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和内部控制有效性

2022-04-14汪宁贾波

西部皮革 2022年7期
关键词:样本体系有效性

汪宁,贾波

(沈阳大学,辽宁 沈阳 110041)

引言

自2008 年财政部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之后,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建立并且实施了内部控制体系,并且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了哪些因素会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

虽然目前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研究众多,但在信息化时代,大数据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结论。因此,本文选取4236 个A 股上市公司,研究大数据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

1 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

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五大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实施大数据会提高内部控制五要素中的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四大要素。并且采用大数据的企业,内部控制整体以及各个要素实施更加有效。通过大数据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程序监控,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可能性降低,内部控制有效性更强。企业可以根据大数据数量多、种类丰富、处理数据速度快、高商业价值、数据真实这一系列特点研发出集财务分析、数据挖掘、报告和工作流程为一体的防止内部控制出现漏洞的系统,促进内部控制有效性。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a:大数据和内部控制有效性存在正相关关系。

在大数据时代,一些上市公司并没有设置大数据管理部门或大数据管理部门设置并不完善,加之一些企业本身内部控制不够完善。导致在运用大数据进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实施时,并不能发挥大数据的作用。而且大数据时代,企业的信息安全十分重要,但是一些上市公司安全意识薄弱或者没有对于数据的安全保护意识。导致某些企业数据被盗取,内部控制体系出现更大的漏洞,内部控制并没有发挥有效性。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b:大数据和内部控制有效性存在负相关关系。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7-2019 年4236 个A 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相关数据无法在数据库中找到的通过相关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手工搜集。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衡量数据主要采用迪博内部控制指数来衡量。大数据相关数据采用杨德明(2016)的做法,分为两种测量模式,一种将上市公司使用大数据情况按照财务报告中公布的大数据相关字眼数量,进行0、1、2、3 分布。另一种为虚拟变量,将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中是否出现大数据相关字眼按照0、1 分布,有相关字眼取1,没有相关字眼则取0。通知将金融保险类以及互联网相关行业数据删除,并且将ST 和*ST 企业数据删除,最后剩余4236 个样本数据。

2.2 研究设计

2.3 模型设计

通过大数据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设计模型1:

3 实证分析

3.1 描述性分析

从表2 可以看出,未使用大数据企业相比于使用大数据企业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差别较小,而且从标准差也可以看出,未使用大数据的企业,内部控制指数波动较小,而使用大数据企业内部控制指数波动较大,初步验证了假设1 b。从表2 还可以发现,实施大数据的企业占总企业的41.19%,说明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大数据处理内部工作。

表2 描述性分析

表1 变量定义

在全样本数据中,内部控制指数最小为2.19,最大为6.89,平均值为6.50,标准差为0.17。全部企业之间内部控制质量相差不大,只有少数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较低。企业是否实施大数据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平均值为0.46,标准差为0.5。目前实施大数据企业的数量占总企业数量将近50%。

3.2 回归分析

表3 体现了上市公司采用大数据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从表4 的第1 列可以看出,采用0、1、2、3 这种方法反映上市公司是否使用大数据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的回归系数为0.001,符号为为正,t 值为0.12,F 值为8.991,;采用0、1 虚拟变量这种方法反映上市公司是否使用大数据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的回归系数为0.015,符号为负,t 值为2.34,F 值为8.738,在0.05置信水平下显著。这说明,由于传统的内部控制体系以业务为出发点,并且有多个财务指标作为上限值,通过人工专业角度判断业务是否出现风险,并且评价内部控制体系是否有效。然而大数据的出现,抛弃了业务导向型内部控制体系的思想,将内部控制体系的风险识别、触发控制、自我优化等环节全部大数据化。而且获取企业全方位的数据,导致传统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不能满足大数据的特点。因此,许多上市公司将传统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大数据相结合,完善现有的内部控制。所以,大数据对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大数据仍处于发展阶段,许多上市公司并没有及时将传统内部控制体系与大数据结合,进行内部控制体系的转型。因此,大数据对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与假设1a 相同。

表3 假设1 回归分析

4 结论和政策建议

采用2017-2019 年A 股上市公司的4236 个样本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采用大数据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起到促进作用。

政策建议:在大数据、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各企业应该根据大数据的特点并结合自身经营的特点,发展适合于自己企业的大数据和内部控制相结合的内部控制体系。虽然大数据有一定的有点但是大数据也有一定的风险性,例如:大数据的出现使得企业数据的安全性降低,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数据的保护,防止不法分析入侵企业的数据系统,危害企业的利益。而且大数据的门槛相对较高,需要企业花费人力、物力研究和学习。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应该抓住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强化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加强大数据、互联网相关方面的研发和投入,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

猜你喜欢

样本体系有效性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规划·样本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改进阅读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