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外伤急诊处理时控制伤口感染的护理方法及价值探讨

2022-04-13李月华司英山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7期
关键词:综合护理

李月华 司英山

摘  要:目的  探讨在手外伤急诊处理阶段有效控制伤口感染的护理方式。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滕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硬币抛掷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組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者手外伤急诊处理期间不同护理干预模式下心理状况分值、恢复情况优良率、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干预效果满意度、生活质量分值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测评分值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分值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部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伤口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外伤患者急诊伤口处理期间,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能进一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加快患者手部恢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手外伤;急诊处理;伤口感染;综合护理;恢复情况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7-0057-04

手外伤属于临床手外科手术中常见疾病类型,手属于人体十分重要的器官,结构精细,功能十分强大,是用于保障人类生存发展的必不可缺的器官之一[1]。手外伤作为常见性创伤疾病,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导致发病率较高[2]。手外伤疾病影响下会造成患者心理及经济压力增大[3-4]。为了帮助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治疗方式及护理措施的选择尤为重要[5]。目前,修复手外伤创面采用皮瓣转移术,围手术期协同有效护理干预,可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感染风险。然而,患者在手外伤治疗后,容易出现伤口感染,给治疗及护理工作带来阻碍[6]。临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辅助治疗,能进一步降低伤口感染风险,加速患者手部愈合进程[7-8]。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手外伤急诊处理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资料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滕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硬币抛掷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8.92±6.29)岁;挤压伤21例,撕脱伤18例,合并腕关节损伤11例;观察组男24例,女24例;年龄19~56岁,平均年龄(38.24±6.34)岁;挤压伤18例,撕脱伤20例,合并腕关节损伤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内容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滕州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合并腕关节、前臂损伤;③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治疗依从性较差者;②严重创伤、需要截肢者;③严重感染、意识障碍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穿支皮瓣修复术:①两组患者在术前均进行统一清创消毒处理,明确手外伤部位以及有无合并其他损伤后,选择手术方式,并检查皮肤与软组织的活动状态,进行合理清创;②为患者进行臂丛组织麻醉后,明确手术部位,根据穿刺部位皮瓣边缘进行设计和调整,在距离血管1 cm处暴露一层脂肪小叶,韧性去除后暴露穿支血管,进行纵行切口延长;③延长后,深筋膜与周围血管形成空腔,从血管根部提起神经膜下的小血管,进行常规穿支,根据患者的情况决定血管支在筋膜层上的发展,随后挑起皮瓣进行游离。

对照组在上述急诊处理基础上展开常规护理干预,为患者介绍手外伤的相关知识,完善抗感染、皮肤护理等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则展开综合护理。①心理护理:基于患者心理状态波动较为频繁,且伴随严重不良心理,可采用交谈、听音乐、看书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降低其不良情绪,使其通过平稳的心态进行治疗;②健康教育:采用集体授课或分发健康资料的方式,向患者介绍手外伤的治疗方法,并明确治疗期间相关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对手外伤治疗及护理的正确认知;③皮肤护理:严格遵循无菌操作,为患者进行伤口敷料包扎,对其手部皮肤的清洁工作进行落实;④环境护理:将病室温湿度调至适宜状态,禁止吸烟,避免由尼古丁造成的血管痉挛,使皮瓣死亡;⑤治疗后护理:为患者皮瓣血液循环提供护理措施,观察皮瓣温度、颜色以及肿胀程度,若出现异常状态,如皮瓣苍白、指端切口不出血、指温下降等现象,需考虑动脉痉挛,及时进行处理;此外,在日常敷料护理过程中,需检查有无出现皮瓣扭转现象,及时加以纠正,加强对伤口清洁的护理,引导其适量进行肢端活动,加速其创面愈合。

1.4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心理状况测评分值:即在护理干预工作实施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展开对焦虑情绪的评定,以50分为界值;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展开对抑郁情绪的评定,以53分为界值,SAS、SDS评测值越低,表明心理状况越佳。

②对比两组恢复优良率:以优、良、差定义本次测评结果,优:护理及治疗工作开展后,患者手部外观未见明显异常,且活动不受限;良:护理及治疗工作开展后,患者手部外观存在轻度异常,活动伴随轻微受限;差:护理及治疗工作开展后,患者手部存在畸形且活动受限,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③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期间,平均愈合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

