文化。 这三种文化关系密切,不可分割。 从建筑布局上来看,珠玑古巷共三条街四条巷,其街巷两旁各类商铺鳞次栉比,人车川流不息,热闹非凡。

为体现服务区的地域文化,该项目在建筑形态上提取了珠玑古巷的街道肌理及“三街四巷”的商业空间概念,将其屋顶鲜明的条状肌理融入到服务区建筑造型设计中。 在造型上,将建筑体量切分为四个条状, 每个条状的端口可对应不同功能空间的入口。四个长条体量采用双坡顶组合相连,局部屋檐翘起,形成入口空间,再将部分屋脊打断挖空,形成多个庭院空间,庭院小巧而雅致,颇具岭南园林特色(图5)。

图5 建筑形态转译

坪田服务区通过外部造型与内部空间将南雄的地域特色放大,使之成为城市特征感知地,让远方来的客人通过服务区就可以体验南雄的地域风采,归乡的游子更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亲切感。

3.5 IP 特色主题——银杏之乡

坪田镇还是岭南著名的“银杏之乡”,境内目前有百年以上树龄的古银杏树5000 多株,是广东省唯一的银杏主产区。 每年秋末初冬,坪田镇境内坳背、迳洞、姜塘、汪汤、军营寨等地的古银杏叶飘落,地上一片金黄,景象异常壮美,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

因此,在景观设计中,服务区注入银杏主题,在服务区周边以及内部庭院植入大量银杏,同时,将雄信高速上的收费站天棚设计成银杏叶形状,打造特色鲜明的IP 主题服务区。 服务区建筑以入口大厅及银杏庭院为核心,商店、展厅、餐厅等功能区布置在其周围,而其余不需要严格分隔的功能区则与大厅一起形成开敞而连续的公共空间,为游客提供一处兼能休憩、集散与观景的活动场所,使其成为坪田服务区的网红打卡点。

“银杏”主题结合了坪田镇的旅游资源,成为服务区天然的“广告牌”,能够吸引旅游爱好者驻足观光,为游客带来新鲜体验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3.6 多功能拓展

为更好地服务游客,满足不同类型人群的消费需求,服务区拓展了多项功能,将展览、旅游、餐饮、商业融合在一起。 在功能布局上,坪田服务区一层除设置公共卫生间、餐饮区、超市外,还增设了历史文化展厅,不仅满足游客饮食、如厕、休憩的需求,还提供了文化展示和旅游咨询、预订的服务。 二层主要为商业零售区,增设特色商贸,打造消费走廊,为游客提供更多的购物选择,促进服务区商业发展(表2)。

表2 高速公路主题服务区建筑功能拓展

3.6.1 文化展览

南雄历史文化悠久,既有自然风景奇特的红色沙漠,又有红色革命留下的历史足迹,还有历史悠久的恐龙化石群遗址,旅游资源丰富。 为宣传弘扬南雄特色文化,带动旅游业发展,服务区在入口大厅一侧设置文化展厅和半室外的文化展廊,不同时期可开展不同主题的展览,如民俗文化展、红色文化展、旅游景点展、恐龙化石科普展等系列主题,丰富游客的视觉体验(图6、图7)。

图6 服务区室内展厅效果图

图7 服务区半室外展廊效果图

3.6.2 旅游驿站

雄信高速沿线附近旅游景点众多,去景区游玩的游客路过服务区并停下来休息时, 通常会向服务人员咨询旅游相关事宜,因此,将坪田服务区定位为旅游驿站,作为旅游集散地,增设旅游咨询台和司机休息室,为游客提供休息、导航、预订、信息咨询等便利服务。

3.6.3 商业街区

为满足游客消费需求,服务区增设了除基本餐饮、超市以外的商业业态。 一层主要为国内外品牌餐饮和当地特色餐饮,二层全部为商业,包括科技、服饰、 日化等热门消费品, 打造出以 “国际品牌+国内品牌+地方特色品牌+自有品牌”为梯队的多层次品牌体系,引导服务区由传统服务区向丰富多彩的餐饮、购物、 休闲娱乐平台转型(图8)。

图8 服务区商业业态分布示意图

3.6.4 智慧公厕

服务区除了为游客提供干净、卫生的如厕环境外,还应全面考虑到女游客如厕难、带婴幼儿如厕难、残疾人如厕难等各类既特殊又普遍的问题,提高游客如厕环境质量。 针对这些问题,服务区设置了一组“潮汐”厕所,一部分厕位可以单独使用,另一部分则男厕或女厕连通,在人流量大时,可双向开启,实现男女厕弹性使用(图9)。 除男女厕之外,服务区还增设了“第三卫生间”(图10),里面设置了成人儿童洗手盆、成人儿童座便器、男用小便器、 儿童安全座椅、多功能护理台等,方便父亲带女童或母亲带男童如厕,四周还配置有扶手,方便残疾人或儿女带行动不便的父母使用, 让厕所变得更加人性化、智能化。

图9 潮汐公厕弹性使用示意图

图10 第三卫生间平面示意图

4 结语

交旅融合背景下, 主题服务区的建设体系和建设标准应走向成熟与完善,设计师应该在保障其基本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车流人流汇集点的作用,集聚吸引力,建设优质特色服务区,使其积极融入地方旅游市场;弘扬地域文化,挖掘特色IP 主题焦点,融合交通、旅游、文化等产业互利发展,继而带动服务区周边经济共同发展;拓展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新功能,发挥服务区文化展示与传播优势,为高速公路增添一抹亮丽色彩。

图表来源:作者自绘。

猜你喜欢

服务区高速公路旅游
基于AR技术的服务区可视化在线监测系统设计及应用
河南省高速公路主题型服务区建设思路探索——以郑州西服务区为例
一辆开上了高速公路的汽车
加油站 直通车 服务区 督政台
为什么高速公路上不用路灯照明
旅游
高速公路上的狗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爱无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