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南地区大黄鱼生态养殖与品质提升技术

2022-04-13范正利郭安托

科学养鱼 2022年3期
关键词:大黄鱼网箱鱼种

范正利,郭安托,陈 坚

(温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浙江 温州 325088)

大黄鱼是浙南地区的主要海水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在大量资本注入和科学技术的支撑下,浙南地区生态大黄鱼养殖模式异军突起,通过改大、改深网箱、网栏、管桩式围网、深水网箱模拟野生大黄鱼生活环境,养殖出高品质生态大黄鱼产品,并在水产品消费市场受到热捧。2020年温州市大黄鱼养殖总产量达14 975吨,总产值超过13亿元,其中生态养殖大黄鱼总产量达到9 500吨,产值近10亿元。然而大黄鱼从小苗至500克/尾左右商品鱼养殖周期一般需要2~3年,全程深水网箱、围网或者管桩式围网养殖缺点是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为此,浙南地区开展了传统网箱养殖与生态养殖分阶段接力养殖,第一阶段小苗至大规格鱼种在传统网箱中养殖,第二阶段大规格鱼种转移至深水网箱、围网或者管桩式围网中进行接力养殖。传统网箱养殖模式存在密度高、病害多、水质污染较严重、品质差等问题。第二阶段生态接力养殖亟须提升大黄鱼的品质。针对没有接力养殖过程中大黄鱼品质提升的相关研究报道,本项目开展了大黄鱼生态养殖与品质提升技术研究,主要是通过独特海区选择、科学低密度放养、合理制定投喂策略、采用优质功能配合饲料,不仅使大黄鱼品质大大提升、养殖效益大大提高,而且可以达到生态环保、绿色养殖的效果。

一、场地与设施

选择远离岸边的海岛浅海水域水质良好、风浪较小、底质稳定、潮流畅通、滩涂平坦且能避台风的内湾区,底质为泥质或泥沙质,流向平直。水质符合无公害海水养殖用水的要求,pH 7.85~8.35,盐度24.5~26.9,水温18~29℃,溶氧5毫克/升以上。本技术方案围网生态养殖以鹿西岛养殖基地为例(简称1号基地),圆形围网周长188米,大潮汛最低潮位时水深3米。深水网箱生态养殖以中瞿岛养殖基地为例(简称2号基地),采用周长48米的方形网箱,大潮汛最低潮位时水深11米,挂网10米。

二、苗种放养

海水水温高于18℃以后,开始放养大黄鱼种,鱼种进行内脏白点病及刺激隐核虫病检疫。具体放养情况见表1。

表1 鱼种放养情况

三、养殖管理

1.投饲管理

养殖全程投喂粗蛋白质水平45%并添加虾青素的4#定制膨化配合饲料,采用人工投喂、每3天投喂1次的限制性投喂策略,时间为18:00-19:00,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3%。检查鱼的摄食情况,根据天气条件、天然饵料、摄食情况等适时调整投喂量。

2.疾病预防与控制

贯彻“以防为主”的生态健康养殖理念,流行病易发前2周采用茶多酚、黄芪等拌料内服以增强体质,同时注意对夏季易发常见流行病刺激隐核虫病、本尼登虫病、诺卡氏菌病等的预防。定期对鱼的鳃和体表进行镜检,以便及时发现病害、尽早采取防治措施。低密度限制性投喂的生态养殖模式一般发病情况较少,但是不能掉以轻心,需要注意日常巡查。

3.日常管理

每天巡查,一旦有浮鱼要及时捕捞;定期检查水下围网情况。台风前后清理网上附着的垃圾,台风后要及时检查网是否有破损情况。

四、收获

多数养殖企业采用多个网箱错峰、不同规格放养以满足生产销售需要,生态养殖大黄鱼至少在该阶段养殖6个月,上市时根据销售情况多次捕捞。本次试验3个月后定制饲料用完,试验结束进行收获,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收获情况

