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ERAS理念构建AMI患者 Ⅰ 期心脏康复路径化管理模式

2022-04-21郭晓岚李粉娜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心脏康复评估

——郭晓岚 李粉娜 王 珍 卫 攀

1 主题选定

全体圈员采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提出拟解决的临床问题,从重要性、本期达成性、领导重视度、圈能力4方面进行筛选,运用“5-3-1”评价法,选定得分最高的“基于ERAS理念构建AMI患者Ⅰ期心脏康复路径化管理模式”为本期活动主题。经QC-story判定,本期活动主题为课题研究型。经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检索,国内目前没有与活动主题直接相关的文献报道。

名词定义:(1)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即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起的心肌缺血性坏死,其具有起病急、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等特点[1],是心内科急危重症之一[2]。(2)Ⅰ期心脏康复。心脏康复即通过药物、运动、营养、心理、戒烟五大处方联合干预,为心血管患者提供全程管理和服务。Ⅰ期即院内恢复期[3]。(3)ERAS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加速康复外科)。其核心理念是对围手术期医护人员行为进行优化,以减少并发症发生,加速患者康复[4]。(4)路径化模式。通过科学论证,设定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I期心脏康复路径化模式,将五大处方内容精准分解到每一天。

纳排标准:(1)纳入标准。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AMI诊断标准,初次诊断为AMI[2];均行PCI治疗;具有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能正确理解运动程序;无意识和认知障碍;未进行其他心理治疗。(2)排除标准。合并左主干病变;伴有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未控制的高血压(静息状态下收缩压>160 mmHg或舒张压>100 mmHg)等严重并发症;合并心律失常[5];有恶性肿瘤、严重肝肾疾病及慢性肺病;不能运动及配合者。

选题背景:我国心血管疾病位居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AMI病死率自2005年以来呈现快速上升趋势[6],患者发病当天死亡人数占院内总死亡人数的32.25%,住院7 d内死亡人数占院内总死亡入数的73.4%[7]。PCI能迅速开通相关梗死动脉,是降低AMI病死率的有效措施之一[2]。但PCI不能逆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也不能降低冠心病危险因素,患者术后依然面临冠状动脉再狭窄和缺血风险[8]。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研究[9]表明,患者PCI术后6个月内死亡、卒中、再住院率高达25.0%,30.0%活动受限,30.0%无法正常工作,45.0%存在焦虑抑郁症状。显然,仅凭PCI术和药物治疗并不能持续改善AMI患者预后[10]。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的心脏康复质量控制指南[9]指出,心脏康复使患者再梗死风险降低47.0%,心脏病死亡率降低36.0%,全因死亡率降低26.0%。欧洲心脏病学会2012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指南[11]明确提出,未出现缺血性症状、心力衰竭或严重心律失常的AMI急诊PCI术后患者,推荐入院后即开始Ⅰ期心脏康复,卧床不应超过12 h~24 h。调查发现,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在心脏康复人员配比、仪器设备、专业康复技能、培训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患者卧床时间长,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焦虑抑郁发生率高,再住院率高,不能满足AMI患者治疗和康复需求,影响康复效果,亟待改进。

2 活动计划拟定

圈员召开圈会,预估各活动步骤所需时间,制定活动日程和工作分配表,拟定活动计划书,经上级核准后进行活动管控。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科室患者数量减少,故最适方策实施与检讨阶段时间延长两周。其中:P阶段所占时长为20.76%,D阶段所占时长为62.26%,C阶段所占时长为11.32%,A阶段所占时长为5.66%。

3 课题明确化

3.1 模式构建

构建心内科、康复科、营养科、药剂科、心身科联合的多学科康复团队,引入ERAS理念,从术前、术中、术后对AMI患者进行多学科联合干预。模式构建如图1所示。

图1 AMI患者Ⅰ期心脏康复路径化管理模式构建

3.2 现状分析

圈员制定查检表,采用现场调研、资料查阅、问卷调查等方式,从人员、制度、工具、资金、信息5方面,分别对心内科、营养科、康复科、心身科进行现状调查。见表1“现状水平”栏。

3.3 攻坚点发掘(表1)

表1 攻坚点发掘

3.4 攻坚点合并

将采纳攻坚点进行整合,形成6大攻坚点:(1)组建心脏康复多学科协作团队;(2)建立心脏康复团队培训机制;(3)制定心脏康复制度及流程;(4)建立心脏康复标准化操作程序工作集;(5)建立AMI患者I期心脏康复3 d和5 d运动程序;(6)实施心脏康复路径化管理。

