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舟山传统渔民画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

2022-04-22姜美君虞敏睿

河北画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海浪渔船渔民

姜美君 虞敏睿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一、背景

渔民画作为舟山渔业的文化产物,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具海洋特色的民间艺术品之一。绘制渔民画的当地居民,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美术训练,画作也不被人们熟知。男捞鱼,女补网,晒鱼鲞是他们辛勤的劳作;晒鱼干、画贝壳是渔民们饶有兴趣的事。当地渔民的民风淳朴,风俗习惯、生产生活的多样性给渔民画的风格和内容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文创产品是与文化特色相关的产品设计,为了有更好设计内容和实质性文化发展,文创产品通常选择地域特色相关文化元素进行设计,助力当地经济更好发展,展示更高层文化魅力。人们不同生活生产活动,产生不同视觉设计语言,通过造型、色彩等物质文化表现,能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提高人们精神需求和生活幸福感。本文通过大量渔民画案例搜集,田野调查后对舟山渔民画进行分类和分析,通过画面色彩统计和处理,提取相关颜色特征和造型表现,产生富有的精神文化的产品。当今渔民画多应用于装饰领域,在文旅产品中的应用较为局限。

二、渔民画分类

渔民画的风格特点较为突出,画面夸张随意却又不失精致,造型手法简约大气,色彩视觉冲击力强。主要以点线面三种表现形式结合地域性色彩的方法完成一幅作品,且构图方式不拘泥于标准,想法大胆。通过大量调研,渔民画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一)神话故事

汉唐时期的龙王庙,是渔民对其的畏惧和崇拜。明清时期在沿海兴起海神祭祀的活动,人们将其供奉以祈祷出海的平安与来年的丰收。在舟山坊间流传的神话故事多和海洋渔民有关,观音佛道传说的不肯去观音等。以神话故事类为渔民画创作的,多数风格较为突出,颜色鲜艳斑驳,造型怪诞,以海洋世界作为场景,将龙王居中作为主角,渔民和海洋生物都围绕其展开,造型大胆夸张、颜色强烈。以海洋地理特征位典型为主色调表达,交错的蓝色和鲜艳的红色搭配,表达海神对海洋的绝对控制权,反映了渔民对海神的敬畏、崇敬之情,如图1所示。

图1

(二)理想愿景

如图2所示,理想愿景通过画面主体形象设计,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拜,对未来生活的向往。结合日常生活劳作场景,画面以草木绿色、阳光沙滩黄调为主,颜色搭配和谐、色块丰富。渔民画中动态语言造型夸张,提炼海岛元素如海草、鱼、船的形象,直观地反映出画面的主题。黄绿色调作为舟山季节性色彩展示了渔民的丰收,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满足,也寄托了渔民们出海平安归来的激动心情。画面多采用邻近色搭配,以自然农作物色系为主。

图2

(三)生活纪实

生活纪实类渔民画以具象写实手法,真实描绘了渔民捕鱼劳作的场景,渔民画材料取决渔民生活生产方式和渔民劳作时的肢体语言,如海边拾鱼、船头补网和滩头洗鱼等,画面用碎色块打破原有的大面积色块,使得从形状和颜色上更加丰富,以简单概括的方式绘出石屋的肌理,反映主题。加入的黑色块的“鱼鲞”,起到点缀的效果,也反映出舟山独有的生产生活,极具创意表现精神,如图3所示。

图3

三、渔民画图案构成样式

舟山渔民画是海洋文化的缩影,具有较高的文化造诣,借鉴其图形样式和与文创产品之间联系,利用典型案例解析渔民画中设计元素,通过局部造型再设计应用到产品中。

(一)神话故事

神话题材渔民画通过大海捕鱼场景,夸张展示了海浪对渔船的影响。通过对海浪夸张卷曲的绘画手法再现大海的张力,展示了平静海面下的波涛汹涌,也象征着人们对海洋的绝对控制权。卷曲的海浪形设计也象征着岛上的人、海里的各种生物进行生死轮回,生命世代轮转之意。通过对海浪渔民画的提取,多种设计手法再造,展示海浪独特美感。

图4描述了渔民们到龙宫游园的场景。画面整体有较为密集规整,且不同形态的鱼鳞纹和海浪纹以重复二方连续的方式进行布局,层次明显,较有主次。图中海神主宰着世间生物,横构图的形式使神的身躯更加庞大,主宰轮回的力量更加强大。许多形态较为相似的漩涡状图案分布周围,与轮回这一主题相适应。颜色以黄蓝色调为主,即是海洋的颜色也是皇权的象征。

图4 《龙游》-杨素亚

(二)理想愿景

古人多用创作表达心中所感,渔民画也承载了渔民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常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渔民们赖以生存的海洋家园也寄托了海洋之外的联想。民间美术呈现的“有图必有意”描绘的就是对吉祥如意的追求,重复的构图将热闹画面和有序的联想,以合理规律组合,在具象图案之下,以抽象形式描绘了对天地空间的想象。

画面通过对海上渔船的描绘,展示着内心深处的追求。如图5所示,红色作为人类最早感知的色彩,多用于表达火焰、鲜血,也代表了喜庆热烈的含义。当地渔民在渔船上庆祝打鼓,渔船周围的防撞轮胎也承托了渔船月牙湾样的造型。渔民欢呼祥和,也表达丰收后的喜悦。渔船和渔船相连,也预示着出海平安,团圆丰收之意。

图5 《舟山锣鼓》-龚葵松

(三)生活纪实

早在原始时期就出现用图形叙事,纪实生活,渔民画背后色彩和线条元素构成也表现着渔民们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传达了地域性的生活日用品和审美情感,以简化概括意象图形表达,留下了海洋文化和舟山生活独特风味。

图6交错的海浪和富足的海鱼做水平画面的分割,将内容分成三段,远海、中海、近海。对渔船大面积描绘,充分展示了渔民们出海捕捞的场景。对捕捞者动态描绘,和中国传统民间农民画绘画风格类似,凝练的肢体语言是反映了渔民的海岛生活和海洋精神,也对之后海洋文化的研究有了图示记录,便于文化考察和产业传播。

图6 《海上拔河》-龚葵松

四、渔民画与文创产品的开发应用

(一)“年年有渔”设计效果图

舟山作为旅游市场的城市,本身就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其主要以渔业、海外贸易及其佛教文化共同拉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本土文化产业上的投入相比较之下较少。如果仅仅把舟山渔民画看作装饰画,就限制了它的发展空间。

图7是从渔民画神话故事、理想愿景、生活纪实三类作品中,提取船、海浪等元素,结合现代审美,对渔民画文创再设计,渔民画中新设计元素也可用在各项领域,海产品包装,文旅品牌建设等。通过不同地域文化下的商品、塑料、木材等材质进行文创产品的结合,实现舟山渔民画与文创旅游产品的应用,展现舟山特有的文化特色。

图7 “年年有渔”文创产品效果图

(二)对文创产品的应用进行创新

现阶段,渔民画可以应用在旅游文创产品上,通过这个方式将渔民画传播到五湖四海。借鉴剪纸、版画等多种民居艺术形式,走创新发展之路。其次,对于在旅游景区内的雨伞雨衣这类应急用品,亦可将其与渔民画结合,将渔民画融入生活。传统民居建筑,旅游观光车等更易于渔民画传播发展。结合现代电子技术和多学科发展,舟山渔民画可运用虚拟显示技术和材料表现,将会对渔民画文创产品展示更为全面。

猜你喜欢

海浪渔船渔民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海浪
樊应举
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
渔船上的谋杀
海浪协奏曲(下)
“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