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饵料鱼和配合饲料两种模式下广东养殖鳜鱼成本与收益分析

2022-04-13汪福保程光兆孙成飞董浚键可小丽卢迈新

科学养鱼 2022年3期
关键词:盈亏鳜鱼苗种

汪福保,程光兆,孙成飞,董浚键,可小丽,王 淼,卢迈新,叶 星

(1.佛山市南海区杰大饲料有限公司,广东 佛山 528211;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380)

翘嘴鳜是我国传统的名贵淡水鱼,俗称“桂花鱼”(以下简称鳜鱼),肉质丰腴细嫩,味道鲜美可口,无肌间刺,营养价值高。据《2021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2020年全国养殖鳜鱼产量37.7万吨,比2019年增长近4万吨,其中广东省产量14.3万吨,占比38%;2020年广东贡献了全国93%的鳜鱼增量。鳜鱼具摄食活饵的习性,但投喂活饵料鱼存在病害风险高、药残超标等隐患,且饵料鱼成本高。2021年采用配合饲料养殖鳜鱼在广东取得较大突破。本研究选取了2021-2022年初广东地区鳜鱼养殖集中的佛山市、肇庆市与广州市等地具有代表性的饵料鱼模式养殖案例20例、配合饲料模式养殖案例30例,从成本结构组成、经济效益、盈亏平衡、敏感性分析等方面对两种模式做出综合评价,并提出增加鳜鱼养殖经济效益的相关建议。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

1.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资料主要来自对养殖户的问卷调查。调研人员于2021年10月-2022年1月深入广东鳜鱼主产区对50个养殖户进行一对一访谈,获取养殖户成本、收益及其他相关信息。佛山市、肇庆市、广州市是广东省鳜鱼养殖最为集中的几个区域,养殖产量占比超过70%,所调查的养殖户在当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表1)。本研究调查的饵料鱼模式案例养殖户主要使用麦鲮鱼,配合饲料模式案例养殖户使用鳜鱼专用膨化配合饲料。

表1 调研样本量分布

2.数据分析方法

本研究主要从单位净利润、成本利润率、盈亏平衡产量以及价格、售价与成本的敏感性分析等方面来衡量鳜鱼两种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和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

(1)成本构成。单位可变成本=苗种支出+饲料(饵料)支出+鱼药支出+水电支出;单位固定成本=塘租支出+人工支出+固定资产折旧+设备维护费用;单位总成本=单位可变成本+单位固定成本。

(2)收益分析。饲料(饵料)系数=投入饲料总量/(卖鱼重量-放苗重量);单位饲料(饵料)成本=饲料(饵料)价格×饲料(饵料)系数;亩净利润=(总收入-总成本)/养殖面积(亩);单位净利润=亩净利润/亩产量;成本利润率(%)=单位净利润/单位总成本×100;销售利润率(%)=单位净利润/销售单价×100;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100=(销售单价-单位可变成本)/销售单价×100。

(3)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产量=单位固定成本×亩产量/(单位售价-单位可变成本);盈亏平衡价格=单位总成本。

(4)敏感性分析(变动10%计)。销售单价敏感性(%)=(销售单价×1.1-单位可变成本-单位固定成本)×亩产量/亩利润×100;苗种支出敏感性(%)=(销售单价-苗种支出×1.1-其他可变成本-单位固定成本)×亩产量/亩利润×100;饲料或饵料支出敏感性(%)=(销售单价-饲料或饵料支出×1.1-其他可变成本-单位固定成本)×亩产量/亩利润×100;固定成本敏感性(%)=(销售单价-单位可变成本-单位固定成本×1.1)×亩产量/亩利润×100;可变成本敏感性(%)=(销售单价-单位可变成本×1.1-单位固定成本)×亩产量/亩利润×100;单位总成本敏感性(%)=(销售单价-单位总成本×1.1)×亩产量×100/亩利润。

二、鳜鱼两种养殖模式的成本收益分析

1.鳜鱼两种养殖模式成本构成

鳜鱼两种养殖模式下的单位成本构成及其占比如表2所示。配合饲料养殖模式的单位总成本明显低于饵料鱼养殖模式,前者为后者的55%左右。在成本构成中,各养殖模式下饲料(饵料)和苗种支出占比较大,二者合计达到总成本的78%~88%。饵料鱼模式下饵料支出占比高达84.19%,远高于饲料模式的49.51%,但饲料养殖模式下苗种支出占比达28.23%,明显高于饵料鱼模式的3.86%。原因是饲料养殖模式中鳜鱼苗需要经过驯化,驯化苗价格较高,4~5元/尾,导致该模式下苗种支出较大。其他成本构成中水电、塘租、人工、固定资产折旧和设备维护费用绝对值接近,鱼药支出方面饵料鱼模式更低一些,主要原因是该模式下无法使用内服保健方案,仅依靠外用调水、消毒与杀虫等方式。总的来看二者的成本构成差异较大,配合饲料模式养殖鳜鱼在总成本控制上存在明显优势。

