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个体专属物流服务研究及推广

2022-04-15吴媛婷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物流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货物区块物流

吴媛婷(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1 区块链技术

1.1 理论层面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区块链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它起源于2008年化名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学者在密码学邮件组发表的《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2013年12月,Buterin提出了以太坊(Ethereum)区块链平台,除可基于内置的以太币实现数字货币交易外,还提供了图灵完备的编程语言以编写智能合约。2015年,Linux基金会发起了推进区块链数字技术和交易验证的开源项目超级账本(Hyperledger),旨在让成员共同合作,共建开放平台,公开标准,简化业务流程,实现虚拟和数字形式的价值交换,满足来自不同行业各种用户的需求,如对资产合约、能源交易、结婚证书进行安全、高效、低成本地追踪和交易。区块链作为一种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多方共同维护的分布式数据库,去除了各类系统应用中的诸多约束条件,可在互不了解的多方间建立可靠的信任,在没有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协调下,划时代地实现了可信的数据共享和点对点的价值传输。

截至2020年5月14日,区块链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共有3 924件授权专利,中国排名第三,占比19%。关于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相关标准,国际组织ITU、ISO、IEEE共发布了技术和数据基础、安全和隐私23项标准,同时,区块链架构、区块链金融、区块链数字资产等相关国际标准也在制定中,进一步扩大标准的适用性。中国的创业公司纷纷使用分布式数据库来解决供应链管理中的痛点。普遍观点认为,区块链技术是下一代云计算的雏形,有望像互联网一样彻底重塑人类社会活动形态,并实现从目前的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的转变。

1.2 应用层面

《迈进3.0时代:2021全球区块链应用市场报告》指出,区块链技术正加速融入到金融、政务领域,以及农业、能源、交通、医疗、制造、传媒等更广泛的行业之中,并产生了大量的应用成果。

1.2.1 打假和溯源

产品溯源是区块链技术在商贸行业最基础的应用,起到打假的作用。2016年,沃尔玛首次尝试使用IBM开发的区块链技术跟踪食品质量。2017年9月底,蚂蚁金服开始推出其区块链应用程序。2021年,顺丰速运、第三方质检机构、政府部门共同打造区块链溯源联盟链,在医药、食品、跨境商品、酒水等多个行业实现了应用落地。通过数据物流、一物一码、全流程可控等技术手段,杜绝数据篡改,解决传统溯源的数据中心化存储、产品串货等痛点,对农产品溯源、药品溯源等二十余种业务场景,以及种植、生产、运输、仓储、配送、逆向物流等十几个环节实现溯源管理,全面提升行业的数智化溯源能力。在医药溯源方面,丰溯可以帮助医药企业构建符合政府监管的从生产线到医院的医药溯源体系,提供药品监管、供应链优化和全球化拓展等溯源服务;在食品溯源方面,丰溯能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面溯源,为食品企业客户提供原产地防伪和食品品质及安全的溯源;在跨境商品溯源方面,丰溯能给海淘商家带来满足海关监管要求的从海外生产基地到消费者的全流程溯源服务;在酒水溯源方面,针对行业存在的假冒现象,通过定制溯源码标签,实现贴溯源码、追溯信息采集、核对数据的赋码流程,从而打通生产、物流与销售环节,实现酒水产品的防伪追溯及串货追查功能,并为消费端带来强大的品牌互动营销功能。

通过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电子商务、金融科技等多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融合,区块链已经从源头上切入商贸行业的整个产业链,有力推动着整个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变革。如“一茶一码”、 “一衣一码”、 “一药一码”应运而生……,这些都是对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应用。

1.2.2 助力物流供应链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融入,整个物流供应链体系正在形成一个“同心圆”:内核是穿梭于全球各地公路、航空、海运路线上的货物,往外逐步延展的是物流系统、(跨境)电商系统、(跨境)金融系统,以及与上述系统紧密相关的法律存证与取证服务。最终,将不同系统紧密连接起来的是实时更新和共享的海量数据。

