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识教育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启示

2022-04-15胡佳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通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胡佳

摘  要:通识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具有突出人文关怀、激发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特质,对解决高校思政教育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价值。在通识教育视角下,通过强化人文关怀、转变学生角色、加强成长指导等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的认同感、参与感、获得感,以期解决思政教育在实践层面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通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目的及逻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8-0058-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的高度,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取得巨大成绩[1]。但思政教育在实践过程中仍然面临感染力、亲和力不足等问题。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模式,通识教育在国内高等教育领域备受关注,并且在若干高等院校试点推行,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管理办法。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探索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推行模块化通識教育”,将实施通识教育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在此情况下,通识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与传统的专业培养模式相比,通识教育在突出人文关怀、激发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特质凸显,通过研究通识教育模式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启示及借鉴路径,以期改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思政教育面临的实践困境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其中尤为重要的内容就是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可见,思政教育在实践层面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政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不足。随着相关教育改革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普遍注意到思政教育越来越需要注重人文关怀,在实际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经常会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思政教育未能深入人心,对被教育者产生影响。笔者在前期的调查和研究过程中也发现,国内许多高校的思政教育存在形式化的问题,相关的教育往往流于表面,教师疲于应付,学生经常出现反感情绪,与思政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学者的研究也注意到,这种问题的出现具有较深的根源,一方面许多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但另一方面,部分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和主要目标理解不到位,忽视了学生这一受教育主体的主观感受,习惯将思政教育理解为向学生灌输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人文关怀不足,导致学生接受教育的自觉性不高,思政教育实效性受到影响[2]。事实上,思政教育如果过于形式化,教育工作者对被教育的青年学生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或者教育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也感受不到应有的关怀,相关的工作也很难取得有效的成果。

第二,学生主动性未得到有效激发。近年来,思政教育内容不断创新和深化,但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部分教育工作者仍以说教作为主要的思政教育模式,习惯于通过思政课、年级大会、主题班团活动等传统形式开展群体教育。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实践育人的过程中,多为校方指定和组织的具有程式化特征的项目。学生作为教育对象,只能被动接受,难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更难以对思政教育所传导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深刻理解,做到知行合一。在思政课堂教学中,对传统文明经典著作的学习远远不足,思政教育内容在学生群体中不易产生深厚的文化根源感和认同感,不利于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同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事实上,思政教育的根本途径在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的心灵和行为由内而外地升华,若思政教育无法刺激到同学们的心灵,相关的思政教育工作也就会如雨过湿地皮一般,几乎谈不上有什么效果了。

第三,思政课程的内容设计与学生成长结合度不高。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总体目标,这也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近年来国家层面连续出台相关制度,不断丰富思政教育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然而在实际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以思政教育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未被充分认识,存在将思政教育与学生发展“划分割线”的情况,思政教育内容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关联度不高,甚至出现脱离学生成长实际的情况。事实上,在思政教育实践工作中,特别要注意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一定要深入调查和研究青年学生的成长状况,不能生搬硬套,否则思政教育非常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情绪。

总体而言,上述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思政工作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作用的发挥,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学生的获得感明显不足,甚至对思政教育产生了逆反和抵触的情绪,参与思政教育的老师工作没有成效,也会感觉到成就感缺失,对思政工作失去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尝试从理解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的角度切入,为解决思政教育工作中面临的实践问题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通识教育及其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

(一)通识教育概述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Liberal Arts Education), 中文除了翻译为“通识教育”之外,另外还被译为通才教育、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或者博雅教育,是一种对学生进行多学科培养的特殊教育模式,也是一种相对较为新颖,也能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接受的教育模式。只是自这种教育模式诞生以来,关于其定义学术界还未有统一认识,学者们也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阐释。

李曼丽认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3]。

陈向明则指出,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 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 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4]。虽然在定义上仍未有统一认识,但自经历了三次大规模通识教育运动后,通识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

虽然通识教育在国内教育界属“舶来品”,但其理念与中国传统教育有众多相通之处。如通识教育强调教育既要传授学生渊博学识,又要培育其高尚品格,这一核心思想与我国传统教育理念具有相似性。在儒家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尤其强调培养完备的人格。《论语·为政》讲,“子曰:君子不器”,意为有修养的君子,不能像工具一样作用只局限于某一方面;《易经》中也指出,君子应当“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主张学习应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事实上,在儒家的教育理念中,向来提倡博学多识。如有学者注意到,除了提出“不器”的教育理念之外,孔子还将“六艺”作为教育内容,涵盖礼、乐、射、御、书、数等六個方面的内容,培养既有德行,又有社会责任感和高雅文化气质的“君子”[5]。事实上,正是通识教育和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相通之处,为通识教育在国内的生根发芽奠定了基础。