表2 鳜鱼两种养殖模式的成本构成

2.鳜鱼两种养殖模式的收益分析

鳜鱼两种养殖模式下的收益情况见表3。鳜鱼养殖收益由销售收入和养殖成本决定,成本中饲料、饵料鱼成本是最重要的因素,而饲料成本仅为饵料鱼成本的32.36%。饲料模式养殖的鳜鱼价格略低于饵料鱼模式3.88元/千克。从养殖户最关心的净利润和单位利润以及评估投资回报最关键的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和边际贡献率来看,配合饲料模式均明显优于饵料鱼模式。

表3 鳜鱼两种养殖模式的收益分析

3.鳜鱼两种养殖模式不确定性分析

(1)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是体现养殖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均衡关系,用于体现养殖户对市场变化的适应力和抗风险能力。鳜鱼两种养殖模式的盈亏平衡分析结果表明,饵料鱼养殖模式和配合饲料养殖模式的盈亏平衡产量分别为654.20、213.27千克/亩。配合饲料养殖模式的盈亏平衡产量对现有生产力的利用率为12.20%,明显低于饵料鱼养殖模式的38.49%,说明配合饲料养殖模式具有较强的市场风险抵抗能力。饵料鱼养殖模式和配合饲料养殖模式的盈亏平衡价格分别为57.55元/千克和31.67元/千克,销售价格与盈亏平衡价格之间的差额则分别为6.20元/千克和28.20元/千克。这说明在市场价格下跌时,配合饲料养殖模式具有较大的抵抗市场风险的空间。

(2)敏感性分析。不同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饵料鱼养殖模式下对净利润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销售单价、总成本、可变成本、饵料支出、固定成本、苗种支出;配合饲料养殖模式下对净利润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饲料支出、销售单价、总成本、可变成本、苗种支出、固定成本。以总成本变化为例,当其上升10%,饵料鱼模式下养殖户的净利润下降92.82%,而配合饲料模式下养殖户净利润仅下降11.23%,这表明饵料鱼养殖模式对于市场波动相对比较敏感,对市场风险的抵抗能力较弱。

三、小结与建议

本文根据调查数据对广东3个主养区饵料鱼和配合饲料两种模式下养殖鳜鱼的成本构成、养殖收益、盈亏平衡和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在成本结构方面,可变成本所占比例均高于固定成本。两种模式下饲料(饵料)支出占比均最大,饲料模式下苗种支出占比高于饵料鱼模式,而饲料支出占比明显低于饵料鱼模式。②在养殖利润和养殖成本方面配合饲料模式明显占优,从评估投资回报(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和边际贡献率)来看,配合饲料模式也明显优于饵料鱼模式。③在盈亏平衡和敏感性分析方面,饲料模式的盈亏平衡产量和价格明显低于饵料鱼模式;两种模式下净利润对于销售单价、饲料(饵料)支出、可变成本的敏感性较高,饵料鱼养殖模式在各项敏感性上明显高于饲料模式,表明其对市场风险的抵抗能力较弱。根据以上分析和养殖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1.控制养殖可变成本

两种模式下可变成本对利润产生明显影响,特别是饲料(饵料鱼)和苗种。从生产角度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饲料、饵料鱼以降低饲料(饵料)系数;通过定期调水与保健,改善水质并提高鱼体抵抗力,提高养殖成活率与饲料(饵料)利用率,降低成本;选择经过选育的快长优质苗种来提高养殖成功率,减少病害发生,提早出鱼,从而降低综合成本。本研究所分析的案例中,饵料鱼和配合饲料两种模式下均有选用新品种翘嘴鳜“广清1号”苗种与普通苗种(俗称土苗)的,翘嘴鳜“广清1号”的养殖普遍较顺利,成活率高,上市时间要比土苗提前至少15天,且用配合饲料养殖的鳜鱼体色与投喂活饵料的相近,更易被市场接受。

2.提高养殖销售价格

两种模式下,销售价格对净利润的敏感性都很高,如何卖出更好的价格值得每个养殖户去关注。可以根据全年销售价格变化规律合理安排好投苗时间,错开集中上市时间;选择优质的饲料或饵料鱼以加快长速、提高上市规格;选择良种和大规格的苗种,下塘前保证鱼苗规格整齐,从而提高上市时的整齐度;采用生态养殖进行绿色、有机等认证,地方政府可申请公共品牌、原产地认证或者申请商标,拓展销售渠道,实现差异化养殖。

3.从盈利和抗风险角度出发,配合饲料养殖鳜鱼模式值得大力推广

从本研究对成本收益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可以看出,配合饲料养殖模式明显优于饵料鱼养殖模式。同时从节约土地(饵料鱼培育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病害防控(饲料不携带病原、可实现多途径防控)、食品安全、管理难度等综合考虑,建议大力支持发展配合饲料养殖鳜鱼模式。

猜你喜欢

盈亏鳜鱼苗种
江苏:全面推行水产苗种产地检疫“电子出证”
鳜鱼之『贵』
简析稻田养殖小龙虾的苗种选购与放养技术
春令时鲜说鳜鱼
Chinese Perch:Dream Beauty Portrayedin Art, Poetry
巧用Excel盈亏图分析差异一目了然
基于盈亏平衡分析的黄玉川煤矿生产规模决策研究
浅析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北省农业厅督导检查沿海三市水产苗种生产管理工作
宁夏银川市成为西北最大水产苗种集散中心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