国外,由8家全球知名航运与港口公司联合创建的全球航运商业网络(GSBN)采用蚂蚁链、阿里云、甲骨文和微软四家全球科技公司的技术推出区块链国际贸易平台,实现可信的物流和货物数据在多方之间共享,优化整个航运供应链的流程与协同效率。

国内,贵州推出脱贫攻坚投资基金区块链管理平台,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将区块链技术在港口提货和放货中扩大应用,创新实现了基于信任的全程无纸化、零见面的物流业务模式,保障疫情期间口岸物流高效安全运转。

1.2.3 催生交通变革

依托于区块链带来的信息数字化,以及共享与信任机制,一个跨行业、跨交通工具、跨区域的一体化交通管理与出行体系正在形成,并催生出新的管理模式与商业模式。在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的持续发展,区块链将重塑人与人之间、交通工具之间、人与交通工具之间、交通工具与其他物理对象之间的连接,并推动智慧交通与智慧城市的融合发展。

戚湧、王锐在《交通运输区块链白皮书2020》中提出区块链+智慧公交大数据平台和基于区块链的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费架构。公交车辆GPS数据、乘客刷卡数据和路网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得到保护。智能合约采集、加工车辆通行数据,产生车辆交易流水、所有车辆车牌信息、龙门架系统设备及安全状态信息、跨省通行费计算结果等加工数据,为高速公路收费业务划拨扣款与结算提供依据,也可向个人或企业用户提供车辆行驶轨迹查询、计费结算管理、数据分析等服务。

2 区块链共享货运需求分析

人们常有这样的需求困惑:有货物急需在A、B两地之间快速运送,而使用现有快递、货物运送平台无法满足需求,存在时效、成本与安全适用问题。

2.1 时效性需求

现有的时效性问题体现在对高时限要求的证件材料、果蔬生鲜等急件,无合适的物流配送途径。市内快送,如达达平台主要是靠电动车接单送货,它在短距离送小物品是存在优势的。但是在长距离或者送中大物件就完全没有优势,要么价格非常贵,要么根本无法配送,而一个中等城市的直径可以轻松地超过20公里。再者,跨市的快递服务,如顺丰、 “三通一达”一般都是以“天”为周期的,只能满足“次日达”,且不是所有城市都有开通“次日达”服务。

2.2 低成本需求

现有的成本问题是从“价重比”换算角度分析,将私家车送货的折算价格与普通快递、顺风平台的价格对比。笔者以莆田到福州货物运送为调查对象,联系私家车寄送货物,试验20次,50千克左右,30元;200千克以内,50~60元;300千克以上的货物需要占座,价格在100~120元之间。同样的路线,哈喽顺风车平台上“送货”模块的货物重量上限则只有30千克,且运送价格高达84元。显然,目前,私家车送货的条件更灵活,价格更低,如考虑共享效应,私家车“顺风送货”的价格优势将更明显。

2.3 安全需求

现有的安全问题主要包含司机是否可靠?货物有无送达?是否完好无损?货物是否被调包?是否按时送达?签收和纠纷环节如何处理?适用性问题指在充分发挥空闲资源利用方面的局限性。如达达平台、uu跑腿仅限同城寄送服务,因其使用电动车运送,无法满足配送长途物品与大件物品的需求。同时,这些平台的佣金问题和平台公正性也是忧虑点。

综上所述,当前货运车网络已经四通八达了,体制内的运输便利且快捷,但这种便捷仅限制在特定的系统内或体制内,如滴滴打车平台内部或者某个快递公司内部。借由私家车的发达运力,满足顺风送货的广阔市场需求,实现A、B两地之间货物运送,充分利用了顺风资源,有利于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而且其“小时级”的耗时正满足了货物急送的需求。

3 区块链共享货运模型

大规模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在线短租、滴滴打车等共享经济产品异军突起。共享物流的本质是共享物流资源,包括物流信息资源、物流技术与设备资源、仓储设施资源、终端配送资源、物流人力资源、运输工具资源等。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指出,共享型服务和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提升经济韧性和活力的重要力量。从共享型服务的发展态势看,2020年网约车客运量占出租车总客运量的比重约为36.2%。区块链技术在共享物流领域的应用,可以起到提供绝对信任、降低运维成本的作用。

