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光羲

2022-04-17河西

财经 2022年6期
关键词:韩伟中央歌剧院施光南

河西

歌唱家,2022年3月13日去世,享年93岁。

2022年3月13日,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光羲去世,享年93岁。

1929年,李光羲出生在天津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开滦矿务局的小职员,母亲是家庭妇女。家里有一台老式收音机成为了他儿时最好的玩伴。李光羲是个戏迷、电影迷、音乐迷,爱看京戏和外国电影,更爱听唱片。世界顶级音乐大师贝多芬、巴赫等音乐家的作品令他如痴如醉,为了练歌,他参加了教会的唱诗班,在那里他学会了五线谱和西洋发声法,为他之后的艺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7岁时,他的父亲突然早逝令他的家庭陷入困境,没有办法,李光羲中学没有毕业就接替了父亲的工作,成为天津开滦矿务局的一名职工,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音乐理想,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参加演出。几年间,他竟唱遍了天津的每一家剧场。

1953年,中央歌剧院到天津演出,李光羲有幸到现场观看了。他暗下决心,自己也要像那些歌剧演员那样,站在这舞台上。1954年,他报考了中央歌剧院。年轻时的他英俊、帅气,再加上有一副好嗓子,他顺利被录取。1955年,新中国第一部古典歌剧《茶花女》上演,李光羲扮演男主角阿尔弗莱德,大获成功。紧接着,他又主演了歌剧《货郎与小姐》《叶甫根尼·奥涅金》,以及《刘胡兰》《第一百个新娘》等民族歌剧,成为当时国内歌剧界最红的男演员。

在这些歌剧创作、表演过程中,李光羲逐渐积累经验,提升艺术表现力,将演唱与表演完美结合,为中国歌剧舞台表演艺术进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其参与主演的《货郎与小姐》成为中央歌剧院常演不衰的保留剧目。该剧在1959年到1990年的30余年中,共演出近300场。《叶甫根尼·奥涅金》是李光羲另一部代表作,他在把握人物性格塑造的同时,注重激发观众的共鸣。通过这些成功作品的实战,李光羲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歌剧表演风格。

除主演歌剧这样的艺术形式,李光羲的歌唱事业还扩展到多种类型。他曾在《东方红》中演唱歌曲《松花江上》。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的艺术道路上,演唱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名曲,如《北京颂歌》《最美的赞歌献给党》《周总理,您在哪里》《祝酒歌》等。凭借这些成绩,他曾荣获中国首届“金唱片”奖、中国音乐家协会颁发的“金钟奖”终身成就奖等众多奖项。

李光羲最广为人知的歌唱作品是《祝酒歌》。

当年,作词人韩伟写好《祝酒歌》的歌词,立即想到了作曲家施光南,他早年创作的那首《打起手鼓唱起歌》旋律流畅上口,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深得群眾喜爱。当时施光南去北京看母亲,韩伟等不及,就把歌词寄到了北京。滴酒不沾的施光南在接到韩伟的歌词后,非常喜欢,短短几天内就将自己的一腔喜悦化成一曲《祝酒歌》。

1979年在中央电视台较之现在显得十分简单的春节晚会上,李光羲演唱的《祝酒歌》一下子把晚会推向了高潮,令所有观众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祝酒歌》以它那满载和抒发全国亿万人民心声的歌曲内涵,激越而欢快的曲调,通过李光羲极富感染力的歌声,传遍千家万户,成为一支记录时代、至今传唱不衰的经典歌曲。

在1979年春晚的舞台上,伴随《祝酒歌》的旋律,编导安排了一组在当时很是大胆而富有新意的镜头,飘香的美酒,高举的酒杯,跳起交谊舞的来宾,神采飞扬的歌唱家,这一切都在歌声中交融在一起,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第二天《祝酒歌》便传遍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陆续收到了16万封观众来信。在198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和《歌曲》杂志举办 的群众最喜爱的歌曲评选活动中,这首歌被评选为第一名。李光羲演绎的《祝酒歌》成为上世纪80年代初的“第一流行金曲”,记录一个新时代的开篇。

后来,《祝酒歌》唱片出版,不到一星期就卖出了100万张,李光羲也赢得了首届中国唱片“金唱片奖”等许多荣誉。《祝酒歌》拉开了李光羲“歌曲黄金时代”的序幕,后演唱一首首“时代金曲”—— 《北京颂歌》《周总理,您在哪里》《鼓浪屿之波》《远航》,以及许多中外歌剧咏叹调、外国民歌及艺术歌曲。

李光羲先生走了,但他动人的歌声将永留人间。

(作者为媒体从业者;编辑:臧博)

猜你喜欢

韩伟中央歌剧院施光南
弦歌入夜夜未央
UAV Velocity Measurement for Ground Moving Target
(口欧)!鹰笛
深切的怀念 珍贵的记忆
初冬
最美的赞歌献给党
山乡春来早
姑娘的爱情
中央歌剧院授予郑小瑛“终身荣誉指挥”称号
2013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中央歌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