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诵读走进小学校园的思考

2022-04-23黄智惠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43期
关键词:小学校园经典诵读中华文化

黄智惠

【摘要】经典诵读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是从思想和行为上对学生进行智育、德育、美育的重要举措。新时代的小学校园应该是文化的乐土,思想的园地,处处彰显着文化的魅力,体现着文化的自信。本文从经典诵读的价值和意义出发,对经典诵读走进小学校园进行初步的分析,希望进一步彰显经典文化的内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经典诵读;小学校园;中华文化

经典文化是涵养中国人精神的重要内容,对于小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学校和教师要重视经典文化的育人力量,从学生的诵读兴趣出发,千方百计在校园中给学生创造经典诵读的人文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经典文化的引导。

一、经典诵读走进小学校园的意义和价值

经典诵读走进小学校园,能够有效提升学校的文化氛围,使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沐浴在文化环境之中,使学生从中华经典文化中受到精神洗礼,思想熏陶,行为上和心灵上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引导。无论是《诗经》还是《论语》,无论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还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这些闪烁着中华人文精神的书籍和语句,都能通过诵读,使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小学生感受到中国人文精神的脉搏,体验历史文化的力量,获得为人处世的生存教益,使文化素养较为欠缺的小学生感受中华思想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致,使学生从小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下获得成长。

经典是经过了千百年时间检验的,无论在文化性还是思想性上都有着难以替代的独特价值。诵读它们,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借助于经典的启迪和哺育,帮助小学生走好人生路,彰显人生价值。特别是在音律美,和谐美,文化美上,经典具有当代文化内容难以媲美的优势,能够契合小学生的兴趣,加快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知识的认识。在长期的诵读中,小学生的语感、道德,以及对真善美的艺术情感都会得到升华。

二、经典诵读走进小学校园的主要策略

1.加强经典诵读的重视

经典诵读要想顺利走进小学校园,首先需要学校和语文教师在思想上统一共识,认可经典文化的教育意义,积极在校园中组织实施经典诵读活动,这是基本的前提。思想上不重视,排斥经典诵读,或者经典诵读活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都不能有效彰显经典文化的魅力。因此,学校和教师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积极利用传统节日在校园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对于组织积极性高的教师,对于参与积极性高的学生,都要给予奖励,鼓励大家一起构建经典诵读校园文化氛围。学校要在校园环境上彰显经典文化,如,借助于电子屏幕、广播站、文化走廊、板报、墙壁、雕塑等展示经典文化中的语句,解读经典文化的思想价值,使学生整个身心陶醉在经典文化的包围之中。

2.拓展经典诵读的内容

经典诵读要在契合小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文化基础的前提下,不断丰富和拓展学生的诵读内容,不能仅仅满足于《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之类的读物,而是要囊括经史子集的各个方面,如,《唐诗三百首》《龙文鞭影》《幼学琼林》等,使诵读活动不断推进,丰富学生的诵读视野,提升学生的诵读兴趣。作为语文班主任,可以从语文教材内容出发,挖掘经典文化,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自主诵读时间,借助于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更多的经典诵读内容。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学生推荐、家长推荐的方式,不断丰富班级图书角书籍,使学生在课下一起诵读,一起交流,一起感悟,提升对经典文化的认识。

3.创新经典诵读的形式

经典诵读在形式上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需要学校和教师结合具体的诵读内容和学生的诵读基础,不断创新,保障经典诵读活动在小学校园中得到良好的开展。如,在诵读《唐诗三百首》时,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分组,开展诗歌诵读比赛。每个小组自选一位诗人的诗歌作品,结合诗歌情境进行诵读,还可以发挥想象力在服装和头饰上加以变化,符合古代诗人的外貌特征,最后看看哪個小组的诵读在情感和发音上最能传达出诗歌作品的思想和魅力就给予奖励,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再比如,在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到来前后,学校就可以在校园中开展经典诵读文艺演出活动。在舞台上,学生们有的诵读屈原的《离骚》,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杜牧的《清明》等。在诵读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唱歌,有的学生跳舞,有的学生吹笛,等等。这些形式都加强了经典诵读的效果。再比如,班主任还可以借助于家长的力量,在父亲节或者母亲节等节日中把家长请到学校里来,让家长和学生一起诵读表现亲情,母爱和父爱的诗歌,散文等,既能促进家长和学生之间的紧密关系,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感恩意识。我们都知道,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谷建芬的《游子吟》,营造亲情氛围,使学生在和家长一起诵读的过程中受到深深的感动。

4.促进教师素养的提升

班主任和教师作为经典诵读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组织者,其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高不高,对经典文化的热爱深不深,直接关系到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成效和质量。因此,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努力提升自己,多阅读一些优秀的古典小说、散文、诗歌,多观看一些优秀的经典文化普及栏目,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百家讲坛”等,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涵养人文修为,做一个有高尚道德情操和文化底蕴的人,如此才能在经典诵读活动中给学生以榜样、以引导。

总之,经典文化博大精深,经典诵读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随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在新时代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在校园中大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诵读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杜海英.浅谈诵读经典的作用[J].甘肃教育,2019(7):91.

[2]石艳梅.重视经典诵读积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J].学周刊,2019(11):101.

[3]王冰,刘树仁.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开展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3):26-28.

[4]李有红.诵读国学经典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探研[J].成才之路,2019(6):37.

责任编辑  陈红兵

猜你喜欢

小学校园经典诵读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小学校园艺术教育品牌建设浅析
小学校园艺术教育品牌建设浅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小学可持续性校园景观环境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