本文以共享物流中的“共享货运”为例,将区块链与共享物流有机结合,同时配以一定的佐证信息,可以有效地解决信任方面的问题,理论上可以保障货物安全,做到货物不被调包,运输破损可观察,物流纠纷可按自动按协商好的框架处理,着重研究区块链技术如何在共享物流的领域起到更好的优化和完善作用,如何以最小代价给千千万万的独立个体带来“专属物流”的可能,之后再适度尝试将理念推广至其他共享经济领域。

4 个体专属物流服务系统框架

4.1 研究系统思路

本文研究将区块链与共享物流有机结合,引入防拆包装工艺、封装工艺、倒置检测工艺,采用防拆检测算法,结合区块链去中心化,降低人力成本投入,实现利用现有大量闲散的顺风车运力,完成无人陪同下的货物急送功能,系统需求分析如图1所示。

图1 个体专属物流服务平台需求分析

个体a有货物x需要从A地寄送给B地的个体b;司机c从平台P上匹配到a和b的寄收需求并成功接单;货物x经过防拆保护处理,变成货物X,交给司机;a在区块链平台上确认交易并支付。货物送达B城市后,个体b检查货物的防拆保护是否完整、破损。如果出现破损、延迟、调包、拒收、未送达等情况,智能合约则将按相应条款约定的保价金额进行自动赔付。

4.2 平台关键技术与模块

物流服务系统平台在市场摸底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搭建(如图2所示),包含下单、匹配、交互、验收、结账、售后六个模块,其中匹配模块采用接力型运输匹配算法,售后模块具备纠纷处理、评价改进、参数收集等功能。区块链防篡改系统利用区块链及相关扩容技术,具有去中心,放权客户端,减少第三方人力投入,降低成本的作用。此外,平台可自动汇总问题、收集数据,兼备迭代优化的功能。

图2 物流服务系统平台技术路线

目前,关于货物防拆保护和检测的方法,国内外研究偏少,无现成的成熟技术。新型专利《防调包和偷拆的物流包裹》具有可靠性、便捷性、低成本、便于推广、伪造难度高等优点,为本研究提供了便捷的防拆封装工艺。实践中,货物在发货地包装好之后,将加入防拆保护或防拆标记工艺,以防运输过程中货物被调包、偷料,检测运输是否造成损坏,以及是在哪个环节发生了损坏。同时,配以检测算法以实现在线实时检测能力,降低误检率,提高检测率和提升检测速度的功能。

在接力运输环节,引入接力型运输匹配算法,可以更加充分地运用零散的运力,更快地将货物送达。货物通过不同的车辆多次运输,才最终到达目的地的难点在于,多跳接单时,前一跳分配路径的时候,并不知道到达后一跳的那个时刻,是否有刚好有合适的车辆就在附近,司机是否愿意接单。解决方案是通过大数据分析,结合概率最优算法给出最为合理的匹配方案。

4.3 平台架构

当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程度还不高,尚缺专属的配套平台,因而本研究涉及的发、接单等资源匹配还需要另外的平台协助处理。后续成熟度或应用度提高后,可以逐步实现专用的平台来形成完成下单到验收的完整流程。

物流服务系统平台架构如图3所示,以“个体专属物流服务系统平台”为支撑,平台集合了下单、封装、区块链校验、防拆检测、验收、问题及参数收集等几大功能,同时兼备迭代优化的考量。

图3 区块链技术的个体专属物流服务系统平台架构

5 总 结

共享经济本质是共享不同主体的空闲资源,而打通这些主体并建立稳定信任通道,正是区块链技术的优势所在,本文具备举一反三的理论基础,可以由点及面适度做出推广。综合当前问题和需求,将区块链与共享物流有机结合,同时配以一定的佐证信息,可以有效地解决信任方面的问题,理论上可以保障货物安全,做到货物不被调包,运输破损可观察,物流纠纷可按自动按协商好框架的处理。

猜你喜欢

货物区块物流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逛超市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进出口侵权货物刑事执法之法律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