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盐碱池塘合方鲫2 号生态养殖模式研究

2022-04-13闫子豪卢玉婷李月红汤陈宸

科学养鱼 2022年3期
关键词:鳙鱼盐碱鱼种

闫子豪,刘 佳,卢玉婷,李月红,汤陈宸

(1.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2.湖南师范大学,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00)

“以渔改碱”是一种有效治理盐碱的途径,目前盐碱地区当地土著品种退化,生长缓慢,耐盐碱鱼品种少,成为制约盐碱水域水产养殖发展的瓶颈。吉林农业大学在吉林省镇赉地区引进性状优良的合方鲫2号,采用合方鲫2号与鳙鱼混合养殖、微生态调控水质、传统增氧与微孔增氧结合、养殖期间零换水等技术,建立盐碱水域合方鲫2号池塘养殖模式,为解决耐盐碱鱼品种少、当地品种退化、促进盐碱水资源高效利用奠定基础,为北方地区渔业发展提供新的池塘养殖模式。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

池塘水源来自嫩江和地下水。3个池塘面积均为2亩,池塘深2.5米,注水深2.0米,分别记为对照组3号池塘和试验塘4号、5号池塘;增氧设备选用3.0千瓦叶轮增氧机和微孔增氧,微孔增氧为2.2千瓦罗茨风机+自沉增氧管。

2.试验鱼种及饲料

试验用合方鲫2号夏花从湖南引进,鳙鱼夏花鱼种为本场自育,平均体重为5.25克/尾。鱼饲料为自制颗粒饲料,蛋白质水平32%;益生菌生物发酵料主要成分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菌群。3号塘喂养100%普通饲料,4号塘喂养50%普通饲料和50%发酵饲料,5号塘喂养100%发酵饲料。投喂量为放养鱼种体重的2%~3%,用投饵机自动投喂,投饵机选用箱式自动投饵机。

3.养殖模式

每个池塘放养合方鲫2号夏花75 000尾,鲫鱼夏花全部驯化摄食后,再放鳙鱼夏花52 500尾。试验为生态养殖模式,采用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养殖期间零换水,只补充蒸发、渗漏的水。每个池塘配备4台叶轮增氧机和1台2.2千瓦微孔增氧设备,投喂时投饲区开启微孔增氧设备。池塘安装溶氧自动监控装置,底层溶氧低于5.0毫克/升时增氧设备自动开启。

4.指标测定

2020年6-8月,每10天采1次浮游生物水样,采样点固定为料台前50厘米处,利用采水器在水面下50厘米处采集水样。对浮游生物进行采集、固定、定性操作(赵文,2005)。6-8月每10天测定水质理化指标,采水样时间为上午10:00左右,利用水质检测试剂盒测定。试验结束后测量各池塘鲫鱼和鳙鱼个体均重,统计产量,计算成活率、饲料系数等。

二、结果

1.养殖合方鲫2号盐碱池塘各理化指标变化

试验期间(6-8月),在施用益生菌生物发酵饲料后,水体的整体pH变化不显著;益生菌生物发酵饲料中的微生物在4号、5号池塘中都使氨氮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随着气温的升高,水体中的氨氮也随之不断积累,使用含有微生物制剂的饲料可有效缓解氨氮过高的问题。3、4、5号池塘中的硫化物和亚硝酸盐含量在6、7、8月均未有显著变化。7月,5号池塘的磷酸盐含量显著低于3号塘和4号塘,但是4号塘与3号塘之间没有显著变化。3、4、5号池塘中的溶氧含量在6、7、8月均未有显著变化。6月,5日池塘的总碱度含量显著低于3号塘和4号塘,但是4号塘与3号塘之间没有显著变化。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投喂100%的益生菌发酵饲料可以有效改善盐碱水体水质。

