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茶文化的应用型本科育人模式研究
——以晋中信息学院为例

2022-04-22

福建茶叶 2022年4期
关键词:书院茶文化育人

冯 娜

(晋中信息学院,山西 晋中 0308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旨在贯彻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华茶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蕴含的育人功能不言而喻。以茶为载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和技艺,是茶道精神的应有之义,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立足于高校课程思政,通过茶文化的传播与教育,润物细无声,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修养、文化素养等,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

1 茶文化的内涵与特性

茶文化内涵丰富,是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茶文化糅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等诸派思想。茶文化所蕴含的茶道、茶德、茶色、茶意、茶声、茶黛、茶味、茶具、茶艺等等,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和礼仪文化。“以人为本”是茶文化的核心要义,种茶、采茶、茶艺、茶舞蹈等都是劳动人民的结晶,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茶文化所倡导的中庸和谐、精行俭德、仁义礼让、豁达乐观、宁静致远、淳朴自然等都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天下茶人是一家”更是道出了茶与天地人融于一体。“修身养性”是茶文化的思想精髓,如茶有八德:康、乐、甘、香、和、清、敬、美;再如泡茶讲究八要:台要简、器要洁、身要正、心要静、气要和、水要静、手要稳、声要低:论茶道、会茶意、品茶味......参禅茶机的每一个环节无不体现着以德行道、修身养性。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大学又处在青年价值取向形成和确立最为关键的时期,面对快速变革的时代,不同价值观相互影响,只有以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才能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茶文化历久弥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体现。中国是茶的故乡,更是茶文化的发源地。种茶、饮茶,加之文人的青睐和文化的熏陶,形成了独具一格、内涵丰盈的茶文化。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又为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地延伸、创新和发展,使茶文化的育人价值不断显现。同时,国际交流日益繁盛,茶文化也正以新的面貌走向国际化,承载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外交场合“四论中国茶”,亲力推崇中国茶产业和茶文化,加强国际茶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以茶会友,以茶论道,与国际友人一同感知茶文化的“共享、包容、平等、互鉴”。茶文化已成为世界和谐文化的重要音符。

2 茶文化创新高校育人模式的意义

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引导当代大学生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品行和行为习惯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晋中信息学院坐落于晋商文化名城、孟母故里——太古,尤为注重学生文化底蕴的培养,通过“四位一体双院制(四位=完满教育×通识教育×商科教育×专业教育;一体=信息产业商学院;双院=书院×学院)”的育人模式,多维度、全方位构建“教”与“育”的交融互动关系。茶文化的培育正好与书院所倡导的自由、开放、共享、互动、包容等理念交相辉映,从而更好地“以文化人”、“活化传承”,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成功。

2.1 悟茶德,体会儒家中庸之道,提升自我素养

优秀的文化可以教化人、感染人、熏陶人。茶文化主要融入了儒家思想的中庸、仁礼。茶是劳动的产物,茶事中蕴含了一种品位,一种茶德。从事茶事活动的环境安静典雅,器具朴实无华茶,心态淡泊宁静,无不体现了和谐、中庸之道,有利于平和心态,戒骄戒躁、修身养德。礼仪之道亦是茶文化的重要内容,以茶待客中尽显礼仪文化。当代大学生深入体悟茶德,让有温度的文化浸润学生,陶冶情操,可以帮助他们有效提升自我品质修养。

2.2 会茶意,共享友人志趣之逸,加强与人交往

茶还可以作为与人交流的工具,以茶会友,表人品,交真心。中国一直以来盛行酒桌文化,以酒会友,但饮酒需节制,且需在身体和情绪都正常的情况下才可饮酒,否则因醉酒而引发的危害不可想象。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以茶会友,通过茶来结识朋友、洽谈生意。而且饮茶有益于养生,可以消除疲惫之感,维持心脏、血管正常运转,提升记忆力等功效。当代大学生在面对人际关系、学业紧张、情感问题等压力时,可以参与茶文化节日、茶文化论坛、茶产品展示、茶文化旅游等,使身心慢慢放松,缓解压力,以更好的心态去应对挑战。同时,在从事茶事活动与饮茶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体会茶意中所蕴含的“和”,即天地自然与人融为一体,与好友共享,可以博闻、思辨、卓见,从而提升团结协作能力,增强与人交流、相处的技能。

2.3 品茶味,领略身心愉悦之畅,促进健康成长

茶性俭,品之,先苦后甘,释躁平矜,怡情悦性,恰与中国人所崇尚的节俭、苦而后甘,心平气和、恪守本分等理念一致。细细品之,能够让人放松紧绷的神经,平复烦躁的情绪,感受茶的魅力与身心的舒畅。中华民族向来崇尚节俭,提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品读茶文化可以引导青年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摒弃当下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观念以及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等消极现象。晋中信息学院秉承“乐教、乐学、创造、创业”的校训,一直倡导服务于学生,致力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与品茶时修身养性、沁人心脾、寄情山水具有共通之处,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人文素养、健康的志趣追求。

