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生成逻辑、基本内涵及实践进路

2022-04-25孙万君姚娟娟

理论导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生成逻辑基本内涵

孙万君 姚娟娟

摘 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系统地回答了我们党“为何要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什么样的共同富裕以及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等重大时代课题。生成逻辑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有着严密的理论逻辑、深厚的历史逻辑和迫切的现实逻辑;基本内涵上,主要包含实现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有效解决好“共同与富裕”的辩证关系、因地制宜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共同富裕战略步骤安排等重要观点;实践进路上,强调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提升相对贫困治理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基本分配制度,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关键词:共同富裕思想;生成逻辑;基本内涵;实践进路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2)04-0010-0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党协商的特有优势及在新疆治理现代化中的实践”(17XDJ019);新疆工程学院“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研究”专项课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方法研究”(2021xgy062203)。

作者简介:孙万君(1990-),男,新疆伊犁人,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建党史;姚娟娟(1990-),女,新疆额敏人,新疆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義中国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后,强调要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放在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宏伟目标上,这在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拓进取、顽强拼搏的光辉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和探讨共同富裕思想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及实践进路,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生成逻辑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思想的产生,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蕴含着深刻的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从历史到现实、理论到实践、国内到国际,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一)理论逻辑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探索。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吸收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共同富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创造性提出了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以及实践路径。由此,共同富裕思想从理论走向实践、从空想走向科学,为全人类追求美好富裕的生活方式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马克思恩格斯就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科学诠释:第一,科学分析实现共同富裕的首要前提。资本主义私有制本质上是为资本家更好压榨和尽可能剥削工人阶级而服务的制度体系。就生产资料私有制度本身的属性而言,它必然会在资本的积累上造成不可避免的两极分化,也就根本无法实现社会各阶级共同走向富裕的目标。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工人阶级才能通过按劳分配平等共享自己的全部劳动成果。为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将自己的理论概括为“消灭私有制”[1]。第二,深刻论述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论证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必然性,强调人类社会发展必然经历从贫富分化到共同富裕的历史过程。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详细阐述了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强调人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所有人的物质福利和富裕水平。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2]第三,严密论证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不同社会形态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衡量,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性和阶段性的发展过程,因为共产主义刚刚产生出来,“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旧社会的痕迹”[3],人们所获得的消费资料依然等同于在社会中所消耗的劳动量。概言之,只有真正进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才能彻底打破消费资料按劳分配的模式,实现消费资料按需享有和分配,进而在形式与事实上达到共同富裕。第四,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工人阶级的贫困根源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认为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资本家逐利的本质使之必然压榨、剥削和霸占工人阶级的劳动成果,导致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越来越贫困。为此,要想实现所有人的共同富裕,就必须彻底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建立人人平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

2.列宁斯大林在俄国社会建设时期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列宁斯大林首次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付诸实践,并结合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真知灼见,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内涵。第一,指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列宁斯大林从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强调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人都可以在不掠夺他人劳动的情况下完全达到富足的程度”[4]112。第二,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建立在丰富的物质基础之上。列宁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够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为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以便使所有的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4]546。斯大林在坚持列宁思想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并根据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提出“社会主义只有在高度的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只有在生产品和各种消费品丰裕的基础上,只有在社会全体成员都过着富裕而有文化的生活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胜利”[5]。第三,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以公有制为制度保障。列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消灭私有制和剥削阶级的思想,认为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无产阶级领导才能为共同富裕提供实现的可能,因为工人阶级要解放,必须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革命 [6]。

可以说,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早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论述中已经给出了全面系统的解答。同时,这些重要论述也充分表明,实现共同富裕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价值取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发展的基本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将思想转化为现实的漫长过程,需要长期努力奋斗。