2.养殖合方鲫2号盐碱池塘浮游生物分布与变化

试验期间(6-8月)各池塘共检测到硅藻门、蓝藻门、绿藻门、黄藻门、裸藻门、隐藻门、金藻门和甲藻门8个门类,其中以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为主。3个池塘的浮游植物总密度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其中3号对照组池塘最大密度达到9.7×106个/升,试验组浮游植物总密度也呈上升趋势,这可能是由于气温逐渐升高、水温的升高使藻类繁殖生长较快导致。但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增长幅度要更大,最大密度达到17.3×106个/升。试验组除绿藻门微藻密度始终保持上升趋势外,硅藻门微藻密度也处于稳定上升的趋势。对照组的有害藻蓝藻门、甲藻门和金藻门的微藻密度有所增加,但整体上还是绿藻门、硅藻门、蓝藻门微藻密度占比最多。

试验期间(6-8月)各池塘浮游动物共鉴定出46种(属),其中原生动物分别为17种、轮虫11种、枝角类9种、桡足类9种。3号对照组池塘共鉴定出个30种(属),其中原生动物10种、轮虫7种、枝角类7种、桡足类6种。各个采样时期的各个池塘的浮游动物种类的变化显示,原生动物的数量占到了绝大多数,对照组的整体数量、平均密度都要比试验组的小一些。

3.盐碱池塘合方鲫2号生长情况

试验组4号、5号平均体重分别为118.6、117.2克/尾,对照组平均体重达到105.2克/尾。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3个试验池塘鱼生长性能及产量

三、小结与讨论

1.微生物在盐碱水体中的作用

本试验表明,由多种有益微生物活菌组成的微生态制剂对池塘水质有显著的氨氮降解作用。通过微生态制剂调节的水转化彻底,提高了池塘的溶氧量。

目前认为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群落与水体中的微生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紧密的关系对于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胡迎新,2018;吴定心,2016)。微生态制剂对于养殖池塘水体的改良作用是明显的,抑制了有害藻的生长,培育了对水质有益的藻种,同时相对应的浮游动物密度、种类也随之提高(郑侠飞,2017)。

在本试验中,微生态制剂对于藻种种类以及数量的提升是明显的,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结果对比之后可以得出结论,微生物促进了绿藻门和硅藻门优势藻种的形成,抑制了蓝藻门等一些对水质有破坏作用的藻种的生长。在高温季节蓝藻易于暴发的时期,可以在短期内优化水质。

2.驯化投喂及效益分析

试验先将合方鲫2号夏花完全驯化摄食后再放入鳙鱼夏花鱼种,因为鳙鱼种有长期占据饲料台的摄食习性,如果鳙鱼和鲫鱼夏花同时放养,对鲫鱼驯化会造成影响。鲫鱼驯化完成后,将鲫鱼颗粒料与鳙鱼粉状膨化料混合一起,用自动投饵机投喂,鲫鱼集中到饲料台下方抢食,将浮性粉料挤到食台外圈,鳙鱼全部集中到食台外圈摄食,解决了鲫鱼和鳙鱼分区摄食的问题,同时又满足了鲫鱼和鳙鱼的各自营养需求。3个池塘养殖成本包括池塘占用费、苗种费、饲料费、人工费、药费、水电费等。合方鲫2号秋片鱼种价格为13.0元/千克,鳙鱼秋片鱼种价格为11.0元/千克,3个池塘产值分别为11 923.4、12 941.5、12 664.4元/亩。

3.模式分析

本项技术模式既考虑到养殖池塘水质调控问题,又考虑到养殖品种销售问题,将几项单一技术集成到同一养殖系统中,同时发挥各项单一技术的作用,在养殖期间零换水的情况下,水质条件基本满足了养殖鱼的生长期要求。在养殖品种上选择合方鲫2号和鳙鱼混养,是由于北方地区鲫鱼养殖面积较小,大规格鲫鱼紧俏,市场售价高,销售有保障。

猜你喜欢

鳙鱼盐碱鱼种
棉花在盐碱胁迫下代谢产物及通路的分析
盐碱荒滩的“底色之变”
不同浓度盐碱胁迫对4 个树种幼苗生长的影响
古老鱼种重返伊利诺伊州水域
鱼种优劣鉴别方法
三种规格鳙鱼池塘嵌套循环养殖技术研究
蓑衣草展姿
冬放鱼种技术
鳙鱼鱼肉不同酶解产物的加工特性及抗氧化性
岗、黄两库鲢、鳙鱼放流效果分析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