4 目标设定

依据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及我国相关指南、专家共识标准,参考相关文献[5,12],结合临床实际,设定5大目标:(1)6 min步行距离均值由282.43 m增加至332.43 m;(2)自理能力百分比由62.35%上升至93.29%;(3)焦虑抑郁发生率由28.20%下降至12.50%;(4)再住院率由10.91%下降至7.69%;(5)平均住院日由5.46 d缩短至5.12 d 。

5 方策拟定(表2)

表2 方策拟定

6 最适方策探究

从障碍判定、副作用判定、障碍消除3方面 ,对拟采纳对策进行最适方策探究(表3)。 将最适方策整合形成5大方策群组,运用PDPC法与得失表展开分析,最终纳入实施的方策群组为:(1)构建心脏康复多学科协作组织管理体系;(2)建立医护人员心脏康复核心能力培训体系;(3)创建心脏康复多学科干预工作链标准化操作程序集;(4)实施多学科联合标准化SAME路径;(5)践行多学科联合心脏康复全流程路径化管理模式。

表3 最适方策探究

7 最适方策实施与检讨

方策群组一:构建心脏康复多学科协作组织管理体系

方策实施:(1)构建心脏康复多学科协作团队,完善组织构架。成立由心内科牵头,医疗科、康复科、营养科、心身科等共同参与的多学科联合心脏康复团队,根据职责分为管理组、质控组、康复组和协作组,全程医护一体化开展多学科联合干预。(2)完善制度,包括多学科管理制度及多学科协作团队各成员职责。(3)制定心脏康复标准化实施流程,规范多学科评估、指导及干预流程,包括心脏康复、PCI术后运动康复、心脏康复急救、五大处方评估与干预等。(4)建立多学科微信联络群,优化多学科会诊流程,实现快速、精准指导。

效果:6 min步行距离均值由282.43 m增加至295.02 m;自理能力百分比由62.35%上升至77.15%;焦虑抑郁发生率由28.20%下降至27.93%;再住院率由10.91%下降至9.57%;平均住院日由5.46 d缩短至5.37 d;会诊到诊时间由24 h缩短至10 min。

方策群组二:建立医护人员心脏康复核心能力培训体系

方策实施:实施全员“多层次、多学科、多途径”培训。(1)多层次培训。选派骨干外出培训,获取心脏康复资质;制定心脏康复理论及操作培训计划,由获取资质人员作为教员,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分层培训。(2)多学科培训。联合营养科、心身科、康复科进行多学科心脏康复知识培训。(3)多途径培训。①通过中国心脏联盟、心脏康复云会议等开展线上培训,结合专家授课、个案分析、危重病例查房、护理研讨等开展线下培训。②优化考核方式,线上线下结合,对N1~N4级护士进行分级考核。同时,对理论、实操予以权重评分:理论考核占40%,包括心脏康复理论、专科理论、病例讨论、临床思维等;操作考核占40%,包括情景实操、仪器操作、运动指导等;随机抽考占20%,由质控组随机抽考,保证培训质量。

效果:6 min步行距离均值由295.02 m增加至305.81 m;自理能力百分比由77.15%上升至82.35%;焦虑抑郁发生率由27.93%下降至20.35%;再住院率由9.57%下降至8.95%;平均住院日由5.37 d缩短至5.27 d。

方策群组三:创建心脏康复多学科干预工作链标准化操作程序集

方策实施:(1)医护一体开展团队论证,以AMI患者PCI术后心脏康复五大处方为核心,编写标准化操作程序。(2)制定标准化操作程序编写目录,包含桡动脉路径3 d康复运动程序、桡动脉路径5 d康复运动程序、股动脉路径3 d康复运动程序、股动脉路径5 d康复运动程序以及营养处方、戒烟处方、心理处方、药物处方评估与干预流程和并发症应急预案等。(3)撰写标准化心脏康复程序、多学科协作评估与干预流程。

效果:6 min步行距离均值由305.81 m增加至318.95 m;自理能力百分比由82.35%上升至85.10%;焦虑抑郁发生率由20.35%下降至17.32%;再住院率由8.95%下降至8.52%;平均住院日由5.27 d缩短至5.22 d。

方策群组四:实施多学科联合标准化SAME路径

方策实施:(1)筛查(Screening)。医生根据纳排标准,选择患者入组并进行危险分层。低危患者实施3 d康复运动程序;中高危患者实施5 d康复运动程序;有严重合并症和并发症患者延迟康复,以卧床休息与呼吸训练为主。

(2)评估(Assessment)。规范心脏康复危险分层、开始运动、终止运动、营养评估、焦虑抑郁等评估量表,由护士进行营养、心理、尼古丁依赖等初评,由医生复评,阳性者由多学科协作团队干预。

