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加强合作 创新举措 全力推动打击防范治理

2022-04-13

中国防伪报道 2022年2期
关键词:反诈公安局诈骗

武汉:警银联合防诈骗 盯紧末端环节

1月4日,从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获悉,经当地警方与银行密切协作,2021年,武汉市各银行单位共拦截电信网络诈骗1500余起,拦截资金3398万元,实现银行柜台诈骗转账“零发案”。

2021年11月30日10时许,市民赵女士神色慌张地来到银行,要求把40万元定期存款全部转成活期。经办柜员立刻警觉起来,故意放慢了办理速度并向主管报告。主管准备向赵女士了解情况时,发现其神情更加慌张,于是让柜台工作人员跟她用小纸条沟通。赵女士这才透露,一名自称是在公安局工作的人员打电话给她,称其在外省办了护照,名下护照有犯罪记录,要求她把所有存款转入指定账户中,以证明自己的清白,并特别强调不准对外声张。银行工作人员断定,赵女士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于是一边稳定她的情绪,一边迅速启动警银联动机制,拨打了属地派出所的报案电话。黄陂分局武湖派出所民警及时赶到,和银行工作人员一起对赵女士进行劝阻,帮她分析此事的不合理性,列举不法分子的常见作案手法,并帮她注册了“国家反诈中心”APP,赵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不法分子精心布置的骗局。第二天,赵女士的丈夫专程到银行表示感谢。

2021年,武汉公安机关和全市银行单位紧密联动,共拦截类似电信网络诈骗转账1500余起,拦截资金3398万元。

武汉市公安局内保支队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警方与银行密切协作,紧盯柜台转账汇款防诈骗末端环节,督导全市银行网点全面落实柜台转账“七个一”、ATM机转账“五个一”、网银转账“三个一”防骗措施;指导银行网点在显眼位置悬挂反诈宣传横幅、在业务展架摆放反诈宣传材料、在服务窗口张贴防骗宣传提示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银行工作人员加强内部巡查,随时发现疑似被骗存取款人员,及时劝导拦截;内保部门成立工作专班,每周对涉银行柜台、新开网银等2种转账方式的诈骗警情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将研判结果通报银行单位。

针对诈骗方式翻新、技术不断升级以及被骗者有意回避银行问询等新特点,武汉银行部门制定了规范性的告知、询问程序,向银行员工推广一察、二看、三问、四讲、五提醒、六告知的“六步工作法”,重点传授如何发现、劝阻、拦截电信网络诈骗的方法,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考核,不断提升银行员工防范意识、劝阻技巧和拦截能力。

2021年,武汉市公安机关共组织各银行单位开展防诈骗专题培训165批次、防诈骗宣传158场。

襄阳铁警破获电诈案43起

1月25日,武汉铁路公安局襄阳公安处向受害人熊某发还被骗的资金30万元。自2021年以来,襄阳铁路公安处已破获电诈案件4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3名,紧急止付、冻结涉案资金52.2万元。

2021年6月17日,襄阳某铁路货场货主熊某被人以冒充熟人的方式诈骗巨款。襄阳铁路公安处迅速启动紧急止付,对涉案账户予以冻结,并在上级单位的协助下从某银行追回受害人涉案资金30万元。随后循线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带破案件30余起,涉案价值133万元。

保康:重拳出击严打电信网络诈骗

保康县公安局将全民反诈工作与“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有机结合起来,全力推动打击防范治理,全县4个乡镇、14个社区、243个村已连续8个月未发生电诈案件,分别占比36.36%、73.68%、94.55%。截至2月4日,连续75天未发生电诈案件。

保康县地处鄂西北,下辖11个乡镇、1个开发区,常住人口27万人,全县山多人稀。保康县公安局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请县委县政府将反诈工作纳入平安建设考评内容,以“无诈创建”为抓手,实行一体化推进,唯干唯实唯先。县公安局配合县委县政府组建7个督察专班,对反诈工作督导检查。对组织不力、宣傳氛围不浓、案件多发的乡镇和单位,予以通报批评、约谈提醒、挂牌督办,先后下发通报5期,发警示函3份,3个乡镇和1个县直单位被批评。