3 茶文化创新高校育人模式的应用

晋中信息学院率先实施了全书院制育人,设立有太行书院、箕城书院、青藤书院等7大书院,书院秉承“家文化”、“领导力”,根植文化育人理念,强化文化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注重学生品德修养。书院文化与茶文化的融合可以为学生成长为“完整的人”提供新的探索和可能。

3.1 掌握茶文化内涵,实现多元文化浸润

充分利用书院平台,依托书院青年社区文化建设,在书院文化中植入茶文化,丰富书院文化内涵,拓宽书院文化育人渠道,让学生在书院温馨有趣的家文化中感知茶文化的魅力。茶文化不拘一格,雅俗共赏,可以带给学生美的体验:种茶采茶的勤劳之美;茶具优雅别致之美;茶席行云流水意境之美;茶馆环境恬静之美;品茶清苦回甘之美......领略茶文化之美,体悟茶道精髓,可以浸润学生心灵,提升学生对美的鉴赏和自身文化素养。

3.2 普及茶文化课程,丰富专业育人内容

茶文化涵盖范围甚广,在诗词、小说、绘画、读本、曲艺、歌舞中皆有迹可循。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的统一,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以及管理体系等多方面内容,其中课程教学中又包含了文化知识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因而可在全校范围内开设茶文化选修课程,利用好课堂这个主渠道,普及茶文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了解、学习、掌握基本的茶文化。不仅了解茶的渊源、种植、功效及饮用等基本常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于茶舞蹈、茶礼仪的兴趣爱好。当然,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要进行实践学习,做到知行合一,让学生参与识茶、品茶的实践中,懂得在与人交流中感悟茶文化的德与性,从而启迪学生勤俭、朴素、达观、自然、亲和。

3.3 开展茶文化活动,创新书院育人体系

当代大学生想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乐于探索且接受新生事物快,主体意识参与意识都较强,加之校园文化活动多姿多彩,且深受学生欢迎,因而可以将茶文化注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丰富的茶文化活动。书院强调学生的广泛参与和实践体验,依托书院师资力量,将茶文化融入各书院社区,通过思辨力、表达力、责任力、协作力等多元领导力与传统茶文化的交融碰撞,让学生在师生互动、朋辈互动中自我展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茶文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切实可行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大学生审美品味,茶文化能给学生们以美的启迪、美的感染,培养他们对中华美的自信,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大讲堂、品茶大赛等形式,强化大学生对茶文化的认知。通过学生社团和社会协会团体的交流合作,定期组织参观、交流活动。通过观茶、制茶、品茶,相互交流、交融,可以极大提高学生与人交往兴趣,促进人们的互敬和友爱。(2)培养大学生礼仪文化规范,通过茶文化加强学生对中华礼仪规范认知,途径轻松,易于接受且事半功倍。(3)拓宽大学生知识维系,开拓学习视野,茶文化涉及内容包括道家、儒家、佛家等各大哲学体系,可以极大丰富大学生知识维度。通过开展多元文化活动,丰富书院育人的渠道。

3.4 习得茶文化技艺,拓宽创业就业渠道。

随着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茶的要求及需求也随之增高,随之而来的是新成立的茶楼、茶馆及茶文化服务行业遍布各地,对高素养茶文化相关的专业人员需求缺口日益凸显。茶文化室、洽谈学习工作间等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工作及品茶需求,更深层次的能够满足人们的对高品质生活的精神追求,从而满足现代人休闲娱乐、商务洽谈、工作学习、朋友聚会等全方位需求。同时为分流大学生生源、缓解就业压力、拓宽就业渠道提供更加丰富资源。高校可利用现有地域化资源,熏陶学生茶文化素养,培训学生茶艺茶道,增强大学生的从业技能。学生可在校期间学习、了解茶道和茶艺服务,开设辅修课程,强化学生茶文化认知,增强内在素质和外在气质,为学生们的成功就业与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4 结语

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逐步确立、知识体系逐步构建、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逐渐成熟的时期,面对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社会变革时期,需要正确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和教育。新时期,高校育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育人模式方面不断探索改革创新。面对社会深刻变革、技术迅猛发展、经济转轨转型、思想观念日益活跃等一系列变化,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无疑是当代大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最有效的途径。茶文化不仅是对过去和传统的继承与传播,而且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元素,更是维护道德原则、崇尚文明礼仪的重要途径。茶文化本身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康乐性,因而通过大众都熟知且喜闻乐见的茶来作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窗口,把茶文化与素质教育相融合,在高校中推广茶文化,进行茶文化建设,通过课程体系搭建、校园文化熏陶、茶事活动训练等多种途径,对于大学生自我健康成长、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加强国际交流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书院茶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中西文化对比下的英语茶文化教学研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探究融合茶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书院认识的误区
本来未来:千年书院的精神和灵魂
清代河北书院的地域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