五、养殖效益

该养殖技术条件下,1号基地总产值34.20万元,总生产成本(包括鱼种费、饲料费、中草药饲料费、人工费)约为19.62万元,共用配合饲料2.4吨,每吨饲料定制费用1.30万元。利润为14.58万元,投入与产出比1∶1.74。2号基地总产值15.96万元,总生产成本(包括鱼种费、饲料费、人工费)约为8.02万元,共用配合饲料1.8吨,每吨饲料定制费用1.30万元。利润为7.94万元,投入与产出比1∶1.99,见表3。

表3 养殖效益情况

六、品质提升情况

该养殖技术结合投喂提升品质的定制配合饲料,1号基地大黄鱼品质得到很好改善,如肥满度下降、条形更佳、可食率上升、粗蛋白质提升、粗脂肪降低、甜菜碱显著提高、总羟脯氨酸显著提高、酸鲜味游离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显著提高、鲜甜味游离氨基酸(苏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蛋氨酸)含量显著提高、背部肌肉弹性显著提高。

2号基地大黄鱼品质得到很好改善,如肥满度下降、条形更佳、可食率上升、粗蛋白质提升、粗脂肪降低、甜菜碱显著提高、总羟脯氨酸显著提高、酸鲜味游离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提高、鲜甜味游离氨基酸(苏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蛋氨酸)含量提高、背部肌肉弹性显著提高。

七、总结与分析

1.高投入、高产出

围网生态养殖模式单个围网养殖投入19.62万元,产出34.2万元,利润14.58万元,投入与产出比1∶1.74;深水网箱生态养殖模式单个深水网箱养殖投入8.02万元,产出15.96万元,利润7.94万元,投入与产出比1∶1.99。两种生态养殖模式设施投入都比较高,在本次试验生产成本投入中未计算设施投入,因而试验过程总利润较高。但是高投入也意味着存有高风险,浙南地区沿海夏季易受台风影响,一旦台风正面袭击,对养殖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

2.降低病害风险,对环境友好

该养殖模式相对于全程投喂、高密度养殖,鱼个体增重不明显,单个网箱捕捞的总重量增长不多。但是实施限制性投饵、低密度养殖,减少了饲料总投入量,降低了残饵流失到海水中概率,减少了对海域环境污染、疾病暴发等隐患。该养殖模式可大大降低病害发生风险,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生态养殖方式。

3.投喂优质配合饲料,品质提升明显

3个月试验过程投喂添加虾青素的蛋白质水平45%以上的配合饲料,对大黄鱼品质改善明显,在围网和深水生态养殖模式中,风味物质甜菜碱、总羟脯氨酸、背部肌肉弹性都明显提升,试验前后有显著性差异。酸鲜味游离氨基酸、鲜甜味游离氨基酸在围网中有显著提升,试验前后有显著性差异,但在深水网箱中虽有所提升,试验前后并无显著性差异。不同生态养殖模式虽然使用相同的优质配合饲料,品质提升有差异,围网要优于深水网箱,可能是围网整体的养殖水体大于深水网箱、养殖密度低所致。总之,围网、深水网箱生态养殖技术与优质配合饲料结合模式能够提升大黄鱼品质,适合大黄鱼品质调控接力养殖的第二阶段,一般不适合以快速增重为目标的大鱼种培育阶段。从研究数据可以看出,生态养殖周期延长后品质改善会更佳。

猜你喜欢

大黄鱼网箱鱼种
温州市三种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品质特性研究
大黄鱼的前世今生
基于CNKI数据库的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网箱养鱼中的网衣清洗方法
高密度聚乙烯(HDPE)近海养殖网箱框架抗弯刚度分析
宁德大黄鱼产业升级之路
古老鱼种重返伊利诺伊州水域
鱼种优劣鉴别方法
冬放鱼种技术
鱼种深秋管理四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