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融合 彰显本质
——海峡两岸“笔算除法”教材的比较分析与教学建议

2022-04-16苏巧真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除数笔算计数

苏巧真

(厦门市集美区侨英小学,福建 厦门 361022)

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第三单元《小数除法》例2(如图1)时,问笔者:为什么要添0 继续除?怎么让学生明白“添0 继续除”的道理。笔者一时语塞,为什么要“添0 继续除”?回看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例1 的编排内容,并没有相关知识可迁移。笔者查阅小数除法的相关教学设计,吴正宪老师执教的“小数除法”一课,借用“分钱”的情境,让学生感悟“为什么要添0 继续除”的道理。这引起笔者的思考:整数笔算除法与小数笔算除法在内容编排上,如何做到算理一脉相承呢?

图1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接触到中国台湾地区康轩版教材,并对两个版本的教材进行研读和对比。本文主要分析两个版本教材在笔算除法内容编排上的共性和个性,并融合两个版本教材优势提出教学建议。

一、研读与对比:海峡两岸教材在笔算除法教学内容编排的共性和个性

(一)共性

1.结构编排相同。两个版本的教材都是按照“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顺序编排的。在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中,都是按照“除数是整十数”“除数不是整十数(‘四舍’法试商,‘五入’法试商,‘取中’法试商)”的次序编排的。

2.内容设置相同。除法包括等分除和包含除。两个版本的教材在内容设置上,都是先从等分除入手,让学生体会“从高位除起”“一位一位往下分”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设计包含除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圈一圈、画一画、分一分”,理解包含除的过程。

(二)差异

1.情境不同。数学情境有现实生活情境,也有纯数学的情境。指向现实生活的数学情境,把现实世界引向符号世界,理解现实生活的数学意义;纯数学的情境是由数学本身的产物构成的情境。无论怎样的数学情境,都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数学生活相联系,都要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数学内容。[1]康轩版教材每个例题都设置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理解算理(如图2)。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数学情境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算理和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人教版教材例题的内容设置部分与学生的学习情境相关,部分是纯计算(如图3)。

图2

图3

2.算理呈现不同。两个版本的教材都很重视算理的呈现,同中有异。人教版教材在“除数是一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中采用分小棒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从高位除起”以及每一位商的由来。紧接着的例题,呈现算理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圈小棒”“分计数单位”(如图4)或直接给方法,如178÷30,教材给的是“前两位不够除,看前三位”。康轩版教材在等分除的例题中,主要呈现“分钱”,继而升华为“分计数单位”的过程(如图5),主要呈现的是“做除想乘——被除数里有几个除数”。

图4

图5

3.算法呈现不同。人教版教材重视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抽象概括,通过例题的“提示”(如图6),每个单元末运用留白的方式,并引导学生小结计算方法(如图7)。如三年级呈现的是“小组讨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怎样计算?”四年级“总结一下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康轩版教材没有呈现算法。

图6

图7

二、分析与建议:融合优势,彰显算理,提升算法

算理和算法是计算教学的两翼,两者缺一不可。在对比不同版本教材的基础上,融合教材优势,取长补短,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提升算法。

(一)把握整体,明晰本质

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整体性、生长点和延伸点,把知识点置于数学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逻辑结构,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前世今生”,感受知识的整体性。因此,在笔算除法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高屋建瓴,明晰笔算除法的本质,并以此建立起结构体系。根据知识的内部结构,教材一般按“整数除法—小数除法—分数除法”编排。两个版本教材在情境设置、例题设置方面虽不尽相同,但知识的本质却是相同的。教师要心中有数,准确把握除法的本质是“平均分”,即“一个一个地分,一份一份地分”。笔算除法的本质是不断地平均分,从高位分起,最高位不够,就再细分更小的计数单位,每次分得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在那一位上商几。整数除法、小数除法如此,分数除法亦然,如,就是把4 个平均分成2 份,每份有2 个,即。教师只有充分明晰知识的本质,才能在教学中进行有效、合理的设计,让学生在学习中“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二)融合优势,彰显本质

综上分析,康轩版教材在情境设置上,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解决问题;在算理的编排上,做到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的算理一脉相承。人教版教材编排了笔算除法算法,更有利于学生抽象概括和运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合两个版本教材编排的优势,前后一致地设计笔算除法例题。

如三年级“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可设计以下例题:“姐姐拿出52 元,平均分给2 个妹妹,每个妹妹可以得到多少元?”学生可能从“十元”分起,也可能从“一元”分起,教师可放手让学生操作,借助“分钱”理解算理。

从“十元”分起:

从“一元”分起: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数形结合,理解每一步分的过程在算式中的体现,真正明白“分”的道理。

四年级“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可这样设计:工厂生产了178 个音乐盒,平均装成30 箱,尽量装完,每箱装多少个?还剩多少个?列式为178÷30=。引导学生自主计算,理解每部分的算理。四年级“除数是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可这样设计:四年1 班“星星”假日小队队员做拓展活动。活动后,剩下420 元,队长把这些剩下的钱平均分给12 个队员,每人分到多少元?引导学生列式420÷12=。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他们可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选择“分钱”或分“计数单位”进行计算(如图8)。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由“分钱”向“分计数单位”过渡,从具体到抽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图8

在五年级小数除法中,可设计如下例题:五年1 班“星星”假日小队队员到灵玲马戏团做拓展活动,剩下426 元,队长把这些剩下的钱平均分给12 个队员,每人分到多少元?教师可让学生对比四、五年级两道例题的区别,然后尝试自主计算。由于有三四年级“分钱”“分计单位”的学习经验,学生在除不尽的情况下,会根据已有经验继续往下分。有的从“分钱”的角度理解算理,有的从“分计数单位”的角度理解,最高位分不到一个计数单位,就和下一个计数单位合起来接着往下分……个位还有剩怎么办?继续往下分,还剩6 元,看成60 角,每个人分到5 角,也可以看成60 个十分之一除以12,得到5 个十分之一,5 写在十分位上。如此设计,让整数和小数的算理一脉相承。如果迁移到分数除法,亦然。

(三)总结优化,提升算法

研究表明,那些被允许形成、使用、讨论自我形成的计算法则的小学生,往往表现出较高的数意识和运算感,这些学生也能够形成有效的推理策略、更好的交流技能。[2]数学中的各种算法规则,一般都是优化的结果,更具有一般性和高效性。因此,计算教学应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总结算法。在进行算法提升时,引导学生对比、迁移、讨论,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形成计算规则,鼓励算法多样化。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得出一般性结论,并让学生明白算法规则的优越性,熟练掌握各种算法规则。如在教学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按人教版教材的编排,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算法;在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引导学生对比除数是一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异同点,从而总结出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比,除数是三位数或多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对比,得出一般化的方法,以期更好地解决问题、迁移运用。

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载体,体现了课程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内容。教学时,教师应通过对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分析,博取众长,立足知识体系、数学本质和数学思想,准确定位教学的核心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除数笔算计数
由“知识本位”到“能力习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实践与思考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除法中的数学问题
古代的计数方法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
商和除数可以交换位置吗
怎样笔算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