通识教育在我国内地高等教育领域起步并不算太晚。二十世纪20到30年代,从事高等教育的有识之士就已经注意到要推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如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在内地较早提出通识教育,在其著作《大学一解》中指出,大学生应当通专结合,但通专不能并重,而应以通识为本,专识为末。此外,教育家蔡元培提倡的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与美感教育等为核心的“五育”,是通识教育在国内最早的实践之一。钱穆先生在1940年撰写的《改革大学制度议》一文中也指出大学教育应当“智识贵能汇通”。钱穆先生还警示,“一门学术之发皇滋长,固贵有专家,而尤贵有大师……今日国内负时誉之大学,其拥皋比而登上座者,乃不幸通识少而专业多”。然当时国家和民族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社会对于梅贻琦和钱穆等人的呼声并没有多少回应,通识教育在国内也未能获得发展的机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大学教育采西方和苏联模式之长,逐渐开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国内高校推行素质教育改革以及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带来的通识教育理念输入,国家层面逐渐认识到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国内一些名校以加强素质教育为切入点,逐步将通识教育列入大学教育改革计划中。目前,关于通识教育,国内高校主要有两种实践形式。形式之一是推行通识教育课程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很多综合性大学开设了系统的、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如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系列课程、社会科学系列课程、科技系列课程等,重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辩证思维和科学素养。形式之二是在本科生阶段试点大类培养,推行不分专业、宽基础的通识培养模式,如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清华大学新雅书院、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人民大学国学院和古典学院、重庆大学博雅学院等等。这些学院虽然各有不同的特点,但总体上都在贯彻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体现着国内高等教育界对通识教育模式的认同。

而学者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也总结出了通识教育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为认识和研究通识教育提供重要的依据。首先是教育理念上注重“以人为本”。追本溯源,通识教育起源于西方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它不以灌输某种具体知识或理念为最终目的,而是从人类本性出发,通过广泛学习和体验,帮助人们形成高尚的品性和通达的智慧,体现出对人的精神、品格、智力等各方面的关切和重视。其次是教育方式上重视激发学生主体性,强调受教育者主动全面发展。也就是说,通识教育不仅会开展课程教学和课外训练,还提倡从校园文化、实践锻炼、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塑造学生追求真理的信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实践能力,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通识教育的特征还体现在知识体系上的开放性。通识教育在知识层面体现出兼容并包的特点,强调融通的知识体系,教育内容涵盖历史、语言与文学、哲学、科技、法学、经济、艺术等不同领域,通过此种教育方式促进人的精神和知识层面的协同发展,激发人的各方面潜质。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通识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若干契合点,这就为借鉴通识教育以解决思政教育面临的困境提供了思路。

(二)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

1. 教育目标一致

这两种教育活动都不以培养学生某一种职业技能为目标,而是聚焦培养完整的人,最终的教育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就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6]。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服从于高等教育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使命。通识教育体现的是“回归人本”的教育理念,核心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终极愿景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契合。正是因为有了共同的目标,通识教育中的许多理念和方法就可以运用到思政教育的实践之中,为思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支撑。

2. 教育逻辑具有相似性

应当注意到,通识教育和思政教育都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两者的教育逻辑都是强调充分调动被教育者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即两者都注重品德培养。通过丰富内心、启迪心智以实现智慧通达、自我提升的总体目标,显示出以内心世界影响外在行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逻辑。可以注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育逻辑也是以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大学生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并外化于行。所以通识教育在之前形成的独特教育理念,诸如知识学习提升人的道德、精神、价值观,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提升人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力、适应力和改造力等等,也都可以运用到思政教育中。

总的来说,通识教育和思政教育都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内在引领。两者的核心教育思想都在于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精神领域的塑造,力求塑造全面而完整的人,尽可能避免使用单一的教育和教学手段。同时避免片面灌输知识的传统教育模式,力求深入被教育者的内心,对被教育者形成由内而外的影响。正是由于通识教育和思政教育存在着这样的契合点,通识教育的某些理念以及较有成效的方式方法可以用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三、结论

总体来说,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模式,具有突出人文关怀、激发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特质,对解决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实践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也为思政教育改革的深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本研究所在的通识教育改革和实践团队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对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契合点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梳理。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人文关怀,提升学生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认同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从理论上看具有很强的人文关怀属性,但在具体实践中则一定程度上被弱化,亟待加强。

二是要转变学生角色,增强学生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的参与感。要转变思政教师的观念和简单的“上传下达”的做法,真正将学生转变为思政教育的受益者,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三是进一步完善和开放思政教育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现有的“五育并举”教育体系的内涵,将现有框架进行适当外延,从而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成长的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 冯刚.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1-12.

[2] 王学伟,刘少坤. 以人为本——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点[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92.

[3] 李曼丽. 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7.

[4] 陈向明. 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6(18):65.

[5] 申国昌. 博雅教育的文化内涵与实践路径[J]. 国家教育行政學院学报,2016(11):11.

[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6.

(荐稿人:董涛,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通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