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滑县探索

2022-04-14王海燕张露

新闻世界 2022年4期
关键词:滑县新闻舆论政务服务

王海燕 张露

【摘    要】滑县作为河南省首批39个县级融媒体改革试点县之一,在融媒体中心体制机制、管理服务、业务创收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探索出以“三农”报道为中心,筑牢主流舆论阵地;搭建多元传播平台,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参与政府服务项目,拓宽业务增收渠道等建设经验,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走出了一条以农业为基础人口大县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特色发展之路。当然也还存在体制机制改革不够深入、人才引进难、留不住等诸多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继续改革完善。

【关键词】滑县;融媒体;新闻舆论;政务服务;业务创收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移动阅读用户社交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项目编号:20YJC870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郡县治,天下安。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1]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整个社会沟通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纽带作用。县级融媒体中心是离老百姓最近的基层新闻媒体,是打通新闻宣传、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舆论主阵地。因此,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新时代治国理政新举措,是强化新闻舆论阵地、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加大风险防范力度的有效方法。[2]从2018年开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滑县作为河南省融媒体中心改革首批试点县之一,抢抓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历史机遇,按照“创全省一流、争全国先进”的目标,持续把融媒体中心建设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构筑基层意识形态主阵地的有力抓手,作为“书记工程”列入县委重要议事日程,顺应发展大势和群众需求,创新发展运行模式,广泛拓宽运营渠道,全力打造具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融媒传播矩阵,走出了一条以农业为基础人口大县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特色发展之路。

一、滑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基本情况

滑县的媒体融合工作于2017年5月开始启动,2018年5月全媒体机制正式运行,同年12月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是河南省首批39个县级融媒体改革试点县之一。滑县融媒体中心以广播电视台为依托,整合了电视台、电台、政府网站、滑县发布、手机报、手机台、“两微一端”等媒体资源。融媒体中心挂牌以后,县财政拨付265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融媒体中心建设和发展,高规格建成了600平方米的融媒体调度指挥中心,全面实施采编播系统高清改造,及时与省平台实现了完全对接。目前,滑县融媒体中心为县委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归口县委宣传部管理,设总编室、采编部、制作部、新媒体部等14个部门。2019年3月21日,时任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江凌莅临滑县调研,对滑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在河南省“两中心一平台”建设片区座谈会上称赞滑县融媒体中心是豫北地区做得最好的县级媒体。2020年,滑县融媒体中心先后被评为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基层广播电视传输覆盖机构先进集体、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同年12月,顺利通过河南省委宣传部检查验收,被评为优秀等级。

中心成立以来,积极参与政务和社会服务,组织策划各类大型活动,打通线上线下,发展关联产业,参与各类商务推介、保险营销、旅游发展、劳务中介、职业技能培训和群众性活动,进一步拓宽业务增收渠道,提升了影响力、竞争力和生存力。2020年,中心全年业务收入达到9500万元。

二、滑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发展特色

(一)以“三农”报道为中心,筑牢主流舆论阵地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县级融媒体是基层网络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是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依托。[3]由此可见,建成基层主流舆论阵地是县级融媒体中心的首要任务。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做好基层的新闻舆论引导工作,就必须发挥地域优势和特色,结合党和政府的重要方针政策,在新闻实践中不断生产优质内容。滑县融媒体中心不断深化融媒产品供给侧改革,优化整合《滑县新闻》《聚焦滑州》《103.7及时报》《城市快车道》等原创品牌栏目,围绕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大气污染防治等重要工作,通过台、网、微、端、应急广播等多个传播平台,新闻播报、微视频、微说唱、“土味”标语、图文直播等多种表现形式,实现了全天候、大容量、立体式、多点推送的硬核传播。有效提升了优质内容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提升了党委政府以及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凝聚了全县干部群众的信心和力量,营造了齐心协力、敢打硬仗、确保成效的浓厚舆论氛围。