(二)历史逻辑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回眸党的百年发展历程,我们党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进行了长期实践探索,虽然在党的各个历史时期共同富裕的思想内涵和目标导向各有不同,但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党对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认知不断深化和升华。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课题,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以矢志不渝的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向前推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踐探索主要表现在:一是土地革命时期,党在农村开展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运动,消灭封建剥削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使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解决了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二是抗日战争时期,党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开展自给自足的大生产运动,不仅解决了自身的生存问题,还极大保障了抗战物资供给。这一时期虽没有达到富裕,但革命根据地的穷困人民不再受剥削阶级的压迫,实现了自身的解放,有力地推动了抗战事业的发展。三是解放战争时期,党在解放区给贫困农民分配土地,使农民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不仅激发了人民群众彻底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斗志,而且使人民群众对未来实现社会主义美好富裕的生活有了强烈的渴望。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毛泽东关于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思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着重强调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的基础,提出实行合作化,在农村改革中实行消灭富农和个体的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富裕起来”[7]。二是就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进行详细的辨析。认为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实现所有人的共同富裕;反之,如果没有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保障,所实现的富裕只能是少数人的富裕。三是共同富裕要以先进生产力为前提。立足我国国情、借鉴苏共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阐述了共同富裕必须建立在发达的工业国基础之上,提出要推进国家工业化发展水平。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在总结以往实践经验和审视风云变化的国际局势后,就如何更好推进共同富裕提出了新的思考和实践方案。主要包括:一是从社会主义的目标论和目的论两个层面阐述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强调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目标指向就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个目标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而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二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强调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在于“先富带动后富”。由于我国各地的发展水平、地理位置、人才资源等各有不同,所以“富裕时间有先有后、程度有高有低”,但最终都是为共同富裕服务的。三是从我国对外政策和国际环境的视角探索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实现既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又离不开良好的国际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推进本国经济。唯有如此,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江泽民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接力前行,不断强化对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主要包括:一是在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中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针对东中西部地区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提出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为全国共同走向富裕之路提供物质保障。二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快速推进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释放生产力,为增加居民收入和农民实现脱贫开辟道路。三是在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中推进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效率与公平关系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其优越性在于既可以快速发展生产力、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又能够防止因贫富差距而产生的两极分化,从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由于“高效率、社会公正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决定的”[8]。跨入新世纪,胡锦涛继续推进共同富裕的目标。主要包括:一是在统筹社会各种利益关系中推进共同富裕。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和完善收入分配体制,强调消除由生产力发展而带来贫富分化等不公平的问题,让改革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二是在统筹区域发展中维护共同富裕。努力缩小工农、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加快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步伐。三是坚持在以人为本中实现共同富裕。从满足人民对物质需求的层面拓展到人的精神领域,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使共同富裕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深化。

(三)现实逻辑

1.共同富裕是破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愈加明显,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的主要内容就是实现共同富裕。但是,当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核心任务依然是解决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均衡、中等收入人群比重低、社会保障存在短板等问题。在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任务后,党继续提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既有利于更充分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有利于更好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紧紧围绕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全面系统开展各项工作,能够更好地破解社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有效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共同的期盼。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不懈奋斗是党的初心,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政治使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放在党治国理政的关键位置,充分彰显了我们所推进的伟大事业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事业,有利于更好地凝聚全国人民的磅礴伟力。我国现代化的建成是以14亿多中国人共同实现富裕为前提的,这必将彻底改变世界现代化的分布格局,也将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3.共同富裕是党筑牢执政根基、提高执政水平,领导人民稳步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不懈的奋斗中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并取得了决定性成就,但要在日趋复杂且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仍需面对新的挑战。世界各国经验证明,贫富两极分化不仅造成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而且会导致社会持续动荡。纵观国际社会,其中不乏一些发达国家,由于贫富差距过大、社会阶层固化等因素引起社会矛盾愈加尖锐、社会内部高度分裂对立问题,甚至导致治理危机,民粹主义、种族主义不断兴起。我国社会发展经验表明,发展起来后的问题一点也不比不发展的时候少[9]。因此,共同富裕能否实现,不仅是对党的执政水平的巨大考验,更是衡量世界各国执政能力高低、制度优劣的根本标尺。对此,习近平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关系到党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论述,形成了从前提条件、本质要求、发展阶段到实践路径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为我们党深入推进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以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不断推进共同富裕,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路子,深化了对共同富裕思想的规律性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统筹推进与协同配合。共同富裕思想展现出新的目标性、关联性、差异性和动态性的基本内涵,需要引入系统哲学的基本原理,揭示其内在规律,精准把握共同富裕的思想意蕴,服务实践发展。

