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类院校耕读教育的育人内核

2022-04-20王笑江明辉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

王笑 江明辉

摘 要:农类院校担负着“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时代使命,应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研究,剖析耕读教育的育人内核。耕读教育,育的是“会过日子”的生活观,“敢换新天”的创新观,“全面发展”的成长观,“服务社会”的奉献观,“创造时代”的实践观。可针对性地开展育人活动,打通学校耕读教育与学生主体认同的“最后一公里”。

关键词:耕读教育;劳动教育;农类院校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劳动教育长期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7月教育部发布《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全面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顶层设计;2021年4月,关于修改教育法的决定,将“劳”写入党的教育方针,劳育被提到全新高度。劳动教育研究成果颇丰,但针对乡村振兴、农类院校劳动教育、耕读教育三者关系研究尚有不足。

一、乡村振兴、劳动教育、耕读教育的关系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新时代……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深刻点明全国涉农高校的办学使命,在于“立德树人、强农兴农”。2021年2月,《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耕读教育”,9月《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指出,“耕读教育是农林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精准系统阐释农类院校育人使命、劳动教育、耕读教育的三者关系。即一个完整的发展闭环:劳育是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接班人的重要环节;农类院校肩负着时代使命,培育现代化所需新型人才,离不开劳育的增能育心;而耕读教育是农类院校劳育的重要载体,可从劳育规律中汲取营养,培育蕴含劳动精神的新型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因此,应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将劳育规律与耕读教育实践深度融合,剖析耕读育人内核,服务乡村人才振兴。

二、农类院校耕读教育的内核

当前,对劳动教育、耕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成果颇丰。截至2022年1月,据知网检索,劳动教育文献17610 篇,耕读教育文献426篇,尤其是2016年以来,呈显著上升趋势,必要性、问题、建议、实施模式等硕果累累。但《方案》指出,耕读教育存在“不系统、与‘三农’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实践育人环节有待加强等问题”,为下一步思考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尽管不少学者深入回答了耕读教育“为什么教、怎么教”的问题,然而,对于“教什么”这个问题,略有忽视,导致在耕读教育中,以学校怎么建设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未实现“学校主体”向“学生主体”的转向,未实现“短期育技、中期育德、长期育人”的相互結合。因此,应当打通学校劳动教育与学生心灵认同的“最后一公里”,激发主体意识。

那么,耕读教育“教什么”呢?

(一)劳动具有生活性,耕读培育“会过日子”的生活观

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耕读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劳动获取生活基本条件。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的、自然的条件”;恩格斯也指出,“劳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类想要吃、喝、住、穿,首先就需要劳动,以劳动为载体,与自然界、与外界社会产生联系,通过劳动改造自然、获得衣食住行的基本物资,成为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人”。克鲁普斯卡娅在《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中更进一步指出,要将劳动教育作为理解生活、职业、行业的纽带,教人生活和劳动的能力,培养一些劳动的观念和技能,劳动最基本功能是为生活服务的。

中华民族以农为本,早在7000多年前就在世界上率先种植了水稻,劳动开垦荒地、种植带来收成,劳动创造生活,深植民族根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美好生活的创造只有在劳动中进行。因此,耕读教育应以生活必需技能、必需品质、必需意识为首要出发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得通过劳动学会“过日子”,为自食其力、自主独立、担当生活打牢根基。

(二)劳动具有创造性,耕读培育“敢换新天”的创新观

创新、创造意义相当,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研究课题。马克思系统回答了创造的主体、目的、形式等重要问题,“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创造的主体是“现实的人”,创新活动有着客观必然性,人类在“常规活动”的前提下,通过“创造性得活动”“革命的实践”达成新的需要,最终实现“新事物”的产生与对旧事物的扬弃。人类在“交往拓展”中加速了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人的发展”最终通过创新得以实现。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历史的发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同样高度重视、大力倡导创新型劳动。他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建设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纵观数千年中华农耕历史,农业先民从来没有放弃过创造创新。我们艰难地刀耕火种、培育果实,我们不懈地创新工具、因地制宜,有《齐民要术》远播耕作技术,有《农政全书》探究制度创新,有放马山歌也有桑田鱼稻,有间作混作也有梯田圩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进一步指出,“要遵循农业技术规律,加快创新步伐……为我国由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创新已经深度融入了耕读中华的文明禀赋。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注重创新创造,是耕读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内核。