滑县是农业大县,融媒体中心坚持以“三农”报道为中心,深入挖掘县域范围内的优秀文化、涉农企业、红色旅游、三农人物、脱贫典型和道德楷模等本土资源,策划了“永远跟党走 文艺进基层”快闪、运河文化节、“大美滑州”摄影作品展暨滑县牛屯镇首届油菜花节、滑县小麦丰收节、八里营镇第四届甜瓜节等大型活动,受到广泛关注。2020年以来,重点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等主题内容,专门开设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脫贫攻坚奔小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滑县党史主播说》等13个栏目,制作专题片、宣传片46部,制作播发公益短视频、主持人MTV、微电影36个,抖音号发布作品累计阅读量12100余万次。在2021年7月河南省遭遇特大暴雨期间,滑县融媒体中心迅速行动,创新形式,及时发布防汛抗洪图文视频信息2300余条,其中,7月23日“云上滑州”抖音号发布的《不抛弃,不放弃!》点赞达到31.9万次,转发1.3万次;7月27日“云上滑州”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刚刚!滑县发布防汛紧急通知!》阅读量达到23万+。

(二)搭建多元传播平台,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2018年9月20日,中宣部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召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要求“努力把县级融媒体中心建成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枢纽”。[4]优质的内容只有通过合适的载体形式和媒体平台送达目标受众,才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滑县融媒体中心以原来的滑县电视台为基础,整合了广播电台、有线电视台、手机台等传统媒体及近年来在移动终端上线的官方微博、微信公眾号、现场云、抖音号、“云上滑州”APP等多个新媒体平台。近年来,一直坚持“一次采集、多种生成、移动优先、多元传播”的媒体融合发展思路,高品质打造视频、音频、图文、动漫、H5、微视频等适合不同传播平台的载体形式,通过各种新老媒体平台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交叉覆盖传播。重要活动、专项工作通过“云上滑州”APP、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迅疾可看,信息发布实现了“微、新、准、快”。重要会议、新闻发布通过“现场云”直播活动可在新华社客户端、腾讯等同步推送,并链接到主流媒体网站,保证第一时间传播权威信息。时政新闻、信息公告通过传统的广播电视滚动播出,尽量覆盖不常用移动媒体终端的中老年受众。

目前县级融媒体中心正在探索的“媒体+政务+服务”模式,就是为了实现其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枢纽的功能。[5]滑县融媒体中心以“云上滑州”APP为引领,不断提升以政务为中心的综合服务能力。首先是全县114个县直单位、23个乡镇(街道)及重点企业全部入驻“云上滑州”,广大干群可以实时浏览各部门的政务消息、相关资讯,打通了网上问政渠道。县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农村电视网络实现全覆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线上服务平台与融媒体中心“云上滑州”客户端进行嵌入式对接,实现了数据共享、权限互通、一体联动、相互促进,助推融媒传播,扩大文明实践成果。其次,滑县“一湖一河两园八广场”、80个主要交通路口、794个行政村安装应急广播,实现了广播全覆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第一时间发布了疫情防控重要部署、举措,及时报道了抗疫一线可敬可佩的感人故事。先后编发推送疫情防控信息34400条次、防控知识109期,拍摄制作“主播话防疫”微视频、主持人MV、广播公益广告42个。先后在中央、省、市级媒体及学习强国发稿142篇,10万﹢传播稿件154篇,全平台阅读量大幅攀升,有效激发了基层的工作热情,增强了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鼓舞了广大干群抗击疫情的士气。

(三)参与政府服务项目,拓宽业务增收渠道

县级融媒体中心组建以前,在卫星电视和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县级电视台的受众群体被严重挤压,广告收入出现“断崖式”下滑,大部分融媒体中心成立以后主要是靠财政拨款生存。县级融媒体中心要想增强体制机制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创新探索营收模式,拓宽自身的收入来源。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与文化旅游、教育培训产业的融合发展,强化与企业的战略合作,着力推进融媒体广告、移动电视、影视内容生产、演艺会展、动漫创意、金融服务等的协同运作,开启“云经济”模式下的消费新产业、新业态。[6]为此,河南省委宣传部2019年颁布的《河南省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各县(市)应从本地经济发展、市场空间实际出发,扩大县级融媒体中心自主管理权,鼓励县级融媒体中心依法依规探索多元发展道路,提升自身造血功能。滑县融媒体中心在运营创收方面不断开拓创新,目前已经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业务增收模式。简而言之,融媒体中心的收入来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是利用自身优势参与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近年来,凡涉及利用广电优势可以开展的项目,县融媒体中心凭借自身实力积极竞争;凡涉及政府投资或购买服务项目,县融媒体中心凭借优质服务主动参与。目前全县的“三个工程、三个系统和一个平台”建设(县平安建设技防雪亮工程、县蓝天卫士工程、社会视频资源接入工程、县智慧城管系统、县视频会议系统、县视频接访系统、县12345社会公共服务平台),以及智慧党建、智慧旅游和电子警察项目等全部由滑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实施,智慧水利、智慧教育、全县政务数据平台建设等项目正在洽谈中。另外,县融媒体中心还承接了23个乡镇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开创了公共文化服务建、管、用并重的社会化管理新模式,省市领导和专家给予高度评价。