④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感染、皮肤坏死作为并发症展开评价,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总发生率=(感染+皮肤坏死)例数/总例数×100%。

⑤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度:针对不同急诊处理方式下患者手部干预效果,自制满意度问卷,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85分及以上)、一般满意(75~84分)、不满意(74分及以下)展开,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⑥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应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测(总分100分),调查题目自躯体职能、情感职能、精神职能以及社会职能多方面展开,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测评分值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测评所获分值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值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部恢复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部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伤口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干预效果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6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SF-36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3  讨论

手作为人类的重要劳动器官,在日常生活中极易受到损伤。由于目前手外伤发生率不断升高,在对手外伤软组织进行修复过程中,需要选择最为有效的手术方式,以保障手术成功率[9]。手术方法的选择需简单,能降低对患者的损伤,且更具安全性和可靠性[10]。手的灵活度较大,且组织解剖学结构较为复杂,属于典型的致密结缔组织。当手部出现外伤时,将造成手组织皮肤受损以及软组织缺损等现象[11]。针对于手部皮肤缺损过于严重的患者,选择穿支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穿支皮瓣修复术属于目前发展较好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治疗方式,能够缩短患者术后手功能恢复时间,并且针对于对手部外形和感觉功能要求较高的患者,选择穿支皮瓣修复术可靠性更强。

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是结合科室护理经验,评估常见护理问题后采取的专科护理流程,能针对患者提出的具体疾病诉求及疾病背景、特征等,制订更具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体现护理干预的有效性,使护理措施更连贯,是目前护理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12]。在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期间,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评估患者病情状态,并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伤口感染概率[13]。另外,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能改善常规护理效果,有效避免传统护理的盲目性以及经验性,使护理服务更具科学性以及安全保障,有效降低意外风险的发生,促进手外伤皮瓣转移术患者治疗及术后康复[14]。

本研究中,健康教育方面,通过集体授课或分发健康资料的方式,向患者介绍手外伤皮瓣转移术的治疗方法,并明确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可有效提升患者对治疗的认知;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进行伤口敷料包扎,可有效降低感染概率;术后观察皮瓣温度、颜色以及肿胀程度,对异常状态及时采取改善措施,可有效促进患者皮瓣存活率,加速治疗后患者手部恢复[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情绪得到良好控制,手部功能恢复情况较好,各项临床指标较好,患者出现感染及皮肤损伤概率较低,对干预效果满意度较高,生活质量有所提升,突出了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应用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手外伤患者急诊伤口处理期间,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能进一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加快患者手部恢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蔡鹰,邢梅利.手外伤带蒂腹股沟皮瓣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以及预防对策[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12):1698-1699.

[2]况丽,周萍.PDCA循环护理对手外伤患者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28):3181-3183.

[3]闫霞.综合护理在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预防中的临床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5):1847-1849.

[4]劉士波,孙勃,李小东,等.手外伤感染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8,24(5):144-145,148.

[5]陈蔚莉,俞明娜,王蓉.综合护理干预在急诊复合手外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9,31(12):1672-1673.

[6]陈密密,钟娜儿,许海尔,等.手外科术后患者细菌感染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22):3470-3473.

[7]陈小芬,林白浪,符小玲,等.慢性伤口感染病原菌分布与银离子抗菌敷料应用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5):1086-1088.

[8]李秀娟,黄文健,李娜.急性手外伤皮瓣移植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12):119-122.

[9]辇立华,王耀杰.预防性护理措施对外科手术患者伤口感染的作用效果评价[J].河北医学,2016,22(8):1379-1380.

[10]段俊林,陈伟.伤口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2):197-199,203.

[11]刘美清,袁慧,刘玉磊,等.伤口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药敏回顾性分析[J].河北医药,2019,41(1):136-139.

[12]陈盛,谢庆平,张宏程,等.手外伤感染患者创面修复治疗中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应用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9):2090-2092.

[13]吴洪波.延续性康复护理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功能恢复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8,22(2):375-378.

[14]宋汝华,陈禄,黄文柱,等.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性护理对手外伤延续性康复训练的价值[J].广东医学,2018,39(4):637-640.

[15]杨柳,吴蓓茸,许雅.严重手外伤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2):576-577.

猜你喜欢

综合护理
尿激酶溶栓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
护理干预对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综合性护理在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室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综合护理措施
综合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效果影响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