(三)劳动具有发展性,耕读培育“全面发展”的成长观

马克思认为,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创造人、创造社会、创造人的自由的发展3个方面。马克思指出,一方面,劳动是人类特有的能动的对象性活动,人类通过劳动彰显主体能力与本质力量,检验劳动知识真理性和成果价值性。另一方面,“劳动是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的、自然的条件”“未来教育……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式,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同样重视劳动对培育全面发展的人的引导培育。他指出,全社会劳动者要“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用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为劳动者提供全面发展的保障,引导学生科学认识现代化劳动关系,助力全面发展。

而中国传统的耕读文化,同样注重人的健全人格与全面发展。“耕”即辛苦耕作、探索规律、强身健体;“读”即修身养性、德技并修、增智赋能。“耕以养生,读以明道”,在读书中明礼诚信,在实践中全面成长。我们“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在夏日里体会“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艰辛,在秋风中感受“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喜悦。我们“身自耕,以天下先”,我们“逐烈日,不改初心”,面向峰峦穷壤,我们培育敢闯新路的信念,开拓井冈山;面向黄土荒山,我们培育自力更生的精神,深耕南泥湾。“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正是数千年的耕读文化,哺育了一代代才德兼备、自觉劳动、勤劳奋进的中华儿女,在探寻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路上,永不止步。

因此,培育“全面发展”的成长观,是耕读育人的应有之义。

(四)劳动具有利他性,耕读培育“服务社会”的奉献观

劳动产生社会关系、并在具体社会关系中发展,利他是劳动的显著特征之一。恩格斯以劳动为纽带,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中系统阐释了人从自然界产生、向社会过渡的过程。马克思也曾指出,“为了进行生产,人民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因此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存在社会,社会化是人成为人的必须“习得”,人的存在和发展是依赖于他人与整个社会的,因此天然地在社会关系中对其他关系主体产生影响,乃至责任。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经历同样说明了这点。7年知青岁月“不仅积累了为百姓办实事的经验、锻炼出坚韧的意志力,而且还满足了村民们对生产生活工具的需求”,正是对劳动的利他性的生动体现。

而耕读中国同样注重社会劳动实践的社会性和利他性。传统农耕劳动,将个人纳入人与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之中,逐渐形成了“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熟人伦理和“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路人伦理,古有神农舍身尝百草,女娲炼石补青天,有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凝聚九州之力治服洪水;今有雷锋精神光辉传承,“清澈的爱”铸魂边疆,有无数英雄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有无数新农人、扶贫干部助农兴农……正是这种扎根民族的利他性,凝聚了友善利人的民族性格,凝聚了团结互助的民族精神。

因此,我们要注重劳动的利他性,通过耕读培育“服务社会”的奉献观,始终将劳动放在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之中进行考量。

(五)劳动具有时代性,耕读培育“创造时代”的实践观

劳动创造历史。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主客体相统一的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源”。“劳动创造了美”,构造了对象改造的规律,展现了人的本质力量,而这种美的最终价值,则体现在实现独立自主与全面自由的解放。因此,劳动者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2015年,習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劳动节表彰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全军全国要以辛勤劳动创造出美好未来。劳动促进社会发展,是一切幸福的源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是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是劳动谱写了中国成就”。

中华民族的农业发展,同样体现着耕读对创造时代的影响。“方里而井,井九百亩”,井田制为华夏建国奠定基础;“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开启了中华文明封建时代;红色井冈“土地改革”孕育了民族独立的曙光;“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八字宪法”为新中国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制度和社会根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掀开了改革开放的全新浪潮。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2016年中央颁布“三权分置”相关意见彻底扬弃了西方资本主义式的“圈地运动”与“土地兼并造就大农场”的思维定式,走出了一条发展规模农业、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新路。

因此,我们应聚焦“时代性”开展耕读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是“创造时代”的劳动者,自己的劳动是“创造时代”的劳动,自觉肩负起时代使命。

三、结 语

综上所述,农类院校担负着“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时代使命,当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根本指引,以“会过日子”“敢换新天”“全面发展”“服务社会”“创造时代”为内核,将耕读教育深度融入学校治校育人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3-374.

[2]克鲁普斯卡娅·克鲁普斯卡娅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450.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27、531、540、559.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3-24.

[5]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

[6]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六十周年[N].光明日报,2017-5-17.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8.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6-557.

[9]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4-29.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24.

[11]中共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218.

[12]郭雅丽.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1(6).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3.

[14]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2-11-16(1).

基金项目:2020年度福建省高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项目“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与‘三农’问题研究”(项目编号:JSZM2020087)成果;2021年福建省2021年度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AS21542)

(作者王笑系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者江明辉系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
孩子的劳动教育应从家庭教育中抓起
让劳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
新时期幼儿劳动教育研究
“动”与“不动”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浅谈劳动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