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双向流通背景下快递进村网点选址决策方法研究
——基于AHP—熵权TOPSIS法

2022-04-15陆秋羽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物流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进村赋权网点

陆秋羽(江苏大学 管理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0 引 言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为将广大农村地区生产与消费的潜力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推动力,实现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显得十分重要。近年来,在助推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实现城乡双向流通的过程中,电商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而快递作为实现商品双向流通的载体,其作用和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视。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20年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0年农村地区收投的快件量超过300亿件,带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销售超1.5万亿元。因此,要想进一步畅通城乡双向流通渠道,农村快递的发展十分关键。为此,国家邮政局专门出台了《快递进村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明确提出增强我国农村快递服务深度,实现城乡流通渠道基本畅通的目标。 “快递进村”工程的实施,既有利于乡村产业振兴,也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助推农村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但是,若进村快递网点的选址决策不适合自身发展,不仅有碍于网点长远的良性发展,还会影响到网点所在区域的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因此,对城乡双向流通背景下快递进村网点的选址进行科学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1 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农村快递网点选址的研究已有部分成果。

(1)选址的相关影响因素。王慧认为,快递企业在农村选址建设网点时必须要考虑到该区域的自然环境、道路交通条件与周围设施建设等情况。梁会民等通过GIS网络分析模型对南京市申通公司的快递网点布局进行研究时则发现,对于末端网点而言,区域人口、经济情况与场地的租赁成本是需要着重考虑的对象。

(2)选址的评价方法。在目前研究中,主要可分为定性、定量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三类评价方法。其中,TOPSIS评估法因能综合定性与定量两方面的优势且适于处理多目标问题,在选址研究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在运用TOPSIS法进行选址评价的过程中,确定指标权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此,学者们提出了诸多赋权方法:如AHP法、CRITIC法、组合赋权法等,其中,组合赋权法因能结合不同类型赋权方法各自的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通过对文献的回顾和梳理,可以发现:(1)在现有关于快递网点选址的研究中,涉及农村地区尤其是村一级的快递网点选址的研究仍然较少;(2)在选取影响农村快递选址的评价指标时,大多研究只考虑了影响农村末端快递配送的因素,而没有考虑到农产品投递的方面;(3)在评价方法方面,TOPSIS法在选址方案决策优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仍存在使用单一赋权方法导致选址评价结果不够科学合理的问题。

2 建立AHP—熵权TOPSIS选址决策模型

本文将通过构建AHP—熵权TOPSIS模型对快递进村网点的选址进行决策。首先,分析影响快递进村网点选址的各项因素,建立快递进村网点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AHP与熵权法组合赋权的方式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运用TOPSIS法确定最优选址,为各进村快递企业的网点选址提供参考与借鉴。

2.1 构建快递网点选址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对城乡双向流通背景下快递进村网点选址布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选取了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经济成本、市场环境及政策环境五项指标以构建快递进村网点选址指标体系。

(1)自然环境。在进行快递网点选址时,应根据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对拟建地点的地理、气象环境等进行勘探和考察。为尽可能降低网点的施工难度、建设成本及其遭遇山体滑坡、洪涝等地质灾害的风险,应避免将网点选择在地势崎岖、道路线形较差或是位于蓄洪区、采煤(矿)沉陷区的农村居民点。除此之外,在气象条件方面,由于农村地区因气象灾害防御组织等相对薄弱,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难免不足,因此,为尽可能避免快递物流作业过程遭遇气象灾害威胁的可能性,在选址时还应对当地的气象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据此,在“自然环境”指标下选取“地形地质条件、气象条件”2个二级指标。

(2)基础设施。对于村级网点来说,公路运输是其最主要也是最方便快捷的运输方式,因此选择道路条件好、路网密度大的区域布设网点更有利于提升快递服务的作业效率,同时,鉴于生鲜农产品时效要求高、不耐颠簸的运输特性,村庄的交通通达及便利程度对于“农产品上行”快递来说更是十分关键。为保证快递网点的正常运营,备选村庄的电力、供水、通讯、消防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情况也应考虑在内。除此之外,互联网的覆盖情况同样会对快递网点的选址造成影响,这不仅是因为进村快递网点有着信息化、数据化的发展要求,更是因为农民利用电商平台购买、销售产品的概率会随互联网可获得性的增大而增大,对快递服务的需求也才会随之进一步增大。