(一)系统目标性:实现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

任何系统都有其内在的特定目标,具体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受或者很少受条件的变化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坚定地呈现出某种趋向预先确定的状态的属性。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提出要实现民富国强的战略目标,强调“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 ”。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民富国强思想基础上,将社会主义制度与共同富裕紧密联系起来,强调只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否则只能是少数人的富裕。这是我们党首次从制度的优越性出发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方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多次强调:“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富裕。”纵观党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虽然不同历史时期追求共同富裕的基本任务、衡量标准、实施方法随着实践发展不断变化和调整,但是共同富裕的基本目标和内涵却始终没有变。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我们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将以更加顽强拼搏的精神,努力开辟出一条由先富转向共富的成功之路。

习近平指出,实现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其目的是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并以一种更公平更合理的方式不断加以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创造性地作出了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全面开启了脱贫攻坚新征程并取得全面胜利。因此,“一个也不能掉队”的共同富裕,是破解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途径,通过全民参与、全民共建、全民共治、全民共享,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二)系统关联性:有效解决好“共同与富裕”的辩证关系

系统的关联性指系统的各要素、系统与要素、系统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以及系统的结构、功能、行为之间的普遍聯系的特征,这种联系主要表现为相互依存和制约关系。“系统哲学的结构功能律直接揭示了隐藏在系统内的结构具有规定系统本身的特性,也就是说系统内的不同结构所表现出来的功能及属性对于系统的发展方向、速度和结果等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不同要素间关系的处理方式可以使系统发挥出单一要素所不具备的优势。”[10]因此,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中,我们不仅要高度重视“质与量”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且还要科学把握共同富裕系统内部“结构与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1]。共同富裕是“共同”与“富裕”两个要素的结合体,“富裕”指国家对财富的占有,是对国家生产力水平的综合反映;“共同”则表现为全体人民对财富的拥有方式,是对社会生产关系的综合反映。由此得出,所谓的共同富裕绝不仅仅表现为单一的“生产力或生产关系”的概念,不能理解为非此即彼,而是需要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中进行理解和把握。

如何有效解决好“共同与富裕”的辩证关系,是我们党现阶段保持长期执政过程中亟须解决的时代命题。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正式确立以后,我们党在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的基础上,开启了初步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之路,经过党和全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奋斗,不仅使我国迅速摆脱了积贫积弱的国家形象,而且为进一步推进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后,我们党通过精准研判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历史方位,逐步调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原有生产关系,改变过去平均主义的思维模式,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兼顾公平,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由先富带动后富。跨入新世纪,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社会各阶层在贫富差距和分配方式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显露,我们党及时总结改革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提出要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分配方式和社会公平,确保走共同富裕道路不动摇。进入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注重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中加以推进。可以说,共同富裕既涵盖了物质领域,也涵盖了精神领域;既表现在富裕数量上,也表现在富裕质量上;既要求城乡间的共同富裕,也要求行业间的共同富裕,要将其间的多种关联性解决好。

(三)系统差异性:因地制宜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差异性是系统内部各要素所固有的属性,正是由于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差异性,才构成了系统的完整性并推进系统不断向前发展。“差异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根本动力,系统是差异存在的依据,差异是系统存在的表征。”[12]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之所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源于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速度各不相同,不同阶段的发展侧重点也各有不同,造成此类差异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地理因素和人口分布因素,也有文化因素和教育因素。实现共同富裕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认识到差异的存在。共同富裕作为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动态系统,要牢牢把握其中差异的变化并以此为根据。

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需要正视其中差异性。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科学论断从根本上抓住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也为进一步把握和制定推进共同富裕相关战略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我国社会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表现在多个领域,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平衡、经济与生态发展不平衡,市场竞争不充分、动力转换不充分、制度创新不充分等等。只有妥善处理上述问题,才能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基础性保障。

在逐步推进共同富裕中,要格外重视差异的特殊性,这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根源所在。使全体人民共享富裕,关键在于发展,要根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这就需要注意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不同行业间的差异,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上多点开花、精准把脉、对症开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只有通过因地制宜的方式,针对不同区域差异性制定不同战略举措,才能破解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此,要正确理解共同富裕系统中存在的多种差异性,通过多样化方式逐步缩小差距、化解差异,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系统动态性:实现共同富裕战略步骤安排

