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教材”之本 体“源题”之活*
——从一道几何证明题谈起

2022-04-16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海南中学朱爱平

中学数学 2022年18期
关键词:绕点延长线画图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海南中学 朱爱平

1 引言

本文中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第69页的第14题为例,分析如何挖掘教科书上的习题,通过设置阶梯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分析,利用图形变式提升学生迁移能力.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给予学生带得走的知识.

2 原题呈现

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是边BC的中点,∠AEF=90°,且EF交正方形外角的角平分线CF于点F,证明:AE=EF.(提示:取AB中点G,连接EG.)

图1

图2

3 分析引导

思路分析:从结论需要证明AE=EF出发,联想到可证明全等,观察图形需要构造全等,由条件点E是BC的中点联想取AB的中点G.如图2,证明△AGE≌△ECF.根据练习后面给予的提示,学生能够自行解决此问题.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表层问题的解决,那真是入宝山而空手回了.

引导1:点E是BC的中点这个条件是否可以修改呢?

学生容易想到:点E为BC上任意一点.

引导2:如果点E为BC上任意一点,其余条件不变,如图3,那么AE=EF还成立吗?

引导3:动手画一画,探究一下.此时在构造全等时,还是取AB的中点G吗?你是怎么取的?为什么这样取呢?

图3

图4

这样的变式问题,学生能够迁移方法,还是会去构造△AGE≌△ECF(如图4),则需要AG=EC.所以在AB上截取AG=EC,连接EG,在证明∠AGE=∠ECF=135°时,需要根据等式性质证明BG=BE,所以在作辅助线时,也可以在AB上截取BG=BE,再去证明.

设计意图:通过画图简单的变化,锻炼学生的画图能力,这个过程每个学生都能够尝试,在学生尝试画图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又能够尝试去解决问题,从而增加学生尝试探究的信心.在学生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给足学生探究的时间,慢慢使学生敢于创新.

引导4:你还能对点E的位置做怎样的改变?请把它画出来,此时AE=EF还成立吗?画一画,观察尝试一下.

学生会将点E的位置联想到BC的延长线上或CB的延长线上,如图5、图6.

图5

图6

引导5:变式后的图形看上去变得复杂,但方法还是可以迁移过来的,我们还会考虑哪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构造哪个三角形?图上标记出△ECF,想想如何构造△AGE?同学们试试,待会请同学分享你的探究结果.

图7

图8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这样的尝试画图,如图7和图8,对画图和分类讨论、迁移能力等有更深的体悟.给足学生画图探究的时间,学生的思维才会在经历的过程中留下成长的足迹.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是学生最喜欢的成长方式.同时点G的寻找,也可以看成点E绕点B逆时针旋转90°,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而得到.

图9

引导6:如图1,构造与△ECF全等的三角形还有其他方式吗?这里有AE⊥EF,又需证明AE=EF,说明AE与EF是既垂直又相等,是否联想到把△ECF绕点E旋转90°这个思路来构造全等三角形呢?如图9,把点C绕点E逆时针旋转90°到点G,连接AG,是否能证明△AGE≌△FCE?

引导7:如图9,易证∠AEG=∠FEC,EG=EC,其中∠ECF=135°,如何推导∠AGE=135°,即需要证明点A,G,C共线.进而能深入思考:由∠ECG=45°和∠ACB=45°得点A,G,C共线.如果不去证明A,G,C三点共线,而是过点E作EG⊥BC交AC于点G,那么能证明△AGE≌△FCE吗?试一试,再分析图10和图11的情况.

图10

图11

引导8:我们把△AEC绕点E顺时针旋转90°去构造和△ACE全等的三角形,即过点E作EG⊥BC交CF或其反向延长线于点G是否可以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呢?如图12,挑选一种进行证明.

图12

图13

引导9:能否过点F作FH⊥BC交BC的延长线于点H(如图13)去证明AE=EF?

引导10:对于解决正方形、长方形、等边三角形等特殊的几何图形中线段的位置或数量关系,我们也可以将图形放入直角坐标系内研究,运用两直线垂直时,两条直线的斜率之积为-1及两点之间距离公式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尝试几何问题代数化求法.

设计意图:本题的证明可以构造手拉手型模型、一线三等角模型等来解决,让学生感悟模型的构造,能用数学模型的眼光观察几何图形,发现隐性的数学模型,从而使解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又能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多样性.

分析:(1)如图12.

图12

(2)如图13和图14.

图13图14

①当AD=AE时,由2x+x=30°+30°,得x=20°.

②当AD=DE时,由30°+30°+2x+x=180°,得x=40°.

所以x的值是20°或40°.

点评:从上面的探究可以发现,利用方程和角之间的关系,可求解有关角的问题.

本文从形、点、线三个方面探讨了三角形的新定义问题.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新的视角关注三角形中一些特殊的点与线段,它属于知识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将旧知识融合在新知识里,发挥旧知识在解决新问题时的价值,提高了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Z

猜你喜欢

绕点延长线画图
让思维在动态的情境中延伸
怎样画图
南京地铁二号线既有线与延长线的施工及转场组织研究
画图比多少
2020年本刊原创题(二)
画图理解“同样多”
画图理解“多多少”
《旋转》单元测试题(二)
从游戏中得到的解题方法
未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