据此,在“基础设施”指标下选取“交通通达性及便利性、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情况、互联网覆盖率”3个二级指标。

(3)经济成本。经济成本因素是选址问题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网点建设所涉及到的地价或房屋租赁费用是关系快递企业前期投入的重要影响因素,拟选址村庄是否拥有闲置出租的商铺、仓库等网点配套设施以及租金的高低都是衡量网点建设成本的重要参考因素。另一方面,网点运营过程中因运输、仓储以及雇佣员工所产生的各项成本的高低也会对网点的可持续经营造成显著影响。并且由于农村地区配套基础设施不足以及业务量分散且稀少等原因,农村快递“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成本相对较高,进村快递网点要想实现长期发展,就需要对网点的各项成本以及盈亏平衡进行分析,以做出合适的选址决策。

据此,在“经济成本”指标下选取“建设成本、运营成本”2个二级指标。

(4)市场环境。市场环境作为快递网点各项业务发展的基础,是选址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作为快递服务的对象,人口与快递包裹量的多少密切相关,当该村人口数量稀少或大部分人口皆为使用电子商务平台频率较低的老人或留守儿童时,对快递的需求量也会越小。同样,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快递的消费量,这一方面是因为收入低的人群网购频率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是因为低收入人群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他们会更愿意选择平邮而非快递。除此之外,由于城乡双向流通的不平衡,农村的上行快递远少于下行快递,配送车辆的高单程空驶率使得快递进村成本十分高昂。因此,在进行网点布局选址时,还需要对网点所处村庄的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等因素进行分析。根据众多淘宝村的案例可以发现,繁荣的电商产业能够带动快递业务的快速增长,因此在电商发展基础较好或具有发展电商产业潜力的村庄设点更有利于快递网点的经营。有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户数可有效反映出当地目前的电商发展情况;该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个数以及区域性特色产业的发展情况则与快递网点的市场潜力息息相关,其原因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整合当地的资金、信息、人才等资源方面较普通农户具有更强的优势,其选择开展电商创业活动的可能性与创业成功的可能性都更大,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辐射带动周边快递产业发展的可能性也越大,而区域性特色产业往往是农村电商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基础,即也是农村快递业务增长的基础。除此之外,快递网点在布局时还应根据当地的产业发展、经济发展情况对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进行衡量,由于村一级的快递业务量大多较少,激烈的市场竞争并不利于新网点的长期向好发展,因此市场竞争因素的影响绝不容忽视。

据此,在“市场环境”指标下选取“人口情况、人均可支配收入、有电商交易活动的户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个数、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市场竞争情况”5个二级指标。

(5)政策环境。农村快递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有力支持。对于快递企业来说,网点的建设需要和当地对未来的产业发展布局、快递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规划相协调,可优先选择在已发展或有意发展电商产业及快递相关产业的村庄进行布点,形成区域内多产业融合协同发展格局,在助力当地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利益。另外,在选址时应顺应当地的镇村空间规划及土地规划,避免将网点布局在拆迁撤并类村庄等不适宜快递网点经营的区域。

据此,在“政策环境”指标下选取“产业布局规划、镇村规划及土地规划”2个二级指标。

根据上述分析,构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2.2 基于AHP—熵权法综合确定权重

由于单一的赋权方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容易导致权重计算结果产生一定的偏差。因此,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组合赋权的方法,使获得的权重系数更科学、合理。

2.2.1 AHP确定主观权重。主要计算步骤如下:

(1)构造判断矩阵。根据二元对比法,将相同层次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并依据1~9比较标度表进行赋值。用bb表示评价指标,b表示b相对b的重要程度,且b=1/b。得到判别矩阵。