保康县公安局一方面依托微信、抖音、快手、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发挥其多元化、个性强、开放性的特点,开展沉浸式、交互式、定制式宣传,连线互动、以案说法,以鲜活生动的方式让群众了解反诈知识;一方面抓住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组织开展“周末不休息”“十一我在岗”“扫楼行动”“反诈快递”等系列主题宣传,带动全县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反诈防骗宣传热潮,让反诈知识家喻户晓。

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保康县公安局反诈中心牵头,紧扣信息流、资金流、人员流,强化深度研判,实现“即发即研、每案必研”,研判成果以督办指令下发落地核查、破案打击。2021年,全县派出所破获电诈案件54起,挽回经济损失399.6万元,发生的3起涉案50万元以上的电诈案件全破。2021年4月至12月,全县电诈案件发案同比下降71.6%,抓获嫌疑人137名,破案81起,挽损242万元。

保康公安始终把推进反诈APP安装、预警劝阻作为源头阻断电诈犯罪链条的重要环节,广种反诈“疫苗”,严密阵地防线。该局组成28支反诈小分队,每天由民警带领村组干部、驻村辅警、网格员,利用党员“双报到”、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广泛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活动,反诈APP安装率达70.68%。同时,依托“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着力构建“反诈中心-派出所-村委会、驻村辅警-居民”的四级预警劝阻机制,确保预警信息核查率、劝阻率、反馈率达100%。2021年4月以来,累计止付账户1072个,冻结资金3000余万元;劝阻1771人,拦截资金175.9万元。

宜昌:构建全警反诈、全社会反诈新格局

2021年6月,湖北省宜昌市公安局历经两个多月的专案侦查,辗转多地,摧毁了一条冒充移动互联网公司,虚构用户下载量,骗取某集团推广费的诈骗产业链。民警及时止付2000余万元,冻结涉案资金800余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33名。

专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保护人民财产安全,宜昌公安机关利剑出鞘。截至2021年底,共破获电诈案件117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190名,止付涉案资金14.1亿元,冻结涉案资金2.59亿元。宜昌市公安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着力构建指挥扁平高效、资源整合共享、警种合成作战、部门联动共治的一体化作战机制,纵深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斗争。

硬招高标推进 构建反诈新格局

2021年以来,宜昌市公安局将反电诈工作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号工程,整合市县警力资源、警种资源,组建反电诈队伍,开展警企、警银、警通合作,做精做强反电诈中心,构建起党政主管、综治主导、行业主责、公安主打、媒体助力、社会参与的反电诈新格局。

宜昌市公安局推动市委、市政府以“两办”名义出台《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若干措施》,并提请市委政法委全面推进无诈社区(村)创建工作,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将反电诈纳入平安建设和综治考核范畴,执行挂牌整治机制,每月通报电诈高发乡镇(街道)。

真招打击治理 探索“七打”新战法

宜昌市公安局突出涉诈APP、网站等电诈要害,提炼形成“七打”战法,即紧盯七寸高效打、追踪资金快速打、以点扩面全线打、数据建模精准打、由人到案深挖打、横向研判串案打、梳理积案回头打,打击整治电诈成效大幅提升。

宜昌市公安局建立快打工作机制,将研判职能汇聚在市局反电诈中心,组织全市一体联动,快速打击,快破现行案件831起,含部、省督案件3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57名。同时深挖拓线多破大案,在全国16个省份收网打掉13个电诈犯罪团伙,抓获核心成员46名,打掉一个利用技术软件和平台为网络犯罪提供服务的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0余名。

实招宣传防范 “八进三盯”新路径

宜昌市公安局以防为先、追求精准,探索形成“八进三盯”工作法,通过进村居、进单位、进学校、进场所、进网群、进节点、进源头、进考核等形式,紧盯易受骗群体,覆盖重点场所,多形式、高频次地开展反诈宣传,增强群众反诈意识。

2021年,宜昌市“国家反诈中心”APP实名认证用户200余万名,涉案银行卡、电话卡数量大幅下降。宜昌市公安局开通“96110”预警劝阻专线,日均预警劝阻5000余人次,共拦截劝阻142万人次,同时建立精准预警劝阻机制,精准研判潜在电诈受害人,派出所、社区和网格员见面劝阻群众6.2万名。

