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口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乘风破浪开新局勇立潮头逐浪高

2022-04-24李胜男韩金银

中国农村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周口园区小麦

文|李胜男 韩金银

千亿级生物可降解新材料基地

阳春三月,被誉为中原粮仓的周口大地迎春返青的麦苗迎风摇曳,孕育着丰收的希望。走进周口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郸城县(以下简称“园区”),一批批科技人才的驻足,一股股科技力量的注入,一件件科技设备的投放,引领创建周口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奋斗方向。园区以黄淮平原高质高效农业为建设主题,以小麦为主导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着力建成小麦产业创新发展引领区、黄淮平原农业高质高效引领区、全国乡村振兴典范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和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

园区2015年12月由科技部批复建设,2020年11月,在第二批国家农高区建设推进会上,科技部批准河南周口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周口国家农高区”)。2021年4月,科技部、生态环境部等七部委对河南周口进行了实地考察。目前,周口国家农高区升建工作已经上报。

那么,园区何以升级建设成为周口国家农高区?

一直以来,扛稳河南粮食基础、推动河南省农业创新发展是园区的特色优势。园区主导产业突出,小麦、玉米、甘薯、中药材等农产品资源有助于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和医药产业,现已培育规模以上企业65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家。2020年实现产值211.7亿元,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产值占比达70.8%。

园区处于黄淮海平原中心腹地,周边高等级公路四通八达,海陆空均可快速到达北京、上海、郑州等一线城市,拥有建设现代化的物流产业园区的基础。

农业资源方面,园区立足于黄淮海平原、土地肥沃、田地平整。小麦产业优势突出,建有周麦系列品种繁育推广基地,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占园区农作物种植面积的70%以上,自主培育的周麦系列品种推广面积位居全国前列。

园区内科研资源密集,拥有河南省级以上科研平台22 个、高层次人才300多人,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6项、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9项,荣获河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7项。产学研结合紧密,已有38家企业与清华大学、中国农科院等4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累计解决技术难题120余项。

同时,园区重点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提高规模化生产水平,拓展多种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营销互通,加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省市县高度重视,推进园区建设

为加快推进周口国家农高区建设,河南省市高位推进。省级层面,省人代会、省委1号文件、省“十四五”规划中都明确提出了加快周口农高区建设,河南省委省政府成立了以省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农高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推进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河南省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2021年的河南省部会商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省政府召开了周口农高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听取建设进展情况汇报,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市级层面,周口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国家农高区创建领导小组,周口市五次党代会上先后4次提到农高区建设。周口市领导多次到山西晋中、吉林长春、陕西杨凌、南京白马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经验,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周口农高区建设。

县级层面,郸城县委县政府在周口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的基础上成立周口国家农高区筹委会,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原则,打造“管委会+公司+园区”运行新模式。在全县范围抽调了年轻业务骨干人员,推行“大部制”管理,归并分散职能,集中同类事权,设立一办七部一中心一公司,凝聚起农高区建设工作合力,形成“大经济”“大商务”“大建设”“大管理”的行政管理架构;推进“公司化”开发,剥离开发、建设、运营等适宜企业化运营的职能,划转到河南农业高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进一步激发了农高区的创新发展活力,全力推动农高区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见成效。

集聚创新要素,打造科创载体

共建科研合作平台。与河南农业大学合作共建河南现代农业研究院,与市农科院合作共建周口现代农业研究院,累计建成国家级研发平台9个、河南省级研发平台14个、创新创业平台3个、公共科研平台5个,规划建设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科院、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等科研基地8000多亩,周口师范学院、周口市农科院已在园区建成3000多亩科研实验基地。科研实验基地的建设促进了一批重大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推动了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升了良种供应保障能力,让种业插上科技翅膀,农业生产的“短板”变为“强项”。

打造农业科技人才高地。科技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园区先后引进张改平、邓子新等5名院士,引进河南农业大学小麦玉米全产业链发展、农牧一体化等领域的11位知名学者为首席专家,累计柔性引进院士6人、省“双创人才”36人、博士89人。周口师范学院土壤改良技术研究团队、周口市农科院周麦系列研究团队等入驻农高区;同时,积极引进许为钢院士小麦育种创新团队,正在建设雷振生中原学者工作站。围绕小麦选育、繁育、土壤修复、栽培模式,引进省农科院小麦产业特派员服务团及省科技特派员50名,为农高区小麦主导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河南省农科院脱毒甘薯种苗繁育基地

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努力建设一流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2021年,申报河南省质量揭榜挂帅项目1项、省重大科技专项1项、省重点专项4项、市重大专项3项,省市科技创新团队6个。与河南省农科院雷振生研究员合作中原学者工作站,已通过河南省科技厅现场考察,正在合作申报优质专用小麦品种选育与产业化示范项目。截至目前,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和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15项,国家富民强县、火炬计划等项目126个,荣获全国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1项。

