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定反诈专门性法律和司法解释筑牢反电信网络诈骗“防火墙”

2022-04-13

中国防伪报道 2022年2期
关键词:电话卡反诈防火墙

《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

该意见是对2016年两高一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补充和发展,它根据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其上下游关联犯罪的新特点,从以下五个方面作出了完善:

完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管辖。将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手机卡、信用卡的开立地、转移地、藏匿地等,即时通讯信息的发送地、达到地等,以及硬件设备的销售地、入网地、藏匿地等认定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地,纳入刑事管辖范围内。

明确境外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办理的法律适用问题。进一步完善了参加境外诈骗犯罪团伙但犯罪数额难以查证的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追究问题;对境外取证的证据效力相关问题作出规定;对境外羁押期限折抵刑期问题予以明确。

严密对电信网络诈骗上下游关联犯罪的刑事规制。明确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上游关联行为分别符合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伪造身份证件罪的构成要件;下游非法转移资金的关联行为符合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构成要件。同时明确即使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未能到案,但诈骗犯罪行为可以确认的,可以先行追究已到案行为人刑事责任。

进一步明确涉“两卡”案件适用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相关标准。明确非法交易“两卡”行为可以认定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中的“帮助”行为;根据“断卡”行动情况,新增了两种依法可以认定为主观明知的具体情形;并将非法交易“两卡”数量较大的两类情形纳入到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情节严重”的范围中。

进一步明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案件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各个环节落实宽严相济总体要求;对于犯罪集团中的组织者、策划者、指挥者和骨干分子,包括出资人、实际控制人等突出重点从严打击;对于经应聘入职仅领取少量工作报酬、按照工作指令仅从事辅助性、劳务性工作,参与时间较短、诈骗数额较少、发挥作用较小的从犯,以及初犯、偶犯、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等,依法从宽处理。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

2021年考虑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链条长、分工细化,跨境趋势明显等特点,延续由各部门法分别规制的做法,不利于实现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全链条打击,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填补了这一空白。草案共39條,分为7章,主要涵盖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明确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治理思路。强调发生在我国境内的、中国人在境外实施的、损害我国国家或公民利益的,均适用本法;规定反诈工作的主体责任,强调政府、公安、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在反诈工作中的协同联动。

完善电话卡、物联网卡、金融账户、互联网账号有关基础管理制度。强调落实电话卡实名制,限制办理电话卡的数量,对金融账户实名制提出更高要求,高风险电话卡、异常金融账户要二次实名;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加强治理改号电话、虚假主叫;完善物联网卡销售和再销售制度,限制物联网卡的可用功能、场景和设备。

支持研发电信网络诈骗反制技术措施,统筹推进跨行业、企业统一监测系统建设,为利用大数据反诈提供制度支持。规定金融、通信、互联网行业主管部门统筹推进相关跨行业、企业的统一监测系统建设,推进涉诈产业监测、涉诈信息、犯罪线索、风险信息的共享;明确司法机关办理电诈案件需要调取证据的,互联网企业应当及时提供数据查询、证据调取等支持。

加强对涉诈相关非法服务、设备、产业的治理。治理改号电话、虚假主叫和涉诈非法设备;加强涉诈APP、互联网域名监测治理;打击治理涉电信网络诈骗相关产业,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电诈分子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支持或帮助。

对各类反诈制度作了规定。建立涉案资金紧急止付、快速冻结和资金返还制度;防范个人信息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有针对性加强宣传教育;对潜在受害人预警劝阻和开展被害人救助;加强治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活动,规定特定风险防范措施和国际合作。

明确法律责任,加大惩处力度。从严惩处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金融账户、互联网账号行为;对违反本法规定的电信企业、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实施惩戒措施;对违反本法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及实施、帮助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法律责任作出衔接性规定。

立法“小切口” 解决反诈大问题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专门立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必然要求。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多发高发,形势严峻,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犯罪分子利用新型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钻管理上的漏洞,利用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网络黑灰产业交易等实施精准诈骗,组织化、链条化运作,跨境跨地域实施,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此次反电信网络诈骗专门立法,立足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和依法治理,侧重前端防范,从法律制度层面筑起反电信网络诈骗“防火墙”,是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又一重要举措。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专门立法,是反诈骗工作实践的迫切需要。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开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治理,捣毁了不少电信网络诈骗团伙,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事后打击力度不足,事前防范存在薄弱环节,难以从根本上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发多发态势。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专门立法,对症下药,立法“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初审稿,全文共七章三十九条,但每一个规定都“实打实”。

随着金融资金结算方式多样化、快捷化,诈骗对象选择呈精准化发展,群众防骗知识缺乏,导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屡打不绝。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专门立法,对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出实招、硬招,筑牢反电信网络诈骗“防火墙”!

猜你喜欢

电话卡反诈防火墙
我给老爸上课
“反诈民警老陈”火了:他让“国家反诈中心”APP登顶各大应用商店
“反诈宣讲员被骗18万元”更具警示性
“反诈宣讲员被骗”更具警示性
独具慧眼,投资电话卡
家庭服务卡
防火墙选购必读
新手设置Windows Vista自带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