其次是组织策划大型活动和进行艺术教育培训。2020年以来,融媒体中心组织策划了运河文化节、小麦丰收节、甜瓜节、农资订货会、现场观摩会等各类大型活动100余场,帮助农民销售大量农产品的同时也参与化肥农药等农资销售。融媒体中心下属的艺术培训中心、广电艺术幼儿园年累计招收、培训学员10000人次。融媒产业范围不断扩大,增收渠道持续拓宽。

三、滑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一)存在问题

滑县融媒体中心重组以来,通过坚持不懈改革创新,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相比江浙先进地区尤其是浙江长兴、德清、安吉等地,在观念和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小差距。限制滑县融媒体中心发展的桎梏目前主要有两个:首先就是体制机制改革不够深入。融媒体中心定位为事业单位,财政、审计、纪检等部门都是按照事业单位相关政策进行监管,所以融媒体中心在经营、分配、绩效考核上面临很多束缚。其次是人员结构不合理,缺乏新媒体人才。从年龄构成来看,融媒体中心中老年员工相对较多。从学历层次来看,高中、中专、大专学历层次员工占比较大,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较少。由于地域、待遇等条件所限,高层次人才尤其是技术人才引进难、留不住,每年通过招才引智引进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往往把融媒体中心作为跳板,基本上两三年内都会选择考研或者考公务员。

(二)策略分析

目前,河南省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基本都属于正科级事业单位,除了财政供给的事业编制人员以外,通常都根据自身业务需要聘用一部分合同制员工。针对县级融媒体中心体制机制方面受到的束缚,今后省级层面可以在县级融媒体中心机构人员编制和分配、经营、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给予媒体更多保障,赋予更多自主权,激发内部活力。在人才引进和管理方面,县级融媒体中心要探索薪酬制度改革,做到待遇留人、编制留人、情感留人。人才引进不能唯学历、唯职称,关键要看综合能力和素质,要做到能为我所用。在收入分配上,要打破身份界限,实现同岗同酬、同工同酬、绩效考核、多劳多得。另外,要激活存量人才,通过外出培训、内部学习等多种方式提高现有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

滑县融媒体中心自重组挂牌以来,坚持深度融合的战略谋划,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组织设置、内容创新、渠道拓展、平台再造、技术应用等重要方面的融合发展。从简单相加到深度相融,滑县融媒体中心虽然探索出了适合自身的特色发展模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随着我国新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媒体实践的快速发展,县级融媒体中心还会继续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滑县融媒体中心还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指导下,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继续进行改革和创新。

注释:

[1]光明网.如何当好“一线总指挥”,习近平这样要求广大县委书记[EB/OL].[2021-07-22]. https://dangjian.gmw.cn/2021-07/22/content_35016281.htm.

[2]张丽萍.加快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N].光明日报,2019-2-19.

[3]谢新洲.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N].人民日报,2018-11-8.

[4]郭全中.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进展、难点与对策[J].新闻爱好者,2019(07):14-19.

[5]王海燕.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策略研究——基于河南省 16个试点县(市)的实地调研[J].新闻爱好者,2021(02):64-66.

[6] 吴高波. 强化四个着力点,提升县级融媒体中心内生动力[EB/OL].[2020-12-09].https://m.gmw.cn/baijia/2020-12/09/34448022.html.

(作者:王海燕,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张露,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编:项贤勇

猜你喜欢

滑县新闻舆论政务服务
滑县120急救中心集体献血忙
“互联网+政务服务”路径研究
牢记职责使命 强化创新驱动 努力提升党报集团新闻舆论工作水平
强化五个意识,提升新闻舆论工作水平
新形式下高校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互联网+ 政务”:电子政务发展新模式
线索与议程设置:提高党报传播力引导力的切入点
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理解和实施建议
滑县“健康中原疾控行”活动有声有色
滑县“健康中原疾控行”活动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