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水平

依托周口市农科院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大力开展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繁育工作。周麦22号、周麦27号等多个品种顺利通过国家审定,周麦9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周麦18号在国家、省区生产试验中三年获八个第一;周麦22号推广应用面积超1000万亩、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周麦系列品种的推广面积达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30%以上,在河南、安徽、江苏等地累计推广面积超10亿亩。依托正星粉业、五得利集团周口面粉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开展以商招商,吸引小麦精深加工企业入驻园区,不断延伸壮大小麦产业链的实力。核心区拥有规模以上企业65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家,2021年实现产值约220亿元。

在玉米种植方面,以河南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为技术支撑,规划建设高淀粉玉米规模化种植8万亩。在玉米精深加工上,以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为依托,建设年产1万吨丙交酯联产聚乳酸工程项目以及年产6万吨生物可降解聚酯及其制品等项目,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基地,未来产值可达200亿元。以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甜蜜蜜糖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充分利用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形成“玉米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废弃资源再生利用”的产业链条,成功建设河南省玉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全县75万亩玉米标准化种植农户增收致富。

园区拥有12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红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在精深加工上,发挥河南新天豫食品有限公司龙头带动作用,打造“规模化甘薯种植—甘薯精深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的产业链,壮大甘薯淀粉制品产业规模,提升发展精制甘薯淀粉制品,积极发展休闲食品,延伸布局薯类蛋白、膳食纤维等保健食品。通过示范种植、“订单+农户”等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甘薯发展,保障原材料来源和品质,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为更好地把吨粮田变成万元田,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民致富增收,园区积极发展蔬菜产业,规划建设1000亩的智能化蔬菜产业园,包括寿光智慧蔬菜产业园、多吉利德无人蔬菜工厂、兰桂骐高效农业示范园等项目,全面推广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实现智慧农业全覆盖。

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发展动力

园区积极培养发展家庭农场、农业协会等新型经营主体,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主体分工协作、利益共享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进一步拓宽了群众致富增收道路,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河南稼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规划占地1100亩,高标准示范种植中科院培育的紫优5号系列功能小麦及其它新品系优质小麦,获批周口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河南仓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流转土地2000亩,与周口师范学院合作建设科研实验基地,推广种植周师11种小麦新品种。郸城培康特色种植协会依托“协会+基地+农户”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种植有机小麦1500亩、怀山药3000余亩、黑皮冬瓜30000余亩、脱毒无公害大蒜2000余亩、辣椒20000余亩,辐射带动周边10个乡镇60多个行政村特色农业发展,协会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周口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科学谋划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未来,乘着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的春风,园区将继续统筹布局、科学谋划,从产业发展、创新能力建设、基地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发力,围绕黄淮平原高质高效农业这一建设主题,以小麦为主导产业,着力打造小麦产业创新发展引领区、黄淮平原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全国乡村振兴典范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努力。

优质小麦育种实现新突破。坚持“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理念,瞄准黄淮平原麦区种子市场需求,建设周口小麦种质资源库,开展以小麦为主的农作物新品种培育、新品种中试与示范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强力培育小麦种子新产业,大力培育种子龙头企业,实施小麦种子产业化,解决好种子这个卡脖子问题,打造黄淮平原生物育种高地和种业产业集聚地,在全国叫响周口小麦育种品牌。

小麦高效种植实现新突破。重点围绕小麦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以标准化、绿色化、安全化为重点,采取种子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种植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五化”措施,大力推广使用自动化、信息化的耕种收、灌溉、监测等设施,探索建立全过程、全链条、可追溯的生产管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标准,擦亮周口优质高效农业名片。

小麦精深加工实现新突破。积极推进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为核心的粮食产业化,培育引进一批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为代表的粮食精深加工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组成战略联盟,开展采购、储备、生产、营销、科研等方面合作,实现产业化经营,集群式发展,到2024年,实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营业收入突破230亿元,形成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名牌产品,让中国碗装更多周口粮。

创新创业模式实现新突破。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理顺园区管委会管理体制,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强化人才支撑,着力引进一批小麦产业需求的院士、专家团队,打造创新链,建立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孵化创业、质量检测“五位一体”科技创新创业模式。强化资金支持,设立园区建设发展基金和人才发展专项基金,积极整合省市项目资金,向园区倾斜;引进金融服务机构,采取多种形式,撬动民间资本加大投入。

猜你喜欢

周口园区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记忆老酒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一站一台”连民心 绘出周口新画卷
孔学堂 纯粹的国学园区
为周口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