系统是一个运动的有机体,其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则是绝对的,系统内部的联系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都是一种运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断运动着的动态过程,伴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改变、主要矛盾的转化及共同富裕阶段性任务的转变,实现总目标的战略步骤安排也应随之变化。

党的十九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科学制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长远战略目标,“十四五规划”也就推进共同富裕进行了目标设定,这与层次转化规律高度耦合,“系统物质世界总是以层次转化的形式运动和发展,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12],这种长远战略目标的制定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共同富裕系统所具有的动态性和层次性的规律性认识。其不仅是我们迈向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举措,更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基本保障:第一个阶段,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第二个阶段,从2035—2050年,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从两步走战略目标实施的内在逻辑中可以得出:一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目标与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在逻辑线、时间线上高度契合、同频共振,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追求和目标导向;另一方面,共同富裕从迈出坚实的步伐到基本实现,其中既包含了不同历史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和任务,也包含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推进路线图和时间表。这一战略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深度契合,深化了我们党进入新时代以来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体现了百年大党对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赓续和拓新。

同时,我们要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实现共同富裕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将实现共同富裕理解为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不仅要认识到过程的层次性和阶段性,而且要充分估计到长期性和复杂性,要有迎难而上的魄力和久久为功的毅力。同时,“两步走”战略作为一项工作部署,在稳步落实各项任务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其动态性,及时调整,保证理论联系实际。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践进路

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在坚持党领导的政治前提下,紧紧围绕社会突出矛盾、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等,采取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战略举措。

(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筑牢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的政治保证

从本质上讲,实现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需要广大劳动人民以艰苦奋斗、勇于拼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去实现。其不仅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并将其融入共同富裕这个系统工程的全过程、全领域,发挥党应有的统领作用。从理论溯源看,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的科学构想最根本的就在于要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百年辉煌历史成就生动地诠释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从坚持党的领导百年发展历程看,一部建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实现共同富裕的艰苦奋斗史。从一穷二白、封闭落后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积贫积弱到消除绝对贫困,生动诠释了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从实践发展看,推进共同富裕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无疑要打破利益固化的阻隔、取缔非法收入,否则无法在实现共同富裕诉求上达成共识、凝聚力量。只有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以披荆斩棘的魄力铲除利益藩篱,充分调动全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凝聚起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合力。历史与现实都已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强大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和动员力,能够把人民对共同富裕的追求和向往转化为切实可行的重大举措并一以贯之地落实下去,变远景规划为现实成果。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把亿万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是人民群众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是共同富裕道路行稳致远的政治保证。

(二)提升相对贫困治理水平,构建相对贫困长效治理机制

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要以逐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为基本前提和具体目标,以确保共同富裕在实践中能够稳步推进。虽然我国在2020年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的任务,但相对贫困的问题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彻底解决,这是由于相对贫困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和隐蔽性等特征。相对贫困治理难点在于:一是识别难,导致相对贫困的因素复杂且多变,而衡量相对贫困的标准过于单一化、简单化;二是平衡难,由于我国属于赶超型经济发展模式,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效率与公平难以保持绝对平衡,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从而形成了大量相對贫困人口;三是易再生,处于相对贫困边缘的脱贫户极易因社会经济因素、自然环境因素以及自身因素再次陷入相对贫困。因此,在彻底消灭绝对贫困的前提下,提升相对贫困的治理水平就是我国现阶段减贫的努力方向。为此,要针对相对贫困的动态性、复杂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对症下药,构建治理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持续不断地为解决我国相对贫问题提供制度支持。首先,建立动态识别机制。精准识别相对贫困的主要群体和确定衡量标准是治理相对贫困的逻辑起点。相对贫困衡量标准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指导,又要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同时也要认识到区域、城乡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相对贫困主要人群的识别要在原有的识别标准上进一步优化,充分利用网络大数据管理技术精准识别,同时还要加强动态管理,实时监测和调整相对贫困人口的数量。其次,建立制度保障机制。精准识别相对贫困的主要类别和确定治理内容是治理相对贫困的重要抓手。相对贫困的主要类型包括消费型、收入型和生活型贫困。相对贫困的治理内容主要应建立提高收入、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民生、增加就业渠道等方面的制度保障。最后,建立内生动力机制。精准识别相对贫困的多维诱因和确定脱贫方法是治理相对贫困的关键之举。相对贫困既有因物质资源匮乏造成的贫困,也有因个人能力不强导致的贫困,还有因教育资源落后引发的贫困。治理相对贫困要在推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衔接中增强内生动力、在深化改革中激发内生动力。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在发展中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习近平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强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就是在实践中践行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为此,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在明确社会保障的实际内容、帮扶对象和实际效果中逐步构建。一是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实现老有所养。二是推动基本医疗、失业和工伤保险的省级统筹,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不断减轻人民群众因看病问题而承受的巨大经济负担,切实给人民群众带来生活上的实惠,防止部分脱贫人员因病返贫、致贫再次陷入相对贫困之中。三是积极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分类分层、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坚决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四是完善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制度,使弱势群众生产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关怀。五是促进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发展,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以减轻人民群众因重特大疾病而造成的经济负担,增强抵御突发风险的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健康保障需求。除此以外,针对体制外的社会群体、自由职业人员也要配套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更好地服务新兴阶层的现实需求。

