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卧”出一道亮丽的风景

2022-04-18李素芬乙常青江苏省东海县横沟中学

课外语文 2022年8期
关键词:醉卧风雨诗人

⊙李素芬 乙常青(江苏省东海县横沟中学)

古诗歌中,常见“卧”字的身影,看似不经意,实则匠心独运,“卧”出一道亮丽的风景。

李白之“卧”——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寻雍尊师隐居》)

温暖的花丛中卧着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鹤在眠。诗人以五彩交辉的浓笔,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地描绘了雍尊师居所优美、静谧、仙境般的环境。用青牛、白鹤来点缀隐居处,又用花和松作烘托,“卧”与“眠”清幽、安谧、静美的境界活脱而出。

王翰之“卧”——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

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君莫笑,我们不是早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吗?这是席间的劝酒之词,并无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它给人一种激动向往的艺术魅力。

杜牧之“卧”——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七夕》)

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睡觉了。可是长居深宫的宫女还在无聊孤寂中仰望星空,羡慕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卧看”,表现了宫女因牛郎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产生了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可以说,满怀心事都在举首仰望之中了。

秦观之“卧”——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春日》)

经历春雨的芍药花上饱含雨露,仿佛含泪的少女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好似无力低垂,惹人怜爱。诗人采用以美人喻花的手法,又加上对仗,确实是美不胜收。雨后的芍药,犹如多情的少女,泪光闪闪,含情脉脉。后句令人想起《红楼梦》那段描写:湘云“业经香梦沈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这醉卧中浑身撒满落花的史湘云,情思绵绵,百媚千娇,多像“无力蔷薇卧晓枝”。

曾巩之“卧”——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西楼》)

“箔”是用苇或秫秸织成的帘子。楼上的诗人把楼四面窗户垂挂的疏帘用钩卷起。风雨将至,应闭窗才是,为何要敞开四面窗户?原来诗人要看“急雨”冲刷这重峦叠嶂的更为壮美的画卷,要享受“急雨”打破雨前沉闷局面而呈现的新鲜境界,以开阔心胸。一个“卧”字,耐人寻味,把诗人那种雍容气度生动表现出来了。

张耒之“卧”—— “芰荷声里孤舟雨,卧入江南第一州。”(《怀金陵三首》其三)

诗句回忆令人神往的金陵之游:扁舟一叶,在湖中游荡,湖光山色,尽入眼底,在风酥雨腻的江南春日,雨打芰荷,发出清脆的声音,犹如美妙的乐曲,此时舟中高卧,来欣赏雨打芰荷的美妙音乐,多么令人陶醉啊!

辛弃疾之“卧”——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村居》)

“亡”同“无”。“亡赖”,原意是“刁钻泼辣,不讲道理”,这里是贬词褒用,形容小儿的淘气、调皮。“卧”字写出了小儿悠然自得躺在溪边草地上,剥吃莲蓬的可爱神态。词句把一个稚气天真、活泼可爱的农村孩子那种无拘无束的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陆游之“卧”——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骤起一场风雨,震响了68岁诗人的心弦,触景生情,由风雨大作的气势联想到官军杀敌的神威。心似翻江,夜虽深而难寐。两个“卧”字写出诗人病在床上,虽年老体弱,仍对复国大业充满信心,其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是何等感人!

李纲之“卧”—— “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病牛》)

诗句将病牛与“众生”联系起来写,以“但得”与“不辞”对举,强烈地抒发了病牛不辞羸病,一心向着众生的志向。后句中的“残阳”是双关语,既指夕阳,又象征病牛的晚年,它与“卧”等词语相结合,有助于表现老牛身体病弱却力耕负重、死而后已的精神。

陈与义之“卧”——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襄邑道中》 )

作者既遇顺风,便安心地“卧”在船上欣赏一路风光:看两岸,飞花、榆堤,不断后移;看天上的“云”,却并未随之而动。作者明知船行甚速,如果天上的“云”真的不动,那么在“卧看”之时就应像“榆堤”那样不断后移。于是,作者恍然大悟:原来天上的云和自己一样朝东方前进。如果不是遇顺风、风速又大,那么天上的云便不会与船同步前进,移动得如此迅疾。以“卧看满天云不动”的错觉反衬“云与我俱东”的实际,获得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

贺铸之“卧”——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鹧鸪天》)

前一句写自己,后一句写妻子。以夫妻间体贴关怀、情感交融的温馨生活为基础写成。夜间辗转难眠中,昔日妻子挑灯补衣的情景历历在目,却再难重见。平实的细节与意象中表现妻子的贤惠、勤劳与恩爱,以及伉俪间的相濡以沫、一往情深,读来令人哀婉凄绝,感慨万千。

郑板桥之“卧”——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墨竹图题诗》)

“衙斋”即衙门中的静室,说明自己身为官员;不言“官邸”“府第”等,既表明自己的官阶较低,又有谦逊之意。忙中偷闲,静卧休息,却听得似有风雨之声,原来那是衙中自己亲手所植的竹林幽篁为清风所动,萧萧作响,意趣横生。诗人由竹叶声响联想到民间疾苦,“疑”字道出了诗人的爱民之心与勤政之意,表达了他对百姓的真挚情感。

猜你喜欢

醉卧风雨诗人
风雨不动安如山
风雨面前我们一起扛
九月
四十载风雨人大路
晒娃还要看诗人
going Coastal
诗人猫
芍药花
诗人与花
前墅古龙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