(2)求解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在得到判别矩阵后,利用α=λα,计算α和λ,其中α为权重向量,λ为最大特征值。然后根据:

利用随机一致性指标RI,计算一致性比例CR,当CR<0.1时,则认为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否则应重新修改。

2.2.2 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主要计算步骤如下:

(1)构造判断矩阵,并对原始决策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指标进行量化统一。对效益型指标按照式(3)计算,对成本型指标按照式(4)计算。

[44]沈讷原为福建按察司佥事,天顺二年(1458年)正月升为副使,仍负责巡视银场。《明英宗实录》(台北1962年影印本)卷二八六。

为使数据处理有意义,对无量纲化后的数据整体平移,使x=x+α,为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始数据,本文取α=0.001。

(2)求第个指标的信息熵:

(3)求第个指标的熵权:

2.2.3 确定综合权重。为避免单一赋权的局限性,通过式(7)组合赋权。其中:α为利用层次分析法求得的第j个指标的权重;W为利用熵权法得到的第j个指标的权重:

2.3 构建TOPSIS选址决策模型

主要计算步骤如下:

(2)构建加权决策矩阵C={c}:

(3)确定指标的正负理想解。令C表示正理想解即方案最优解,C表示负理想解即最劣解:

式中:为效益型指标集,为成本型指标集。

(4)计算各方案到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与贴近度:

由各评价方案到正负理想解的距离可得其与正理想解的贴近度为:

3 实例应用

某快递公司为响应国家“快递进村”的号召,计划于已实现乡镇派送的A镇分别布局两个村级快递网点,目前有5个村庄作为备选点,分别为、、、、,需从中选出最优的两个方案。该公司邀请了5位相关领域的专家针对快递进村实际情况进行打分,打分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各备选点打分情况

3.1 确定指标权重

(2)确定客观权重。由专家打分得出各评价指标的初始决策矩阵为:

根据式(3)、式(4)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对数据整体平移,得出标准化决策矩阵为:

根据式(5)、式(6)得出各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为:

(3)确定组合权重。为使指标权重更加科学合理,对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进行组合。根据以上数据,由式(7)可得组合权重为:

3.2 构建TOPSIS选址决策模型

根据标准化决策矩阵及组合权重β,由式(10)得到加权决策矩阵:

由公式(11)得到正负理想解为:

由公式(12)得到正负理想解的距离为:

由公式(13)得到各备选方案与理想解的贴近度为:

根据计算得到的各网点备选村庄方案与理想网点选址方案的贴近度大小,各选址方案由优至劣为:>>>>。表明在综合考虑快递进村网点选址各项影响因素以及各备选村庄实际经营环境的情况下,方案、为建设快递进村网点的两个最佳方案。

4 结 论

双向流通背景下的快递进村网点的布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选址时同时需要考虑“工业品下行”最后一公里配送与“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寄送两个方面的问题。

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影响快递进村网点选址的相关因素,从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经济成本、市场环境、政策环境5个方面确定了15个指标,建立了快递进村网点选址评价体系。然后,为克服层次分析法偏主观、熵权法偏客观的局限性,使权重值更具有科学性,本文采用了组合赋权的方法,并运用TOPSIS模型计算出各备选点到正理想解的贴近度,最终确定了快递进村网点的最佳方案。经实例证明,基于AHP—熵权TOPSIS的选址方案决策模型能够为快递进村网点选址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合理、准确的判断。

猜你喜欢

进村赋权网点
快递网点进村 村民有活儿干有钱赚
论乡村治理的有效赋权——以A县扶贫项目为例
共营与共赢:凤县企业为何乐于“进村”
“快递进村”还有哪些堵点、痛点?
三部门出招:保障『快递进村』目标实现
企业数据赋权保护的反思与求解
于细微之处见柔版网点的“真面目”
试论新媒体赋权
基于改进AHP熵博弈赋权的输变电工程评价
优化内部劳动组合 释放网点营销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