仙桃:为被骗群众止付近20万元

湖仙桃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与诈骗分子开展了一场时间赛跑,启动“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机制,成功为被骗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20万元。

2021年12月29日下午,仙桃市民小英因在网上购物不滿意想申请退款,便上网搜索律师咨询事宜。一名自称律师和北京反诈中心工作人员的男子主动联系小英,并告知她名下的银行卡有异常,需要转账核实才能退款。信以为真的小英将自己卡内近20万元转到指定账户。当对方告知其银行卡仍有问题时,她意识到被骗,紧急赶往辖区干河派出所报案。

接到线索后,仙桃市公安局立即启动“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机制,由合成作战支队(反诈中心)快速跟进,同步上案。在获取转账时间、付款账号等关键信息后,反诈民警不放过任何一丝希望,紧盯资金走向。2021年12月30日凌晨3时许,反诈中心民警成功将被骗的近20万元紧急止付。

在反诈一线,类似这样的“赛跑”经常发生。据了解,仙桃市公安局反诈预警工作实行24小时专人、专线值班运转机制,实时对本地涉案银行账户进行处置。2021年,该局及时止付个人账户7419个、对公账户77个,延伸止付金额8.67亿元;冻结个人账户215个、对公账户3个,冻结金额917万元。同时,不断探索反诈防骗事前预警工作方法,引入并建立预警人员管控系统,根据已被骗、高危预警、多次接到诈骗电话信息等维度,划分为高、中、低三类易被骗人群,分别通过上门劝阻、电话沟通、短信预警,精准开展预警防骗宣传。

江陵:精准发力反电诈

2021年7月至2021年年底,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电诈案件,江陵县公安局采取以专治专强打击、综合施策管源头、多管齐下抓防范的策略,将端窝点、破现案、打回流、断通道作为打击的关键环节,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共侦破电诈案件260余起,打掉偷渡团伙5个、收贩卡团伙4个,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31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20余万元。江陵全县90个村(社区)实现电诈零发案,无诈村(社区)占比提升到七成。

工作中,江陵警方坚持打防并举,做到严厉打击不遗余力、全面防范不留死角,以开展“敲门”“醒目”“织网”行动为抓手,将全面宣传、分行业宣传和精准宣传相结合,依托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等活动,做到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进场所、进乡村,将宣传资料和反电诈承诺书发放到每户每人,并积极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营造浓厚的反诈氛围。

房县:反诈宣传进乡村 安全防护零距离

2月8日,房县公安局门古派出所进一步延伸反电诈宣传活动的覆盖面,结合“找堵防”活动,组织民警深入辖区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宣传活动,提醒广大群众提高警惕,增强自我防护意识,防止电信诈骗案件发生。

活动中,民警针对辖区近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例为大家现场还原案情,通过派发传单、讲解典型案例等形式,分析电信网络诈骗的不同手法和各自特点,让居民了解各类网络诈骗的惯用招数,以及遇到此类诈骗应如何处理,重点针对“荐股诈骗”“淘宝刷单诈骗”“贷款诈骗”“裸聊威胁”等常见诈骗手法进行宣传讲解,提醒群众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增强防骗意识,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报案,实时关注电信诈骗新手段,并引导群众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告知使用步骤。提醒居民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银行卡密码等重要内容,在遇到可疑情况时,多与家人、朋友沟通或拨打报警电话,以免上当受骗。

通过此次“零距离”宣传活动,加深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电信诈骗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了群众对新型电信诈骗的鉴别能力,有效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进一步提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效果,为辖区群众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猜你喜欢

反诈公安局诈骗
汉寿县森林公安局侦破一起滥伐林木案
我给老爸上课
“反诈民警老陈”火了:他让“国家反诈中心”APP登顶各大应用商店
“反诈宣讲员被骗18万元”更具警示性
“反诈宣讲员被骗”更具警示性
春节前夕小心“实名诈骗”
诈骗
2019.5上榜派出所名录
上榜派出所
2017年全国基层公安文化工作示范点名单