(四)坚持基本分配制度,逐步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之举就在于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在具体实践中既要充分认识制约收入增长的主客观因素,也要明确收入增长的制度基础,更要全面落实收入增长的可行举措。一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只有保持高质量发展才能不断积累财富将蛋糕做大做优,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当前,要想持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要秉持新发展理念。这是持续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选择。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加强创新引领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贯彻协调发展理念,促进区域、城乡、产业和行业之间资源共享和协同共进;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走集约化发展道路;贯彻开放发展理念,扩大对外交往,积极拓展国际市场;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共享发展理念是共同富裕在实践环节的集中体现,通过共享发展使全体人民享受到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成果,为不同区域、不同领域和不同行业间的协同发展、共享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其次要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措施。要坚持扩大内需,全面促进消费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和高质量的供给引领和扩大社会新需求;要坚持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大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最后要坚持对外开放。这是保持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开拓互利共赢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对外贸易、推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举措。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关键在于将自贸试验区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二是坚持基本分配制度。我国基本分配制度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是最大限度上分好“蛋糕”的制度保障,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在初次分配中,要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比重,把劳动报酬作为基本收入分配标准,同时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在再次分配中,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税收调节体系的作用,也要充分利用国有企业国民经济稳定器的功能,二者共同调节、相互配合,不断推进共同富裕;在第三次分配中,充分利用慈善事业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辅助作用,改善收入和分配格局,进而不断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实现共同富裕。

(五)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多方位、多形式和多渠道促进灵活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问题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保障民生的基础。只有妥善处理好就业问题,才能实现人民的安居乐业,缩小收入差距,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在国家层面,要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在经济发展中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一方面要优化就业环境,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就业指导咨询机制,加强职业技能人才培训,着力改善劳动力要素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完善支持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政策,通过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实现自我就业并带动更多人就业。例如,政府应在税费征收、小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经营场地、工商管理等方面给自主创业者更多的支持。同时,政府还需要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各类公益性岗位。二是在企业层面,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薪金待遇。同时,还要积极维护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三是在个人层面,劳动者要提高素质,提高技能,艰苦奋斗,在激烈的就业环境中把握主动权,赢得就业机会。除此以外,还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逐步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4.

[2]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86-78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4.

[4]列宁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5-376.

[6]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93.

[7]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37.

[8]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37.

[9]邓小平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205.

[10]乌杰.系统哲学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05-243.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12]乌杰.关于差异的哲学概念[J].系统科学学报,2008(2):1-3.

【责任编辑:张亚茹】

猜你喜欢

生成逻辑基本内涵
充分认识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的重要意义
网红现象的生成逻辑及其引导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逻辑理路
探究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协同培育机制构建
森林康养产业经济带动性与环保型方案研究
儒家廉政思想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及其现代境遇
依法治国之基本内涵探析
企业危机管理对策思考
如何整体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