(3)运动(Movement)。护士指导患者实施康复运动干预程序。干预方案由日常生活、基础运动、强化运动3部分组成。①日常生活。从协助下洗漱、进餐、床上大小便到自行洗漱、进餐,坐便椅排便,床边如厕,全部自理。②基础运动。从呼吸操训练、床上坐起、床边坐椅子、协助下室内行走到室内自由行走。③强化运动。分为桡动脉路径和股动脉路径3 d 及5 d 方案。桡动脉路径:从被动活动到主动活动,包括手指操、按摩仪、握力球以及上肢伸展、屈曲、上举、哑铃等针对术侧肢体的定量活动,并配合下肢抬高、运动单车、瑜伽球等训练。股动脉路径:从髋关节制动到坐起、踝背屈、趾屈、下肢抬高、瑜伽球、运动单车等针对术侧肢体的定量活动,配合上肢伸展、屈曲、上举、哑铃等训练。出院前进行6 min步行试验。以桡动脉路径3 d康复运动程序为例:术后第1 d,摇高床头30°,被动按摩术侧上肢,主动活动下肢,强度约为2 mets~3 mets,护士记录运动前、中、后生命体征,评估劳累分级;术后第2 d,手指操训练,在护士指导下进行瑜伽球-脚踏车训练,上午坐椅子30 min,下午床旁站立15 min~20 min(强度为3 mets~5 mets);术后第3 d,室内自由行走,强度为6 mets~7 mets,评估患者心脏功能,预测最大心率和耗氧量,为Ⅱ期心脏康复做准备。

(4)宣教(Education)。将饮食、心理、戒烟、药物指导内容渗透到每一天。通过医护同步化、患属同质化、纸媒网媒相结合、理论实操相结合的“两化两结合”模式,保证宣教质量。

效果:6 min步行距离均值由318.95 m增加至335.82 m;自理能力百分比由85.10%上升至90.10%;焦虑抑郁发生率由17.32%下降至15.32%;再住院率由8.52%下降至7.95%;平均住院日由5.22 d缩短至5.18 d。

方策群组五:践行多学科联合心脏康复全流程路径化管理模式

方策实施:(1)术前。以胸痛中心为依托,利用“胸痛优先”和绿色通道,10 min内完成快速评估、监护、建立静脉通路、检验、给药、备皮、宣教等一站式护理,缩短术前准备时间。(2)术中。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制定最优介入方案,快速开通罪犯血管。(3)术后。启动“筛查-评估-运动-宣教”四位一体心脏康复程序。①购买运动脚踏车、6 min步行仪、哑铃、瑜伽球、弹力带等康复器材。②自制矿泉水瓶哑铃,根据注水量灵活调整运动强度。③实施多学科联合标准化SAME路径心脏康复干预,医护人员全程监测指导,保证患者心脏康复安全、有效。④引入笑脸评价标识系统。绿色笑脸代表效果良好,可顺利进入下一阶段;黄色笑脸代表较劳累,需医护人员再评估;红色笑脸代表有不良反应,需终止运动。⑤落实延续护理。出院前,发放心脏康复包。出院后,专人定期随访,指导患者家庭康复和自我管理,提高生活质量。

效果:6 min步行距离均值由335.82 m增加至335.92 m;自理能力百分比由90.10%上升至94.10%;焦虑抑郁发生率由15.32%下降至10.32%;再住院率由7.95%下降至7.65%;平均住院日由5.18 d缩短至5.10 d。

8 效果确认

统计数据表明:6 min步行距离均值增加至335.92 m,目标达成率为106.98%,进步率为18.94%;自理能力百分比增长至94.10%,目标达成率为102.62%,进步率为50.94%;焦虑抑郁发生率降低至10.32%,目标达成率为113.88%,进步率为63.40%;再住院率降低至7.65%,目标达成率为101.24%,进步率为29.88%;平均住院日缩短至5.10 d,目标达成率为105.88%,进步率为6.59%。

与此同时,通过活动开展,圈员在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积极性等方面均较活动前取得了一定进步。

9 标准化

将有效对策加以标准化,形成标准化作业书,包括心脏康复纳排标准、心脏康复开始指征、心脏康复运动终止指征、心脏康复患者危险分层、桡动脉路径3 d康复运动程序、股动脉路径3 d康复运动程序、桡动脉路径5 d康复运动程序、股动脉路径5 d康复运动程序、营养处方评估与干预流程、心理处方评估与干预流程、戒烟处方评估与干预流程、药物处方评估与干预流程等。

10 检讨与改进

活动检讨与改进见表4。

表4 活动检讨与改进

下一期活动主题:构建AMI患者“互联网+医护一体”II期心脏康复管理模式。

猜你喜欢

心脏康复评估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了解心脏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